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的话语交锋
——论国内外媒体推特上“新疆棉”事件的表达分析

2022-05-27苗宇

声屏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疆棉棉花话语

□苗宇

回溯与探讨“新疆棉”事件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对全球的政治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也由此导致世界局势进一步动荡。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一些西方国家治理体系的缺陷进一步暴露,民主体制危机促使其加速运用各种手段转移国内舆论的矛盾焦点。本次“新疆棉”事件看似是商业危机,然而其背后深层次的政治目的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却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2021年3月H&M官网中涉及我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及歧视少数民族等言论;多方压力下,2021年3月24日H&M再次发表声明,并未对其言论加以纠正。“H&M集团通过全球认证的第三方来采购更可持续的棉花,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地的棉农采取更可持续的种植方式来种植棉花。”此言论随即掀起本次事件的巨大波澜,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发点评,民众也纷纷表示愤怒,国内电商平台也无法再检索到与其相关信息。其实,第三方认证机构Better Cotton Initiative在2020年10月就已经宣布对所有新疆棉企无限期取消担保认证。

2020年11月杜嘉班纳品牌因一则涉嫌种族歧视的品牌宣传片掀起舆情问题,品牌方在宣传片中滥用甚至侮辱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遭到我国消费者的抵制。不过与杜嘉班纳这次事件不同,H&M引爆的有关新疆棉的事件已经远远超出其品牌自身的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外交层面。

H&M发表声明之后,美国商务部于2021年6月23日宣布将四家所谓“涉及强迫劳动”的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问题。“新疆棉”事件是国外有预谋地针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全民族团结的不实诋毁。

新疆棉花产量占我国棉花产量的87.3%,是我国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棉花遭到抵制,国外品牌可以利用上游优势地位禁止采用新疆棉制品,以此扼制新疆棉花产能。这将导致我国纺织业产业链断裂,原料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此次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严重威胁到我国新疆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想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我国除了重视技术层面,还需解决标准认定问题。在此次新疆棉事件中,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利用其制定的非量化行业标准判定我国新疆棉花不符合行业规范,其背后的西方国家再次借用“新疆棉”事件向外传播我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的情况,妄图用带有西方价值色彩的“民族”“人权”话语插手我国内政。因此,从“新疆棉”事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深层次的话语权问题,掌握国际话语与国际舆论中的主动权,不再在西方国家点燃的舆论爆点之后做一个“扑火队员”的角色,而是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打造属于我国的话语权。

推特平台的话语交锋

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此次“新疆棉”事件,我国媒体在国内积极进行全方位报道,主流媒体多渠道跟踪报道,商务部与外交部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反驳外部势力对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无端诋毁。我国企业及民众自发发起对禁用新疆棉花品牌的抵制活动。从国内媒体形成的舆论氛围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全民对这种污蔑的愤怒以及坚决抵制的态度。

那么,国外的舆论场上又发出怎样的声音?长久以来西方国家拥有国际上的绝对话语权,抢占舆论意识的制高点和主导权。话语权将他们的一切话语转化成带有“正确及真实含义”的话语,从而获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强制性力量。新疆作为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事实层面,我国毫无疑问掌握着“新疆棉”事件的真相。但当事实转化为话语被再次传递出去,而舆论场内信息真假难辨,于是瞬间转变为话语的交锋。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对不同新闻机构报道的主要内容、核心话语以及文本结构进行分析。收集样本为2021年3月24日到2021年7月24日之间的报道,样本内容为BBC@BBCWorld、路透社@Reuters、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和美新社@AP的推文内容,从词汇、句型以及语法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并结合梵·迪克的宏观文本结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微观分析。语言并不是透明的表现事实的工具,词汇指代的意义、重复性的表达和背后的隐喻会指示受众导向不同的结论。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得出其整体发布内容主要围绕新疆棉花的核心争议,即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情况。而后为词汇western,即否定西方指控,认为其恶意抹黑中国,对中国人权问题进行不实诋毁。再有词汇为Industry、product、field、mechanized,整体围绕棉花制品以及棉花产业,一方面内容表示中国棉产业正常运行,反击西方试图利用棉花产业来撼动中国纺织业的意图;另一方面也展示中国新疆棉花的优良品质,借此事件的影响力达到宣传的目的。

国外媒体主要将主体指向government和media,指责中国政府与媒体对品牌方施加压力。BBC于2021年4月7日发表文章“The poor video editors”,除新疆棉事件之外,通过多件事例评论我国媒体中存在其他电视审查现象。在未了解中国与西方传媒行业运行中的监管与规范差异情况下,BBC片面强调我国对电视节目审查的“严格”。

从简单的词汇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中西方报道的基础性态度差异。同时,外媒推文中只有两条新闻选择使用西方国家为主语,而新华社发布的新闻内容中,西方作为主语以及使用被动语态使其成为带有反面行为施与者的情况比较多,由mudslinging、rumors等词汇可见其并不避讳矛盾的彰显。句法结构的排布和话语修辞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双方立场不同促使其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方进行了掩饰或彰显。

新华社发布的内容中有直接使用新疆本地棉农的采访,也有间接引述包括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专家的证实,还有来自新疆现场的以色列博主的视频,通过多种消息来源证实我国新疆地区不存在“强迫劳动”的事实。外国媒体缺乏针对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的直接材料,然而BBC却在新闻的内置链接中多次使用一篇其在2020年12月发布的一篇名为“China’s‘tainted’cotton”的长篇报道,将二者之间强行建立起联系,以佐证关于新疆“强迫劳动”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从而得出品牌方等禁用新疆棉花的合理性。路透社主要使用类似“where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forced labor”的模糊性说辞解释西方以及一些西方品牌和中国发生的争议起因。

宏观分析。命题是最小的可真可假的语义单位,前一个命题会构成下一个命题的知识框架,宏观结构便是在这样的规则下形成的等级序列递归的命题组。“递归所得最高一级那个宏观命题就成为话语的主题。”我们实际的理解路径是建立在对宏观结构和宏观命题的理解之上。具体到实际的新闻实践中,主题的实现是一种逆向使用,梵·迪克的话语结构理论提供了一个语义句法之外更为宏观的看待新闻在组织和传达信息的方式。

联系新闻文本以及上述进行的基本分析,这里对新华社以及外媒对“新疆棉”事件的报道进行宏观结构的归纳总结。

图表清晰显示出新华社与外媒发布的内容文本结构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双方有共同话题,如对个别品牌的反击以及中国纺织产业情况的探讨,讨论主体虽然相同但角度与结果完全相反。外媒报道中我国对西方品牌的抵制以及我国棉产业现状是主要内容,主要以我国网络及媒体中截取的片段作为支撑材料。新华社的报道采取了一定逻辑性结构,即事件爆发后率先发出声明抵制品牌污蔑,进行新疆地区绝对不存在“强迫劳动”的解释,揭示棉花事件隐藏的政治动机,事件发酵一段时间之后报道我国棉产业现状。这几个举动本身形成一定的关联顺序,同时通过资料进行验证和说理,对BCI取消新疆良好棉花认证的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给予解释。

结语和讨论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强调自身立场新闻内容中一些词汇会频繁出现,给受众造成一些固定的印象留存。有意的语态使用、选择性的内容展现都可以引导受众产生不同的看法,新华社选择了立场、解释、结果这个带有逻辑性的结构进行报道。媒体形态运用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消息源方面除了直接证据的展示,也积极利用第三方专家以及权威机构等增强内容的说服力。

从国外媒体的账号中可以比较鲜明地看出不同新闻社面对此事件的立场与态度。BBC、美新社和《华盛顿邮报》展现出一定的攻击性,而路透社则处于一种暧昧的第三方立场。通过文本宏观结构总结出几家外媒的共同之处:主要针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受挫以及中国政府、媒体的行为。这显示了外媒企图将部分品牌遇冷的结果归因于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宣传行为带来的影响,突出此次事件中的国家控制而非中国消费者的自主选择。

对于这些报道,受众的表达和回应也有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讨论空间,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受众在推特平台与发布者的互动留存的喜欢、转推、评论这几类信息可以作为新闻展现与影响的初步印象,某种程度代表了各类新闻在平台的关注度和引导力。新华社推文中,评论数量全部小于50,转推数只有3篇大于50,而外媒14条推文中平均各项数值都接近200上下。对新华社和四家外媒互动信息的统计显示出我国对外传播存在的困境。我国主流媒体已经认识到海外社交媒体在外宣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也一直积极主动地加强建设,但鉴于我国新闻事业起步较晚,与国际一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仍需改进和提升。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社交媒体恰恰为我国加强外宣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主流媒体可以发挥好社交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独有的交互性,注重用户的反馈进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新冠疫情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正处于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中。我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获得稳中向好的发展。新疆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起点,也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新疆棉”事件,西方国家利用其拥有“标准”与“真相”制造的权力,对我国利益进行挑衅。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惯有的“人权”“宗教”等话语企图以“新疆棉”事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转嫁本国危机同时干扰我国内政。需要警惕的是,西方国家的话语带有“驯化”效果。我国外宣的困境并非我国没有能力查明并且告知受众事实和真相,也并非受众困于自己自身的立场和情感,根本问题是西方长期对各类国际事件进行议题建构,潜移默化中使接受对象认同他们的说法,从而造成惯性顺从。

“新疆棉”事件是一场具有代表性的舆论之战。西方国家利用自身历史文化归属中的共同属性,以“强迫劳动”“种族斗争”等话语调动舆论。借由非政府组织作为其言论的施与者,通过信息权力和价值观念等软实力范畴进行攻击,对我国政治经济造成切实影响。尽管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权重不断加强,但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文化产业、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尚存有短板,自身丰厚的文化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掘。

我国一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担当着大国责任,然而缺少国际话语权的实际现状使得我国某种程度上仍处于“他塑”的被动处境,导致我国在国际上的客观形象和主观印象还有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在国际舆论场上树立起属于中国的话语权,破除西方建立的话语秩序体系,确保国际舆论场的平衡。只有保证真相和事实被听到、被尊重,我们才能以真正的大国形象应对未来发展中出现的潜在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新疆棉棉花话语
棉花是花吗?
基于微博舆情事件的主题情感分析
新疆棉拥抱的季节
探究热点新闻“新疆棉”事件中的地理问题
——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
拥抱新疆棉优质好物推荐清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棉花
心中的“棉花糖”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