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构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模式
2022-05-27滕和国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更高效地应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项目化教学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指出了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最后详细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项目化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学科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6-007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25
在过去,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常见模式是理论讲解加实践示范,教师希望通过理论讲解并完成有关操作来教会学生应用技能,接着就由学生按照书本知识和教师示范来模拟完成有关实践要求。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实现学习的创新性,难以建立信息化学习思维。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应用和学科特点高度契合的项目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課堂主体作用,有效推进学习内容的项目化,帮助学生养成信息化思维,掌握系统性处理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化教学的概述
项目化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借助项目化理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项目的设计和推进来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化强调的是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科学拟定项目推进计划方案,多层面推进项目,进而完成项目以及作品展示和评价,所以说项目讲究系统性、程序性、效果性。为了将项目化理论和教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以系统性思维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在于以项目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推进,以教师的辅助引导为推力,帮助学生领悟和思考问题。在项目化教学中,最核心的几个要素是项目的设定、师生角色的转化、知识与项目的融合,同时还包括项目情境的创设、小组合作推进的利用、生活化教学的结合等。也正因为如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加强对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对项目化教学的需求
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要求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一些较为常见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同时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自己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辅助,进而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指导纲要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程度比较高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问题、课程问题,并且具有信息化思维,养成信息素质和信息品质。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与项目化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有效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通过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教师设定的任务问题,会创新创造,更能养成信息化思维,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主权,能够在项目中主动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优势
(一)构建连贯性的教学过程
传统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太注重知识的连续性教学,尤其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存在脱钩现象,教师往往是先讲理论知识再实践操作,但是学生在实训中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起来,导致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就说明了传统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不连贯的,但是采用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以某一相关知识点为教学内容,将知识融入项目化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时候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而且知道了如何应用,有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连贯性,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的优势。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口耳相传,无论是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实践操作都是逐步进行的,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自主学习的热情,教与学的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实践教学,学生都是按照课本上的步骤或者教师的示范来完成的,不能“越雷池半步”。但是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助者,而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推动者和主力军,无论是在项目设计、项目推进环节还是在项目评价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应用
传统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一方面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以书本上的例子为主,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来完成课例。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对于实际问题也无法借助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更多的是纸上谈兵。但是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设计的任务不是书本中教条的课例,而是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任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样的项目设计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信息技术要求,尤其是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和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相契合,通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价值,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帮助作用,从而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专注,进而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及意识。DD16629B-B4F7-45BF-98B6-59760BC1DB88
(四)融合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在传统学习模式下难以有自主发挥的空间,无论是学习的范围还是学习的进度都由教师全程掌控,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独立学习的自由。然而,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这些问题都能被有效解决。项目教学法布置的任务大多是极具自主性和开放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再进行全程限制,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认知思考探索,并且可以充分开展小组合作,实现信息思维的相互碰撞。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创新空间将会大大增加,有了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机会。
四、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应用项目化教学的流程
项目化教学的推进与落实不是杂乱无章的,也不是教师和学生一时兴起,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科学的项目化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项目的科学选定。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是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教师在设定项目的时候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1)学生的有效参与。只有学生参与设计的项目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才能有效开展下去。(2)立足学生实际。项目内容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背离,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知识、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逐步满足学生的基础与需求。(3)符合学科要求。信息技术学科讲究创新与应用,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创新性地完成任务,进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二是项目的计划制订。计划的制订是项目活动规划的重点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列出一个大体的计划方案,随后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内容,并确定计划完成所需的时间。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需求的个性化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实现自己的项目目标。在项目计划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項目全流程为出发点,细心考虑其中的细节,从项目落实的第一步到项目作品的展示评价都要逐一明确,以确保项目落实的井然有序,同时要给予学生在执行计划中的修改机会,实现执行过程的随机应变,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项目的有效推进。制订计划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以最终结果为目标,结合计划有效推进项目。四是项目结果的展示与评价。这一环节虽然是项目化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成就感与获得感,进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接下来的学习。
五、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以问题为驱动,实现项目落实的深度与广度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能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所以,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落实任务,能在落实的过程中对学科知识有所思、有所获,从而实现学科知识范围的扩大、学科知识深度的增加,并有效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目前,有效的项目化问题主要包括导入问题、情景问题、任务问题等。在导入问题中,教师通过合适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到项目推进中。借助情景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其寻找更多学习知识和完成任务的创新举措。借助任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以完成阶段性任务来实现最终的任务,防止学生因为任务过重而丧失坚持的毅力。同时,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获得发展。例如,在讲解“插入艺术字”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为了实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有效应用,我采取了项目化教学,通过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高质量掌握。项目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为学校篮球社团宣传海报插入一行艺术字——“让更高的你实现更强的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我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导入问题,包括艺术字的字体、颜色、形状等如何与篮球运动的主题相一致,艺术字与周围的文字或者图片如何实现完美融合等。这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又能引导学生有效处理艺术字的“插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我发现学生的完成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创新与创意,这也说明了学生对“插入艺术字”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
(二)以生活为奠基石,实现项目推进的高质和高效
项目化教学的主要标准是高质和高效。高质指的是高质量,也就是通过项目化学习能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高效指的是项目推进效率比较高,很短的时间就能实现很好的效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将项目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于这样的项目,学生比较熟悉,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项目内容。同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本领。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例如,在讲解“对班级数据进行处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对数据处理软件的有效应用,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实训项目,主要内容是以去年家庭用电费用为统计对象,促使学生从中统计出用电量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在实训项目落实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推进任务过程中游刃有余,这就是生活情境对于学生数据处理知识运用本领提高的主要切入点。
(三)以合作为突破口,实现项目学习的查漏补缺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能力存在的客观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不少项目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的。对此就需要采取小组教学模式,引导组员在相互合作中实现项目的有效完成,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学习中实现查漏补缺。同时,根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除了要布置独立完成的任务外,还需要统筹全局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以合作活动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本节知识涉及体量非常大,同时分析的过程复杂多变,为此我采取小组合作的项目落实模式。以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分析对象,总结其中的规律与内容。我将班级学生每五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数据分析,并且相互介绍自己的切入点和思考角度。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班级所有学生的信息化思维都得到了培养,很容易就实现了项目任务。可以看出,适当地安排合作任务能够有效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价值,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查漏补缺,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对于学生专业成绩还是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项目式教学要想实现应有的效果,还需要教师认识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项目化教学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从而实现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孟杰,华永兰.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单元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0).
[2] 蒋德军.应用项目教学法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拓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4).
[3] 李静.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研究[J].信息技术教学,2020(1).
[4] 赵呈领,李敏,黄琐.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视角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4).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滕和国(1973.3— ),男,汉族,甘肃民乐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DD16629B-B4F7-45BF-98B6-59760BC1DB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