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的档案馆设计研究

2022-05-27方永梅邱川燕尹奎

档案管理 2022年3期

方永梅 邱川燕 尹奎

摘  要:在重大公共危机冲击下,如何做好“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的档案馆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的重点在于空调系统设计。针对不同的分区,建议采用负压空调加上送排风系统,增加送风量,在排风系统加设杀毒设施在排风系统加设杀毒设施以及加装专门保护空调实现安全防控的精准施策。

关键词:“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档案馆设计

Abstract: Under the impact of major public crisi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chives unde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peacetime and wartime". The key point of "peacetime and wartime combin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lies in 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different zones,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negative pressure air conditioning and air supply and exhaust system to increase air supply volume, add anti-virus facilities in the exhaust system, add anti-virus facilities in the exhaust system and install special protection air conditioning to achieve precise measures of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words: "Peacetime and wa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rchive design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1]笔者认为,档案馆构建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对于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1 档案馆的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

档案馆按使用要素可以分为人、物、设备及技术。人包括档案的管理者和档案的需求者;物包括档案的实体资源及电子资源;设备及技术包括档案馆本体、维护管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在设备及技术的支持下,档案管理者通过档案维护设备保存管理档案,通过档案管理设备对档案的需求者提供档案实体或档案电子资源。笔者认为,档案馆作为利用服务的主体,构建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应基于档案馆本体建筑,建造合适的设备系统,在“平时”能够发挥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和保存利用档案的基本作用,在发生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迅速切换为“战时”并做出反应,维持档案馆正常运行,保障档案的管理者和档案的需求者的安全,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服务。因此,档案馆的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的重点在于档案馆本体、维护管理设备及相关技术。这些设备及相关技术在“平时”满足物的安全以及人的舒适,而在“战时”不仅要满足物的安全,还要保障人的安全与舒适。这对设备及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构建档案馆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的难点。针对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三个原则,合理划分档案馆建筑空间加上配置合适的设备系统,在“平时”满足档案馆运行功能的基础上,能够系统预防预警病毒,保障档案的管理者和档案的需求者的安全。

2 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的档案馆建筑本体设计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强调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这就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的档案馆建筑设计的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据。如何在档案馆这个相对封闭的建筑内做到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呢?合理规划、减少密切接触是防控重点,也是设计的重点。

2.1 分区布局。档案馆建筑按照功能分为库房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和附属用房区。在以往设计中,根据档案馆的等级以及相应的功能间的大小,应尽可能符合业务流程进行安排布局,多采用分层或者分块的模式。在“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如何合理规划,减少密切接触是分区的主要目的。建筑在考虑分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业务流程,更要考虑减少密切接触的风险。根据实际工作的内容,建议按照管理者与利用者是否直接接触,以及防控的操作性的难易程度,将档案馆建筑分为洁净区,半洁净区和污染区。比如,库房为保管档案的场所,仅管理者间断短时间停留,无直接接触利用者,同时管理者为内部工作人员,便于防控管理,故设为洁净区,防疫基本措施采取戴口罩,测体温等一般措施。而对外服务区,则与大量的利用者直接接触,防控风险大,建议在戴口罩、测体温等一般措施外,要采取进出消毒措施。

各个区适宜集中布置,各个区设立缓冲区通过走道连接。同时,污染区宜直接通过外窗外门等与外界相通。各个区域的划分形成与利用者接触程度的梯度,形成减少密切接触的风险的等级。

2.2 设计独立通道。即将档案利用人员走道和档案工作人员走道独立设置,减少交叉感染。建议在污染区(对外服务区)设置外廊即与外界相连的供利用者使用的通道,在半洁净区设置内廊即供管理人员使用的通道。

2.3 设计缓冲区。在各个区设立缓冲区通过走道连接。在缓冲间建议设置互锁门禁,实现A/B门互锁联锁控制要求,它的作用是利用技术手段避免A、B两个门同时开门,只有在其中一个门处于闭门状态,另一个门才能授权开启。在缓冲间设置双门互锁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员进出管控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区之间交叉感染。

3 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研究已经表明,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粒径一般大于5μm,新冠病毒粒径约0.06~0.14μm,新冠病毒在空气中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依附在较大的颗粒中与空气一起形成气溶胶,二者形成的颗粒物远大于病毒自身粒径,最易被呼吸道捕获的是1~5μm粒子。[2]这种气溶胶可以引起人感染。病毒的这种较强的传播特性加之空调系统回风利用的运行特性,无疑在加速病毒传播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大加快了病毒的扩散和蔓延速度。如何合理地设计空调通风系统,有效防止疫情通过空调通风系统传播为档案馆建筑设计提出重要的挑战。

3.1 负压空调系统是首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档案馆建筑空调在保持档案库房合适的温湿度外还要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负压空调系统是首选。与常规全空气空调10Pa的正压不同,负压空调通过维持室内负压,防止室内的污染空气向外扩散而形成的区域性传播,房间压差通过控制送、排风量的差值形成。建议在档案馆建筑中,空调系统要合理控制气流流向,保证有序的压力梯度,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保证人员安全健康,气流从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方向流动,相邻相通不同污染等级区域的压差不小于5Pa。从图1所示的平面分区示意图可以看中,负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污染区、污染区与半清洁区缓冲区、半清洁区、内走廊、半清洁区与清洁区缓冲区、清洁区相对室外大气应保持正压。

3.2 加大通风量。降低污染空气中病毒的浓度是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在2003年SARS的抗疫过程中,国内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当含 SARS的病毒空气被稀释到10000倍以上时,就不再具有传染性。[3]说明当含有病毒的空气被稀释后,病毒浓度降低,其活性及毒性也降低。针对档案馆建筑而言,必须加大通风量。而这一点,在《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未提及。建议参照国家规范及标准均要求新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h-1执行。

3.3 添设送排风的通风系统。在档案馆建筑的各区中根据负压要求和确定的新风量计算出排风量,添设送排风的通风系统。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维持各区负压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在疫情常态化期间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控作用,避免现行的关闭回风阀全新风运行的空调模式。

3.4 消杀。排风系统设置高效空气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组合装置,建议采用高效过滤措施截留冠状等各类病毒,在排风系统入口采用H13级高效过滤器,其对0.3μm粒径的颗粒计数效率为99.99%,绝大部分病毒被高效过滤器截留,在高效过滤器后面加设“紫外线杀菌”装置进一步杀死病毒,降低传染风险。

3.5 采用专门保护档案工作人员的空调系统形式。在污染区,特别是公共服务人流量大的区域,满足公众舒适需求的同时,采用专门保护档案工作人员的空调系统形式,最大可能地保护档案工作人员。专门空调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档案工作人员保护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采用热泵型分体空调,室外机放置在室外地面或屋面,室内机采用壁挂式,相比中央空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通风系统:采用负压通风系统,在污染区缓冲区及潜在污染走廊(外走廊)独立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形成污染区的负压通风,防止潜在的污染外扩散到别的区域;档案工作人员保护通风系统:包括从内走廊独立设置机械送风管上设置带定风量阀的医护人员保护送风支管,穿越墙体,进入污染区,送风支管管出口设置自动调节的百叶风口系统,排风系统借助于病房区的排风系统,百叶风口采用多普勒雷达感应传感器感应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实时调节百叶风口的转向和百叶的调节角度,实现档案工作人员活动时快速得到最大的通风量和风速,保障人员的安全。

基于突发公共危机“平战结合”预防控制体系下的档案馆建筑设计,建议将档案馆建筑分为洁净区、半洁净区和污染区,采用负压空调加上送排风系统,增加送风量,设置送排风系统,优选新型空调系统,在排风系统加设杀毒设施实现安全防控的精准施策,把档案馆建成经济适用,能够体现文化、地域特色的绿色标志性建筑。

*本文系福建省省级科研项目“数字科技档案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R01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网.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0-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602371501279517&wfr=spider&for=pc.

[2]刘华斌等.雷神山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EB/OL].(2020-02-28)http://www.chinahvac.com.cn/Article/Index/6872.

[3]ASHRAE.Ventila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2017[S],2017:8-22.

(作者单位:方永梅,福建工程学院档案馆;邱川燕,福建省科技档案馆;尹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来稿日期: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