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2022-05-27胡桂红马轶男
胡桂红 马轶男
与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模式、学生的家庭条件以及学习坏境相比,教师显然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学历水平、学科专业知识储备、教学科研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道德文化修养和人格境界,是一个国家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张家口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以及张家口市小学语文教师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张家口市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熟悉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
作为一名承担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熟悉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提升道德文化素养和人格境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对自己一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自己所教授的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内化的过程。
1.在高校小教专业设置有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课程
当今社会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日益重视。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达30%左右。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歌和词作,其中,唐诗和宋词所占的比例最大。另外,还选录了不少篇幅短小、思想内容浅显、较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代散文等等,甚至增加了《论语》等儒家典籍中的一些重要的片段。
所以,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该设置有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课程,使小教专业的学生能够汲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一个全面、合理而深厚的思想文化知识结构。
目前,张家口市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只有张家口学院。近几年,张家口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逐步增加了有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以及“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课程。这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四门课程;第二个模块是学科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包括“蒙学研读”、“人文社会科学概论”、“中外文化简史”等三门课程。这七门课程大致又可以分为三个体系:第一个是“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第二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蒙学研读”两门课程;第三个是“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和“中外文化简史”两门课程。在这三个体系中,我认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比较薄弱:一是课时较少,二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不成系统,难以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
小教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熟悉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所以,在张家口学院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首先应该增加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时,其次,至少应该开设一门“中国文化史”课程,使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2.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观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更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种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超拔的人生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如,《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再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宽”、“恕”、“中庸”等思想,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仁爱心、正义感、诚实守信、宽厚待人等优良品质,以及辨别是非善恶的智慧等等。道家的“自然”、“无为”、“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道家思想对小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道家思想的熏陶下,学生会将外在的金钱、名利、物质享受等看得较为淡薄,而会更加注重内在心性的修养,培养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恬淡的人格境界,并树立一种人与大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这种理念,将对世界的和平,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对大自然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描绘出一幅完美而理想的人格境界,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3.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提升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系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还可以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小教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有一部分会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而中国古代一直有着文史哲不分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要传承者,所以,要想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还要具备较为宽广扎实的社会历史知识,然后将文学作品置于其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中,并结合作家的生平和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储备和语文教育教学能力
严格来说,以上所谈到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为了强调其重要性,放在第一部分单独论述。所以,这里所说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除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有关各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词和小说等)的基本常识,以及分析鉴赏各类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方法等等。
在张家口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以上几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也就是说,小教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学习了这几个方面的学科专业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因为小教专业的课程大致包括四大模块:第一是语言文学知识模块,第二是数学知识模块,第三是音乐、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才艺模块,第四是教育教学理论模块。因为开设的课程种类比较多,所以,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所占的课时量非常有限,导致学生不能系统而深入地掌握语文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导致语文教学能力不足,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感到知识匮乏、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小教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继续加强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张家口地区新入职的小学教师,包括小学语文教师,每年都要在张家口学院的教师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以便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但是,仅仅依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各个小学校还要利用其他各种方式,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语文学科知识和语文教学能力的培训。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为张家口市小学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张家口市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到北京一些教学水平高的小学进行短期培训或听课,也可以把北京的名师请到学校讲示范课或座谈交流,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观摩学习一些优秀的教案和示范课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新入职教师在短时间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并借鉴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新入职教师要想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归根到底,还得靠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与自身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不断积累中国古代文化、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以及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反思并总结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借鉴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等。
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理论加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等等。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自主學习法: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较为浅显的古代文学作品,并借助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培养读书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是讲授法:通过讲授法,使小学生全面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第三是讨论法:通过讨论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对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理解文学作品。第四是比较法: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深理解。第五是归纳总结法: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理论水平。以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常用的教学方法,新入职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逐渐地熟练掌握并恰当运用到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另外,还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辅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有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所谓的科研能力,包括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阅读和研究的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归纳和理解能力,也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探讨、改进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如果一个新入职的教师,缺乏这些基本的科研能力,今后将很难不断更新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将很难在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而重视教学、轻视科研,这似乎是小学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所以,中国的城乡小学教师的考核机制中,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管理学生能力的考核,更要重视对教师研究能力的考核。这是一个关系到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是否能够尽快提升的大问题。其实,不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学和科研都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方面的素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具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索精神,主动吸收语文学科中的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入探究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使自己所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全面透彻。
总之,作为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语文教师不仅要吸收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更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具备深厚而扎实的国学文化修养,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渊博的学识以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2]丁时辉.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元认知[J].云南教育,2004.
[3]于志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其分析[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
[4]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李文权.阅读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
[6]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26-134.
[7]许明.美国关于教师素质的新届定[J].教育评论,2002,(01).
[8]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许壮丽.阅读策略的特征、构成及分类[J].云梦学科,2003.
[10]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1]袁微子.小学语文教学漫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2]张贵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丁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J].语文建设,2016.
[14]贾艳萍.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
[15]李工连.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6]黄成欢.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注:本论文为2019年张家口市社科联课题,课题名称为:张家口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课题编号:201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