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至明清统治思想的演变

2022-05-27聂一凡

求学·理科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学儒学时期

聂一凡

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封建王朝政权逐步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封建专制思想不断加强,客观上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凝聚力,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但也造成了晚晴时期闭关锁国、贫困落后的凋敝局面。封建王朝的由盛转衰,其间统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本文梳理了秦汉至明清统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历史脉络,希望能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秦朝——法治思想

背景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为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沿用了商鞅变法思想,采纳了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主张,强调以法治国。

思想主张 1. 厉行法治,事决于法;2. 法令一统,以吏为师;3. 轻罪重刑,严刑重罚;4. 皇权无上,司法严密。

影响 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一整套国家制度,构筑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相传的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统一,在文化上体现为“焚书坑儒”。专制思想进一步强化,严刑峻法使人民大众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突出。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盛,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成型,为解决诸侯国问题、匈奴问题、土地兼并问题,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汉武帝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主张 1. 提出“大一统”思想;2. 宣扬“君权神授”思想;3. 提出“三纲五常”思想。

影响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学日益衰落,道家、佛家先后崛起,两汉时期形成的“独尊儒术”局面被彻底打破。

思想主张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影响 促使儒学不断更新发展,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三教合一”成为隋唐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趋势,为宋代理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宋代——理学思想

背景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思潮:一是以市民阶级为代表的享樂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二是以士大夫阶层为代表的传统儒学思潮。以北宋五子(程颐、程颢、周敦颐、张载、邵雍)以及南宋朱熹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积极将佛道思想中的思辨哲学融入儒学,形成了理学。

思想主张 1.提出“宇宙观”,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就是等级秩序;2.提出“格物致知”,即通过广泛体验世间万事万物来获得关于“理”的认识;3.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 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至天理的高度,使儒学更加思辨化;推广了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使儒学思想深入百姓生活,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理学在南宋以后被作为官方哲学。但理学过分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理学革新

背景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理学也逐渐僵化,成为科举功名的敲门砖,渐渐失去了寻求圣贤之心的实际作用。同时,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又催生了新的思想形态。在明朝后期以及明清之际,涌现出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思想家,典型代表为李贽、王夫之、顾炎武等。

思想主张 1.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3. 反对理学僵化,主张学以致用;4. 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天理不在外,就在自己的内心。因此想要求理也不必“格物致知”,只需要“发明本心”“致良知”即可。王守仁的心学被称为阳明心学。

影响 传统的理学迎来了士大夫阶层的改革。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但其实质仍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理学儒学时期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礼学与理学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