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旅桂文人的咏桂山水诗创作研究
2022-05-26周雪瓴
周雪瓴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自秦朝设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起,许多非桂林籍的官员曾到桂林履职或被贬至桂林,亦有不少仰慕桂林山水的文人到桂林游玩。自南朝文人颜延之开辟桂林山水文学后[1],唐宋时期桂林一带的自然风光便得到了许多文人骚客的称赞,直至清代仍有不少旅桂文人留下了吟咏桂林山水的诗歌作品。
一、清代旅桂文人创作桂林山水诗的原因
桂林向来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这使得造访桂林的文人纷纷用自己的笔触描摹桂林山水景物,叙写桂林风土人情,咏叹自然造化之美。据《三管英灵集》《桂林石刻》《广西通志·旅游志》《名人笔下的桂林》《桂林山水人文诗词漫话》《桂林名胜古迹》《桂林旅游大典》等书籍的记载,笔者粗略统计,清代创作桂林山水文学作品的旅桂文人有50 余人,
包括彭而述、查慎行、陈元龙、袁枚、查礼、谢启昆、阮元、张宝、张维屏、仇兰、康有为等,其中大多为在广西任职的非桂林籍地方官员。他们在广西任职期间曾到桂林旅游、巡视,有感于桂林风物,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楹联题刻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除了履职原因,还有部分文人出于种种原因途经广西或专程来广西造访,旅途之中也留下一些咏叹桂林山水的作品。如浙江海宁人查慎行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经广西赴广东,写有《阳朔县》《桂江舟行口号十首》等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于乾隆元年(1736年)春来桂林探望任广西巡抚金幕僚的叔父,写有《游栖霞寺望桂林》等诗篇,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又专程重游桂林,并创作了38首诗。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张维屏辞官后听说桂林山水奇绝,便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年)二月从番禺乘船来广西旅游,作有《桂游日记》,收入诗作80 余首(含与友人合作的30 多首)。
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绪年间,女诗人严永华伴随出任广西巡抚的丈夫沈秉成来到桂林。光绪十五年(1889 年)四月,她带儿子回乡应试,临行时因雨水连绵,行期屡改,遂携外甥、侄女和两个儿子游叠彩山,写下了《叠彩山题诗并记》刊于叠彩山山壁。摩崖高124 厘米,宽84 厘米,诗隶书,字径3 厘米,注径1.5 厘米[2]。
旅桂文人对桂林山水的咏叹,进一步发掘了桂林山水之美,反映了他们在桂林的真实生活和游览感受,也流露出作家对桂林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就诗歌这一体裁而言,清代旅桂文人留下了不少咏叹桂林山水的佳作(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代表作见表1),诗歌形式包含绝句、律诗,长短各异。这些旅桂诗人大多曾在广西任职,或游幕、寄寓桂林,在桂林时间较长,故而对桂林风物饱含深情,但也有少量专程游览或途径桂林的诗人,被桂林独特的秀美风光所吸引,写下了赞叹桂林的诗篇。
表1 清代旅桂诗人旅桂原因及其代表作品
二、清代旅桂文人的桂林山水诗创作
清代旅桂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桂林自然风光的肯定与赞美,这些诗歌在内容与艺术方面都有值得肯定之处。
(一)写作内容
清代旅桂文人的桂林山水诗创作主要围绕桂林一带的自然风光展开,较少涉及社会风貌和世俗人情。文人们吟咏的景色涉及今桂林境内的大小景点,主要有山、水、洞、石、寺五类,包括独秀峰、象山、伏波山、叠彩山、普陀山、隐山、虞山、月牙山、訾洲、杉湖、漓江、龙隐洞、风洞、七星岩、刘仙岩、栖霞寺以及阳朔的九马画山、碧莲峰等等。
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如画般的山水景色,让许多旅桂文人流连忘返。清代广西布政使彭而述曾感叹:“无数青山浮水出,中流夜雨带帆悬。”(《伏波晚棹》)袁枚在诗中多次赞叹桂林的山水,“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在大多数文人的笔下,桂林的山是比较秀美的,而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则把漓江的山峰描写得极为峥嵘:“九曲漓如折坂登,漓江山势又崚嶒。夜来塔造万千级,西去城增十二层。员峤方壶随地起,侧峰横岭向空凌。荆关董巨多名笔,如此奇峰彼未曾。”(《观漓江奇峰图卷》)九曲漓江,侧峰横岭,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奇崛的风光是北方少有的。清人笔下的桂林山水仿佛都具有灵性。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乘船途径阳朔,写下了诗歌:“半天青是石,石势尽成峰。水与山争怒,天为地所舂。”(《阳朔舟行·其一》)桂林的山和水是旅桂诗人们吟咏的主要对象,往往在诗作中组合出现,成为有机整体。
除了山与水,桂林的山石、岩洞也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其独特的山石、岩洞景观,同时,山峰峭壁、岩洞内部保留了大量历史悠久的碑刻作品。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曾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唐宋士大夫度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语石》卷二)清康熙年间广西巡抚陈元龙亦感慨:“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州岩穴奇,石刻穷秘诡。”(《龙隐洞》)张维屏在《桂游日记》的《隐山》诗中记录了他参观隐山六洞的情景:“一洞辟一门,异境超尘寰。”洞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钟乳巧结撰,瑰诡疑神奸。”此外还有许多先人留下的题刻,“招隐忠宣书,手泽留人间。忾然念先德,穆若思追攀”。桂林石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代不少旅桂文人的诗歌作品亦被刊刻在桂林诸多山峰、岩洞的石壁之上。
清代旅桂文人在桂林留下的山水诗歌作品虽以描摹桂林风光为主,但也有少量作品涉及民俗风情。桂林教谕、画家张宝于清道光七年(1827 年)游览桂林,并创作有书画专辑《漓江泛槎图》,内含桂林诸多景点简介,有诗有画,图文并茂。他在《登月牙山远眺》诗中写道:“峭壁巑岏俨月牙,高亭极目望无涯。螺峰远近堆千点,雉堞回环锁万家。玉笋瑶簪山似画,丹枫紫桕叶如花。道人也解游人渴,为我新煎六峒茶。”诗中不仅描写了他登上月牙山俯瞰的景色,还记录了一位热心的山中道人为他烹茶解渴的事,足见当时桂林民风淳朴。道光十一年(1831 年),仇兰出任阳朔县令,他对阳朔的印象是“萧条禾黍饶荒地,零落衣冠少古风”(《到阳朔》),小小的城郭被万山环绕着,许多土地尚无人开垦,呈现出萧条荒凉的气象,人民的生活也不富裕。仇兰还在《阳朔杂兴·其二》中写到了阳朔一带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当地气候:“桥市鱼虾不论钱,荒城近在大江边。三春荞麦高齐屋,一路棉花当种田。池暖稀逢留白雪,雨多难得见青天。我来听说西湖好,错认杭州要放船。”这些记载是具有史料价值的,一方面,当年降雨频繁的天气状况被记录了下来;另一方面,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也真实地展现在诗歌中。因为阳朔紧靠漓江,具有非常丰富的物产资源,农民们捕捞鱼虾,还大量种植了荞麦、棉花,淳朴的民风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总体来看,清代旅桂诗人对于桂林山水的书写基本围绕桂林一带独特的地域风貌展开,既有当时著名的景点,也有新发掘的美景,抑或诗人身边的自然景观。
(二)艺术特色
从艺术特色来看,清代旅桂文人笔触细腻,他们的诗歌创作善于抓住细节进行刻画;也有诗人擅长描绘宏大场景,桂林山水景观在他们的笔下呈现出绝色风貌。清代旅桂诗人书写桂林风光大多出于实录,但也有少量作品富有新奇的想象力。
诗人们往往采用细节描写,从小处着眼,将桂林的自然景物描绘得细腻真实。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内有一座山峰,名曰独秀峰,因南朝刘宋时期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诗句而得名。袁枚对独秀峰尤为称赞,作有《登独秀峰》,诗云:“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诗歌在视觉上呈现变化,首先由远及近,由山形写到了层层阶梯,再从山上的阶梯写到了登上山顶俯瞰一城烟火的景象。诗歌由景及人,将青山与人作比,不仅赞美独秀峰笔直秀丽、卓尔不群,又凸显诗人的一番骨气。
诗人们也擅长用大场景表现桂林山水的独特意蕴,常用“画”来比喻桂林得天独厚的美景。张宝在叠彩山风洞留下了题壁诗:“奇石嵯峨古渡头,訾洲红叶桂林秋。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风洞题壁》)清道光年间任阳朔县令的吴德征亦写有诗称赞阳朔风光:“阳川百里真如画,历数他州得似无?罗带潆洄双水曲,剑芒排插万山孤。”(《阳朔形胜·七律》)清人徐沄有诗称赞阳朔九马画山的奇绝景致:“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画山》)晚清时,沈秉成出任广西巡抚,其夫人严永华随夫至桂林,在女诗人严永华眼里,桂林风光美如图画:“清景俨图画,拙笔摹难工。”(《登叠彩山盘桓竟日》)晚清政治家康有为也把漓江风光比喻为一幅天然画卷,让人不经意间陶醉其中:“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流万千回。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漓江杂咏·其二》)桂林独特的地形地貌,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给外来文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清代旅桂诗人描摹桂林山水景物时,大多出于实录,但也有一些旅桂诗人善于发挥想象力,把桂林山水写得尤为生动形象。道光十七年(1837 年),张维屏沿漓江来桂林途中作《自阳朔至桂林舟中看山放歌》,诗中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漓江两岸形态各异的山峰,“如竹抽笋鞭箨龙,如花吐萼攒芙蓉”“我疑五百阿罗汉,南海西头登彼岸。忽然僵立证菩提,老幼相依犹不散”“又疑娲皇将土抟为人,余土堆积同灰尘”“偶然抟物物各肖,山山虎豹犀象熊罴麟”,还运用大量铺排描绘群峰连绵不绝、竞相争艳的情景:“一峰如宾一峰主,一峰才缺一峰补。两峰聚首如私语,一峰掉头欲高举。一峰孤立甘离群,数峰相联如弟昆。一峰昂然意态尊,一峰侍立如童孙。”清光绪年间广西巡抚张联桂作有长诗《望桂林阳朔沿江诸山放歌》:“桂林山势天下雄,阳朔一境多奇峰。天窗仰视皆突兀,壁立千仞摩苍穹。马驼狮象不一状,如瓶如塔如金钟。云鬟雾帔降神女,虬髯驼背疑仙翁。起伏倚立各呈态,或断或续江西东……”诗中将漓江两岸的山峰描绘得惟妙惟肖,有像马、骆驼、狮子、大象的,有如瓶、塔、金钟的,还有像神女、仙翁的,可谓姿态万千,让人目不暇接。严永华用“漓江波似镜,倒影清芙蓉”(《登叠彩山盘桓竟日》)来形容漓江的清澈,悠悠漓水仿若一块明镜,倒映着两岸青山。这些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桂林山水婀娜多姿的一面,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们的诗情以及他们对桂林山水的喜爱。
这些吟咏桂林山水的诗篇,在内容上极大丰富了桂林地区的文学创作,作家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赞美,也扩大了桂林山水的影响力,同时,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饱含作家对桂林山水的热爱。
三、清代旅桂文人创作桂林山水诗的影响
清代旅桂文人创作的桂林山水诗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桂林文化,对于桂林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清代旅桂文人创作的桂林山水诗是他们在桂林生活的真实感悟,对桂林山水的描摹、咏叹无疑促进了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自南朝颜延之在桂林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两句诗,开创了桂林山水文学,桂林山水正式进入文人视野。唐代有许多文人因种种原因来到桂林,他们或遭贬谪,或担任各级官职,或从事干谒活动,或是为了陪伴亲人、游览等[3],进一步推动了桂林山水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桂林山水诗的创作。宋代以后,桂林山水逐渐闻名遐迩,得到了广大文人的认可,“岭外之地,非贬不去”[4]的观念也慢慢被淡化。到了清代,旅桂文人多为主动造访桂林,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又是出任广西各种职务的地方官员,在带领桂林百姓兴办农林文教事业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他们用诗歌叙写桂林风物,从名胜古迹到民俗风情,真实细腻而又生动有趣,促使人们发现桂林之美,也使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逐渐深入人心。例如,桂林境内有较多红枫树、乌桕树,每到秋天就形成一幅红色的秋景图,张宝的“訾洲红叶桂林秋”让人们发觉了桂林的又一大景致。
其次,清代旅桂文人的桂林山水诗创作推动了中原文化在桂林地区的传播和桂林本土文化的发展。清代旅桂文人积极赞颂桂林风光,为粤西文坛带来了鲜活气息,促进了桂林文教事业的发展,同时,旅桂文人与广西本土文人的交游、酬唱也促进了桂林文学、文化的发展。例如,清乾嘉年间,祖籍江西临川的李秉礼寄寓桂林,曾在榕湖西岸的湖西庄聚集文人墨客登高泛舟,宴游赋诗,袁枚游桂林时与他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他也甚为推重。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十二月,康有为与时任桂山书院山长的周黻卿互有酬唱,康有为写有诗歌《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阮元任两广总督时,曾在桂林王城内专为临桂人陈继昌立下“三元及第”石坊,并赋贺诗一首。时至今日,清代旅桂文人的诗作被刊刻在桂林大小景点的石壁上,亦成为桂林文化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清代旅桂文人创作的桂林山水诗是桂林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寄寓了诗人对桂林的赞美,生动展现了诗人眼中最真实、秀丽的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