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2-05-26展亚荣谷人旭

热带地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研究

展亚荣,谷人旭

(华东师范大学a. 城市发展研究院;b.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领域乃至方向皆处于变化中的学科,其发展轨迹和研究议题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自19世纪中后期诞生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种研究流派与议题的变迁,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得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发生剧烈变迁,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出现了制度、文化、关系、生态和演化转向(Boschma et al.,2007),研究走向高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中国经济地理学长期处于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边缘地带,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枢纽”角色越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与此同时,全球化所引发的中国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剧烈变革也激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探索热情。但由于语言、学术观念和制度环境的不同,中外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仍存在隔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进程。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动期,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视角与议题的变化也尤为迅速,不断涌现新的成果,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寻其发展脉络与研究前沿。而目前国内对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多聚焦于某一研究主题(颜子明等,2018;周灿等,2018;张翌等,2021),基于宏观学科范畴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近40年国际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以期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升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根据相关研究(贺灿飞等,2014),选取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4本期刊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Regional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时间选择1982-2020 年,文献类型选择论文(Article)、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综述(Review)。数据获取(截止)时间为2020-12-31,经去重共获得7 260篇文献(表1)。为确认是否有遗漏期刊,利用CiteSpace对每两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 篇文献的来源期刊做期刊共被引分析。选取被引频次>50 的24 个期刊检查,结果发现除来源书籍之外,以上4 个期刊的被引文献占85%,且其他被引文献的来源期刊多属于政治经济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学科领域。因此以上4本期刊的学科范畴相对明确,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具有较高代表性和权威性,能够精准反映国际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表1 1982—2020年国际经济地理研究主要代表性刊物Table 1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journal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research during 1982-2020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个用于分析和可视化共引网络的Java 应用软件,通过将引证分析和共引分析相结合,挖掘科学研究中所蕴含的潜在知识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一个学科或知识域的演进轨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形成科学知识图谱(颜子明等,2018)。

2 结果与分析

2.1 知识基础演化

文献共被引网络能够直观反映研究领域的动态演进过程。从时间轴向图谱看(图1),近40年国际经济地理学的知识来源以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为主,最早可追 溯到Dicken、Mandel 等经济学家,21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入活跃期,高被引文献作者 Bathelt、 Boschma、 Stor‐per、Frenken、Martin 等 学 科背景主要为经济地理学。此外,经济地理研究还吸收了政治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

图1 共被引文献时区视图(1982—2020年)Fig.1 Time-zone view of references co-citation network during 1982-2020

20 世纪80-90 年代,新区域主义思潮涌现,经济地理学者重新关注区域异质性,提出了柔性专业化、产业区、劳动分工、产业集群等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其中5篇引用率最高的论著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走向影响较大:Piore等(1984)在其开创性著作《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中提出了与过去刚性专业化不同的柔性专业化概念,高度概括了“后福特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出现的转变;Massey(1984)构建了劳动空间分工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劳工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Storper等(1989)基于非均衡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地理工业化,而领土的创造和使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该论著对增长理论、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城市和区域发展等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Harvey(1989)创建了资本主导的时空压缩模型,开创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全新解读方式;Porter(1990)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掀起了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高潮。新区域主义强调集群与地方合作,其对地方产业网络带动区域发展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大实践价值,但该理论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外知识对地方发展的影响(Amin et al.,1999)。

“新区域主义”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多维转向出现(Scott,2004),经济地理研究由新区域主义向制度、文化、关系主义转化,研究日趋多样性。Storper(1997)反对将全球化视为自由流动的空间,认为全球化的网络和流动必须与地方接轨,才能完成其资本主义空间的生产;Fujita 等(1999)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其出版的《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正式诞生,该著作通过建立区域、城市、国际三大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集聚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知识、学习和创新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区域创新系统和学习型区域等理论由此形成(Cooke, 1991; Morgan, 1997; Maskell et al., 1999)。相较新区域主义,新经济地理学更为关注社会、文化、制度等非经济要素对经济行为的作用,研究视角也逐步从重视本地产业网络发展到重视区域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全球-地方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入活跃期,文献被引用节点明显增加。这一阶段关系经济地理学获得快速发展,大量经典文献涌现,如Bathelt 等(2004)提出了“本地蜂鸣—全球管道”理论,开启了创新的关系地理研究,其被引频次和突现度均处于首位;Gertler(2003)、Storper 等(2004)探讨了隐性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共享,认为隐性知识的传播需要面对面的交流;Coe 等(2004,2008)提出的全球生产网络概念为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Gereffi等(2005)构建了解释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关系经济地理学聚焦于经济主体的“社会-空间”及“全球-地方尺度”的关系和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中组织、演化、创新、相互作用是其理论建构的主要基础(Bathelt et al.,2003)。这一时期以Boschma等(2006)为代表的学者倡导的演化转向也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演化经济地理学注重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演化进程,基于过程思维提出了一系列新研究主题,如区域产业演化路径、新产业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路径、区域协同演化、区域韧性、区域多样化等。Boschma等(2005)主张定量判断邻近性的多个维度对创新的重要性,开启了创新地理的演化研究;Frenken 等(2007)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的概念;Martin等(2006)探讨了路径依赖对理解经济格局演变和区域发展进程的重要性。演化经济地理学通过吸收制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不断发展,为解释经济发展格局的不平衡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2010年之后,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进一步加快。演化经济地理学强调对企业的关注,注重研究企业的组织惯例、知识基础及其长期演化动态,为创新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微观视角。如Neffke等(2011)基于瑞典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了产业关联性与区域增长路径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路径依赖的存在;Asheim等(2011)依据企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建区域优势的区域创新政策模型;Martin等(2010)对路径依赖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新过程模型以理解区域产业演化。演化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由欧洲学者提出的研究范式,强调路径依赖与相关多样性等概念,更适用于欧洲的渐进式创新环境,当该范式被应用到欧洲以外地区时,路径突破与非相关多样化等概念开始引起更多关注(Boschma et al., 2015;Neffke et al.,2018; Zhu et al., 2019)。而在用来解释中国等转型经济体的产业动态时,制度等因素则被认为更为重要(He et al.,2017),这也表明演化经济地理学目前仍处于探索与深化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随着该范式被应用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未来研究前景十分广阔。此外,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不断加强,Begueria 等(2016)关于全球气候变异性的研究近年来被频繁引用,表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环境经济地理学成为新兴研究领域。

知识基础的演化轨迹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研究思潮的转变,遵循了新区域主义——制度、文化、关系、演化转向的时序变化,不同阶段的高被引文献具有较高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该类文献可被视为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未来的研究热点或将在此基础上衍生。

2.2 研究热点识别

利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以识别研究热点(图2-a),近40年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最突出的关键词为创新(Innovation),其次为增长(growth)、地理(geography)。“Innovation”在共现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且与其他关键词相互联系,衍生出对产业(industry)、知识(knowlegde)、集群(clusters)、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全球化(globalization)、网络(networks)、邻近性(proximity)等热点问题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又延伸至溢出(spillovers)、政策(policy)、移民(mi‐gration)、劳工(labor)等深层次机制的研究主题。90 年代初,创新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创新主体构成、空间分布特征、组织结构、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等与经济地理学各个研究方向均有交叉,可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挖掘。以“growth”为中心辐射的关键词有生产率(productivity)、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收敛(convergence)、技术(technology)、区位(location)等。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地理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维转向潮流使得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制度、文化、个人和集体行为等深层次的影响机制,企业家精神越来越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也被认为与特定地方的文化性质和区域性制度有关。与“geog‐raphy”具有共引关系的关键词包括政治(politics)、灵活性(flexibility),在此基础上向治理(gover‐nance)、机构(institutions)、驱动力(dynamics)等内容延伸。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经济活动开展受政策干预的程度不断加深,政策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总体上,研究热点可归纳为:区域发展、全球化、产业地理、创新地理、劳工地理、政策研究等主题。

为进一步识别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对2015年以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图2-b)。近5 年经济地理研究的热点依然集中在创新、增长等重点领域,城市领域相关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焦点,同时也涌现一批新的研究主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使得全球不确定风险增加,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与稳定性受到冲击,韧性(resilience)、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等相关研究增多(Coe et al., 2019; Behrens et al., 2020; Dodge, 2020)。与此同时,区域不平衡、不平等(inequality)问题也引起关注(Royuela et al.,2019)。此外,金融地理(trade、market)、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一体化(integration)等新的热点词频也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现阶段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a.1982—2020年;b.2015—2020年)Fig.2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a.1982-2020;b.2015-2020)

2.3 研究前沿趋势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次大幅提升的术语,是学科研究前沿的体现。如表2所示,国际经济地理学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20 世纪90 年代,多维转向潮流下的研究主题频现,性别(gender)、区位(location)、非均衡发展(uneven development)、组织(organization)、网络(networks)成为当时的研究主流。网络概念早在20 世纪60-70 年代就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8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占据主流地位,网络概念研究随之沉寂。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网络研究再次兴起;同时,经济空间现象破除了地理空间的阻隔性,经济全球化研究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时代,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社会急剧转型导致大量的矛盾冲突,城市问题(cities)及治理(governance)成为研究热点。产业集群(clusters)、知识(knowl‐edge)、贸易问题(trade)等研究也是这一时期的前沿领域。2010年以来,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趋势加快,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演化过程,对驱动机理的研究也更为深入(Zhu et al.,2019),由单纯的地理或经济因素到综合考量社会、文化、制度等深层次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同时更加关注人的行为在决定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演化(evolution)、生产效率(productivity)、研 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溢出(spillovers)等主题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前沿。

表2 经济地理学的突现词Table 2 Burst Terms in Economic Geography

2.4 经济地理研究的空间格局

国际经济地理研究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形成了以英美为主导的两极格局(表3)。从洲际尺度看,其中,欧洲论文产出占比58.36%,北美洲论文产出占比20.78%,亚洲占比5.01%,大洋洲占比3.65%,南美洲和非洲分别占比0.59%和0.42%,欧美两极格局显著。就国家尺度而言,英美两国发文量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国家,占比为47.29%,其中英国占比31.27%,美国占比16.02%,表明英美两国始终在经济地理学界占据霸权地位。第二圈层的国家包括加拿大、荷兰、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典、中国、法国9 个国家,发文量占比29.33%。中国发文量位居全世界第10 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活跃起来。第三圈层的国家包括比利时、挪威、日本、丹麦、新西兰、奥地利、瑞士和芬兰等国,发文量占比仅6.29%。其余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文量占比约为17.09%。整体来看,即使主流经济地理学的触角开始向欧美之外的地区延伸,但大部分国家仍处于学术讨论的边缘地带。

从发文量Top23的研究机构看(表4),英国机构占了15 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加拿大、荷兰、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均有研究机构上榜。其中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及布里斯托大学等具有较高的突现性,表明其在经济地理领域的研究创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影响深远。中国发文总量虽然位居全球前十位,但研究力量相对分散,并未有进入TOP23的研究机构。

表4 国际经济地理学领域主要研究机构Table 4 Majo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学研究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等多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促使学者不断反思已有的学科理论和视角,因此其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均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学者们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了其研究多是以熟悉的国家和地区为对象,且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使得国际经济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成果,西欧和北美两极主导的空间格局不断强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迅猛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亚裔学者与西方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其研究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亚裔学者在国际地理学界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英美学者垄断经济地理研究的格局。

3 结论、启示与展望

3.1 结论

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梳理了近40 年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

1)研究知识基础明确。知识基础的演化轨迹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研究思潮的转变,遵循了新区域主义——制度、文化、关系、演化转向的时序变化,不同阶段的高被引文献具有较高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未来的研究热点或将在此基础上衍生。

2)研究热点突出,创新和增长始终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全球化、城市、集群、网络、劳动力、政策等热点问题也备受关注,近年来韧性、全球生产网络、金融地理、全球城市、不平等、企业家精神等成为新的热点。

3)研究前沿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20 世纪90 年代,区位、性别、非均衡发展、组织、网络、经济全球化成为研究主流。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时代,城市问题及治理、产业集群、知识等成为研究热点。2010年以来,学科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演化过程,对驱动机理的研究也更为深入。

4)研究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英美两国始终在经济地理学界占据霸权地位,大部分国家仍处于学术的边缘地带。新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裔学者在国际地理学界活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英美学者垄断经济地理研究的格局。

3.2 启示

1)国际经济地理学重理论建构,而中国经济地理学具有浓重的政策和实践导向色彩,这是中国国情以及“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决定的(陆大道,2017)。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基于实践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更大贡献,但多为对社会经济要素空间特征的描述与刻画,尚未基于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提出足以挑战西方理论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因此应在借鉴国际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本土的体制机制、文化传统、发展阶段等,提出解释中国经济地理现象的框架体系,与国际相关理论对标并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

2)国际经济地理学呈现多元化的跨学科交叉性,不断融合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而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更多是与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包括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对国外社会转向、文化转向、制度转向的关注不够(刘志高等,2014),学科多元化发展程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借鉴与融合,不断提高学科包容度。

3)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视角日趋微观,研究重点由区域、产业等宏观视角逐渐转向企业、个人等微观视角,人本导向趋势显著,更加关注人的行为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以及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文化、制度嵌入,其认知体系更偏向社会学(何金廖等,2017)。中国经济地理学则偏向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宏观研究,强调政府行为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企业、个人等微观个体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命题关注不足。随着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治理与社会问题频发,经济地理学者也应多加关注微观个体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性,加强从社会学视角解读社会经济活动背后的地理学意义。

3.3 展望

1)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空间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的空间生产”,国际经济地理学开始经历“数字转向”(Ash et al.,2018)。数字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旧有的时空关系被摧毁,新的社会经济组织地理空间产生,同时大数据等算法也丰富了传统的研究范式,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主题、方式也呈现明显的数字转向,与之相关的理论范式与实证研究都有待进一步突破和重构。与中国传统产业长期在国际上处于“低端锁定”的状况不同,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已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应基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重要的产业实践,突破西方的理论与研究范式束缚,构建数字转向潮流下基于中国产业实践的理论分析框架。

2)后工业化时代,全球变暖、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等危机与灾害频发,环境问题日益引起经济地理学者的重视,可持续转型成为国际经济地理学界的新兴研究领域(O'Neilla et al.,2020),中国经济地理学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低碳转型等领域已做出巨大贡献,未来有可能在该领域创造更多前沿性理论成果,为中国及世界的可持续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3)2020 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冲击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影响着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走向。新冠疫情会加速新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产业布局和全球产业链都将面临重构。而新形势影响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可能难以为继,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为龙头的新基建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变革,进而重塑国家的经济地理格局。因此中国经济地理学应加强对动态发展环境下的研究,尤为要重点关注传染病、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性变化对全球和区域政治、经济的影响。新形势下产业布局调整、新经济形态以及“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研究也亟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擦桌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