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旧如旧”理念下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改造设计

2022-05-26刘敬东赵天虹

设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保护

刘敬东 赵天虹

关键词:工业旧址 修旧如旧 保护 景观规划 空间改造

引言

工业时代至今天,很多从前的旧工业基地失去了原来的生产功能而被闲置。当今时代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旧的工业基地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与城市生态方面的关系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老旧厂房的改造。文章以东北老钢铁工业基地鞍山市的昭和制钢所的旧址为例,运用“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将其改造成为一个工业景观广场[1],使得改造后的成果既可以与周围的旧建筑相互融合,又保留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与当代城市发展规划和主体文化保持—致。

一、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的改造概况及价值

(一)场地概况

1.旧址背景:辽宁省鞍山市昭和制钢所是日本人曾经在1931年建造的,后来成为了不仅仅可以生产钢的企业,又可以生产铁的企业,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是辽宁省鞍山市的一处宝贵工业遗址,是当时全国钢铁行业的领先者,曾经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厂之一,它见证了鞍山市一路的发展和鞍山钢铁企业的辉煌,对鞍山这个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05年停产以来,场地长期闲置,使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日渐衰退,场内建筑的基础设施老化,需要进行修缮和改造。

2.旧址现状:整个旧址场地接近长方形,内设有一个迎宾馆,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曾经作为昭和制钢所经理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也作为高级俱乐部使用。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内基本上没有划分明确的功能分区,现场原有的植物数量过少且种类单一,许多树木过高导致室内光线不足,场地内没有水体,除此之外,旧址内的铺装大部分都出现了老化和铺砖裂开等问题。因此,昭和制钢旧址的改造对象主要是一些旧的东西,比如老化的硬质铺装,裂开的铺砖,植被种植的单一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其改造设计成一个工业景观广场,从它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人文情感中有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性。

(二)工业旧址的改造价值

工业旧址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1.历史价值: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被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工业旧址是一个城市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某一时期的产物,它承载着这座城市过去的历史故事和几代人的生活记忆,是一个城市在某个时期的经济支撑,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显示了一个城市某一阶段的经济水平和文化艺术风格等,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城市文化非常宝贵的资源。在工业旧址的改造中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保护工业遗产作为设计改造的起始点,再将当代新的创新设计思路融入到旧工业基地的改造设计中,赋予工业旧址新的生命力。

2.社会价值:老旧厂房在城市中的遗留,导致城市的空间大面积被占据且植被率降低,在工业旧址的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改造中提高旧址内的场地绿化率。在工业旧址改造中采用“修旧如旧”的理念,以现有工业基地的环境和空间为基础,通过景观规划、室内空间改造等方式,在最小的损失和最大的利用率中完成改造,以最柔和的方式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实现工业旧址土地的再利用模式。例如:除了挡住楼体视线的植物以外,其他植物都保持原貌并在其中添加其他品种的植被,增加种植植物的品种多样性和景观的趣味性,结合地势平坦的优势,适当加入水体,整个改造设计过程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能不拆的和不换的就保留了原有的,比如建筑只是进行了加固和刷漆,没有外观上太大的调整,将昭和制钢所旧址进行绿色的改造。

3.生态价值:对城市中现存的废弃工业基地中的建筑进行拆除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大量建筑垃圾的堆积以及大量灰尘飘浮于空气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此过程中用到的运输车辆释放的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影响。对于工业旧址的改造设计,避免老旧建筑的拆改建,可以有效的减轻拆除旧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在改造过程中植被的种植,起到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文化价值:将旧的工业设施与日常人们所熟悉的事物相结合,增加人们与景观的互动,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并且升华为抽象的景观形态,再通过新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客观事物结合隐喻城市事件。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被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对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进行改造,从而推动城市的变迁,是我国在对旧的工业基地处理方案中的空缺。工业旧址的改造既可以解决老旧工业基地闲置的问题,也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旧工业基地保护的主动性。

5.经济价值:对于工业旧址的改造设计,可以免除对工业旧址内原有景观以及原有建筑的拆除费用,同时也免除了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城市景观以及新建筑所花费的高额花费,对其进行改造仅需花费少量的加固修缮以及改造费用,比起拆除和重建节省了一大笔资金花费。从项目效益的角度来看,除了建造新的商用建筑以外,商品房等的效益是固定的,售出后不会再产生新的收益,而将工业旧址改造成为一处城市景观,由于其本身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再加上富有城市时代特色的改造设计,会使得其产生更大的經济效益,同时也带动着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基于“修旧如旧”理念的昭和制钢所改造策略分析

“修旧如旧”理念中的“旧”不仅指的是以前的物质形态,也蕴藏着过去某一时期所体现出的状态的意思。在中国历史上是保护和修缮古建筑的中心思想,它以保护古文物和体现古文物的价值为基础,尽可能地去保留其蕴含的历史印记和文化价值。改造的主要思路:(1)对原有土地和景观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使其不被破坏 ;(2)对老旧建筑空间尽量保留、进行轻微的改造 ;(3)改造过程要以保护工业遗产为基础 ;(4)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上,将设计艺术氛围融入到改造项目中。

(一)场地特征的处理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占地面积较小,地势平坦,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其历史风貌,改造过程中以融入日本枯水井和天津五大道的设计风格为主,再配备一系列北方特有植被,加入水体,廊架等景观,将其改造成为一处城市景观,不仅将几代人曾经的奋斗记忆和城市的發展印记保留下来,同时将东北老工业城市的特殊美丽和文化底蕴得以展现,未来也可以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发展复兴的方法之一。

(二)平面区块的划分与设计通过对昭和制钢所旧址周边环境的调研及分析,可以大致规划出改造后的平面布局:旧址北部区域和南部区域作为为休闲娱乐区。以昭和制钢所旧址正门的东西方向作为改造后景观的主要景观轴线,同时将旧址的主要建筑物和改造后的景观衔接起来;将旧址南北方向作为次要的景观轴线,最后各个景观节点通过道路串联起来。

(三)交通流线的重新组织尽可能保留旧址内原有的交通流线,就可以保留老旧工业场地的历史气息,场地内设计停车场,外来车辆可从东西门进入后进行停车。外来车辆不可以从北门进入广场,做到人车分流。保证在特殊时期可以让治安、消防、急救的相关车辆从北门进入其中,防止发生拥堵现象。

三、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的景观设计改造

从昭和制制钢所工业旧址的整体面貌来看,场内景观陈旧且植被种类过于单一。为了让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实现生态环境复苏并且顺应现代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文章基于“修旧如旧”的理念,在尽可能保留工业旧址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昭和制钢所景观进行一系列的改造设计。

改造要点主要有:(1)结合工业旧址的地势特点将昭和制钢所的景观改造设计的模式进行定位;(2)将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原有景观最大程度的保护、保留和再利用;(3)将设计改造的景观与原有建筑的外观相融合;(4)改造设计后的景观要能表现鞍钢的历史文化。

(一)景观改造设计的可实践模式城市开放空间模式:基于场地平坦的特点,可将昭和制钢所的景观部分改造设计为城市开放空间模式较为合适,此模式是在城市的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植被,地面,水体以及各景观等组成的空间。利用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人体工程学以及设计学的理论基础,以修旧如旧为设计原则,对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进行景观改造,将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艺术氛围融为一体,将昭和制钢所改造设计成为一个工业景观公园,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将此地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

例如:广州中山公园的改造设计,如图1。

(二)旧址内新旧景观的融合共生1.修复受损的地面:整个场地土壤和硬质铺装的修复是改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将被污染的土壤和过于老化的铺装进行更换,把其他土壤采用生物修复的绿色修复方式进行处理,出现了裂缝和缺口的砖块进行加固和保护。铺装设计需与功能分区相结合,并且新砖需与旧砖在颜色和样式上衔接起来,以国产花岗岩中的中国黑和枫叶红为主,道路的铺装用灰色的山东白麻。如此改造既节约成本又生态环保,同时可以保留最原始的历史印记。

2.保留工业设施:将原有景观中的工业设施保留,通过加固和稍微的修饰后作为景观小品。如:昭和制钢所旧址大门正对的位置是整个工业旧址中最为开阔的场地,最吸引人注意,将昭和制钢所之前废弃的炼钢设备保留下来,作为改造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中心景观雕塑,再将遗留下来的工业元素设计成路边的凳子、座椅等,如此设计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同时突出景观的工业氛围,达到“修旧如旧”的改造设计效果。

3.对原有植被景观的再利用 :一个地方的植被景观布局,是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此地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表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域文化。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植被主要设计马路边上和建筑周围,路上的行人及建筑室内空间的视线会被树木遮挡,需要保留其不遮挡视线的树木,增加树木之间的距离,使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层次感。其次,为了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需要选用一些耐寒的植被,以常绿乔木油松为主,再加入少量塔柏,沙松冷杉和华山松等。

改造之后既符合城市现代景观的美学特点,又与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的原有风格相衔接,巧妙地展现了“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原有植被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三)新建景观与原有建筑之间相协调1.景观作为建筑物的修饰:把位于原有建筑后面宽敞场地的立面,设计划分成一些几何体的拼接作为旧建筑物的背景,衬托出原有建筑的轮廓之美。景观的立面设计可以从景观的高度,立面之间的比例,整体的尺度大小以及所选用材质的颜色等方面与建筑物相协调。

2.景观与建筑之间建立共享空间:将旧建筑的大门与外部景观的连接处设计一个木栈桥,桥面颜色既与原有建筑的棕色相互衔接,又与景观空间中树干的材质相呼应,形成一个景观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使得新旧元素自然融合,相得益彰。再将原有建筑空间中的代表性元素提炼出来,进行设计抽象变形和概括,运用到景观空间的设计中,使得新旧空间相互呼应。

3.保留景观及建筑立面的共同元素:在设计改造过程中,将原有景观和建筑立面的公有元素进行保留,如钢铁厂的炼钢设施以及建筑立面中的钢铁元素,如此改造可以让景观与建筑之间形成一种联系,更加突出改造后景观的主题,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保留工业旧址中景观的历史性。

四、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内的建筑空间改造设计

旧址内的建筑已经闲置很久,如果对其进行拆除后重建,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污染,所以将其进行合理的设计改造较为合适。

在对原有建筑进行设计改造的过程中,需将建筑赋予人性的同时能够推动建筑物的价值定位,遵循其自身的建筑逻辑,维持原有场地空间的风貌和精神,做到“修旧如旧”。旧址内建筑的改造过程,是一个新旧相互融合的过程,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空间,在保留原建筑物的室内环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因为“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文章中旧址内的原有建筑物是一个迎宾馆,需在保留老旧工业建筑室内空间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设计的创新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达到原有空间使用率的最大化让新旧元素和谐共存。

改造要点主要有:(1)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整体的评估,不改变其原貌,以保护和保留的方式强化其工业氛围。(2)以最小的改动去达到想要的效果,从而节约设计改造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3)注意新旧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4)突出室內设计中的工业元素,延续其历史文化性。

(一)建筑空间设计改造的功能定位展陈空间模式:基于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内的原有建筑功能和鞍钢独特的历史文化,将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内的建筑改造设计成为展示与休闲一体的展陈空间较为合适,这也是对工业旧址室内空间的一种保护。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将建筑空间内能保留下来的原有工业设施和工业元素最大程度保留下来,结合此地炼钢的历史文化,将其按照炼钢的流程划分为几个区域来进行展示设计。如此设计既可以兼具娱乐和观赏的空间功能,向人们传达出当地的文明精神以及历史故事,又能实现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例如:青岛啤酒厂早起建筑的改造设计,如图2。

(二)原有建筑空间格局的重构1.垂直方向的改造:对于旧空间垂直方向的调整,主要是将原有空间组织进行重新组合成大空间,或者在原有的一层空间中分隔出多层空间,从而获得所需的空间环境。在对昭和制钢所内建筑进行垂直方向的改造之前要充分考虑好建筑承重影响和建筑结构,根据对空间新的需求重新划分空间组织,在对结构性的部分进行拆除的时候要处理好建筑的结构关系。在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性,体现“建筑再循环”,结合建筑内的采光与通风的需求,利用大空间引入自然光,与此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降低建筑能耗。改造之后的空间,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满足对建筑空间新的要求。

2.水平方向的改造: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整体改造,水平方向的整合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较小。基于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内的建筑空间较为宽敞且空间功能单一,在改造过程中可根据改造设计的需求,将室内空间中不属于承重墙的墙体进行适当拆减和增加,或通过围合的方式在大空间中构建处小空间,也可以将一些单个的小空间合并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大空间,对于相距较远的两个空间可以使用回廊等方式进行水平方向的连接,使得改造后的空间更容易满足新空间的功能需求。

3.综合的调整与改造:建筑室内空间格局的重构是对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内部交通流线进行一系列的规划与调整,从而重新塑造整体空间。对于旧空间的重构设计,不仅仅是对于室内空间表面上得装饰,需要结合工业旧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重构的新空间中也能呈现出旧空间的原始风格,表现出旧建筑空间的历史价值,通过设计改造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新旧空间功能的调整1.旧空间功能的保留:保留一楼大厅的空间功能,对其不作大的调整,仅搭配灯光加以装饰,让人在工业风的基础上也能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在大厅的墙面上设置一个发展年代墙,上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鞍钢的发展历程以及昭和制钢所的历史,让进入大厅的人都能先了解此处的历史文化。

2.新空间功能的置换:将二楼闲置的一个活动空间更换成为餐饮空间,整体上以灰白色调为主,保留建筑原有的钢架结构和工业风格,将其历史痕迹尽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用裸露的砖的堆砌作为空间中的隔断,棚顶过于老旧的墙体可使用涂鸦喷绘的方式进行修饰,墙面进行粉刷翻新即可,地面不做过多修饰,保留工业旧址建筑室内最原始的风格。对于控制室可将其改造成对昭和制钢所历史介绍的展览室,控电处可以改造成为工业景观广场的配电室,其他区域可以根据它们的新旧程度进行合适的修整和完善,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貌和原有功能,在不破坏建筑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利用。

(四)新旧空间的相互融合1.空间组织的衔接:不同工业旧址内建筑的用途不同,其室内布置与设计也不同,在对昭和制钢所建筑空间的改造过程中,室内空间承担着新的功能需求,为了使得新旧空间相互融合,需要对改造后的新旧空间进行合理过渡与衔接。例如对建筑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进行合理规划,让新旧空间被自然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空间上的互动与衔接,从而使得新旧空间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旧材料的使用:由于工业旧址室内空间中的旧材料存在时间之久,使其给人一种独特的沧桑感和时代感,在对昭和制钢所工业旧址建筑室内空间的改造设计中使用旧材料,选择损耗不太大的墙体进行加固和保护,将具有工业元素的旧材料通过设计成室内摆件、墙面装饰的方式运用到新空间的设计中,让新空间和旧空间形成一种联系,使得新旧空间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工业氛围。同时旧材料的使用,可以将其承载的历史故事保留了下来,唤起人们心中对鞍钢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保护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

3.色调的统一:在新空间色彩的搭配上,既要将新空间色彩的设计与室内光照的区域与高度相结合,也要结合新旧空间的功能进行色彩搭配,例如交通空间选择比普通空间更深的色调,而展览空间的色调更为缓和。昭和制钢所旧址内的建筑空间的设计改造选用与原有空间相适应的灰白色调,使改造设计后的新旧空间在色调上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新旧空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效果,同时也强化了此建筑空间的工业氛围。

结语

工业旧址的改造设计可以传达出一种对城市历史的尊重,融入了当今的时代价值观、设计风格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不仅是保护老工业旧址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改善城市面貌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学习和研究。运用“修旧如旧”理念去合理改造老旧工业基地,并将它们结合到当今城市的发展现状中,从而设计出符合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景观,是保护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也使工业旧址的寿命得以最大程度地延续。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保护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数字技术视角的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比较研究
基于概念设计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