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2022-05-26王秋菊

设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规划儿童设计

王秋菊

关键词:居住区 儿童 户外活动空间 规划 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扩大,多数居住区在追求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时,能留给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正在逐渐减少,发展形态也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突破传统,寻求创新设计理念,笔者整理了国内外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发展情况,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分析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对儿童成长的现实意义。为了探索理论应用的可能性,笔者选择肇庆市主城区三个辖区22个设施齐全的居住区进行了问卷调查,照片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出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笔者在自己团队进行的项目中讨论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进一步论证和探索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一、肇庆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调查分析

肇庆是一个拥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的城市,现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近年来,肇庆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强这方面的规划设计,是构建和谐宜居大湾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也对促进肇庆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选择了肇庆市近十年内定位较高和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居住区进行了调查分,从现场调研情况和问卷分析来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还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

(一)整体性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肇庆部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整体性比较差,出现活动空间规划与建筑规劃脱节的现象。

(二)场地设计方面

调查显示,肇庆市儿童户外活动区场地设计存在的问题有:

首先是选址缺乏安全性、可达性和生态性,如位置低、易积水、排水设施不合理、采光通风差、没有无障碍通道等。22个居住区中只有两个居住区的园路设计中做了人行道与自行车道的分离,其他都是道混合在一起,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自行车与行人容易发生冲突。

其次是面积不足,有的空间面积几乎只有几十平方米到一百平方米左右,没达到国家标准,甚至有小区没有规划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三)硬景设计方面

从硬景设施的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游戏器械的比重最大,地面设计情况方面橡胶地坪和草坪的比重也较大,成人陪护的休闲椅达到半数,但是水池、沙坑、创意植物园等设施就比较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空间结构单一,布局零散:首先笔者调查发现90%的活动区地形单一,仅仅是个水平面,竖向的设计变化很少,只是把游乐设施放置在彩色的铺装上就构成了所谓的活动空间,没有空间组织形式的组合变化。

也有成点状布局,安排在道路边角地方或者在第一层的休闲区域,这些形式为开发商节省了空间,创造了商业价值,却使孩子的游戏缺乏连续性和创新性。

其次有85%的活动区将成人健身区和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概念混淆了,两个活动空间交叉放置,孩子不能避免使用这些健身器具,危险性大。

2.游戏设施单一,缺乏创新:调查发现肇庆城区中95%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游戏设施的只有滑梯、跷跷板、摇摇椅等,形式单一。

80%的游戏设施破旧、游戏空间的设计缺乏创新。

(四)软景设计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肇庆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大多的都是用非天然的硬质材料设计制作,缺少自然的元素。大多数喜欢用在周围种植高大的乔木围合儿童活动设施,这样的空间缺乏通透性,种植的种类也比较单一,配置缺乏合理性和趣味性,甚至栽种了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肇庆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政府加大重视力度,全社会重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意义,不要忽视其存在价值。、

二、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原则:大自然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拥有一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活动空间是多么重要,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设计师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的理念去完成场地设计、游戏设施搭配、建筑小品设计、植物搭配等,就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1.人性化原则:首先是要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征,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心理、行为、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其次是辨证综合地利用空间,有针对性地设计,给孩子一个设计全面,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2.整体性原则: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居住空间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需要把活动空间的构成元素与小区整体规划设计风格相协调,形成共生关系。

3.安全环保性原则:安全环保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位置安排、交通规划、游戏器械设计和施工、材料选择、植物种植应该做到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标准。

4.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应该将人工材料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设计时顺应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日光、自然通风、降水和其他自然资源,注重乡土植被的运用,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5.创新性原则: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应该突破传统,以“童”

为本,加大各元素的创新变化,使活动空间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二)设计方法1.场地设计方法:首先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位置要以安全和方便为原则,面积大小要达到目前国家标准规定居住区绿化定额指标为不少于1.5m²/居民的标准。儿童游戏场地可按0.5-1.0m²/居民计算,也可以结合公共绿地采用用地估算的方法,取居住区公共绿地的1/5,1/3为儿童游憩空间用地。其次场地空间组织要结合场地现有条件和儿童需求形成多样性的空间。再有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建筑物的关系设计采光通风,合理利用地形和植物营造良好的小气候。

2.硬景设计方法:首先是合理规划地形设计和水体设计。地形设计应该根据地形的变化做好竖向设计,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化,如平坦的地形适合放置游戏设施,起伏的地形适合营造活动空间,也可以结合草坪地被营造起伏的地形,可供儿童滑坡、翻滚等。水体设计水深应设置在0.2m-0.4m,小型喷泉底面应做防滑处理,不可种植植物,除此之外,还要维持水的干净,防止儿童误入池内和饮用池水。

其次是完善游戏设施和建筑小品。游戏设施要坚持多样性和安全性,让游戏具有连续性和变化性,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建筑小品设计应该注重空间内部变化和造型的趣味性,打造具有挑战性和神秘感的空间。还需要完善其他小品设施,如座椅、垃圾箱、洗手池、涂画区和照明设施等。座椅不仅具有休息交流的功能,还是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元素,其造型应该具有趣味性。涂画区的设计可以满足孩子爱涂鸦的天性,让游戏更加丰富。完善照明设计,可以延长孩子玩耍的时间,提供安全的游戏空间。

再有合理规划园路和铺地设计。园路在空间中起到连接各个空间和引导路线的作用,设计时要以人体工程学为标准考虑易达性,设计形式应该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线性富于变化,也需要注重色彩和图案效果搭配,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3.软景设计方法: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软景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的生长正常化,充分发挥其观赏特征。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各种植物的种类选择,植树造林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颜色,季候相和整个居住地区的景观意境。其次,植物与园路、水体、儿童游戏设施、建筑小物件等其他要素相互配置。再有禁止选择有飘絮一些外观有趣味性的植物,具有驱蚊、驱虫、芳香等功能的植物,激发孩子的兴趣参暖色调植物等。

三、肇庆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一)项目概况分析

1.位置:该项目位于广东肇庆市鼎湖新区,地处鼎湖区中部,东邻肇庆国家高新区和佛山市三水区,南靠高要区,西倚端州区,北接四会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新区核芯商务区中央绿轴旁。儿童活动区位于主要景观轴上,距离三个出入口较近,毗邻园区内各组建筑物,是园区内较为中间的地区,住宅间距也比较宽敞,光照、通风条件较好。有植物的围挡,属于半包围状,相对独立的区域,附近有山体公园和绿岛等生态景观带,空气条件优越,如图1。

2 .面积:设计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6 3 4 4 4m²,居住用地为55875.15m²,规划绿地面积为43360.55m²,总户数2100户。按照每户0.3个儿童计算,根据每个儿童活动场地面积为3-5m²计算,本项目需要儿童活动面积为1890-3150m²之间,而实际设计面积为2700m²,在国家规范之内。

(二)项目设计分析

1.设计构思:设计方案以“以童为本”的原则,以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规划了前场帆船主题乐园、中场植物房、后场创意活动中心三个区域。设计注重游戏设施的趣味性、创新性、安全性、多樣性、环保性,同时还将游戏设施与广府文化相互融合,如龙舟、花灯、舞狮、雕刻等元素,使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入儿童的世界,营造寓学于乐的良好成长氛围,如图2。

2.硬景设计分析第一、前场—帆船主题活动空间设计前场活动区规划以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征为依据分为三个区域。红色区域为1-3岁的儿童活动区,根据这个时期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探索的特点进行设计游戏设施。黄色区域是4-6岁的儿童活动区,根据这段个阶段孩子活动能力强,活动具有聚众性的特点,设计合作玩耍的游戏设施。蓝绿色的区域是7-12岁儿童活动区,这个阶段的儿童喜欢自发性活动,可以设置一些攀爬、蹦跳的游戏,如图3。

“帆船”主题活动空间是本方案的前场活动空间,中间以一艘帆船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形式布置各个游戏设施,形成主次有序,功能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活动空间。帆船具有丰富的空间结构,可以让孩子进行多种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等。帆船不仅是游戏设施,而且还是具有良好寓意的景观元素,代表着一帆风顺的美好意愿,如图4。

方案设计重视地面形态和色彩搭配变化。中间暖色垫子的花纹由不规则的弧线构成,如孩子笔下的自由曲线,随性放松,形成丰富的地面形态。蓝绿色跑道围和中间暖色调游戏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效刺激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游戏设施注重多样性、趣味性、文化性相结合。在低龄儿童玩区设计了约28m²的龙舟游戏船,内部复杂的结构适合低龄孩子体验不同空间的变化。附近还有个直径为30m²秋千沙池,多个舞狮桩和一排花灯墙等,这些设施造型有趣,色彩丰富,性能安全,能满足低龄儿童的探索需求。其中舞狮桩和花灯墙是典型的广府文化元素,规律的排列形成秩序空间感,让孩子从中寻找规律的秘密。仿铜色不锈钢材质固定的花灯墙里设置LED灯珠,夜里点亮了活动区的天空,在中秋、春节、元宵佳节时刻,这里是猜灯谜做游戏的最佳地点。在中大童游戏区,设置了蹦床和微坡地形等,可以锻炼儿童的手脚协调能力,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外围的跑道为孩子提供跑步、骑自行车等活动空间,有效避免了自行车与行人相撞的问题,如图5。

在设计中坚持安全性原则,龙舟旁的小型水池喷泉,水深是在30厘米,符合国家规划设计标准。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水池里不种植任何植物,池底做防滑处理,这样可以防止儿童误入水中滑倒或被植物绊倒等现象发生。另外,也可以保持水体的干净和消毒工作的展开。地面铺装的地垫是采用防摔无毒害软的EPDM地垫,在地垫上也会贴有安全标识,提醒儿童注意。为避免儿童攀爬舞狮桩,严格控制其高度,最矮的有1.4m,最高的有2.2m,有禁止攀爬的标识。

第二、成长乐园—中场植物房在活动区核心位置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植物房,植物房是用直线和曲线围合而成一个530m²的玻璃空间。里面是由四块不同品种花卉种植块,一个不规则形状鱼池和小型绿篱迷宫,构成的生物乐园。这里是活动区的静区,孩子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种类与种植方法,培养种植动手能力;可以喂小鱼,培养爱心和耐心;可以在绿萝迷宫中游戏,提高应变能力。植物房给儿童提供了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有利于激发了儿童探索自然生物的兴趣,如图6。

第三、后场—创意活动中心创意活动中心是活动区的后场,是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区域,儿童可以在这展开各种群体游戏、阅读和交流。在该区域的中间有一个大型的白色廊架,是由四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组合而成,顶部还有多个小圆构成,当阳光穿过时,地面会形成点点光影效果。廊架顶部里面设置了LED照明设施,夜晚形成有趣的灯光效果,还可以延长孩子游戏的时间。白色廊架的造型就如四个大蘑菇,下面摆放了同样造型的座椅,大小蘑菇造型上下呼应,形成了一个蘑菇丛林的趣味空间,可爱的造型更能得到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游戏的积极性,如图7。

座椅和座椅之间有两个圆花卉种植块,和圆形顶部成为呼应的效果,鲜艳的花卉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白色廊架外围绕着3/4圈的生态木不规则长椅,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空间,增加了活动区空间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长椅不仅儿童和家长进行阅读、交流、休息的地方,还是儿童有效锻炼平衡能力的设施。廊架外围还有一套健身器械,年龄7-12岁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拉伸肌肉,家长也可以参与活动,年龄稍小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锻炼,如图8。

在廊架的对面是储物墙和涂鸦板,由红、蓝、白方块组成的小箱子储物墙,方块可以自由组合,是一款益智和储藏功能相结合的型游戏设施。在储物墙的前面摆放了动物造型的摇摇乐,可以轻松玩耍。旁边涂鸦板根据儿童的年龄情况设计了是有两种不同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涂鸦板的可以让孩子发挥艺术的天性,释放情绪,在涂鸦过中锻炼社交能力。在储物墙旁有休息座椅和洗手池,可以方便孩子在植物房出来和绘画完洗手,而洗手池分三个高度,分别适用于1-3岁、3-6岁、6-12岁的孩子,如图9。

在涂鸦墙的后方有个雕花文化长廊,是以广府文化传统艺术的剪纸和雕刻为创作元素进行创作,打造具有文化韻味的建筑小品。长廊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提供休息空间。老年人在陪护儿童时,可以在此处休息和下棋,儿童可以听生活阅历丰富的长辈讲解剪纸和雕刻文化以及相关的奇闻乐事,如图10。

3.软景设计分析,如图11:根据对肇庆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软景设计情况的现场调查和人群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应在活动区周边产生绿植围绕,缤纷绚丽的景象,可以多栽植绿篱、草坪等,在活动区外围以色彩丰富的乔木点缀,如黄花风铃木、桂花、鸡蛋花、二乔玉兰、白玉兰、香樟、凤凰木、木棉等,打破居住区景观带来的严肃感,成为小区景观的点缀。肇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比较湿热,可以种植一些遮荫效果比较好的乔木,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激发儿童的视觉和嗅觉敏感细胞,带来一场身心的享受,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游戏。

总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精心考虑,让孩子的天性在自然环境中得到释放。设计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从儿童的视角去体验生活,才能设计出符合儿童体验需求的活动空间。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规划设计逐步完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完善儿童活动户外空间的设计是宜居小区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肇庆市主城区三个辖区22个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现状和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项目中,打造一个儿童需求、地域文化、自然元素三者融合的儿童乐园。肇庆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良性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行业内外相关人员的支持;还需要设计院校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提高设计水平;还需要完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评估体系和维护机制,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猜你喜欢

规划儿童设计
BUBA台灯设计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有种设计叫而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