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2-05-26王仁基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成了一线教師课堂研究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优化和改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有助于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对小学语文“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和原因简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效课堂”的内涵提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7-015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7.053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层面上,而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能力、思维和情感”等,旨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面对这一全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唯有从传统应试教学理念、“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围绕“效率、效果和效益”三个方面,指向“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重塑教学目标、扩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以实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浅尝辄止
当前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仍旧存在两个极端现象:其一,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下,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教学目标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思维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其二,教师对“三维目标”解读不够全面、深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系统化的有机统一体,这三个层面目标不是三个课程目标,而是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体,无论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无法形成真正的教育目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由于对“三维目标”解读得不够全面,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出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空虚、过程与方法目标形式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标签化”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学习内容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扩展和延伸。但是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教师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忽视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并未对教材以外的资源深入进行挖掘和整合,而是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中,以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也有一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出于惯性、惰性等,不愿意扩展教学内容,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教材上的字、词、句即可;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有扩展教学内容的意识,但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难以真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
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具备丰富、充实的语文教学内容,还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以便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常常选择“崇新弃旧”的原则,在教学设计时过分关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片面追求外在形式的变化,没有真正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如此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表面上喧哗热闹,实际学生毫无收获可言,难以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1]。
(四)教学评价模式滞后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环节常常会被忽略,这也是影响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具体来说,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和衡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制订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但是调查发现,教师受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依然束缚在“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中,忽视了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通常会将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情感目标、思维、能力的实现。片面的评价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更新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南,引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不能再按部就班地充当“教书匠”,而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层面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以促使学生在有操作性、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引领的前提下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其次,以文本为抓手。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是重要的载体,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抓手。鉴于此,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认真研读教材内容,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深层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最后,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着力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还应该明确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追求,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以学生作为着力点,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设计教学目标,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能够紧扣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和学习特点,促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获得成长和发展。同时,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还要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结合,设计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小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3C344193-FFE3-4822-8003-4E2399F3E030
(二)科学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该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要依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还应该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在多元化、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依據新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面对“用教材,而不教教材”这一新的要求,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该对新课程标准深入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三维目标”融入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丰富且多元的学习内容中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坚持校本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校本化教育应运而生。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立足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当地学校相契合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内容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校本化学习内容的融入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更有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再次,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扩展和丰富教学内容的时候,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思考选择的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所选的学习内容明确知识的运用价值。最后,教学内容灵动化。就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其内容在编写上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完整的结构,但是入选的内容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存在抽象性、模糊性,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立足语文教材固有的结构,坚持灵动化的原则,选择鲜活、生动的内容,为学生构建与其自身学习相符合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有效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2]。
(三)选择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等相结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达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逐步达成教学目标。面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不仅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还应该走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误区。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呼吁教师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撒手不管,教师一味地放任不管会导致课堂散了、学生乱了。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究竟如何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成了当前一线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首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手段。其次,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或选择情境教学法,或选择合作探究法,或选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再次,与学生实际的学情相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水平等也是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教师唯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最后,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写作、阅读等实践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旨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常常按照教学设计的内容,采用知识灌输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在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接受答案的学习状态中,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影响小学生自身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立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的课堂时要注重摆脱教师主导的课堂,关注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指向学情,进行层次化的指导。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精准把握班级中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与不同学生群体学习需求相契合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实现良好发展。其次,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时还应该尊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依据小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个性特征等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还应该融合翻转课堂、导学案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促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必须尊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情境中感悟语文知识、获得语文知识,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五)构建高效的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常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评价标准应该保持客观性、全面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对实现多元、全面的教学评价通常有决定性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还应该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评价,将学生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都纳入教学评价标准中,使其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表现出来。评价主体要力求多元化,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不是单维的,也不是单向的,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模式纳入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还应该体现人文性,要坚持启发优等生、欣赏中等生、鼓励学困生的原则,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唯有从传统“教书匠”的理念中解放出来,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重塑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选择高效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等,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李燕.探究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7):49.
[2] 周俊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趋势[J].天津教育,2021(18):99.
[3] 曹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6):23.
[责任编辑 康兰明]
作者简介:王仁基(1969.7—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3C344193-FFE3-4822-8003-4E2399F3E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