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专家的成长之路
2022-05-26李亚辉
李亚辉
4月27日,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河南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召开,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以下简称资环四院)钻井技术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和喜军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热爱一行,就要钻到底、干到底、干出彩。”这是和喜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作15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从普通钻工干起,逐渐成长为煤层气钻井领域的技术专家;他坚守工匠精神,创造了多个行业纪录,多次获得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他带领的团队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扎根一线铸匠心
2007年,从大学刚毕业后,和喜军顺利考入资环四院,为尽快熟悉业务,他主动请缨到野外生产项目一线工作,从最基层、最艰苦的工作干起,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的精神和品质。”和喜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施工现场,不论是烈日当头的酷暑,还是风雪交加的寒冬,他总是忙个不停,脏活累活抢着干,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他以“不服输、肯吃苦、做到最好”的劲头,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问题,直到弄懂悟透才罢休。
“别看他平时話不多,一谈到技术问题时总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说起和喜军,同事这样评价。
正是凭着这股钻劲、韧劲,和喜军从钻工、钻机副班长、技术员、钻机机长一步步成长为项目经理、院钻井技术首席专家,并带领团队足迹遍布河南、山西、新疆、陕西、甘肃等5个省(自治区),“十三五”累计参与完成各类煤层气井等523口,进尺62.74万米,创造产值6.87亿元。
技术创新解难题
在和喜军看来,确保每项工程都是精品的同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才是更有意义的事。
2020年,资环四院承担了山西省柳林县石西区块的第一口煤层气超深取芯预探井项目,单位决定让和喜军担任项目经理。接到安排后,他二话不说,带领团队立即奔赴项目现场。工作中,针对地层深、取芯难度大等难
点,他通过改造取芯工具、优化取芯工艺,成功攻克了超深井取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2519米至2590米取芯一次性成功,取芯收获率达到94.14%,填补了国内超过2000米煤层气参数井在亮甲山组岩石地层取芯的空白。
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先导性开发试验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中的平顶山煤田SY-01H井由和喜军带领的团队负责施工。项目施工中,存在着煤层埋深超千米高地应力、大倾角地层钻进等技术难题,他多次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明确钻井技术要点,研究提出应对措施,成功解决了预测的种种困难及钻进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国内第一口垂深超1000米、水平段长度725.2米的煤层气U型水平井在松软中煤阶煤层中一次性对接的纪录。
围绕绿色做文章
绿色发展,是对地质勘查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和喜军带领团队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大与外资企业合作,引进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理念、目视化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基多孔、一孔多支、一孔多用”勘查新技术,在行业内树立了“绿色勘查劲旅”品牌。
在之后的项目中,他逐步完善和推广一基多孔、环保泥浆循环使用、废物回收利用的绿色施工工艺,并推广应用于亚美大陆马必煤层气项目、美中能源潘庄煤层气项目等重点工程,实现了地质勘查对环境的最小影响,达到了“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施工效果。截至目前,这项绿色勘查技术成果指导完成各类地质勘查孔390口,创造产值6.44亿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在和喜军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厚厚一撂奖状,这是他15年一路走来的印记。截至目前,他先后发表专业论文8篇,取得发明专利2项,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项,受到各类表彰30余次。面对一项项殊荣,和喜军说:“荣誉是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将继续当好技术带头人,做好传帮带,带领资环四院钻井技术团队,为河南省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