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效果

2022-05-26许广军

健康护理 2022年5期

摘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常见病变,临床已经对该疾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内源性机制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即原发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率高。本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该疾病的诊断方式,提出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明确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医学运动康复;关节松动技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是临床常见肩部病变,该疾病又名卡压综合征及肩疼痛弧综合征,该疾病在1972年Neer提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肩峰间隙窄小病变,病情加重会导致患者肩峰滑囊无菌病变或者肩袖损伤及撕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SIS在肩关节疾病发生率中占比40%左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高速发展,临床对该疾病的研究比较深入,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提升。SIS疾病发生原因复杂,临床诊断疾病难度较大,加之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为帮助患者认识SIS,还需自疾病发生原因角度着手,针对病因及诊断技术,采取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原因

自病因学角度进行讨论,将SIS分为原发性疾病及继发性病变。本文针对两种病变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分析:

1.1原发性撞击综合征

原发性撞击综合征(SIS)与人体骨结构异常相关,主要是患者肩峰下间隙大小肩峰分型及剑锋指数等较高。肩峰下间隙大小直接影响SIS是否发病,临床报道显示,肩峰下间隙在0.7cm以内时,诊断SIS及肩袖损伤的准确率比较高。一旦肩峰下间隙在0.5cm以内,提示患者发生广泛性肩袖撕裂。对此,肩峰下间隙大小与SIS具有相关性,狭窄程度小,发病率高。在肩峰分型上,肩峰的形态比较统一,多采取Bigliani分型标准。I型是平直型、肩峰形态比较平直,下侧较为光滑[2]。II型是呈现弯曲态,肩峰形态为凸面向上,下侧表面光滑。III型是钩型,肩峰末端呈现钩状,下侧不平整。III型肩峰发生SIS的概率高,主要是III型肩峰前侧的钩状位置使肩峰下缝隙小,肩峰对肩袖、下滑囊长期挤压,导致患者发生损伤,最终形成SIS。现阶段,临床对肩峰倾斜程度引起关注,关节盂最大直径上,将关节盂作为中心点,在中心点水平方向划线,自肩峰下表面引出一条线,可观察垂线与直线是否存在倾斜角,倾斜角度也是诊断患者SIS的重要因素。正常人群的肩峰倾斜角为33.5°,SIS患者的倾斜角度为28.5°。肩峰倾斜角度小,则发生SIS的概率高。肩峰指数是患者仰卧在病床,手臂贴在两侧,自中立位下对肩峰外侧到关节盂平面的距离进行对比的比值,肩峰指数在0.76±0.08范围发生SIS的概率高[3]。原发性撞击综合征与软组织因素具有相关性,肩袖损伤后,人体肌肉能力减退,肩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肩关节在活动过程中会发生撞击与磨损,使肩袖损伤不断加重。

1.2继发性撞击综合征

人体肩关节反复过顶运动容易导致盂肱关节稳定性降低,肩部过顶运动也容易导致肩袖与喙肩弓发生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及肩袖损伤,诱发SIS。长期过顶运动的群体发生SIS的概率高,尤其是长期游泳及长期投掷的群体。自总体上看,原发性SIS的发生率高,主要是其发生因素复杂,而继发性SIS的影响因素小,便于诊断疾病。

2.SIS诊断方法

患者常见的表现是肩部疼痛及活动量不足,疼痛一般在肩峰下间隙及肩部前侧发生,患者在举上臂及外展时可能发生疼痛,临床还需及时诊断SIS患者的体征,患者取坐位,手臂在肩胛骨平面强制抬高及内旋,发生疼痛则代表Neer为阳性[4]。患者在坐位状态下,肩部被动运动前屈90°,对患者肩部强制内旋分析,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则代表发生病变。患者主动外展肩部,活动范围在60-12°时,肩部发生疼痛则代表发生病变。取患者坐位,对患者患侧肩胛骨施压,适当抬高肩胛骨上臂,一旦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后发生明显的疼痛,则代表发生病变。上述检查方式一般是生理性检查,影像学技术等检查效果比较显著。比如,通过关节内镜检查,观察患者的肩峰形态及是否出现骨赘等,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病变。关节镜是有创检查技术,临床往往在治疗疾病时使用,使用率不高,肩关节造影是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可能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问题,缺陷也比较显著。针对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SIS患者,通过X线检查可观察患者病变情况。X线检查操作比较方便,病人吸收的射线量比较低,但可以自特定的方向对肩部进行检查,判断肩峰形态及肩峰下狭窄程度。CT检查功能不断完善,通过容积再现功能可以对关节骨性进行分析,自任意角度对肩关节进行观察。CT操作方法相比MRI更为简单,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MRI检查优势较高,主要是该技术的分辨率高、无辐射、成像清晰,可观察病灶位置的病变程度,分析关节滑膜再生情况及骨质信号,对肌腱损伤程度进行分析,适合早期诊断SIS。

3.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效果

现阶段,临床对SIS疾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常见治疗方法是手術治疗及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大,针对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口服消炎药等治疗方法,但单一药物治疗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采取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技术有利于 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3.1医学康复运动治疗

医学康复运动治疗作为一种标准及系统化的康复体系,是现阶段先进的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师通过各类运动康复疗法,对患者有计划性的指导,通过主动练习及训练方法,达到激活患者机体功能的目的,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现代医学康复运动治疗理念起源于1980年,美国将这种治疗理念称之为练习治疗[5]。在应用医学康复运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完善相关的功能检查,并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及耐力等综合评估。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热身,随后是专项训练,最后是放松训练。训练频率及时间一般是康复治疗师制定,通过严密的康复运动治疗计划,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医学康复运动治疗在临床骨关节疾病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对儿童及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通过医学康复运动治疗有利提升年轻人机体功能,保持最大骨量。绝经前后的女性采取医学康复运动治疗也能改善骨量流失的情况。常规医学康复运动治疗可提升患者肌肉力量及骨量。

3.2关节松动技术

该技术基本手法包括摆动、滚动及旋转、分离与牵拉,操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关节进行牵引,关节松动技术分为两种手法。第一种是Mait-land四级手法,第二种是Kaltenborn三级分法。Mait-land四级手法相对完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I级与II级手法一般是针对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III级手法针对关节坚硬及疼痛,IV级手法针对关节周围粘连及组织痉挛引发的关节活动受限。手法分级在关节附属运动及生理运动中广泛应用。在颈椎病治疗中,Mait-land手法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颈椎压力,且安全有效。关节松动技术的力学作用是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营养,避免患者发生关节退行性病变,松解患者组织粘连,保持较好的延展性,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解除神经血管受压的情况。关节松动技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比如,治疗肩周炎,根据患者肩部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法进行分级治疗,单独关节松动术治疗的较少,往往是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或者药物治疗[6]。

3.3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在SIS治疗的应用

临床在SIS疾病治疗中,通过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可见到显著的效果。①肩关节松动术治疗,根据患者力量进行分析,分为I-IV级,即上述Mait-land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医生禁忌操之过急,关节松动术在患者轻微疼痛及放松的状态下治疗。首先,通过常规按摩手法放松患者肩部,其次,对右肱骨近端进行松动,患者呈仰卧位,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左手鱼际线固定在患者右侧肩峰,右手虎口按住患者右肱骨近端,前后进行滚动与滑动,将肩部外展患者足侧进行滑动,或者向头侧方向滑动,对关节进行挤压及牵引,肩关节适当外旋及内旋。最后,对患者肩胛胸壁关节进行松动,取患者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医生站在患者面前,左手鱼际线固定患者右侧肩部,右手鱼际线固定患者左肩胛下侧,并适当下移重心,双手与肩胛完成上回旋及下回旋,完成上提、下降及内收等运动,每次松动4组,每组松动后间歇30s,随后继续松动,为患者治疗两周。②医学运动康复技术:先展开胸大肌拉伸抗阻干预,患者呈仰卧位,右上肢外展90°,医生左手鱼际线对患者胸骨进行固定,右手虎口卡主患者右侧上臂,右手按住患者右侧肘部的鹰嘴处,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适当将重心下移,隨后按下患者右上臂,当患者右侧胸部有明显的拉伸感时,停顿在该动作30s,随后让患者保持5s的胸大肌静力收缩。其次,对患者肩关节施以拉伸抗阻术干预,患者呈仰卧位,右上肢保持90°外展,肘关节屈伸90°,医生面对患者,身体在患者的右肩外侧,右手鱼际线固定患者右侧肩峰,左手则握住患者的背侧手腕,适当前移中心,完成内旋运动,患者右侧肩部肌肉有明显的拉伸感时,则停止身体上的移动,保持动作30s,随后让患者右侧外旋肌静态收缩5s。随后为患者采取肩关节外旋激活术,患者双手握住患者弹力绷带,让患者感觉到紧张,适当前屈患者上肢关节,在患者可承受的前屈角度下完成内旋及外翻等运动。每次完成3组,每组完成后间歇30s,每周为患者干预5次,共计对患者干预两周。为患者施以前锯肌训练干预,患者俯卧位,双膝及双上肢支撑床面,胸部则远离床面,双手保持与床面接触,右手掌处于床面的极限位置,循环往复完成运动。每次运动3组,一组完成后休息30s,每周完成5次,共计运动两周。指导患者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取患者俯卧位,双肘弯曲在床面支撑,肘关节及肩膀与床面垂直,患者双脚踏地,身体脱离地面,保持躯干伸直,头部及肩部、跨步处于同一平面,坚持盆底肌缩进,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的呼吸,每天训练3组,每组完成后休息30s,每周训练5次,共计训练两周。在临床一项研究中[7],将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医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该结果显示出以上两种技术联合治疗的效果。

结束语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指的是肩峰下关节解剖结构变化引发的生理性病变,肩部上举及外展运动中,肱骨大结节间隙狭窄及撞击会发生系列症状,肩袖疲劳是导致盂肱关节障碍的原因,患者临床常见表现是疼痛,一旦发生症状及确诊后,需要早期治疗,通过早期治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让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有规律的运动,从而避免患者肌肉疲劳,并不断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汪群力,程翰林.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J].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04):534-537.

[2]温财源,陈凯宁,李振宇,陈志云.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肩周肌群训练联合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0):213-216.

[3]吴志峰,路莹,唐子滨,曹雷,齐冰,王哲. 肩周肌群训练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3):350-351+353.

[4]付玉平,于卓力,王帅,纪楠,汤化麒. 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01):81-82.

[5]黄朝明,刘祥忠,沈权虎,邓杰林. 肩峰下注射曲安奈德与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效果比较[J]. 交通医学,2019,33(04):391-393.

[6]罗平,林鸿生. 肩峰下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与肩周肌群功能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 军事体育学报,2018,37(04):93-98.

[7]刘传耀,陈绚,刘璐,范思佳,秦萍,黄兰芬. 医学运动康复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18,39(15):37-39+65.

作者简介:许广军(1981-),男,汉族,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学、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