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景驱动下的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路径
2022-05-26孙艳艳廖贝贝
孙艳艳 廖贝贝
摘 要:应用场景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验证环境和应用市场,北京冬奥会是一个重大应用场景,对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冬奥会办赛、参赛、观赛等方面重点成果的梳理分析可得出,在冬奥需求和场景驱动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前沿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基于冬奥实践,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导的自主创新路径、科技中小企业主打的成果加速转化路径。在应用场景开放背景下,可从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全域应用场景系统规划设计、加强应用场景对企业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举措。
关键词:应用场景;冬奥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中图分类号:G86;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2.05.02
应用场景是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验证环境和应用市场,有利于促进跨界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1]北京冬奥会是以“科技冬奥”为支撑形成一个大型应用场景,是最新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为200多项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科技冬奥”从科技的维度把整个冬奥活动作为需求,把冬奥涉及的环境作为场景[2],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科技冬奥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北京冬奥会需求牵引和场景驱动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北京地区各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出诸多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源动力。科技冬奥提高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成果转化能力。北京冬奥会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供了特色示范性应用场景,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助力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一、冬奥场景驱动下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践
(一)推动前沿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统筹跨学科、多主体力量,推进冬奥会前沿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大型场馆设施建设、气象预报、冰雪运动装备、智慧观赛等方面生产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提升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自主创新水平,有力支撑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
1.办赛方面多项成果实现新突破
场馆建设成果丰硕,多项技术研发水平位于国际前列,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在填补国内冰雪场馆建设空白、突破系列世界性工程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一是多项关键技术系世界首创,彰显了中国场馆建设的科技创新领跑实力。世界首创的关键技术包括在国际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的速滑馆,可以全面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诞生8项新的奥运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山体南坡建设雪车雪橇赛道的先例,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研发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保障了赛道的稳定运行;在世界上首创一种新型单元式柔性金属屋面体系,解决了与索网结构配套使用的围护系统技术难题等。二是突破了系列世界性工程难题。例如,冰立方突破冰面不结霜、不开裂、少升华等多项技术瓶颈,纠正了世界单项协会技术标准中的错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首次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竞速型、竞技型人工赛道复杂曲面剖面设计方法,成功应用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三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例如,研发结构喷射混凝土材料打破国外对喷射混凝土配方的垄断;在国内首创空间双曲面赛道喷射成型技术,雪车雪橇赛道首次实现360°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成为国内结构喷射混凝土技术新的里程碑;形成《高山滑雪赛道施工与验收标准》(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内针对奥运标准的雪道建设标准体系的空白;实现了国内首个大吨位、大面积的超大跨度单层正交索网同步张拉,填补了技术空白;首次自主研制出建筑用大直径高钒密闭索,建立了高钒密闭索加工和生产标准以及完整的构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实现了国产高钒密闭索的量产,打破进口索垄断地位,填补了国产索在国内大型场馆的应用空白。
研发高精度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系统,破解了国际气象界难题,解决了冬季复杂地形下的边界层小微尺度气象学问题,实现了我国自主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北京地区多家国家级及地方气象科研单位连续多年开展复杂山区边界层特征、山地气象短临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等研究,构建了“超精细复杂山地+超大城市一体、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网络,中国首次实现“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能力,精细化气象预报实现质的飞跃,突破了现代气象预报业务的“天花板”,充分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参赛方面多项成果打破国外垄断
在参赛方面,冰雪运动装备实现了多个突破,在冰雪运动装备自主研发制造方面崭露头角。雪车装备制造打破国外垄断,多项保暖材料技术研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中国一汽集团组成攻关联合体,融合应用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复杂结构高精度整体制造技术、气动外形设计技术3项先进的航天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双人雪车、四人雪车,实现国产雪车“零”的突破。北京服装学院联合多家单位首次自主研发制造短道速滑比赛服、花样滑冰比赛服等冬季运动服装装备,新型超轻保暖材料和冬季户外运动用湿态保暖材料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速度滑冰项目比赛服的综合阻力系数下降了10%,性能远超国外提供的比赛服,集抗冲击、缓震、防切割以及防风、防水、透气、耐磨多功能于一体,填补了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比赛服的研发空白。
3.观赛方面多项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智慧观赛技术促进更多公众参与冬奥会观赛,积极推进高清顯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赛事报道、转播、观赛等方面的应用,6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冬奥会观赛体验。8K超高清视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超高清8K图像显示技术和终端设备,自主研发编解码技术AVS3.0和8K编解码设备,填补了我国多个技术领域空白,突破了LCD/LED超大分辨率显示技术瓶颈,引领我国8K转播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全球首个8K/4K双模式“全业务”实时转播平台,打破国外垄断;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全球首个高速运动目标跟踪拍摄系统,完全达到自动跟踪拍摄水平,可自动实时跟踪拍摄,能在500米距离外,进行时速170公里运动目标跟踪拍摄,在冬奥场景中首次实现高速运动目标的无人化全局搜索、自动捕捉与智能跟踪拍摄;解决了大规模LED屏复杂设计、运行监控、超8K分辨率的超大图像、高可靠性、高精度同步播放等技术难题,全面展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研发水平。
(二)推动高精尖产业培育和发展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广应用氢能清洁能源技术、超高清视频技术、“云转播”技术、智能网联车技术、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加快相关高精尖产业培育、发展和升级,加速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北京智造”品牌,助力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1.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科技冬奥推动了氢能技术创新研发和氢能产业发展。北京市开展氢能源示范应用,加快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支撑京津冀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京津冀地区逐步形成以“技术研发—制氢—储氢—氢能装备制造—氢能应用—加氢”为核心的氢能产业链及其加氢网络。
北京冬奥会开展制、储、运、加氢全供应链关键技术研发,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客车整车研发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续程里程长(700公里)、能耗低、性价比高。由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双电机耦合无动力中断自动变速电驱动系统、由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集成及低温启动、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整车综合热管理等3项燃料电池客车零部件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纯氢续航可达500公里,适应山高路滑、温低坡陡等路况场景,满足了北方城市低温运行要求。
北京冬奥会示范运行了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配备30多个加氢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推动氢燃料车辆的示范应用,合理规划建设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满足了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运行需求。北京市在延庆区投运212辆氢燃料电池大巴,赛后将用于延庆区的公共交通,改变了公交能源结构。北京已建成11座加氢站,其中延庆建设4个加氢站,35兆帕斯卡、70兆帕斯卡兼具,全站供氢能力可达60~100辆大巴/天。未来,北京将依托大兴国际机场、京东“亚洲一号”仓库等丰富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场景,不断探索商业化应用,全力构建氢能生态产业链。
2.实现超高清8K技术全球首次规模化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等创新主体,牵头冬奥超高清8K数字转播技术、国内首台套5G+8K转播车集成关键技术研发,研发成果已正式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推动了8K技术在全球首次规模化创新和应用。北京组织建立了全球首个城市级8K播放体系,在全球率先开展应用示范测试,使北京成为全球领先的5G+8K、8K应用示范城市。开通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两个频道作为科技冬奥5G+8K应用示范集成播控平台,联动城市户外8K超高清大屏、示范社区中屏和个人终端小屏,首次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跨屏融合传播。北京市在全市公共场所建设了20块8K大屏,部署了200台8K大尺寸电视机,通过户外大屏等终端直播冬奥会比赛、播放与冬奥相关的8K超高清视频节目。
以冬奥会为契机,北京在国内率先打通8K视频直播技术链条,在全球率先实现5G+8K直播,使8K技术真正落地应用。北京市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合作成立了国家超高清电视应用创新实验室,构建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超高清视频与5G、AI的融合创新,持续开展产业标准制定、关键技术攻关、媒体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超高清数字视频技术产业发展。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联合联想、新奥特、数码视讯、利亚德等20余家企业进行集群式创新,牵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是全球8K信号处理和制作能力最强的转播车,整车设备国产化率达到20%,全车设备共计24类2000余台/套,推动了芯片、存储、传输、显示等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技术和环节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北京解决了超高清“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8K超高清场景应用,打通了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上下游,激发超高清视频产业新需求新业态新消费,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跨入新阶段。
3.新型企业主体助推5G云转播技术落地应用
作为科技冬奥重点布局产业之一,5G云转播对传统转播方式进行了革新升级,将重资产、高门槛的传统转播“轻量云化”。通过云化采编播技术,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利用5G云转播背包技术,将移动拍摄的视频实时传输到相应平台,使云端制作达到源、流、帧级同步,方便远程制作人员协同制作。云转播系统前端不仅支持专业广播级摄像机的信号采集,支持手机、非专业摄像设备等,同时支持其他系统流信号接入。现场信号通过5G方式回传到云端,在云端进行制作,并将最终的转播信号分发给多种平台,同时通过双云设备提供可靠性保障。通過云端的制作,提供专业的现场赛事摄像、导播和混音技术服务。
北京市联合产学研各方主体成立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转播公司”),推动5G云转播技术成果落地。北京冬奥会期间云转播公司研发的云转播技术为冰壶、速滑等12个项目制作了自由视角特效,为云顶滑雪场空中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13场比赛制作了20小时的子弹时间特效画面,实现直播画面“千人千面”互动体验,这是首次由中国公司为奥运提供自由视角拍摄服务,也是首次由中国公司提供的自由视角信号作为奥运公共信号向全球播出。
作为新型企业创新主体平台,云转播公司完成了服务科技冬奥的任务,今后还要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布局未来10年到15年视频产业的发展,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未来,云转播公司将致力于拓展5G云转播在北京的应用场景,尤其在后奥运时代推动北京5G云转播产业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
4.智能网联汽车带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发展
以冬奥会为契机,北京推动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构建智慧出行体系。推广应用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物流车等创新成果,构建智慧出行和服务体系。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首钢园区”)为载体,北京进一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北京自动驾驶技术以智能网联技术为主,在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冬奥专项的共同支持下,共投入近4000万元经费,支持首钢园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清华大学、中国联通、北汽、首钢、福田、百度、国汽智联、大唐高鸿等20多家单位参与,构建了5G智能车联网系统,实现了基于5G和蜂窝车联网(C-V2X)的全域交通态势感知车路协同技术创新、室内外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创新、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三大技术创新突破,研发高精度地图,确保在雪、雾等极端气象条件下,自动驾驶车辆能够精准定位,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定位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首钢园区打造一套安全高效的智能车联网系统。
以北京冬奥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为依托,石景山首钢园区将打造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区,到2025年无人车规模将达千辆左右,以自动驾驶为主满足园区日常的运输需求,初步建成未来新型的交通系统,促进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将加快形成从芯片自主研发到终端、平台、应用的车联网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
(三)推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北京积极推进将科技冬奥成果用于后奥运时代北京城市建设和运行,持续为科技冬奥成果提供应用场景,推广应用科技防疫、食品安全、智慧场馆等新技术、新产品,构建新技术在城市全域应用场景,支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1.为首都安全保驾护航
围绕科技防疫、冬奥会食品、场馆施工等环节,部署了多项技术应用研发攻关,支撑冬奥会运行安全,也为今后北京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新技术保障。
在科技防疫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研发生物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室内公共空间的新冠病毒检测问题,检测灵敏度达20拷贝/毫升,灵敏度可达常规方法的10倍,适合密闭空间使用,今后可推广至医院、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落地应用。此外,北京多家高科技公司开发的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一秒八步”快速卡口通检技术、多体征感知手环等防疫新技术,奥运后可用于大型活动人员的防疫管理,提升了特大型城市的精准防疫水平。
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了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冬奥食品安全保障平台,实现了冬奥会食品的可追溯。基于区块链和加密锚定技术构建的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负责冷链食品安全监控,督促引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追溯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追溯管理,实现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今后,平台还将向冷冻乳制品、粮食制品、冷冻蔬菜、冷冻水果等多品类扩展,为北京地区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提供底层支撑技术。
在场馆施工监测方面,研发了冬奥场馆岩土构筑物灾害早期识别及自动预警系统,围绕延庆冬奥会场地建设工程,设置预警监测点,实时采集斜坡、崩塌、边坡土质松散和路侧危岩等方面的灾害信息,为冬奥会场地施工提供实时监测及灾害早期预警,为今后北京城市安全施工提供科技支撑。
2.加快首都智慧城市建设
冬奥会加速带动北京智慧城市建设,5G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智慧场馆建设成果显著,助力北京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在5G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在“科技冬奥”的引领带动下,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民生服务,不断拓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融合发展。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5G全覆盖,北京及延庆赛区建设了31个5G宏基站,建设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3套5G室内分布系统,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重要交通线路建设81个5G基站,实现了对赛区及周边5G信号全覆盖。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截至2021年8月,北京市5G基站达到了3.2万个,用户超过600万,实现了对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市内外信号的连续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的精准覆盖。
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应用5G、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赋能冬奥场馆及园区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探索大型公共建筑智慧化升级新模式。以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鸟巢智慧场馆建设嵌入“数字孪生操作系统”,系统覆盖鸟巢以及周边城市空间,集成环境、能源、设备监测预警、公共安防、道路交通等相关数据,加装了近8000个IoT传感器、控制器,可实时掌握场馆内一切运行状况。国家速滑馆“超级大脑”接入36个系统、近10万点实时数据,支持毫秒级管控,将国家速滑馆打造成一个“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有机生命体,在提供优质观赛体验和完备服务保障的同时,降低能耗,推动场馆长期可持续经营。[3]
为持续推进北京智慧场馆和设施改造升级,北京市成立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大型场馆智慧化集成改造;開发集成环境健康、能源优化、设备监测等多个智能应用模块,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以群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建筑发展新路径;通过“单体建筑智能化”,构建“区域建筑智能化”,进而实现“城市智能化”,为大型场所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北京样板。
3.助力北京碳减排目标实现
为了服务“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进一步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建设多个低碳场馆,助力北京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4个冰上场馆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洁、最低碳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可节能30%以上。国家速滑馆通过余热回收利用,一年可节省200万度电;首都体育馆内诞生了世界第一块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每年省电100多万度;五棵松冰球训练馆建成超低能耗示范建筑,节能率达77.1%。除低碳场馆建设外,北京市还积极推动低碳项目建设、低碳技术落地应用,加快推进低碳能源利用、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全面提升市民的低碳意识,为今后北京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借鉴,为低碳城市建设贡献“北京经验”。
二、冬奥场景驱动下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北京冬奥会作为大型应用场景,围绕办赛、参赛、观赛等重点环节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示范,推动数字孪生、云转播、复眼摄像、多场景一脸通行等智能技术的体验布局,既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充分调动了企业等市场力量积极性,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集中体现。基于冬奥场景驱动下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践和成效,总结形成在坚持党领导下的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两大主要路径,对于今后以应用场景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导的自主创新路径
从国家层面看,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联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以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体育总局、中科院、中国科协等国家相关部委成立了“科技冬奥”领导小组,跨部门、跨区域推动科技冬奥工作。北京市层面成立了市长牵头的科技冬奥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科技冬奥与智慧城市相關工作。北京市积极组织“科技冬奥”技术攻关,调动在京龙头央企、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科技部立项的80项课题中,66项课题由北京地区相关领域科研优势单位牵头承担。
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北京冬奥会在前沿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清华大学等单位在大型场馆设施建设方面多项成果取得新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研发的国产雪车打破国外垄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发的超高清8K数字转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高铁5G直播技术研发方面,国家广播电视台联合国铁集团、北京铁路局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将高铁、5G、超高清视频直播技术三大“中国技术”合为一体,体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冬奥场景的推动以及政府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了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导的原始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路径,既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和创新优势,也体现出“北京担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导的成果加速转化路径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创新主体,为服务科技冬奥,北京市投入经费2.15亿元,设立科技冬奥专项,技术研发类项目设立38个,其中有约20项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突出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北京市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研发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在冬奥会的示范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满足冬奥会智能场馆建设、云转播、服务机器人、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应用场景需求。北京冬奥会是新成果的试验场,以超高清8K技术为例,8K视频数据量巨大,一直难以普及应用,北京冬奥会各项测试赛和大赛为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的“5G+8K”超高清转播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和内容支撑。北京冬奥会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场”。“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由北京3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接生产,依托冬奥场景和企业力量,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实验室成果快速走上生产线,实现批量化生产和推广。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墨烯保温材料等新技术用于冬奥会热力保障,多项技术实现转移转化。北京冬奥会催生了新的企业主体。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完全是在冬奥会场景建设需求牵引下新成立的企业创新主体,将对推动北京市云转播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智能建筑相关的集成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聚焦优势产业领域,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冬奥场景建设,加快成果熟化,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主导的成果加速转化路径,以应用场景为新成果提供“试验场”和“孵化场”,催生新企业主体,进而助力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体现“首都特色”。
三、应用场景开放下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举措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首都的光荣任务和历史责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要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探索走出绿色、数字、安全的超大城市精细治理新路子,切实支撑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基于冬奥场景开放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应用场景开放下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举措。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充分凸显了坚持党的领导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面对全球疫情,北京冬季奥运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几乎是一个奇迹,成为“中国为什么能”的鲜活案例。这证明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领路人。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中央牢牢把握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国家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强化首都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推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把党领导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努力在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当先锋、作表率,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做好全域应用场景系统规划设计
做好应用场景顶层设计,既兼顾现实需求又放眼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在城市治理、交通、医疗、教育、产业升级以及重点区域建设等方面开展应用场景全域规划。以应用场景为核心,通过试验空间搭建、市场需求拉动,促进新产业培育和壮大,推动新技术、新模式从概念走向市场应用和服务民生福祉。
吸引多方主体参与应用场景创建,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引入多方主体参与场景初期设计,共同挖掘技术应用需求,尤其面向“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设计形成具有较大量级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围绕类脑智能、量子计算、6G、未来网络、超材料和二维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组织国家实验室、一流大学和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参与未来场景设计,采取超前布局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重大科技专项布局方式[4],形成具有颠覆性和前沿引领性的未来场景,这不仅能有效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而且能以应用场景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未来产业培育。
(三)加強应用场景对企业主体培育
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企业答题”的应用场景建设模式[5],通过创建和开放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等优质企业。发布优质企业能力清单,建立应用场景与企业能力精准开放机制,开放具有较大量级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开展应用场景驱动的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重点筛选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企业主体,做大做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推动高新技术潜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升级,择优扶持优质初创种子企业。借助未来场景建设,鼓励大中小企业结成创新联合体,由科技领军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场景建设,构建应用场景驱动下的企业联合攻关新机制。
(四)完善应用场景建设的支持保障机制
统筹利用各类政府资源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在数据开放、科研立项、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对场景建设主体的支持。建立面向应用场景开放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发挥政府采购培育早期市场的作用;加快建立应用场景立项评议、供需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保障机制,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前瞻性、验证性应用场景项目组织实施,搭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公共支撑平台以及跨域融合应用试验平台,支持底层技术开展早期试验验证,保证未来场景在北京“接得住、落得下”。
参考文献:
[1] 谈力,任志宽.场景驱动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广东科技,2021(11):38-43.
[2] 国新办举行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新闻发布会[EB/OL].(2022-02-25)[2022-03-07].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7925/index.htm#1.
[3]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超级大脑”上线[EB/OL].(2022-01-10)[2022-03-07].http://www.stdaily.com/kjrb/kjrbbm/2022-01/10/content_1245069.shtml.
[4] 马名杰,戴建军,熊鸿儒,等.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研判与应对[N].经济日报,2021-01-22(10).
[5]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在三年内建设30个以上示范场景[EB/OL].(2021-03-31)[2022-03-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741896340241465&wfr=spider&for=pc.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Driven by the Winter Olympics
Sun Yanyan1 Liao Beibei2
(1.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44;2.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9)
Abstract:Application scenarios provide verif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 market for new ideas,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ducts.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is a major application scenario,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s one of the main forces of the Winter Olympics scenario.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key achievements in organizing,participating and watching of Winter Olympic Gam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cutting-edge leadership and key c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Winter Olympics,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has formed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ath dominated by national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ces and an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path of achievements dominat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the context of application scenario opening,It can be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in the fu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doing a good job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lobal application scenario system,and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 scenarios for enterprise subjects.
Key words:Application scenarios;Winter Olympics;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