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恢复重建规划区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2022-05-25邓昊
邓昊
(广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0)
0 引言
在多种不同类型自然灾害当中,地震灾害是危险性最大的一个存在,有着突发性强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地质灾害部门应积极的加强对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视,只有从根本上提升震后修复的工作效率,才能够为我国人民群众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1.1 类型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中危险性较高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调查显示,我国很多的位置都处在板块交接处,尤其是在板块较为活跃的时间段,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如果正处在地质灾害类型比较严重的地带,崩塌和潜在不稳定因素都会使得地表中的斜坡出现危害,而我国这样的地带位置约有六处,极为不稳定的位置和板块也是有三处之多,这样的危险性,为我国现代化的地震恢复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1]。
1.2 特征
地震发生之前最主要的就是其内部的各种元素进行活跃,表现出极易崩塌的地质灾害特征。我国的地质灾害特征一般都是由岩性、地形地貌、以及有岩体结构三个层面共同组成的,这更是我国现代化的地震预防工作的主要方法。根据相关的实验证明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有这一基本的地质特征。以青川河为例,其左岸的岩石层倾斜角一般都保持在20°~60°的范围内,而且在这其中很多的岩层倾角都与自然的角度有着一定的相似性[2]。
2 国内外地震灾害的重建的评价体系
2.1 国外震后的灾难经验总结
很多国外的地震灾害预测与恢复都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例如,1995 年的日本大版地震主要就是在兵库县的南部发生了7.2 级直下型地震,导致了最终地震带人民群众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这也是有史以来日本地震最严重的一次。而且,在大版地震地质灾难重建之后,日本的政府部门也是第一时间加强了对民用住宅的兴建与修复,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有居住的地方,为地震灾后兴建的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政府部门还积极的制定了其他地区的复兴实施方针,为地震兴建工作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整个政策运行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奠定更加完善的监督与管理,图1为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难度。
图1 日本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推进难度
美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经常会发生地震。其中,1906 年旧金山的8.6 级地震、1989 年的6.9 级地震、加州科恩的7.6 级地震都对美国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威胁。在每一次地震灾难之后进行的修复工作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就是美国的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能够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最主要的就是能够为各种公共场所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环境[3]。
2.2 国内震后的灾难经验总结
我国发生地震影响最大的就是在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主要就是位于河北省的唐山市,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严重的破坏了城市中约3 万km2的建筑环境。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唐山地震之后的4 年间资金流通情况下,很多的工程项目也在资金的拨款与管理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落实,严重的导致了实际建设项目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我国河北省经济实力的提升有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在2008 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这是更为严重的8.0 级大地震,对于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都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我国的政府部门也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汶川的重视与管理。而且政府部门在修复的过程中,积极的从水、电、气等生活必须品入手,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的问题作为最基本的存在,为灾区的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与支持。
3 地震恢复重建规划区地质灾害防治
3.1 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房屋建筑进行建造,更加全面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地震灾害发生以后,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强对灾区的监督与管理,将人员的伤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首先,就是需要对灾区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客观性的评价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地震之后的恢复与重建并不是等于全部的推倒重来,主要就是根据地震的情况,最大限度上的为人民群众搭建良好的生活场所,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对震损房屋安全性鉴定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进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果在地震当中,房屋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就会非常直接的导致房屋的坍塌,我们在灾后的重建当中,只需要积极的将其更进一步的修建,加固其基本的质量就可以[4]。
除此之外,严格的科学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更进一步的实现统筹规划。在地震之后的重建过程当中,我们更需要注重对于修复以后房屋位置的选择,毕竟这与之后的余震有着一定的关联。当我们确定好选址的位置以后,就不要再轻易的改变,这主要也是因为建筑物的不可移动性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就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地震当中的实际情况,就像是1976 年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就是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伤害。至今为止,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年,很多的地区都已经能够正常的生活,但是还会有很多的不利因素存在。
3.2 注重概念的设计形式
在现代化的地震发生以后或者之前,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和位置。而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满足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因为建筑工程地震设计抗震项目当中有几个基本的要求与内容,这些基本的设计内容在现代化的地震恢复与治理当中逐渐的呈现出了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在房屋建筑抗震因素的过程当中能够,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柔克刚的动态平衡原理,而这一原理的有效运行更是建筑工程领导人员的逆向思维转换,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地震冲击破坏的力度,最大限度上的减少地震对我们生活以及生命健康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房屋建筑当中加入隔震层,建筑物在建筑的过程中就像是漂浮在隔震层上面,当地震发生能够起到很好的阻震效果。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这种现代化的仿真技术已经逐渐的趋向完善,并受到了社会上更多人民群众的使用。而且每一种不同结构地质板块都有着不同的流动状态,这也将非常直接的影响到最后在地震修复中的有效运行。
3.3 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为能够更好的保证地震修复之后的有效运行,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合理的对资金进行调整保证资金流通的有效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多方筹集资金。震后的恢复与重建资金的筹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其中只要要保证30%的资金,是由政府部门中央财政管理单位建立地震灾区恢复的重建基金,为地震区的全年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段的创新资金的融资与管理。积极的拓宽房屋建筑的融资渠道,为房屋的建筑和租赁工作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条件,更能够有效的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就是要合理的分配资金,适当的管理资金的基本流向。财政性的资金管理、社会性的招募资金以及其他的重点项目资金支持,为各类社会人群提供更加方便的基础条件。
不仅如此,在地震灾难运行的恢复与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严格的根据政府的发展方针进行详细的工作与管理。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损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这样能够更好的推动政府财政资金的管理,为地震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就是财政政策的管理方面。这也能够更好的让中央财政在运行的过程中加大对地震灾后恢复的管理,尤其是提升了资金的财务支持力度。另一个方面,就是在税费政策的方面。只有适当的减轻各个企业内部的财务税收负担,才能够更进一步的扩大地震灾区的基本优惠制度,为地震灾后的修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
3.4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内容
为能够更进一步的完善地震灾后评价维修的运行体系,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各种灾后评价体系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首先,就是对工程项目之后的评价。工程项目之后的评价体系主要就是针对物理性的震后复原。由于地震发生有着一定的突发性,不能够让我们足够的做好灾难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也就导致了地震对我们生活的建筑物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就像是2010 年智利发生的8.8 级大地震,这也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不过幸好当地的人民群众已经做好的相应的防护,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地震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够让人民群众具备充足的预防理念,将会严重威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图2 为灾后应急预案。
图2 灾后的应急方法策略
其次,经济效益后的评价。这种评价系统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绩效的评定,就是在科学的运行机制与标准下,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力度,最大限度上的提升地震之后能够恢复的基本质量以及状态。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升震后灾民的生活质量。再次,社会与人文价值的评价。社会效果主要指的就是地震发生之后,对社会各界以及生活环境带来的诸多影响,我们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积极的寻找更多的解决措施,减少地震发生对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为地震灾民带来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人文环境主要就是在社会生活环境当中,我们留下的各种有人为特点的活动,集中的展现出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状态。
最后,就是应急能力建设后的评价。地震发生的时间经常会需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几百年的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进程当中,地震的强度也就变得很难预测。现代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不断的加强对地震的预测,寻找出更加有利的地震预测措施,就能够将地震之后的重建工作质量提升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层次。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灾损恢复与重建是现代化建设当中比较复杂的存在,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有着非常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在地震灾害的发生之后,不仅需要工作和技术人员有效的掌握专业的技术方案以及使用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更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视,为现代化的地震建设带来更加完整的震后恢复措施。就像是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为我国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质量提升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