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花"的燃烧

2022-05-25闫妍

大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冬奥场馆雪花

闫妍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多个来自高校的志愿服务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北京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清华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河北师范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等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志愿者、首都师范大学学生陈海妮,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志愿者、北京工业大学学生高文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李海涛,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志愿者、燕山大学学生冯益为,张家口市冬奥指挥部志愿者、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李广滨等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参与者,志愿者们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铭刻在了服务冬奥的点滴之中。

冬奥志愿者称自己是“雪花”,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就如同一片片燃烧的雪花,散落在冬奥盛会的各个角落。高校青年志愿者是这些“雪花”之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这主要体现在:

报名及参与人数多。据统计,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100万,只有近2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不到2%,多所高校选派了众多志愿者。例如清华大学派出了1400余名师生,北京大学有630名志愿者,北京体育大学的志愿服务队有485人,这些高校的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就如同一片片“燃烧的雪花”,散落在冬奥盛会的各个角落。

服务地点及范围广。高校青年志愿者不仅服务于所有竞赛场馆,还保障着大部分非竞赛场馆及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转,服务范围涵盖了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以此次受到表彰的志愿服务集体所在高校为例,北京大学的志愿者分布在冰立方、兴奋剂检测中心、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北京冬奥村、颁奖广场、国家体育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主媒体中心8个重要场馆,值守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两地三赛区。清华大学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涉及7个场馆22个领域,他们同时统筹着4场开闭幕式志愿者服务工作。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体育特色高校,以专业志愿者为主,也包含通用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等所有志愿者类型,团队成员工作地点分布在3大赛区8个驻地20余个场馆、场所,工作内容覆盖对外联络、媒体运行、文化活动、体育、医疗等业务领域的20余个岗位。河北师范大学冬奥志愿者主要驻守在张家口颁奖广场、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5个场馆,承担着19个业务领域62个岗位的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虽然不像运动员一样直接拼搏于赛场之上,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知重负重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的奋斗勇气、执着专注的创造精神在他们用行动书写的冬奥故事中熠熠闪光。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1.9万名冬奥志愿者发言的袁玮婷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她是此次冬奥会张家口颁奖广场的一名礼仪志愿者,负责在颁奖仪式上将物资摆放到正确的位置,按照既定流程引导运动员、颁奖嘉宾等任务。为了尽善尽美地完成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袁玮婷和同伴们每天训练超过8小时,上午用4公斤沙袋练习负重托盘,下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室外穿高跟鞋练习走姿。

袁玮婷说:“我们很骄傲,自始至终没有过一丝懈怠,因为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形象,肩负的是国家责任!”有了这份霸气担当和不惧困难、精益求精的态度,她们在历经无数次追求完美的演练后,终于创造了93场仪式、402枚奖牌颁发全程零失误的佳绩。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李广滨是张家口赛区抵离岗位的一名志愿者,负责为各国代表团提供抵离服务。由于面临航班临时增减、晚点等问题,李广滨的岗位要求他始终要保持“战斗”状态。平均每一天,他都要接送一车外宾,往返一趟需要8个小时。李广滨最长的一次服务,时长达到了22个小时。那次是凌晨4点顶着寒风从崇礼出发前往上店服务区,回到驻地后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了,这时李广滨才发现自己的头发已冻成冰丝,脸颊被口罩勒出褶,雙手也因血流不畅而非常苍白。“我不觉得苦,反而挺自豪的,因为自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广滨感慨道。抵离服务经常需要穿脱防护服,李广滨已经熟练到10分钟就能完成“防护8件套”的穿脱。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大学生志愿者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常常利用智慧与创造力将难题化解。高文彬是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他作为NOC(国家及地区奥委会)/NPC(国家及地区残奥委会)助理志愿者,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主要任务是对接各代表团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提供语言服务和运行支持,以及陪同代表团成员参加开闭幕式等各项活动。高文彬在工作中常要考虑诸多细节,为提高工作效率,帮助NOC/NPC助理志愿者完成好繁杂的工作,高文彬用软件制作了“志愿者百宝箱”,方便大家快速查询各种信息、高效服务代表团。

同学们自创的工作“神器”还不止于此,清华大学冬奥志愿者也纷纷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冬奥服务的方式和途径:计算机系的阎华毅编写了健康监测数据获取程序,实时监测全场馆人员健康状况;工业工程系的唐海景设计了可同时作业的5条流水线,短短4个小时能完成万余份观众礼包的装袋工作;鸟巢志愿者专属视频号“NSTV二次方”,由新闻学院的赵佳与志愿者们原创运营。

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各显神通、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彰显着青年人的智慧与朝气。

洁白的冰雪,向全世界发出最诚挚的邀请——一起向未来。这一理念也融入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的全过程,被每一片“燃烧的雪花”生动演绎,无论是与同伴协同合作、共创佳绩,还是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热情交流、收获友谊,一起向未来的信念都让我们更团结。

冬奥会期间下着大雪,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志愿者依然在外值守,他们互相帮忙、互相体谅,没有一个掉队。在冬奥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大家不分院系、不分年龄、不分学校,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收获了友谊,就因为穿着志愿者的衣服。燕山大学志愿者冯益为说,“为了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大家都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这种能够与大家一起奉献、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此次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高校志愿者中,有3位是“志愿者的志愿者”,他们努力让志愿者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尽力为大家排忧解难,想方设法激励大家,让所有志愿者团结一心,增长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干劲。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海涛被大家亲切地称作“24小时在线客服”。他不仅和伙伴对负责场馆反复踏勘,了解18个领域、30多个点位200多名志愿者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特点,还在每个人的生日为大家送去生日祝福和礼物。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组织热闹的主题活动。

作为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志愿者主管,冯益为记录志愿者70多个日日夜夜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幕式志愿者致敬短片《温暖的雪花》中,就有他拍摄的镜头:面屏全是雾气和冰霜的通行管控志愿者、认真帮助运动员固定计时器设备的技术志愿者、帮助残奥运动员讲解颁奖流程的语言服务志愿者……他拍摄、创作的报道素材被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冬奥会刊、北京日报等媒体采用,从而将志愿者的感人故事传播讲给了更多人。

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海妮担任的是总部志愿者业务领域的志愿者,负责总部志愿者的整体工作,包括核对统计总部志愿者的各项信息和数据,协助场馆志愿者经理开展志愿者培训、教育、激励保障、服务管理工作等。陈海妮工作的志愿者之家,是为给志愿者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由北京冬奥会首次设立的专属场所。为凸显“家的味道”,陈海妮和同伴一起设计规划志愿者之家的功能分区:休息活动区、防疫区、心理活动区……其中,陈海妮最喜欢的设计是那面志愿者留言墙。有一次,她在留言墙上写了“想喝可乐”,第二天便有两箱可乐出现在志愿者之家。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志愿者留下的诸如“想要激励徽章”“不想排长队买东西”等愿望,都被业务领域的负责老师和志愿者看在眼里,他们竭尽全力将这些愿望实现。能够倾听你的全部心声,满足你的各种要求,大概只有“家”了吧。

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建立起来的友谊远不止于志愿者之间,友谊也跨越了国界。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作为标兵志愿者的清华大学孙泽宇同学在场边欢迎运动员入场的过程中,发自内心地向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喊出“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这令18岁的莫德非常感动,她将这段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引来无数点赞,莫德和孙泽宇因此成了网红,也成了朋友。

在不同的志愿服務岗位上,志愿者通常会遇到许多不同国家的运动员,能听到他们用各种语言说“谢谢” “Thank you”“阿里嗄多”“Bravo”等。有志愿者说,运动员们很可爱,有的一下电梯就张开双臂对志愿者大喊:“I love you all!”有的会掏出手机,跟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志愿者合影,有的在离开时还主动与志愿者拥抱……这种跨越国界的单纯而美好的热情与爱,成了志愿者心中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注解,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闭幕式上所说的:更高、更快、更强,还有更团结。

袁玮婷第一次来到张家口颁奖广场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一种由内而生的使命感:“读书时,我经常在书本上看到‘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这句话,我明白现在的自己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它。”

冯益为也在采访中说:“通过亲见冬奥、冬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走近火炬台‘大雪花’,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当代青年要把自身命运和国家发展融合在一起,要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前进,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国力强盛和全体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冬奥场馆雪花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