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带动京津冀产业集群发展

2022-05-25张杰

前线 2022年5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制造业

[摘要] 北京緊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减法,天津、河北积极承接首都疏解产业做加法,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制造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三地经济实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比重的提升,有赖于区域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主导的区域性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相较于津冀两地,北京具备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基础,优先培育和发展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将自身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从而积极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端产业;  制造业;  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5-0053-03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立足京津冀全局谋划产业布局,增强与天津、河北的全面深度联动,促进三地产业链共建、供应链共享、价值链共创。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培育和完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激发京津冀经济增长强劲动力。

区域产业分工与制造业发展格局

2014年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减法,天津、河北积极承接首都疏解产业做加法,京津冀开工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三地经济实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从产业结构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三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2014—2021年,河北第三产业占比从37.2%上升到49.5%;天津第三产业占比从49.3%上升到61.3%;北京第三产业占比从77.9%上升到81.7%。同时,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则处于持续小幅下滑的通道之中,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跌破10%,下降到8.5%,2021年这一比例下降到8.4%。1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度的经济增速彰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地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同时,区域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出现下降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的一段时期内,北京主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快速疏解一般制造业,加速培育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北京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天津和河北积极对接服务北京,推动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由于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尚不充分,两地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过早过快下降。在上述不同因素叠加作用下,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出现过早过快持续下降的现象。

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存在趋同现象。北京和天津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规模同时收缩。北京与天津、河北签订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一般制造业转移、成立产业合作园区等政策措施,但京津冀三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价值链五链主导的协同分工布局,三地产业孤立式、碎片化、断裂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京津冀产业协同是关键

京津冀各自的支柱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协同关系或替代关系,是判断三地产业是否形成协同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三地的支柱产业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同步弱化;二是北京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津冀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却不断弱化,且发展空间逐步收缩。而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略有下降。这就意味着,“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效,取决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能否强化、区域经济增长的下滑趋势能否得到有效遏制。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重要基础。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占比收缩一方面显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加快,但另一方面,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可能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弱化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当前,促进北京高端服务业与津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进智造融合发展,需要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创新和人力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和分散效应的内在规律。目前,京津冀区域的创新要素和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由天津、河北向北京流动,而北京的金融创新资源与天津、河北存在显著的隔离效应。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等,现阶段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尚不足以抵消北京对创新资源、金融资源等的集聚效应。这也解释了在北京减量发展的背景下,一般制造业不断向津冀疏解却并没有扭转津冀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滑的趋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全面向纵深推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北京的引领作用,包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引领作用,以及在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充分考虑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模式可能存在的本质性差异,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特征;北京对河北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多集中于石家庄地区,对邢台和邯郸的辐射较少,邢台和邯郸地区是京津冀区域内重要的工业发展区,北京对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辐射带动作用应充分覆盖至这两个地区;合理评估京津冀培育和发展高精尖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主导的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进程和难度。

持续培育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不是片面追求制造业规模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当前,北京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主导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不足,应将北京优先发展京津冀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途径和重要抓手。天津和河北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只有北京具备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基础。因此,北京需要优先培育和发展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将自身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15%左右甚至更高,从而积极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制定和出臺京津冀总体层面的“十四五”产业协同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统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和创新链的分工协作,落实京津冀三地各自“十四五”规划中的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三地共同出谋划策,找准产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才能在“十四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抓住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契机,积极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于三地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的现象,应从区域整体层面统筹解决,建议制定守住“3个10%”的具体策略,即,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10%、三地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不低于10%、三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不低于10%,以此作为守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底线。同时,三地要打造协同协作、利益共享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北京以高精尖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应提高至15%,天津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应提高至25%,河北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应稳定于32%—35%之间。推动形成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供应链的内部循环体系,实现三地管控体系统一、规划体系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政策体系统一的“四统一”,尤其应优先落实并发挥北三县以及北京地区的“四统一”的示范作用和桥头堡作用。

积极探索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一方面,三地成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基金、3000亿级别的京津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基金、万亿级别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基金,按照各自经济规模认缴资金,以“产业基金+智能制造”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北京的创新资源和龙头企业在津冀布局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完善企业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圈,特别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生物医疗等领域为突破点,完善京津冀产业链规划布局。另一方面,构建“主产业链+分产业链+子产业链”的新型产业合作模式,面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引导和鼓励三地在同一大产业链中的不同子产业链和分产业链分别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主产业链发展的新型产业合作模式,既可以破解产业同质化竞争困局,又可以增强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活力和动力。

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比重的提升,有赖于区域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主导的区域性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因此,应加强京津冀区域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增强区域内资源要素互补能力和地理区位优势,进而强化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内生动力。

(本文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ZDA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杰,郑若愚.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多重困局与改革取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4).

[2]叶振宇.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趋势探究与应对策略[J].中国软科学,2021,(5).

(作者简介:张杰,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曹   晶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