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融入德育,提高课程思教学水平

2022-05-25蔡戈

民族文汇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课程思政德育

蔡戈

摘 要: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始终,与专业课程教学密切不可分。德育属于课程思政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课堂中如何融入德育内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本文从多年的会计专业教学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一是言传身教,以德为先;二是以生为本,倾注热爱;三是渗透职业道德,持之以恒。

关键词:德育;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引言

从教26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成长和探索的26年。教师职业是圣神的高尚的,教书是凭良心和责任心做事的职业。一直以来,我抱定一个信念:在教好专业课程同时,坚教书之志,尽育人之 心,尽心尽力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早日成人成才,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当前市场经济活跃,社会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 向发生了巅覆甚至扭曲,无形中对学生青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成了社会大环境中的“防火墙”和一片净土。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人的重任落在教师双肩,是责无旁贷的。为此,教师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爱心,经久的耐心和高 度的责任心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更是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想上的引领和正面熏陶影响很重要。身教大于言教,为此,我从自身出发,在实际教学中工作中坚持做到如下几点:

一、言传身教,以德为先。

教师言行对学生有榜样和示范作用。为此,我一贯坚持做到在学生面前规范自己的言行。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把激情带入课堂,教态端正,从不因为有事而耽误上课或请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 做到,自觉接受学生和其他人监督。这样一来,很少有学生迟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整体大有改观。记得2004年的一天,我重感冒几天没有好转,说话沙哑仍然坚持上课,学生深受感动,就连经常上课迟到的那个学生也说“老师是榜样,我以后不无故迟到了”。这就是老师榜样的作用。又比如:学校每年举办教工和学生运动会,总是很多学生不喜欢主动报名参加,如何激发学生热情,主动热情参加集体运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呢?我作为班主任,总是在每届运动会开始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直到50岁也参加教育局举办的5000米长跑比赛而且获得名次,这样的行动让学生深受感动,因此我所担任的班级在每届运动会中很多学生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参加长跑比赛报名的女生。

二、以生为本,倾注热爱。

真情投入才能融化坚冰。对学生无私的爱能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帮助,促进与学生的沟通和互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師生关系和促进班级的管理。转化好一个学生能产生积极的“马太效应”,后发力量无 穷,从而使后进变为先进,先进更先进。 给予学生关爱,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既能迎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又能加强互信力和亲和力,从而便于与学生沟通和顺利开展工作。 我任教中专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因为身高很矮,感到自卑;还有因为家庭困难变故和困难原因,经常旷课和无心读书,与同学有隔阂,感到前途渺茫,不思进取。我作为上课老师了解情况后,经常和她谈心,主动帮助她补习功课,还主动借款1500元她做学生(五年后才还),这个学生深受感动,后来读书努力,改变过去面貌,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参加广州市中专系列《基础会计》统考获得98分(第二名),也被评为班级优秀学生,再到后来也找到一份好会计,最后经过努力考取会计师职称,成为单位会计主管。我的关爱让学生发生翻天覆地转变;后进变先进事迹,激励了不少学生。

三、渗透职业道德,持之以恒。

我作为一名财经专业教师,担任过中专《基础会计》、大专《中级财务会计》、本科《高级财务会计》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在日常课程教学工作中,我渗透课程思政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经久耐心。比如:在教学《基础会计》中,教会学生做会计人要“尊重客观”、“实事求是”、“不能徇私舞弊”,更不能在会计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贪污受贿,要恪守会计职业道德;在《中级会计》教学中,教会学生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按照规章办事,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客观公正办事,不能因人而异;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会学生尊重客观,会利用会计数据分析,不能违背事实等等。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在学习会计监督原则时候问我:我发现领导报销不合法,如何履行监督职能?我结合会计职业道德这样回答:首先履行自己监督职能,自己要认真审核,学会审核,运用会计理论审核;领导报销是否合理合法,跟领导说明白,这是自己职责,耐心说明;其次,合理合法的就报销,合法不合规的退回补办手续,不合规不合法的就退回去不予认可。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课程思政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