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能是好赛道,为何炒不起来?

2022-05-25@董师傅

电脑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锂业氢能氢气

@董师傅

氢能的前景光明,但过程曲折。

眼下,氢能是国家多元互补现代能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碳中和的新增长点,为未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然而,A股中的相关概念股,却似乎炒不起来,这又是为何?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据百度百科显示,氢能的热值为142kJ/g,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且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完全无污染,可以达到零碳排放。

基于上述特征,氢能一直备受推崇。

譬如,通用汽车在上世纪70年代就推出“氢经济”概念,畅想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燃料电池成为未来世界的基石。

尽管如此,氢能在实际应用上依然缓慢,甚至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此嗤之以鼻。

之所以如此,与氢能成本高企有莫大的关系。

当下,获取氢能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化石燃料燃烧制取氢气,俗称灰氢;第二种是将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取氢气,同时对释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与储存,俗称蓝氢;第三种是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發电电解或光解制取的氢气,完全没有碳排放,俗称绿氢。

理论上,绿氢才是最佳选择,但实际上灰氢才是最大的来源。

据公开数据显示,绿氢的生产成本约为4美元/kg,而灰氢和蓝氢的生产成本在1.5~2美元/kg,差别肉眼可见。

此外,多数加氢站没有站内制氢的能力,还需要叠加运输成本,而据东北证券测算的数据,当前不同形式的氢气运输成本大致为2美元/kg。

如此一来,氢能的成本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光伏、风电、锂电之所以大行其道,就在于成本不断下降。

譬如,2010年国内光伏的标杆电价为1.15元/千瓦时,是火电价格的两三倍,到了2020年下降为0.372元/千瓦时,几乎与火电的价格持平。

再譬如,据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从1100美元/kWh降至137美元/kWh,降幅近90%。

2022年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印发,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再度将氢能推上一个新高度。

而中国氢能联盟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中测算,到2050年,预计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迎来一波投资浪潮,氢能已经成为国际议程的新焦点。 在占全球GDP总量52%的27个国家中,16个国家已制定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

此背景下,氢能在A股多以概念股的形式存在,即使龙头也是如此。

恒光股份是一家化工企业,拥有硫化工、氯化工两大应用平台。氯化工产品链主要包括氯碱、氯酸钠、氢气、三氯化铝、三氯化磷、锗产品等;硫化工产品链主要包括硫酸、铁精粉、焙烧渣、蒸汽、氨基磺酸、半胱胺盐酸盐等。

显而易见,其因为氢气成为知名的氢能概念股,但本质是生产三氯化铝、三氯化磷、氨基磺酸、半胱胺盐酸盐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于新能源、水处理、消毒杀菌、国防科工、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2021年,恒光股份营业收入为9.33亿元同比增长46.57%,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增长127.56%;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为7016.3万元同比增长46.1%,不过营业成本1.7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1%。

昇辉科技是一家电气设备公司,之前答复投资者提问时回答“在氢能源业务方面,除投资氢能产业链企业之外,公司已积极切入燃料电池环节,整合行业资源共同打造氢能应用场景,并拟在氢能产业链其他关键领域进行布局”,从而成为氢能概念股,但目前在业绩上还难以体现。

2021年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减少35.39%,净利润盈利2.09亿元同比减少63.82%;2022年第一季报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5955.1万元同比增长1.8%,且营业成本4.2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5%。

相比恒光股份、昇辉科技,亿华通的含“氢”量更足,是一家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公司,截至 2021 年12月31日,全国已上公告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不含底盘)共 499 款,其中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共81款,占比16.23%。

不过,亿华通的业绩并不好看。

2021年,营业收入6.29 亿元同比增长9.97%,净利润为-1.62亿元,其中扣除净利润为-1.78亿元;2022年第一季报营业收入为9706万元,净利润为-2347万元。

换而言之,亿华通虽然概念更纯粹,但没有解决盈利难这个棘手的问题。

对此,光大证券表示:“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且随着产业化进程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业绩,新增2024年业绩,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1.91亿元/3.40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氢能概念股虽然时不时就会被炒作一下,但大行情的时机或远未到来,投资者要注意其中的风险。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跟本报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参考,实际盈亏自负。

董师傅,你怎么看中青宝?游资跑了没有?

因为元宇宙,中青宝站上了“风口”,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业绩一公布就原形毕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青宝营业收入为6960.56万元同比下降12.86%,净利润为434.37万元同比下降42.06%,其中扣非净利润为49.42万元同比下降91.59%,这个业绩可谓惨不忍睹。需要注意的是,中青宝的主业为网络游戏,其依然是高景气赛道,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1—3月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794.74亿元,环比增长10.08%,同比增长3.17%。从这个角度来看,元宇宙对中青宝没有体现加持的作用,而从股价腰斩来看,有资金跑路是肯定的。

董师傅,天齐锂业业绩爆炸怎么不涨?不是应该创历史新高的吗?

涨了的哟,可能是你的预期太高了。天齐锂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76.63亿元同比增长136.56%,净利润为20.79亿元成功扭亏为盈;2022年第一季度營业收入为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净利润为33.2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48亿元。这意味着天齐锂业一个季度的利润超过2021年全年。未来,天齐锂业计划将产能从4.48万吨提升至超过11万吨,业绩值得期待。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具备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但能不能实现要看大环境如何,毕竟之前的涨幅太大了。

猜你喜欢

锂业氢能氢气
国际能源署氢能技术合作计划对我国氢能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启示
氢能“竞速”
氢未来
赣锋锂业高光不再
善恶只在一线间
AP1000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控制
天齐锂业拟配股
氢能到底怎么样?
氢气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