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22-05-25魏维兰
魏维兰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代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发展、联系、规律
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续和连接,帮助幼儿较为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缓解幼儿在过渡期中的种种不适应。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互相连接又有较大差别的教育机构。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往往普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而幼儿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搞好二者之间的衔接,使幼儿能够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
二、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忽视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分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训练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坐在位子上不许动。如此,幼儿园怎么能不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无异于拔苗助长,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忽视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是停留在有没有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
三、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
要真正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前,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的探索。经过长期的科学验证,研究制定多种既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方案,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途径。
1.进行系列幼小衔接活动,提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一是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如: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二是要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2.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小两阶段更好地衔接。一是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应做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二是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这些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導,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语言环境上来讲,浙江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五是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总之,通过以上的这些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使其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的过渡这个成长的转折点、困难点。
参考文献
[1]余晓红 .《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
[2]阮红旗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谢广田 .《幼小衔接:突变·减坡 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