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式教学:馈赠语文教师别样的课堂
2022-05-24韩小龙
韩小龙
关键词 语文课程 问题导向 现象式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语文教师不妨采用芬兰现象式学习(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方法来启发教学实现突破,学会整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语文课堂真实问题现象或主题中安排好每个任务学习群的教学,必要时还要实施跨学科教学。
一、现象式教学理论依据
现象式教学理论认为,世界始终在变化。教学必须重新思考有关学校教学的一切事物,充分估量未来社会和工作中需要的能力,教学和学习不仅为现在,更想着为孩子的将来。教学要紧跟时代变化,既体现个性化,又体现团队合作意识。芬兰的现象式教学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工作中需要的4C核心能力,包括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创新能力(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培养这四种核心能力是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的需要。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学生回归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关心身边人和事,从生活真实现象中寻找与课堂学习相关的内容。现象式教学传承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做中学”的理念,杜威认为学校学习科目没有真正的界限,学科之间处于相互联系中,学科知识的真正中心不是文学、不是科学、不是地理、不是历史,而是学生自身的社会活动。语文学习要求学习者必须在一个个学习项目中通过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分析身边生活现象和他人的观点,通过反思批判学会解决问题,所以,现象式语文教学不再是一种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科,而是一种培养21世纪生活能力和其他科目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
“做中学”是芬兰现象式教学的本质,做的动机从何而来?在现象式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关注的是学生的互动、兴趣、经验、知识、感受和爱好等,教师必须观察每个学生差异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架。教师是一位出谋划策的观战军师,他擘画教学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探索学习的主题或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校归属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现象式教学注重从现象或话题的选择,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既定的目标进行学习效果评估,重点检查实施的主体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重视实践操作。现象式教学有利用引导语文课程教学到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学习主体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审美主体的审美品质和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明观、历史观,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为未来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引进跨学科教学研究作为语文教改的突破口尤为必要,建议将现象式教学写入国家课程標准,将“综合性”具象化为“跨课程主题”,指出跨课程主题教学规定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点,每篇阅读课文确立不同的跨学科主题,根据学习任务群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分别作为不同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可以是“作为人的发展”“文化认同与国际化”“媒体技能与沟通”,也可以是“积极参与的公民和创业者”“对环境的责任、福利和可持续未来”“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等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群,以这些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教师备课时必须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课程里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涉及不同的语言学习素材,不同的语文实践与情境,教师教学设计要注重提高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兼顾创造力、个性化、自主合作、跨文化等不同的问题导向,防止出现语文学科知识逐点解析现象。
二、现象式教学课堂实例——以《项脊轩志》为例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民俗入课。传统教学强调知识性的传授,现象式教学则从生活入手,例如,本课可以从书斋取名谈起,中国古人都爱给自己的书房取个雅致的名字:如杜甫的“浣花草堂”,汤显祖的“玉茗堂”,辛弃疾的“稼轩”,还有曾巩的“南轩”等,明代归有光给自己的书斋取名“项脊轩”。对于这个书斋名,归有光有何寓意呢?下面就可以因势利导开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教学:古人博取功名,其核心利益在怀远追宗、光宗耀祖,上升到哲学高度,则与中国传统思想里的祖先崇拜有关。家是心灵的港湾,项脊轩里上演了怎样的人世凄凉故事呢?人生四大不幸事(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归有光独占其三,但《项》情感上悲而不哀,伤而不颓。如何看待人生逆境?语文教师可以涉足传统文化经典《增广贤文》,反向举出人生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对学生进行人生机遇与理想信念教育:羡慕、追求、渴望、希冀、祈盼是人生奋发努力的不竭精神泉源。
除了学知识,还要用知识。现象式教学强调学生动手制作创造能力的培养。讲授《项脊轩志》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当成未来建筑师,让他们根据课本,发挥想象,画出项脊轩修缮前后草图。组织学生阅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森林的论文《明代江南住宅建筑的形制及藻饰》,丰富学生建筑学美术学专业知识,这篇文章涉及到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所以,课时3可以设计成建筑学美术学课程,重点理解“阁”“室”“轩”构造形态特点。刘森林论文认为,嘉靖皇帝苛察英明,宽以治民,严以驭官。嘉靖中兴,江南商贸繁荣,人烟阜盛。住宅建筑恢复旧制,宅第奢华,缙绅文士,商贾名流,富风侈尚,蔚然涌动,群相蹈之。衣冠舆服,建筑装饰等方面所体现的等级制度无不是统治者创设的理想社会、政治、伦理秩序的物化形态。尽管明初规定了百官宅第等级禁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明初尚素,鲜有越僭之例。然历嘉靖中兴,朝禁松弛,缙绅百官以治生为急务,囊橐满盈,穷极土木,广侈华丽。项脊轩中一室一厅皆有人情世故。
古人对居室建筑蕴涵特定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窥探深藏的民族文化。“轩” 是归有光家中的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分别称呼其为“阁”“室”“轩”等不同称谓,有何深的寓意?另外,“庭”“厅”与“轩”有什么联系?其实,综合时代背景,可以从“轩”到“室”的变化,说明了归家从中兴到没落的衰变。百年老屋诉说着它过往的繁华:名门望族,累叶荣贵,虽无位于朝,然居乡间甚乐,乘马避道,亦显赫一时。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姐妹欢愉,夫妻同窗共读,相濡以沫,憧憬着家族振兴的夙愿,“阁”是止门扉的小木板屋,与楼相通,常有一些栏杆回廊之类相衬托,“阁”象征了归家家族的威严。想不到六年之后,妻子撒手人寰,音容犹在,老阁子诉说着对妻子的愧疚和家业不能重振的落寞悲凉。庭院荒废,成为老妪婢女寄身之所。至亲离世,“阁”变成“室”,“室仅方丈”,“室坏不修”,颓败不堪,破旧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厅”“庭”中有着怎样的人情世故?家道中落,分崩离析,“庭中通南北为一”,中国传统的建筑庭院是被房屋围墙合围,串联一体,体现了归氏家族的隆兴与传承。讲宗法、重血缘,无奈何“诸父异爨”,宅院被分割,“客逾庖而宴”“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往昔的名门望族沦落为社会底层大杂院。“厅”是古代家庭里重要场所,婚丧娶嫁,会客宴请,都在厅中进行,厅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庄严地方。现在变成了鸡飞狗跳,各自为政的颓废之地,厅还是被废弃了。
重振归家重任落在了归有光的身上。他开始修葺“轩”,原本是老妈子仆人们住的破屋,变成了读书之所。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审美趣味体现了官本位心理,“轩”本是大夫乘坐的装饰华美的车子,将斗室改为轩,寄予了归有光复杂的情感。“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阴暗的小屋有了阳光味道,又“杂植兰桂竹木”,兰代表高洁,桂象征登科,竹暗示气节,木渲染生气。所以,“旧时栏楯”也增胜不少,如此可爱之家庭环境是归有光追逐理想之帆,也是心灵得到慰藉之港湾。这种天人合一之胜境有了书香翰墨之味。“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后来,轩中遭火,但未被焚,作者心想,大概是神明护佑,归有光立志实现祖母“儿之成,则可待乎”,执象笏上朝做官的夙愿,在轩中发奋攻读,“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扃牖而居”,时间久了,“能以足音辨人”。“阁、室、厅、庭、轩”家庭宅院变迁见证了一个家族兴衰的演变,民居民俗文化亦能体现人世间可喜可悲的情感沉浮。
三、现象式教学本质特征
语文学习的真实性。语文学习的起点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又是语言的具体真实情境。语文现象式教学即为真实的语言项目学习,它是引导语文教学进入现实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之下的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方式。课堂上教师要设法将听说读写导入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现象式教学暨项目学习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这需要从学理上厘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现象式教学(项目学习)和具体问题真实情境四者之间的关系。语文项目学习在落实学习教学任务群情况下展开,教学任务群由若干真实问题情境组成,主要由基本问题、驱动性问题和本质问题三部分构成。语文教师依照不同任务群要求,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境,遵循真实性、情境性、主体性和社会性原则,根据教学选定的主题来确立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指向的既定學习目标和核心素养,借助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设置学习情境,设计出驱动性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过程和方法完成任务群既定的知识和技能,使情感与态度得到真实有效的培育。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构建五层环形模型,用以设定不同现象和问题情境并对应不同知识与技能。由内向外构建主体性的元认知。例如,阅读现象式教学第一层目标可设置为自我形象塑造,包括自我知识和生活管理等主题,培养元认知技能;第二层是来自社区和社会的现象,如中国梦、一带一路等与社会现象有关的主题,培养社会责任感;第三层设计为有关文化的现象,如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历史文化话题,坚持文化自信,也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文化认同感;第四层可设计成关于气候变暖、冰河世纪等自然环境的现象,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体意识;第五层设计成包括不同科学、艺术学科知识等与现实结构有关的现象,指导科学性世界观的形成。同心圆环形模型以学习者主体性为中心,有助于设立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主体认识不同层次的语言现象,理解真实世界并探索未知世界,为未来社会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学习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阐释学学者伽达默尔认为,读者阅读文本都是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去解释文本的,所谓“视域融合”即指读者视域与文本的期待视野相接触,在解释文本意义时,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情境性视域出现融合现象,“视域融合”不仅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汇合,也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当被解释意义出现代代相因时,新的前理解又不断产生,这种新的前理解又在新的情境性视域中不断融合,产生更新的理解,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新理解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未来的前理解。依据阐释学原理,现象式学习特别强调现象与个人视域、阐释历史结论的关系。从学理上看,现象式语文学习主题源于读者对现实真实现象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当然包括有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先验范畴与习性的积淀。语文学习者对语言文本出现的现象的认识具有某种机缘性和情境性,主体与客体不停地磨合,产生新的客体,这种客体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客体,而是融合了某种主体意义的客观,阅读过程中的主客体不能绝缘分开,它们互相呈现,出现在对方的视域中。因此,语文现象式学习不仅体现为学习者自身的先验条件,还包含学习者将自身置于其中的、现象得以发生的情境,即主客体交互影响的全过程。现象式学习中,语文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并着手对现象的研究开始的,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兴趣,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对象、视角和方法来设计问题,根据自身的认知和历史积淀,在新情境中不断融合多重视域,共同形成对所提出问题的理解。
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基于身体参与体验的学习过程。为了达成学习任务群关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促成学生在基于问题现象的前理解的视角下对真实世界和环境行动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已知的和未知的结论。这一过程必须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中身体、认知和真实世界三者有机统一,形成已知知识的迁移,未知知识的主动构建。通过迁移和建构两种方式回归学生语文项目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感官参与、身心统一、身体力行中理解问题现象的变化,同时使得问题情境发挥其帮助建构学生主体知识体系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现象,现象也成就学生的身心体验,在参与情境讨论过程中,学生固有的先验范畴和习性被更新的新认识替代,并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先验条件。由此可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项目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就要在驱动性问题中明确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分解基本问题。通过经验重构,学生在试错和修正中更新对语文现象的理解,伴随认识范畴的持续调整和螺旋式上升,实现认识的发生发展或飞跃。
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团队协作是创新型学习保障。为了尽可能了解问题情境真实性对象的多个侧面,现象式学习主张组建多元自治化教育部门和自主化学校机构的学习共同体,使现象式学习遵循共建共享的实施理念。学校根据当地环境,自主设计教学方式和课程大纲,制定共同蓝图与实施计划。在共同体交流研究中促进认识发生。现象式教学除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可能还涉及其他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具体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组建两类教学团队:一是跨学科团队,科任教师是现象式学习的中坚力量,主要教授特定科目,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设计授课内容,教学团队因探究现象的不同而灵活组建;二是跨年级团队,考虑到学习者来自不同年级,需要组建跨年级教学团队,共同规划适应不同年级学习者先验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形成研究小组,针对现象中特定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分享交流帮助学习者从多个方面理解与解释现象。第二,扩展学习共同体中不同成员的角色,充分利用特殊教育教师和校外专家等资源,发展专家行为。专家与社区团队,鼓励学校建立外部联系,便于学生与社区、专家开展有效的交流。组建特殊教育团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教育关怀,设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確保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语文学习的多元思维。现象式学习的实施路径。高中语文课堂与现象式教学相融合主要的实施路径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现象本身,传承“做中学”的理念,学会联系语文现象对他人观点或生活现象进行多维思考批判。培养批判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是现象式教学最高目标。课堂上可以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跨学科教学,也可以由多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合作教学”,完成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融合教学。语文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一种深度学习,不仅注重理解与体验真实世界的现象,更关注解释意义的生成过程和学习主体的心智结构生成,可以是个人体验探究中形成知能结构;可以是小组协作交流中共同体内部相互分享观点、解释论证体现的心智结构。语文考试为什么很难拿到高分,关键在于五个方面的原因,即知识积累不丰富、语境意识不强烈、文本内容不明白、表达技巧不熟悉、卷面书写不过关。语文教师应探索语文课堂如何运用多维度思考法,并以此提高语文学科的内在素养,注重学习积累,使文本理解在“做中学”真实情境中更加深刻,现象式学习与高中语文研究性课堂深度融合能使高中语文考试摆脱难获高分的困境。
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汲取欧美教与学改革的历史营养,坚持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萌芽于欧洲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劳动教育思想,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的“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教学形式可灵活多样化,为了完成学习项目内容,可以像2000年美国那样开始“翻转教学”,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国也具备了“先学后教”外部条件,可以进入预习——检测——反馈——巩固——拓展的“五环”教学模式,语文教师积极引导身边现象与语文现象式学习融合,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某一现象或某一文章,这是个问题。现在我们从最新的现象入手,融合“现象式学习”看看怎样提升思想的深刻度。语文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涉猎广泛,在学科体系中,与文史哲关系密切,在社会生活中,与劳动、休育、宗教、伦理、美学、英语、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生活经验相关。既然语文是一综合性的课程,与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和健康等内容单一相对容易整合的课程不同,所以,现象式教学认为语文老师需要与其他学科老师彼此协作、共同备课与教学,才能完成基于任务式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现象式教学从内容上看就是跨学科教学,以《项脊轩志》为例,现象式教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民居、民俗、政治、经济、吏治等多个学科知识,真正完成教学需要几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合作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学习应体现一种研究阅读课堂与现象式学习融合的设计性。传统阅读课堂缺乏运用多学科融合的现象式教学,文本解读阐释以单向分析为主,不够深入,表达欠丰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占据课堂,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无法拓展。价值思维决定思维广度,科学思维决定思维深度,高度和远度,如果以科学思维为横轴,价值思维为纵轴,二者的统一组成思维的二维平面。虽然能达成抽象意义上达到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但往往是纸上谈兵,现实中难以行得通。如果能够在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基础上延伸出相应的应变思维,就会形成思维的三维坐标,解决现象式学习问题可能由纸上谈兵转向实事求是。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组成了思维的三维结构,三者不可或缺。一维之人很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二维之人容易脱离现实条件;只有三维之人才会很处事严谨。语文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广度、深度、高度三维之上再加上远度构成时间一维,称之为空间四维。学习者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自己发展的力度。现象式语文学习鼓励思维的一体化,除了三维思维之外,还要学会将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系统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纳入思考力体系,形成思维的一体化,保持思维的创造灵性和运用价值。
例如,下面用“现象式学习”关于多维度、多学科解读方法,阐释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进行《秋思》阅读教学时,学会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教学目的必须明确,转变“认死理”的科学思维单一的思维方式,尝试用价值思维打开学生人文情思层面的思考,模仿用应变思维联系自己现实生活阐释此情此景为何让人悲凉,这叫应景,也叫教会情境性问题现象设计。
另外,现象式学习提倡多学科综合教学,教师不妨将《秋思》区分出美术、历史、政治和美学不同学科角度组织教师。美术学科视角: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一系列晦暗色调勾勒一幅凄美的简笔画,渲染了诗人主体营造的一种冷色调惨淡、悲凉、愁苦的心理氛围;历史学科视角:元朝实现森严的民族等级制度,全国人民被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不同的四个等级。反映出元朝统治者采取对汉人知识分子的压制,汉族知识分子遭遇元朝统治者的怀疑和猜忌,马致远虽然怀抱大志,但才华难以得到施展,心中的苦闷不言而喻。美学学科视角:当人生羁旅遭遇坎坷,现实生活又无处倾诉,诗人只好将万般无奈诉诸笔端,企图寻找心灵的归宿、文化的认同,流浪的灵魂需要寄托在精神家园,汉族文人的人文情思让人寒彻内心针砭肌骨。羁旅之人的内心深处充满着苦闷和忧伤,无论身处故园还是流落他乡,他们都将自己视为羁旅之人、光阴过客,这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集体形象和文化特征。政治学科视角:元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汉人特别是那些饱读诗书的汉族知识分子,始终无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秋思》塑造一个政治上受排挤,遭打击,怀才不遇而郁郁寡欢的主人公形象。地理气候层面:秋士易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意思是人内心的情意被外物撩拨活动起来。《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的运行产生了四时晨昏和天地万物。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极而衰,阴气渐生。秋冬之际阴气最重,草木衰败。阴极转阳,阳生万物,所以春天百花齐放。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迥异。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忧愁和悲伤。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时代虽不同,感情却基本相同。秋风萧瑟、树叶飘零、炊烟袅袅的深秋荒郊村落文化,构建一个尤为清冷的时空环境。现象式学习让阅读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其丰富的想象、汹涌的情思、多维的析理,馈赠语文教师一个又一个别样的课堂。
语文学习的考试评价。现象式学习与高考解题结合。2021年高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好立德树人一堂课,做精服务选才一把尺,树好引导教学一面旗,紧紧围绕高考的政治和育人核心功能,科学设计出体现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语文高考试题设计也将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18个学习任务群要求。教育部强调要“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在应用性方面做到“学以致用”。高考命题将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2019年的高考题,已经出现考查现象式学习情境问题之端倪。如语文的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种生活常识题可以采用“现象式学习”解题法,只要学生平时学习善于设置生活情境问题,并且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问题研究,此题就迎刃而解。首先是历史久远:因多种原因,时间久了,自然损坏;其次是地理气象:温热多雨、湿度大、温度高,造成纸张寿命短;再次是化学变化:使用酸性烟黑墨双面手写,使纸张脆化;最后是物理机械:档案文件用纸用破布浆机制成,柔韧性差。语文高考命题总体考查框架是“一核四层四翼”。“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语文”的问题。“四层”即指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语文高考“考什么”的問题。“四翼”即通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语文怎么考”的问题。近几年来,为了全面地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质量,语文高考试题增大探究性,体现创新性,扩大开放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现象式学习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巧置学习情境,深入研究问题,为探究问题而学习,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才不会落空。
现象式语文学习的未来设想。跨学科教学与心智结构培养结合。现象式学习是以身边真实世界现象为情境,设计问题,学生从前理解出发,真正参与探究、思考和修正对现象问题的认识,进而创造多重表征意义,形成思考事物和经验的思维结构。这个思维结构即心智结构,它是为学生未来服务的,时代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语文课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丰富自己的思维,使他们善于质疑,敏于思索。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知识的追求不受教材的限制。信息时代依赖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人们在注视现实的前提下,应更重视预测未来。当今语文教学应关注未来,彻底告别应试教学刻板、单调、陈旧的教学方式。
岁月不居,时光无情。语文教学不要再拘泥于“组词成句,连段成篇”式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学生爱好,在课堂上适当输入时代信息,不迷信教案参考,拒绝做“搬运工”。现在正高呼的“减负教学”也不能流入形式主义,仅仅缓解一下“应试教学”带来的神经极度紧张,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创造高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将课外活动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科学、哲学对话,让学生独立地探讨隐藏于现象后面的本质。让学生懂得爱,爱亲人,爱祖国,爱生命,爱大自然……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语言文字,而且要与科学联姻,师生的思维空间就都会更加扩展。语文教学也要和哲学思考结合,用哲学的眼光洞察万物,从现象到本质,让思维充满辩证的色彩。科学启“真”,哲学储“善”,美学审“美”。语文教学要学会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变为面向真实世界的现象式学习跨学科教学。语文可以将自然科学现象视为研究起点;可以通过文学创作解释科学作品;也可以关注工程、艺术等领域,通过音乐、手工制品等方式呈现学习结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感兴趣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所学语文知识与真实生活、社会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培养面向未来世界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