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双减之风 圆共育之梦
2022-05-24施春颖
施春颖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行,更加凸显了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达成家园共育共识
华夏爱婴育儿专家指出,家庭和幼儿园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只有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合力,使得教育效果更好、更显著。由此可见,家园的同向努力是保障幼儿良好发展的前提。双方要根据幼儿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协商制定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可以是大目标,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小目标,如:小班幼儿能独立进餐;中班幼儿能大胆、主动地与人交流;大班幼儿能够独立承担一份劳动任务等。在幼儿跳一跳能达到的情况下,家园共同助力幼儿的成长。
家园的同向教育,在助力幼儿发展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对自身关注的聚焦性,以及发展方向的认同性。目标的达成固然重要,但为幼儿创造感受成长过程的契机更加重要。因此,幼儿园与家庭要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协商适宜的教育方法,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才能为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新家园共育形式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发展和新时代父母接收新鲜事物能力的增强,幼儿园也打破了常规的家长会、家长助教、亲子游戏等常规化的家园共育模式。而是不断探索、尝试新颖、高效的共育形式。如:以家长在小程序打卡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能够在小程序上展示活动进行的精彩片段,真正达到家园共同参与、共同见证。以家长根据主题内容录制音频、视频的形式,教师以活动材料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增加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不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闲余时间就可以完成。
通过多样化共育形式的实践,我们发现:不仅为家长创造了更多参与班级活动、见证幼儿成长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幼儿与家长共同的话题,更重要的是,深度挖掘了家长资源,更多地应用到幼儿园的多项活动中。形式是途径,过程是见证,结果是目标。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家长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更多适宜、高效的家园共育形式!
三、丰富家园共育内容
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要占据主导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近几年的幼儿明显呈现出自理能力强、自主意识强、表达欲望强的现象。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实际需求,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相关内容,分别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大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将幼小衔接工作渗透于小中大各年龄段,并在实施中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家园共育内容是可调整、可创新的,切忌一成不变。教师要随着社会要求、幼儿发展需求、家庭教育短板的变化,确定相应的家园共育内容,力求在整合家、园、社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同享家园共育成果
“重参与,轻成果”是教师们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如同是热热闹闹上了一节教育活动,幼儿更加沉浸于环节的精彩,忽视了自身的经验获得。这就需要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再次梳理,活动重点进行提炼,便于幼儿的掌握和实践。同理,在家长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过程性的体验和显像的成果,而忽视了幼儿的教育价值。为了帮助正视共育成果,教师要将家园共育活动的相应成果和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潜在教育价值进行细致梳理,。一方面能够帮助家长认识到在幼儿发展的路上,自己不可或缺的教育地位;另一方面,能够激励家长再次参与共育活动的欲望,便于今后活动的开展。
家园共育是途径,幼儿提升是目的。在家园共育的道路上,教师务必扮演好主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角色。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