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对话学生心理健康

2022-05-24梁燕蓉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美育双减劳动

梁燕蓉

一、提出问题

根据抑郁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为7.4%,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掉报告中显示:在6至16岁的在校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流行程度最高的精神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抑郁障碍占3.0%、抽动障碍占2.5%[1],由此可见,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分析问题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此《规定》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中第四章管理要求中的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按照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心理辅导室,或者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2]

2021年7月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到校园。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然而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孩子是家长最关心的人,很多家长会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去管理孩子,逼迫孩子“学好”,但结果可能是家长不想看到的样子,孩子出现欺骗、反抗、暴力等各种逃避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分析过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因做到不要违背儿童的天性,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混合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触摸大自然的温度,数学教师,学生跟着美术教师收集四季的颜色、跟着科学教师寻找四季的脚步,跟着音乐教师聆听四季的声音,跟着数学教师观察四季的形状……[4]通过这些有趣、灵动的课程对话学生心理,使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三、解决问题

(一)用思想指导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学校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开设了《积极乐观》课程和《心理韧性》课程,同时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活动,从另一个维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关爱。通过课程的分享、活动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有存在的位置,每个孩子都能够绽放其光芒。

(二)用工具撬动课堂

学校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将作业设计纳入到学科教研中,结合学科特点,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同时研讨学科分层作业及个性化作业内容。以数学为例,学生学习了钟表之后可以自己选择材料制作钟表,低年级学生学习了对称图形,学生就选择剪纸或者绘画的方式,中年级学习立体图形,于是便尝试选择超轻黏土方式。在动手实践中拓展学科知识,“小小银行家”的作业中学生调研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从而给出最优化的存款方式、“我的作息时间表”中每一个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并晒一晒让同伴成为自己的监督者……通过作业的创新设计学生在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中更加热爱生活。

(三)用画笔装扮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促进智力、道德人格以及心灵等的发展,使得人们乐于追求真、善、美,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它作为一种真实环境的存在,一直在无声地教育学生。通过整体性的规划、丰富内容的呈现、让校园环境主动“说话”,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学校将美育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文化建设,通过环境营造浓厚的美育教育氛围,让美育教育覆盖学校的全领域。教学楼四层的艺术大厅随着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二十四节气、故宫印象、垃圾分类、阅读四季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同时这里也是学生的艺术乐园,孩子们在这里唱歌、跳舞、上音乐课。

(四)用勤劳打扮校园

习近平2021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对少年儿童讲到: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热爱劳动,勤劳是人的基本素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真实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将劳动主题教育课程进行全方位整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勞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对话自然、对话自己、对话他人的劳动中进行自我管理。

1.对话自然,打造“生态小惠园”

学校因地制宜,开辟校内种植园、葡萄园等劳动实践阵地,为劳动教育提供触手可及的平台。如:利用闲置的完小校园开辟“小惠园农场”,学生在自由支配时间走进小菜园,从春种到秋收,经过学生自主种植、自主管理,感受收获带来的喜悦。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态小惠园”的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劳动种植园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劳动锻炼与生产实践基地。

2.对话自己,人人都是校园建设者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机会,培育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成立志愿服务队,做到“人人有岗位”。每一面墙都由学生来布置,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来打扫,校园成为学生的第二家园。

3.对话他人,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校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鼓励在寒假期间,并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到学生必做实践作业中。学生可进行一些居家劳动活动,如:每天十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等。同时也通过家访形式建议家长在家做到陪伴学生一起劳动,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猜你喜欢

美育双减劳动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