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个理论框架

2022-05-23赵德起丁义文

关键词:国民经济逻辑话语

赵德起 丁义文

(1.辽宁大学 亚澳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2.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充分展示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的发言权,就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国民经济学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构建其话语体系具有必然性。

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事实与规律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学能够从发展逻辑上做出思想与理论的解释,即构建出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国民经济学围绕着国家、人民与经济三个核心概念,深入研究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如何发挥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等关键问题。总的来说,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这一核心与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实践与理论成果契合度很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创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更加明晰,定位更加准确;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来源;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科学;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不断提升;创新已经日渐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这些成就相匹配的,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论成果也相继产出。国民经济学核心要义、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高度相关性要求国民经济学学科肩负起用国民经济学的话语解释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与任务。

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学科知识的支撑,更需要有学科人才的支撑,还需要有学科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支撑。国民经济学作为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相生,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与付出,已经具备了构建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扎实的知识、人才与发展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就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性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微观规制、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等领域产出大量的成果。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学尚未形成完整、易于理解的标识性概念以及打造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不够科学。一是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国民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并不统一,中国特色的鲜明性不够。“国民经济学”这一概念若要形成标识性概念,需要充分体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同时又要符合学术规范。二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关系的论述仍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入。人民与经济的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国家与经济的关系等是国民经济学所有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深入研究国家、人民和经济的深刻内涵与时代特征,进而明晰三者关系是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内容。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理念需要更为深入的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内核。国民经济学的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从而引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总之,构建中国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此,本文围绕话语体系研究相关的问题、概念、逻辑、关系、表现形式、保障方式等内容开展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研究。下面将依次就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相关文献述评、总体框架、核心概念、基本关系与主要逻辑、实现形式与保障方式、运行机理、路径选择等问题展开论述。

二、文献述评

(一)国民经济学研究主要流派

不同的学者对国民经济学基本理论学派的划分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学派和国民经济核算学派。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是市场不是万能的,自身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核算学派偏重国民经济运行的定量分析,重点侧重于国民经济核算和预测,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来分析国民经济运行。

进一步考察,从理论支撑来看,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学派是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学派是基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特征的揭示,提出宏观政策主张,最后还是回归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两个流派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偏重于借鉴已有的理论框架,并未形成国民经济学,尤其是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要关系、一般逻辑等。从研究内容来看,两个流派侧重研究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效果,而对于国民经济学中核心之一“人民”的研究甚少,对于国家、人民和经济的本质及其关系这一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的对国民经济学 “做什么”和“怎么做”研究相对较多,而“为什么”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的思想及理论来源问题研究较少,而这恰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因此对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的话语体系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二)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学者对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国民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研究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及其平衡协调的规律性,必须清楚地了解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了解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钱伯海等学者对此持赞同观点(1)参见钱伯海:《国民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3页。。二是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系统运动及其规律,是广泛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综合管理学科。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研究者包括李华与刘瑞、林木西与黄泰岩、张静与张今声、刘芳等(2)参见李华、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5页;林木西、黄泰岩:《国民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张静、张今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5页;刘芳:《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对象》,《中国商论》2018年第34期。。三是国民经济学应该是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顾海兵与齐心等在此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3)参见顾海兵、齐心:《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4期。。

从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来看,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国民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强调其宏观性,而较少关注“国民经济学”中的“国家”与“人民”这两个部分,因此研究对象中关于“国家”和“人民”的内容相对较少,且未被列入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之中。此外,对于“经济学”部分的研究强调的是用什么方法对国民经济(系统)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而对支撑国民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对国家、人民、经济三个关键概念以及三者构建出来的国民经济学的一般逻辑进行深入研究。

(三)国家、人民、经济的本质

国家、人民与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学”中内嵌的三个关键词,其核心内涵应该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从文献情况来看,研究国家、经济本质的文献较多,研究人民本质的文献较少。即使研究人民,也更多是关注“人”的本质,而对于“人民”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国特色“人民”的内涵更需要深入研究,对“人民”内涵及其在经济中作用的研究是国民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

具体来说,关于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4)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年,第95页。。刘志、卢根源等很多学者都赞成此观点(5)参见刘志:《人的本质和人类发展价值追求的反思》,《求索》2015年第11期;卢根源:《人的本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海派经济学》2018年第4期。。此外,米尔顿·弗里德曼、卢梭、约翰·密尔等认为人的本质是绝对自由的,但从现实来看则受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的本质又是相对自由的(6)参见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13-14页;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年,第75-76页;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年,第55页。。人的本质相对自由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进一步理解,是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认同。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缺乏人的内在特征方面的理解,即人为什么能够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认识。此外,“人”不完全同于“人民”,国民经济学侧重于“民”,对于“人民”,尤其是中国特色的“人民”的研究仍旧需要深入。

关于国家的本质特征,恩格斯认为它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利,包括公共性特征和阶级性特征(7)参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张仲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第113页。。张寅、吕世伦、王同新等都引用过此观点(8)参见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2-63页;吕世伦:《列宁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42-143页;王同新:《恩格斯国家本质特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9期。。国家只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也是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这一国家的概念强调了权利于其中的重要地位,且表明其具有公共性,同时重视了国家的经济性与阶级性,也显示了国家与经济的基本关系。从国家的本质特征中不难看出,国家与人民、国家与经济的关系,这其中蕴含了国民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逻辑,国家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关于经济的本质特征,已有研究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方面,对市场经济的研究较多。李洪峰与尹宣明、张玮、张敢明与杨勤等认为计划经济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或人士)来决定社会的生产和调配,不再是分散的经济主体(9)参见李洪峰、尹宣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州学刊》1982年第5期;张玮:《基础与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理论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第4-5页;张敢明、杨勤:《跨越陷阱之路——寻觅社会管理的理想运作框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56页。。何中华、安福仁、商兆鑫、朱延福、刘景泉、张银杰、张兴让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经济方式(10)参见何中华:《试谈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安福仁:《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干预》,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商兆鑫:《从市场经济的两重性看精神文明建设》,《学习与实践》1994年第11期;朱延福:《试论中国的改革哲学》,《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刘景泉:《社会结构论》,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疑难问题探索》,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第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3页;张兴让:《生存·人性的核心》,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第275-276页。。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环节来构架经济流程,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来完成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力的布局,用价格信号来诱导和调节社会生产与消费,协调供求关系,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以计划方式、市场方式或两者共同作用的方式运行经济,但对其基本假定经济是什么研究不足。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恰恰要研究的是经济的本质,尤其是经济本质的中国特色。

(四)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核心关系

从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出发,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至少需要厘清以下三种关系: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以及人民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国家、人民与经济三者间的关系,宋睿宸等认为国家和经济共同服务于人民,经济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有组织的国家机构的成员,国家与其相比是占优势的。关于国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是经济作为国家保障的一部分,在这里经济被认为不独立存在的;二是经济是国家的“仆人”服务于国家,经济在这里被当作独立存在的,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机制,而国家让经济服务于其统治;三是经济作为国家独立的伙伴而存在,经济和国家是一种类似于“你与我”的平等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四是国家和经济共同服务于整体国民,经济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有组织的国家机构的成员;五是经济和国家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依托的关系(11)参见宋睿宸:《海德曼经济法观点述略——以一战二战间的德国经济法为视角》,《经济法研究》2016年第1期。。关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唐爱军与任俊认为,国家和人民是中国道路的动力结构,是中国道路展开的其中两大重要因素(12)参见唐爱军、任俊:《论中国道路的内涵和特点》,《宁夏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关于经济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顾海良认为,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仅同生产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有着重要的关系(13)参见顾海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纪念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60周年》,《毛泽东研究》2020年第4期。。

总的来看,从经济学以及从国民经济学角度分析国家、人民、经济之间关系或其中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相对很少,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研究就更少。已有研究主要认为:国家和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都有自己的运行机制,二者共同服务于人民。这些结论尚不能充分揭示国家、人民和经济三者间、国家与人民之间、国家和经济之间、人民和经济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而这四种关系是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五)国民经济学中的“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逻辑是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人民中心是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李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 “指南针”,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 “动力源”,是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 “助力器”(14)参见李冉:《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8期。。刘旭友建议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发展的利益,切实把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15)参见刘旭友:《习近平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新发展——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12期。。韩喜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但是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大区别,并不是同一层面、范畴、时空上面的概念(16)参见韩喜平:《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新长征》2018年第3期。。邝劲松分析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及其内涵特征(17)参见邝劲松:《经济发展逻辑的嬗变与创新:从以GDP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李艳、林木西、李博欣等认为经济建设应该以人民为中心,要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体制(18)参见李艳:《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构建》,《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6期;林木西:《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1期;李博欣:《试析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15期。。

总体来看,国民经济发展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有了较多的增加,主要集中于人的需求满足层面的“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共同富裕下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虽然提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并未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及人民如何才能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逻辑等问题做出系统的研究,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

(六)制度视阈下国家本质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逻辑是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深入考察国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具有强大的第三方力量,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具有制度的重要属性,是制度推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国家制度是运用宪法和法律以确定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也就是规定国家权利归属及权利实现形式的制度。巴泽尔认为国家是集体行动的逻辑(19)参见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31页。。罗伯特·杰克曼认为制度化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制度能力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能力的关键部分(20)参见罗伯特·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7-8页。。霍春龙把国家制度界定为在实现人民民主过程中所涉参与人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21)参见霍春龙:《国家制度建设的涵义探析》,《前沿》2008年第1期。。赵宇峰、林尚立认为制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代国家建设与成长,其标准为是否具有现代性、是否具有适应性和是否具有有效性(22)参见赵宇峰、林尚立:《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中国的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5期。。同时,王海明指出国家制度好坏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人道,使人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而成为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经济活动应该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不是政府管制,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自由(23)参见王海明:《国家制度的价值标准和取舍原则》,《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李放认为制度质量是衡量和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变量,优良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序推进现代国家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24)参见李放:《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由上可知,国家是一种有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人在国家制度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国家制度的建设也要服务于人的发展,国家制度的建设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其主要的运行方式是规定权利归属及权利实现形式,即进行权利配置。国家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其与经济和人民关系密切,现有文献对国家的研究较多地探究国家制度如何优化创新、国家制度运行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而对国家制度的本质特征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这正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明晰的内容。

(七)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政府与市场关系

政府是国家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政府与市场均具有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功能,两者关系协调则促进经济发展,否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学者们对两者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

诸多学者认为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厉以宁认为市场与政府均是资源配置的调节者,市场是基础性的,政府是补充性的(25)参见厉以宁:《市场经济大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583页。。张素芳认为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机制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6)参见张素芳:《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机制》,《江汉论坛》2014年第10期。。钱伟刚认为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边界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可以从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三个层面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加把握好新时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7)参见钱伟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从政府和市场的统分视角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3期。。

林毅夫、张明澍、冯新舟与何自力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积极的方式管理经济,政府管理的公共政策不是在计划经济下发挥作用而是在市场经济下发挥作用(28)参见林毅夫:《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张明澍:《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6期;冯新舟、何自力:《中国模式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11期。。进一步地,杜飞进、张维迎、曹文宏、周军等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需要不断地协调与配合,政府要尊重市场的规律,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能是要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这样可以保证政府既不会不管市场,也不会过度干预市场。政府力度的扩展可能导致市场本身的毁灭。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应呈现多样性变化,要根据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实际发展状况找寻出政府与市场的相互替代的最佳契合点,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也应当持一种动态的观点(29)参见杜飞进:《论政府与市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张维迎:《怎样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民商》2015年第4期;曹文宏:《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基于政治和经济的二维解读》,《东南学术》2014年第6期;周军等:《论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当代经济》2019年第4期。。卫兴华与闫盼认为市场配置资源只限于微观经济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应由政府决定或主导(30)卫兴华、闫盼:《论宏观资源配置与微观资源配置的不同性质——兼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和范围》,《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第4期。。周文与包炜杰认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31)参见周文、包炜杰:《国家主体性、国家建构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西欧、美国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5期。。

总的来看,对于国民经济学中市场与政府关系,学者们的关注度比较高,特别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问题感兴趣。对于市场于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学者们大多观点相同,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政府如何与市场相协调也有较多的可供借鉴的成果。不过,研究者虽对政府参与市场约束下的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但从基本逻辑的层面加以深入研究相对不足,而这正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

(八)国民经济管理、治理

从管理角度对国民经济学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多,成果也较为丰富。徐围众与王思敦、王海平与吴春波、李树琮等认为国民经济管理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从社会层面展开的全局性统一管理模式(32)参见徐围众、王思敦:《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页;王海平、吴春波:《国民经济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页;李树琮:《国民经济管理与生产力布局》,《当代财经》1991年第6期。。林木西、李博欣等认为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包括宏观调控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管理最终目标,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3)参见林木西:《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1期;李博欣:《试析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15期。。从治理角度研究国民经济学的成果较少。林木西等认为国民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主要是指国家战略管理、规划管理、监测预警管理、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规制等既要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要符合国民经济系统运动的规律性,体现特殊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34)参见林木西:《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推进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2期。。周文与何雨晴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35)参见周文、何雨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纵横》2020年第9期。。

学者们对国民经济管理与治理的研究是建立在国家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的假定之下,国民经济管理文献较多,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管理或治理的原则、内容、方式等。国民经济管理或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的显性化,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着重深入研究国家管理或治理的机理,提炼出中国特色的国家管理或治理的一般机理。

(九)国民经济学中战略、规划与政策

国民经济战略、规划及政策是国家管理或治理具体表现形式,是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内容,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明晰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一般逻辑。学者们对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关于国民经济战略,张静与张今声、代明等认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由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即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包括经济、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福利等在内的综合性战略,是带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战略,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国民经济战略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协调、系统全面、整体优化的功能。我国长期以来确定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6)参见张静、张今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年,第2-3页;代明:《发展战略管理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13页。。关于国民经济规划,张虹、于华锋等认为国民经济规划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是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根本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对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一般包括安排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恰当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布局生产力,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等(37)参见张虹:《完善国民经济规划指标体系的思考》,见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年;于华锋主编:《河南省高级经济师业务考试指南 宏观经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页。。钱伯海等、张茉楠、胡雪梅、朱启贵、任红梅、许宪春、胡健、游士兵与高原等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是以比较简明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国家主要方面的度量和评价、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以发展为目标或原则办事、评价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三个方面(38)参见钱伯海等:《略论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研究》1993年第6期;张茉楠:《顺应全球新趋势全面改革中国国民核算体系》,《金融与经济》2014年第9期;胡雪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朱启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基与变革——兼论钱伯海教授的重要理论创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6期;任红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与发展探讨》,《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31期;许宪春:《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5年的修订》,《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胡健:《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演化的理论动因:历史回顾与展望》,《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年第12期;游士兵、高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历程与展望》,《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3期。。

学者们对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的研究较多,而对国民经济政策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内容、功能及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于其背后的制定逻辑、运行逻辑等原理性的内容研究相对较少,而这正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要着力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总体框架

话语体系总体理论框架对话语体系其他内容的研究具有指导性与约束性,主要包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关系、主要逻辑、根本遵循、目标约束、实现形式、保障方式、优化创新等要素。基于构成要素核心内涵及其内在联系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框架如图1。

图1显示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总体框架各个组成部分与其具体内容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还重点显示了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围绕解决国家功能、人民中心与经济发展三个核心问题的一体化机理。

图1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总体框架

一是核心概念——人民、国家与经济。“国民经济学”内嵌着人民、国家与经济三个概念,也显示了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内在联系。三个概念的核心内涵与外延各有不同,主要是创造力、需求、权益、思想创新视角下的人民,权利配置、契约完备、第三方力量实施等视角下的国家,交易、收益、成本视角下的经济。三个核心概念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础。二是基本关系——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人民与经济的关系。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人民、经济与国家三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三者间基本关系,基本关系奠定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的主框架。人民是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逻辑终点,即经济发展是人民推动的,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人民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发展是人民推动的,国家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纠错功能与加速功能。沿着“人民—国家—经济—人民”这一基本逻辑可构建出基于人民、国家和经济本质的关系体系,形成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关系基础。三是主要逻辑——根本逻辑、整体逻辑、发展逻辑、人民逻辑、国家逻辑等。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逻辑是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整体逻辑就是话语体系内容协同的逻辑,发展逻辑重在研究经济如何发展的机理,人民逻辑重在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机理,国家逻辑重在研究国家如何实现纠错与加速功能的逻辑。四是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为人民服务。重点在于人民权益保障、人民思想解放、人民需求满足、人民创造力释放四个方面的机理。五是目标约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目标,人民潜能开发、国家功能实现均是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更有效地释放人民潜能,有效实现国家功能。六是实现形式——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概念、主要逻辑、基本关系、根本遵循与目标约束下的思想、理论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以展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会分不同层次体现话语体系的思想与理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作为话语体系实现形式的重点在于其内在机理、本质特征。七是保障方式——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在于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研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制度逻辑要从产权、契约、第三方力量等角度加以研究,重在明确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的一般机理。八是优化创新——核心内容的动态演化。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是全面的优化与创新,同时也是重点化的优化与创新,重点研究体系中每个部分的优化创新机理与各内容协同下的整体优化和创新机理。

四、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话语体系的基础,因此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夯实话语体系的底层逻辑。核心概念直接决定着话语体系的主要关系、基本逻辑、表现形式、目标约束等诸多内容。掌握核心概念的本质规定性对于全面把握话语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性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概念本质规定性需要研究生成机理、基本内涵、主要外延、演化逻辑、基本规律等内容。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包括经济、人民与国家,三者的内涵与外延即其本质规定性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出发点。

(一)经济的本质规定性

经济实为“经”而“济”之,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通过交易而获得效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增长。其起始于“经”,即交易,其目的在于“济”,即效用或收益的增加。经济的这一根本特征表明交易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经济才会不断发展;交易者效用或收益不断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约束,只有交易者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才是有效率的经济发展。因此,经济是通过交易主体间的交易促进主体收益增长,主体收益增长促进交易的不断循环过程。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一是经济受交易与主体效用两者制约与协同,两者共同生成经济且促其发展,交易的特质与交易主体的特质共同生成经济的运行机理。二是经济概念中交易主体包括个体、企业、国家等所有参与交易活动的各类主体,交易主体具有层次性,各层次主体间相互嵌套,形成交易主体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收益的增长包括总收益的增长和各个主体收益的增长两个方面,两者均需要实现增长。三是不断扩大交易范围,提升交易质量是经济保持活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推进不同主体间资源的交易,增加主体于交易中的效用,才能更好地激发主体的需求与供给能力,进而促使交易进入螺旋上升的良性通道。因此,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走合作共享发展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四是交易主体的交易能力决定着其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益,交易能力越强,其于经济活动中的收益越大,反之越小。因此,为保障经济的活力,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的交易能力。进一步地,要防止具有较强交易能力的主体利用其交易能力的优势获取垄断收益,从而破坏交易使主体收益均获得增加的基本原则。五是交易过程中的收益分配需要各个交易主体协调解决,在保障所有交易者收益增长的前提下,注重收益的配置结构、收益的主体结构、收益的产业结构等的协调,既要保障主体交易的积极性,又要避免贫富分化。六是加强交易环境的优化,促进交易方式的创新等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者收益,保持经济高效发展。因此,加大交易环境建设的投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就可以实现集聚式的经济发展。七是交易者的创造力是经济有效运行的根本动力。交易者的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创新,其会形成大量的有利于交易的原始创新。进一步地,原始的思想创新会型化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交易的变革,提升交易水平,增加交易收益,推进经济进入更高的运行平台。八是交易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非市场方式进行,两种方式可以互相协同,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易者收益,找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契合点。

(二)人民的本质规定性

“人民”中,“人”为基础,“民”为根本,即“人”以“民”为本。“民”意在强调“人”的无差异性,人人均应将自己视为民,人人都应具备服务于民的思想,“人民”之中蕴含着“人人是民,人人为民”的基本思想。从经济的视角来看,人民是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逻辑终点,即人民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经济的主体。创造性是人民的本质属性,人民创造了经济,经济服务于人民,人民的创造性会推动经济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人民的创造性集中体现为思想的创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人民通过劳动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人民的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是在创造中的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即人民既创造了供给,又创造了需求,既是供给者,也是需求者。此外,人民还兼具个体性与群体性,即个体创造与群体创造,且群体创造具有规模效应。总之,人民是以“人”的发展与“民”的进步为目标,用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造性劳动借助不同的载体从供给与需求两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一是创造性地激发与释放是人民发展的关键,“人”的创造性是基础,“民”的创造性是“人”创造性的集聚,具有规模效应。人民的创造性对经济具有加速作用,群体创造的加速作用强于个体创造的加速作用。创造性加速效应包括基于数量的创造性加速效应和基于质量的创造性加速效应。二是“人”的创造性价值受制于“民”的进步程度,“民”的进步是衡量“人”创造性价值的终级指标。“民”的进步才是“人”的真正进步,因此激发与释放“民”的创造性,促其产生规模效应是促进人民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是人民的创造性会显性化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且进一步型化为资本、技术与制度,即资本、技术、制度等都是人民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载体。人民创造性劳动的不同载体是人民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性强调其适用于所有经济活动,特殊性强调其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区域作用不同。这些载体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人民基于实际的抉择能力。四是在经济活动中,人民的创造性集中体现为创造供给与创造需求,创造需求与供给是人民的本质属性之一。从根本上来讲,创造的需求是人民最根本的需求,满足创造的需求是人民发展的关键;创造的供给是人民最根本的供给,促进创造的供给亦是人民发展的关键。具体来看,人民创造的需求与供给主要表现为思想、技术与制度三个方面。人民需求的创造会引领供给的创造,供给的创造会进一步推进需求的创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五是人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人民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终衡量标准。“经济”中的“经”与“济”的主体均是人民,人民推动了交易,交易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促进人民效用的增加。进一步地,人民的创造性则是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质量的原动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三)国家的本质规定性

国家具有经济性,国家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国家具有人民性,国家的宗旨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国家以其强有力的第三方力量体现其经济性与人民性,即国家通过实施第三方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与保障人民权益。第三方力量是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以其第三方力量主要通过配置权利与完备契约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与对人民权益的保障功能,而权利与契约则是制度的另外两个核心要素,因此国家是一种制度,是以第三方力量为核心要素的制度。可见从经济角度考察国家,国家是人民中心约束下以第三方力量通过配置权利、完备契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这一概念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一是国家作为一种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但其能否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关键在于其实施第三方力量时能否“制”于“度”。也就是说,国家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国家历史的客观的选择第三方力量实施时点与节点的能力,因此,国家治理能力中的决策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市场制度本身的缺陷与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是国家参与经济活动两个基本的“度”,即国家制度应以弥补市场缺陷与纠正市场错误为实施第三方力量的基本目标,与之相匹配的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功能分别是加速功能与纠错功能。二是国家发挥其功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创造了国家,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制度是人民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国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是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国家运行的核心目的就是依靠其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第三方力量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国家发挥功能的主要方式是配置权利与完备契约。产权与契约均是制度的核心要素,其中权利是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制度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权利配置来实现的,而国家又拥有强有力的第三方力量,因此其配置权利具有必然性与可行性。契约是产权的型化,帮助配置后的产权实现其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国家所拥有的第三方力量同样可以对契约加以完备。因此,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其纠错与加速度功能依赖的是基于其作为制度本质特征的配置权利与完备契约。

五、基本关系与主要逻辑

话语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其构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是重要内容之一,不同要素间的联系构成话语体系的各类关系。其中基本关系是贯穿整个话语体系的关系,其与核心概念密切相关,即核心概念会生成基本关系。进一步地,话语体系各类关系的内在联系会形成话语体系的运行逻辑,基本关系的内在联系会形成话语体系的主要逻辑。基本关系与主要逻辑如血脉活化了话语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将静态的体系升级为动态的体系。

(一)基本关系

基于核心概念,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关系包括三个: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人民与经济的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三种关系各自的演进及变化规律、三者所构成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基本关系框架是基本关系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地,基本关系约束下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其他关系主要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制度与经济的关系、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关系、权利配置与权利约束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在基本关系及其衍生的其他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关系体系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骨骼。

1.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与推动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家主要是利用其第三方强制力量对经济发展中交易者的权益进行保障,同时相机抉择重大战略问题,从而推动经济更快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家力量的增强,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治理能力。进一步地,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具体化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关系、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其中尤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一般会体现在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纠错功能与加速功能上,具体化为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总之,国家与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如何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刻认识国家的本质与经济的本质,精准把握国家参与经济活动的时点与节点。

2.人民与经济的关系。人民是经济的创造者,是所有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始推动力量。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极大地扩展了人民参与经济活动的范围,更大程度地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从本质上讲,经济是人民的经济,人民是经济的人民。人民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且有着向更高水平不断演进的基本趋势。两者关系的发展是围绕着供给与需求展开的,供给与需求既是人民的要素,也是经济的要素,是连接两者的纽带。经济发展中资源供求的变化情况是人民供给与需求能力的直接体现,两者匹配才能推动经济与人民的共同发展,如果不能匹配则经济与人民的发展就会迟滞。两者的匹配度高,则经济与人民发展水平就高,反之则低。人民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以思想创新,进而形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人民会以个体与集体的方式发挥集聚效应,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经济活动空间的扩大、交易机会的增加为所有的人参与经济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经济活动时空的延展确保了具有差异性的每一个人都有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机会,可以说只要经济的规模足够,就可以满足人民的所有交易需求。

3.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集中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人民是国家的人民,全力推进国家的发展。人民创造了国家,国家服务于人民,提升人民效用,人民进一步促进国家发展,从而形成了“人民→国家→人民→国家”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集体行动逻辑的国家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是为谋求大多数人更多的利益而存在的,同时人民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人民借助于代表其自身利益的国家来不断释放自身的潜能。国家通过第三方强制力量配置权益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尤其是创新的需求;人民通过创新技术与制度来不断优化与完善国家功能。两者互相推进,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国家、人民与经济三者共同形成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关系,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 “人民←→国家←→经济”的基本关系框架:人民以其创造力创造出国家这一制度形式,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国家自身的成长、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好地释放了人民的创造力;经济的发展亦会推动国家的进步,进而影响人民的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逻辑

基于经济发展、人民中心与国家功能三个基本问题,国家、人民与经济三个核心概念,国家与人民、经济与国家、人民与经济三个基本关系,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包括五个主要逻辑,一是根本逻辑(核心路径),即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问题;二是整体逻辑(一般框架),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运行机理问题;三是发展逻辑(目标约束),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话语体系中经济发展的机理问题;四是人民逻辑(根本遵循),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发展中人民中心的问题;五是国家逻辑(动力解析),即中国特色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问题。

1.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根本逻辑——核心路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逻辑来理解这一体系,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根本逻辑的问题,也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路径选择问题。根本逻辑是贯穿于体系始终,且存在于体系各个部分的核心逻辑,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均可以用来对国民经济及其相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统领的核心逻辑。这一逻辑必然反映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核心概念和主要关系,是三者的集中体现。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个核心概念——人民、国家、经济及三种基本关系演绎出来的“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逻辑,即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路径。这一根本逻辑中包含着经济发展、人民中心与国家功能三个核心问题,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发展的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和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逻辑。此根本逻辑中还蕴含着核心路径、一般框架、目标约束、根本遵循与动力解析等五个关键问题。根本逻辑存在着其内在规定性和中国特色,内在规定性强调根本逻辑的核心、重点、主要矛盾、演进路径等内容,中国特色指根本逻辑内在规定性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与规律。

2.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整体逻辑——一般框架。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整体逻辑,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般框架,旨在强调这一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所形成的运行逻辑等诸多问题。整体逻辑包括一般框架的一般逻辑和一般框架的中国特色两个层面。具体来说,一是人民、国家和经济的核心内涵与外延问题。其核心在于三个概念的本质规定性,包括基本内核及其变化规律。二是人民如何发展、国家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重点在于人民、国家和经济各自演进的一般路径及模式,三者各自内核约束下演进的基本规律。三是人民与国家如何协调、国家与经济如何协调、人民与经济如何协调的问题。这三者的关系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种基本关系,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石,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本质都是这三种关系不断演变与协调的过程。四是三个核心概念与三种基本关系约束下的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运行的一般机制。机制可以揭示出这一体系中的主要矛盾、特殊路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等一般性的结论。总之,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整体逻辑是按“核心概念本质—人民中心原则—三种关系协调—整体框架机理”运行的。

3.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发展逻辑——目标约束。经济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发展方能解决国家发展与人民发展的问题,因此这一逻辑也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目标约束,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民福祉。经济发展逻辑包括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经济发展动力所形成的不同发展路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基于交易以提升交易者效用这一假定,经济发展中如何“经”才能“济”、“经”与“济”的规模、影响“经”与“济”的因素等问题是重点。二是劳动、资本、技术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尤其强调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内核是什么,这四个要素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协同与协调推动经济发展等内容。三是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问题。制度以其产权、契约和第三方力量三个内核,以及需求、供求均衡和主体生存周期三个外部约束来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这些路径如何形成、如何演进等是重点。四是创新如何驱动经济发展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即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三种创新发生机理、演进过程、相互间的协调等问题尤其重要。特别地,思想创新如何引领制度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如何保障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如何触发思想与制度创新等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五是国民经济发展逻辑的中国特色归纳问题。主要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选择、路径选择、时点与节点选择等彰显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逻辑的相关问题。总之,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发展逻辑是按“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发展的动力逻辑—经济发展的制度逻辑—经济发展的创新逻辑—经济发展的中国逻辑”这一思路展开的。

4.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人民逻辑——根本遵循。人民中心问题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说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要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要用人民中心的逻辑来引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要包括人民中心的核心内涵、实现人民中心的途径、人民中心的发展路径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问题。主要探究满足人民需求、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全面发展、解放人民思想等以人民为中心的特质,进一步探究这些特征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一般机理。二是研究如何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主要分析人民需求内容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变化的机制、需求满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等问题。三是研究如何充分保障人民权益的问题。主要分析人民权益的内涵与外延、权力与利益的协调、人民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构建等问题。四是研究如何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问题。主要是研究人民的全面发展何以成为以人民为中心逻辑的根本内涵,具体包括人的潜能如何开发的问题,如何尊重人民的个体差异的问题,如何历史辩证看待人民全面发展问题等。五是研究如何持续解放人民思想的问题。思想创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其源头均是思想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牛鼻子”是如何解放人的思想,持续推动人的思想创新。主要探究如何充分了解与尊重人民思想创新的基本规律,如何构建持续明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战略引领人民的思想创新,如何总结归纳人民思想创新的精髓等问题。六是深入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逻辑的中国特色问题。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研究人民中心的路径、人民中心的丰富内涵、人民中心的发展机制等问题。总之,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人民中心逻辑研究按“人民中心的本质—人民需求—人民权益—人民全面发展—人民思想创新—人民中心的中国特色”的思路进行。

5.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国家逻辑——动力解析。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研究的是国家如何使用其第三方力量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纠错与加速功能,即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动力解析。具体来说,一是国家与市场如何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的问题。重点在于对市场与国家本质、市场运行机制、国家运行机制、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等问题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国家作为第三方力量如何介入市场,最大化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潜能问题,即如何释放国家红利的问题。二是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机理。主要研究国家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如何通过配置权利、完备契约与行使第三方力量来构建系统化的治理体系,形成横向连通纵向深入的不断优化的动态治理体系。三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生成及实施机理问题。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生成、运行及优化的逻辑构成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实现体系。四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机理的问题。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第三方力量在其实现体系中实施程度,包括国家治理能力主体构成、实施路径、风险管控、能力评估等一系列问题。五是国家创新问题。主要是国家本质功能的创新、治理体系及其实现体系的创新、国家治理能力的创新等问题,这是国家能够实现其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六是国家动力的中国逻辑问题。包括国家第三方力量、国家治理体系、战略规划与政策、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国家创新等方面的中国特色。总之,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国家逻辑按“市场约束下国家红利释放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实现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国家动力的中国特色”的思路展开。

六、实现形式与保障方式

实现形式是话语体系相关思想与理论的外化,是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障方式是话语体系实现形式的基本约束,也是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关涉话语体系的思想与理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服务于实践,是话语体系思想、理论在实践中的载体。实现形式是话语体系概念、关系、逻辑、目标等一般性内容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保障方式是话语体系实现形式的使用主体使用实现形式的基本工具,两者都是实践对话语体系的客观要求,是话语体系是否符合实际的“试金石”。

(一)实现形式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实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三者从宏观到微观构成了三个层次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话语体系核心概念、基本关系、主要逻辑、目标约束等内容的集中体现。这一实现形式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形成及运行机理。主要包括市场约束下的机理、政府约束下的机理、政府与市场协调约束下的机理,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三者的协同机理等。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生成与运行机理中的根本约束是人民中心,目标约束是经济发展,动力约束是国家功能。二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选择逻辑。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选择具有一般性、历史性、客观性与协同性。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其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但同时这种差异性是基于其内在规律约束的一般性,市场主导、国家推进、人民中心是其一般性的内在规定。基于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核心内容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有非常多的存在形式,这些形式本身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关键在于能否选择出合乎特定发展环境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同时,选择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还需要充分考虑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内涵与外延上的内在协同,确保三者在一般性上的同步与适用上的特殊。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化、动态化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选择机制,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出最优的选择。三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优化和创新。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事实,不断优化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构成要素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优化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构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体系上,包括横向上的延展与纵向上的拓深。横向延展重在战略、规划与政策向更多地区、更多领域、更多行业的延伸;纵向拓深重在对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内在特质、基本规律的不断发掘,同步于经济发展。优化和创新需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同”强调一般性,“异”强调特殊性,要形成一般性统领下的各具特色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一般地,战略、规划与政策适用范围越广,其一般性越少,特殊性越多,但一般性对特殊性的引领作用越明显,所谓提纲挈领。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需要“纲”清“领”明。

(二)保障方式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保障方式为治理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主体运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工具。治理现代化由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制度体系的建设,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制度实施能力的提升。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的基础与遵循,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的外化与应用。

对于国民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一是要认清制度本质及其运行机理。制度是通过保障资源有效流动和创造新资源的方式满足大多数人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内核包括产权、契约和第三方力量,其中产权是核心,契约是保障,第三方力量是监督。满足大多数人需求、与各类主体生存周期相匹配、与资源的供求状态相匹配是制度的外部约束条件。内核约束与外部约束下制度会形成不同类型,并且以产权与满足大多数人需求为约束的制度演进为其主路径。制度弹性区间的存在激发出交易者的创造力进而使交易保持活力。市场制度、道德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其中市场制度是核心制度,道德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第三方约束力量,且道德制度约束成本低于国家制度。制度选择要经历以国家制度为主的强制约束到以道德制度为主的自我约束的过程。市场制度本身不能解决资源与交易者间配置悬殊的问题,而人所具有的动物性特征又使得道德制度不能完全消除这一弊端,市场与道德的“失灵”使强制约束的第三方力量国家介入经济活动是必然的。国家力量介入市场制度的关键是约束人的行为,而非改变市场制度的规则。国家制度除了可以弥补市场制度本身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其对市场制度的优化与创新具有加速作用,可以帮助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要注重国民经济发展中各层次、多类别制度的协同性,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率。国民经济发展制度体系中各层次不同类别制度协同首先是制度本质特征的内在协同,主要包括权利配置、契约完备与第三方力量实施三个内核的协同,同时包括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尊重主体生存周期、推动供求均衡三者的协同,这六个基于制度本质的协同可以确保国民经济发展中制度体系的稳定性。其次是制度的外部协同。包括国家间、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制度的协同,同一类别制度的纵向协同等。制度的外部协同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成本,减少制度负外部性的溢出。总之,治理体系即制度体系的建设要充分了解制度本质与经济发展事实,充分体现出治理体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不断提升其现代化水平。

对于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充分了解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国民经济治理能力强调经济活动中治理主体运用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主体的选择能力、实施能力、纠错能力与协调能力。选择能力强调治理主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适合制度的能力,实施能力是治理主体用所选择制度处理具体经济活动的能力,纠错能力则是治理主体在选择与实施制度过程中调整与优化制度的能力,协调能力是治理主体与其他主体在运用相关制度中的协同与优化能力。从一般意义上看,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在治理体系与治理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制度选择能力,即制度选择的决策能力。二是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原则。国民经济治理的目的是通过保障国家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来增进人民的福祉,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人民的发展为起点与终点的,人民中心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刚性约束。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的人民中心包括激发人民创造性与满足人民需求两个维度,始终坚持服务于人民的治理能力建设理念。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人民福祉增加的有效保障,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有效促进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坚持经济发展原则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旨在有效降低国民经济运行中负外部性的溢出,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率,进而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因此,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不断认识人民中心的科学内涵、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不断提升人民中心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选择决策能力。

七、运行机理

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逻辑,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行机理主要是研究国家在人民中心约束下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涉及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力量来源、推动方式、保障方式,人民中心的多重约束,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性等多个问题,包括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与具体机理,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运行机理

图2显示了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相关机理及其内在联系。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机理具有多层次性、协同性与系统性。在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机理——国家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机理下,国家机理、人民中心机理与经济发展机理是三个主要机理,三者的内在关系构成了核心机理。三个主要机理各自包含了支撑其运行的诸多具体机理,从而构成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整体机理。

一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制度机理研究。国家运行、人民发展、经济发展这三个核心问题均与制度密切相关,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人民是制度的创新与优化主体,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制度机理是贯穿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机理,统领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制度机理主要研究制度内核机理,包括权利配置、契约完备与第三方力量实施三个机理;外部约束机理,包括满足主体需求、供求均衡与尊重主体周期三个机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制度机理,包括市场制度机理、道德制度机理、国家市场协同机理。与此同时,各个机理间的内在逻辑形成体系化、动态化制度运行一般机理。二是国家制度运行机理。国家作为一种制度,其核心特征是具备强有力的第三方力量,具有对经济社会发展纠错与加速的功能。因此,国家运行机理主要包括第三方力量实施机理、国家纠错机理、国家加速机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生成与实施机理,国家功能得以保障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机理等。三是人民中心的发展机理。人民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是根本动力,人民中心机理要全面考察人民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主要包括满足人民需求的机理、保障人民权益的机理、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机理和充分解放人民思想机理四个部分,还包括四个机理间的协同机理。四是经济发展的机理。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目标约束,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其运行机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动力机理,具体有劳动力作用机理、资本作用机理、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等;供给侧运行机理,具体包括供给结构、供给方式等的机理;需求侧运行机理,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等的机理;供给与需求均衡的机理,具体有不同国家间、不同区域间、不同行业间的,同一区域内、同一国家内、同一行业内的供求均衡机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主要是高质量发展各个要素的运行机理,具体有绿色发展机理、创新发展机理、协调发展机理、开放发展机理与共享发展机理等。

总之,在制度机理、国家机理、人民机理、发展机理及其相关具体机理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形成整体机理,各种机理及各个层次间的机理如何协同产生最大效用是整体机理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之一。

八、路径选择

(一)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方法,贯穿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始终。一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话语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逻辑、主要关系、实现形式等均需要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因此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具有客观性。二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关系、基本逻辑、实现形式、保障方式等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优化与创新,其内涵和外延会持续丰富,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其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发展规律与基本趋势。三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规律,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也会不同,存在着互相转化的情况,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主要与次要矛盾的演变。

(二)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为中心,牢牢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遵循,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三大核心概念之一——“人民”所演化出来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由人民推动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随着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人民的潜力会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以各种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围绕着人民形成闭环。需要不断深化对人民的本质特征、人民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经济发展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等问题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把握四个核心内容:一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二是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性,三是全面保障人民的权益,四是充分解放人民的思想。

(三)不断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认识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功能问题。经济发展要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国家可以有效纠正市场失灵的前提下,要科学有效地实现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功能,需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市场与国家的本质特征。国家制度与市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只不过发挥作用的方式与途径有所不同,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国家与市场制度的需求有所不同,国家与市场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时,要充分认识行使国家功能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做出合理的科学的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决策。一是明确国家、市场与经济的本质特征及三者的内在逻辑。从交易以提高交易者效用视角考察经济的基本规律,从制度的视角考察国家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国家制度与市场制度在权利配置、契约完备与第三方力量行使等方面的差异。二是了解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经济发展的一般逻辑与路径。重点是政府如何利用其第三方力量实现纠错与加速功能,市场如何利用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货币机制等实现其配置资源的功能,以及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约束下,政府与市场协调配置资源的路径如何确立。三是洞悉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重点把握在产权配置、契约完备与第三方力量使用、供求均衡、需求满足、主体生存周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政府与市场协调的规律,形成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框架与中国特色。

(四)稳步高效推进制度的优化与创新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涉及国家制度、道德制度与市场制度三种基本制度,这三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因此,深入研究制度的本质特征以及三种制度的特殊属性,特别是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一是制度的根本逻辑。“制”于“度”揭示了制度既是一种静态的规则,更是一种动态的规则选择。在“度”内选择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则是对制度更为清晰准确的理解。这就需要从制度是什么和制度如何选择两个层面来进行研究,即“制”是什么,“度”是什么,“度”与“制”的最优匹配是什么。二是制度的内核及其内在逻辑。制度内核即“制”的问题。制度包括产权、契约和第三方力量三个基本内核。产权具有可分性、可让渡性与专用性,这种特性为制度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其不完备性所产生的弹性区间使得契约可以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能保持经济的活力;第三方力量具有强制性,这一特性可为第三方力量保障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三个内核中产权是核心,契约型化产权,第三方力量为产权和契约提供保障。配置产权、完备契约与第三方力量介入及三者的协同会有效率地推进经济发展。三个内核的关系会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制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制度的需求。三是制度的外部约束及其内在逻辑。制度的外部约束即“度”的问题。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水平、需求满足程度与制度主体的生存周期是制度的三个外部约束。供求不均衡、低水平供求均衡需要制度加以调整,是制度的发展约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的需求是制度的目标约束;尊重主体的生存周期是制度的时空约束。这三个外部约束可以很好地体现制度中的“度”,可以为不同国家、地区、企业或个体选择不同制度提供基本指向,也可以为制度水平的评价提供一个思路。四是制度内核与外部约束间的逻辑关系。制度建设的基本逻辑是产权配置、契约完备与第三方力量的实施,但三者受制于供求均衡、需求满足及主体生存周期。也就是说,制度的优化与创新是基于对供求均衡状况、需求满足程度和主体生存周期阶段的,产权的配置、契约的完备与第三方力量的实施均要与其相匹配,这样才会生成最优的制度。内核与外部约束会因不同的制度环境而形成多匹配关系,即产生多种不同功能的制度。五是国家、市场与道德三种基本制度。这三种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本制度,其对于制度内核的体现有所不同,国家与道德制度侧重于第三方力量的约束,市场制度侧重于权利配置。三种制度的协同是重点,其中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力量的使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逻辑等具体问题。三种制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需要明晰。

(五)加快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纠错功能与加速功能需要不断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治理”的基本逻辑是以“理”达“治”,即用科学的制度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治理体系强调的是制度的体系化建设,突出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各类制度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强调如何使用已有的制度针对不同的治理需求做出科学的决策,突出制度与制度需求间的协同。一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本质与建设逻辑。治理体系建设重点研究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下的制度如何构成制度体系,体系如何科学运行协同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治理能力建设重点研究决策者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类型的制度。治理体系的建设逻辑要从制度的产权、契约和第三方力量及其内在联系出发;治理能力的建设逻辑主要从供求均衡水平、需求程度、制度主体的生存周期及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出发。二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协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是要具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会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的建设。同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不能滞后或超前,否则就会造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无谓损失。因此要保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适度匹配,从而最大化制度效用。三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市场约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均强调第三方力量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干预的时点与节点选择至关重要。治理时点与节点的选择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市场的基本规律。市场供求基本规律、价格规律、部分规律、货币规律等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制约逻辑需要深入研究。四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评价。需要构建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从而析出具体问题,找到解决途径。五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经济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政府要充当有为政府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其纠错与加速的功能,因此中国治理市场失灵与加快经济发展的特色化逻辑、方法、路径与对策等尤其重要。

(六)科学谋划创新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实现形式。国家推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制定战略、规划与政策来实现的,这一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层次丰富、种类齐全,包括中长期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保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战略的指引下中国连续出台十四个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在经济短期运行中,还出台了具有很强时效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微观规制政策,能及时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中国已经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体系化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战略、规划与政策背后的生成逻辑与运行逻辑等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三者的内在逻辑与各自的逻辑。规划依据战略而成,政策依据战略与规划而成,这是三者间的基本逻辑。同时,政策对于规划具有反向调整作用,政策和规划对战略也具有调整作用。因此“战略—规划—政策”是主要逻辑,“政策—规划—战略”是次要逻辑。战略、规划与政策从一般意义来看都是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的需求。因此,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均要遵从供求均衡逻辑、需求逻辑与主体生存周期逻辑,同时还要遵从权利配置逻辑、契约完备逻辑与第三力量实施逻辑,即战略、规划与政策都要遵从制度逻辑。就战略、规划与政策各自的逻辑而言,战略重在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研判与决策问题,规划重在研究对某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发展路径、方式等的研判与决策问题,政策重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某一具体问题的研判与决策问题。三者各有侧重,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一体化的决策逻辑。二是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制度逻辑。这一研究主要是基于战略、规划与政策均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研究产权可分性与可让渡性、契约的完备性、第三方力量的强制性、供求非均衡向均衡演进、需求不断增长、主体生存周期变化这六个制度内容与外部约束特征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生成与运行逻辑。包括三个内部要素协同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逻辑,三个外部约束协同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逻辑,六个要素协同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逻辑等,还包括六个要素各自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逻辑,如权利配置下的战略逻辑、契约完备下的规划逻辑、第三方力量实施下的政策逻辑等。三是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市场逻辑。主要是市场本质特征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制定问题。市场影响战略、规划与政策主要是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与货币机制,因此需要分别研究价格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竞争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供求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货币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然后进一步研究价格、供求、竞争与货币共同约束下的战略、规划与政策逻辑。四是研究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中国特色。

(七)持续探索新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三大问题之一,因此不断深入探究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重在从经济本质的探究出发,深入研究人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的目标约束、经济发展决策等问题。一是经济本质。经济是“经”而“济”之。“经”的本质是交易,“济”的本质是交易者获得收益。因此经济的两个基本约束条件是交易与交易者获益,经济的基本逻辑是通过交易使交易者获益。因此研究经济时,交易产生的基本逻辑、交易运行的基本逻辑、交易以提高交易者收益的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应是主要着力点。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逻辑。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逻辑、资本逻辑与技术创新逻辑,进一步地包括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相互协同的机理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三者的最优配置逻辑,尤其研究劳动力作为根本动力,其创造其他经济发展动力的逻辑。三是经济发展的制度逻辑。制度作为人创造出来的用于保障劳动力、资本与技术有效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功能的一种形式,其通过配置产权、完备契约与实施第三力量来保障经济发展。重点是经济活动中的产权配置逻辑、契约完备逻辑与第三方力量实施逻辑。四是经济发展的市场逻辑与国家逻辑。市场与国家作为两种重要的制度,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着各自独特的逻辑。市场逻辑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供给逻辑、需求逻辑、竞争逻辑、价格逻辑等;国家逻辑主要研究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纠错逻辑与加速逻辑。五是经济发展中主体周期逻辑。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相互影响与依赖的各类交易主体。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中的个体周期逻辑、国家周期逻辑、企业周期逻辑、产业周期逻辑等。

(八)全面归纳析出中国特色的本质规定性基本逻辑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中国特色”是这一话语体系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的一般性归纳。基本思路是依照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逐层深入地析出基于一般框架的中国特色。一是人民中心的中国特色问题。主要是人民创造力激发、人民权益保障、人民需求满足、人民思想解放的中国特色。二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国特色。主要是政府与市场协同高效配置资源,进而推进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三是制度优化与创新的中国特色。围绕制度的三个内核与三个外部约束研究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般规律,重点是权利配置、契约完备、第三方力量实施、供求均衡发展、需求满足与主体周期尊重六大中国特色。特别是国家发挥纠正经济发展的偏差与加速度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包括逻辑特色与实践特色。四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包括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互协同的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机制与路径的中国特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机理与路径的中国特色。尤其是体系化制度的构建与运行的中国特色。五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中国特色。主要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内在逻辑的中国特色,战略、规划与政策各自生成与运行的中国特色,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具体战略的一般性规律,“五年”规划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政策的中国特色等。六是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包括经济发展中“经”与“济”的基本规律演进、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中国特色、制度推进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市场与政府协同的中国特色等。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融于话语体系的各个方面,体现中国规律,彰显中国逻辑。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逻辑话语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