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2022-05-23吴瑛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超声科福建邵武354000
吴瑛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超声科 (福建 邵武 35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病理检查中黏膜下肌瘤患者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而超声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肌瘤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癌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例、诊断准确性100.00%,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9例,诊断准确性95.00%。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超声检查结果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仅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率低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病症诊出率高、诊断准确性高,还可有效鉴别疾病良恶性,可作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式。
子宫内膜病变是泛指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上的各种病理性改变,包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具体疾病,可导致患者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若未能及时诊治,还可危及生命安全。据临床调查显示,女性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极高,约占妇科疾病的90%,且近年来,因生活方式改变、促激素药物应用普遍等因素影响,该类病症的发生率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需引起重视[1]。但女性子宫构造复杂、体位特殊,致使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误诊、漏诊状况极为普遍。病理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较为繁琐,且成本高,无法普及,寻求更为便捷、有效的诊断方式意义重大。超声检查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诊断效果好等多项优点,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探究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为临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60.11±5.17)岁。患者和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后确诊,符合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资料不全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存在近期子宫手术史患者;存在沟通障碍、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患者;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具体如下:
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院使用Mindray PC-80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7.5HMz。检查前,由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注意事项、准备工作指导、检查流程等,待患者准备就绪后,充分暴露患者外阴,同时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还可同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检查效率。探头涂抹耦合剂,套入安全套,消毒,缓慢插入患者阴道,至阴道弯隆部停止并进行调整,以便全面扫描患者子宫及附件,记录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病变区域、病灶大小、回声特点、血流情况等数据,并测量患者病灶血流阻力指数。
②病理检查:使用宫腔镜,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区域、病灶大小、血管分布等数据进行检查、统计,初步确定患者病变状况,膨宫液选择5.00%葡萄糖溶液+8×105L/min庆大霉素,压力维持70~110mmHg,流速2×105L/min~3×105L/min,于宫腔镜直视下或临床诊刮,刮取或者切取患者可疑病灶组织,送往实验室行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患者内膜增厚诊断标准:已经绝经的患者内膜厚度>5mm;未绝经的患者内膜厚度>12mm。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6.0统计学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分析
经统计,病理检查共计诊出黏膜下肌瘤患者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而超声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肌瘤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癌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例、诊断准确性100.00%,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9例,诊断准确性95.00%。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对比(n)
2.2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经由超声检查结果显示,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存在宫腔积液状况,而9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中宫腔积液者仅有2例(22.22%)、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宫腔积液者仅有4例(20.00%)、19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中宫腔积液者仅有3例(15.79%),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0.05)。在血流阻力指数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仅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在血流显示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率低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见表2。
表2.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3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1)子宫内膜癌:病变早期,超声图像上可见明显内膜增厚,回声增强,但在患者子宫形状上则无太大变化。病症发展后,部分患者形态类似于肌瘤型或者息肉型号,但与肌层边界仍旧清晰。病变中晚期,患者子宫内膜边界逐渐模糊,子宫形态增大,宫腔出现积液,内部中心可见中等偏高的回声团,内膜形态改变,主要呈占位性病变。(2)子宫黏膜下肌瘤:该病症患者多见内膜基底线变形,部分患者还可呈中断状态,宫腔内部圆形,且形成低实质回声。(3)子宫内膜息肉:该病症患者内膜内多呈现高回声或者中高回声,水滴状,且内膜与肌层边界清晰,息肉大小多处于5~10mm。(4)子宫内膜增生:该病症患者内膜可随病症发展而增厚,呈均匀偏高回声,若患者存在囊腺性增生时,还可见小型无声区。子宫偏大,但肌层与底基层分界仍旧清晰。
3.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于任何年龄段女性发生,病发后,患者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等症状,但极易与月经混淆,难以被患者所重视,错失早期诊治的机会。近年来,医学上对子宫内膜病变研究逐渐深入,已经明确此类病症发生与女性卫生状况差、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失调等因素有关,且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也会增加患病的几率。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子宫内膜病变仍将是妇科研究的重点内容,前景广阔。
目前,病理检查是人体组织器官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在本文中,本院对患者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刮取病理组织活检的检查方式,虽有效诊断了患者的病症,但也可看出,病理组织活检步骤繁琐、成本高,且检查过程中还应用了舒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这增加了检查的风险。故此,病理检查难以在临床大规模的普及。
超声检查应用历史悠久,是最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疾病诊断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受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认可。且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二维、三维、四维超声相继问世,且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中,还衍生出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两种方式,可多方面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院即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检查,使用的阴道探头频率高,距离患者子宫区域近,能够减少空气、脂肪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探头小,灵活性提升,可进行深度、角度的调整,从而能够有效进行患者子宫的全面扫查,清晰显示患者子宫内部脏器占据形态以及基底部,利于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状况观测。
经由结果显示,本文中超声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性100.00%、子宫内膜增生诊断准确性95.00%,且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对比P>0.05。由此可见,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效果显著,病症诊出率高,诊断结果准确性高,这与薛淑恒[3]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且超声诊断结果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仅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率低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可见超声检查对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具体类型的诊断效果,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影像特征也存在差异,可有效为疾病良恶性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利于患者的诊治,值得进一步探索。
但本文纳入样本数量较少,无法作为临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发生标准,这可能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需后续纳入更多的样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为临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病症诊出率高、诊断准确性高,还可有效鉴别疾病良恶性,可作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