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减负提质增效

2022-05-23温世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练习题提质双减

温世娟

去年到今年最热门的话题是“双减”,我们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地让小学数学教学达到减负提质增效呢?这个话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怎样做,才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又能让我们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呢?为此,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课前精心备好每一个课时是基础

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好多例题和练习题都来自于生活。这套教科书分为四个内容框架,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我们要理清小学一至六年级十二册教材各编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特别要把握各自知识点的重难点。

我们在备课时要对每课时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理清思路,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包括每一步的过程和设计意图,以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出现的问题。还要用心做好符合本班学生实际和特点的课件,并且知道这课时需要哪些教具和学具,在课前老师和学生就要准备好。教师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为数学学科特点,每节课都要有练习,因此要针对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找一些基础练习题和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学生在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中得到提高。

二、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根本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数学课堂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老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借用故事导入新课,从而引出教学内容,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有趣的测量》时,我让学生通过微课观看熟悉的的故事《曹冲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出示了微课和生动的课件,整节课学生都被吸引,直观、形象地看到上升的水、下降的水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经典诗歌的方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观察的范围》时,我利用课件把《登鹳雀楼》这首诗展示出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数学教学中这样恰当地运用古诗词,使学生领略到诗歌的美妙和意境,让孩子知道我们各科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活跃课堂气氛,还陶冶情操。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后,练习题可以出示一些成语,让学生用刚学的百分数来表示。这样孩子们在上了一节课疲乏时得到了放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即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激发学习愿望

孩子不一定会听父母的话,但是老师的话学生一般都会听。好多学生在不同的年级会喜欢不同的科目,是因为喜欢这位任课老师。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精通数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熟练操作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其次我们老师要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他们喜欢你亲近你。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让他们知道老师也喜欢他也一直在关注他,使他喜欢数学,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并适时地让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得到表扬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的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用枯燥的讲解和板书,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让学生更好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观法是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也是各个年龄段都实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数一数、做一做和摆一摆等实际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学习《体积单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手比画1立方米就相当于讲台那么大,1立方分米就相当于粉笔盒那么大,1立方厘米就相当于手指头那么大。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都要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新的知识,知道到长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相对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学生在课前体验到动手参与的快乐,在课堂上老师用他做的长方体展示,学生会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这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习,学生既轻松的学习了知识,又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数学知识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像学习了《精打细算》、《货比三家》、《利息的计算》,学生体会到学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太有用了。还有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展台、微课、多媒体课件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听到,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优化作业设计模式,是减负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课后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在备课时要找一些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在上课时练习,课后更要根据本课时内容和学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从而达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作业可以分三种,有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灵活选题做。

(二)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作业要针对当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容易做错的题,让学生能教好掌握当天的知识点。

(三)作业设计要有多样性

我们还可以布置口头作业、实践作业、调查作业和趣味作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在玩乐中获取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小学教师要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除了提高我们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要有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认真备好每一个课时,做好课前准备,尤其要把握好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认真听课,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者在课后服务课时輔导学生。这样就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只有我们教师真正实现课堂高效,作业高效,才能让学生勤学、善学、乐学,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07)

(责任编辑:张俊杰)

猜你喜欢

练习题提质双减
电商平台赋能 苹果产业提质升级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以“三抓三促”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