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四法”,由“一篇”走向“一本”
2022-05-23
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 设计:吴倩仪 评析:赖玲莉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版教材也体现了这一点,编排了许多世界名著,但由于篇幅有限,只节选了经典的部分片段。如何准确地把握课本的选文,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篇”搭建桥梁,通过“乐猜想、抓要点、借推论、拟计划”四种阅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走向“这一本”,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段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因此,导读课《6.骑鹅旅行记(节选)》围绕导读提示,设计阅读策略单,让学生在梳理要点中感知内容,在交流情节中感悟角色,既有效达成目标,同时又落实了年段以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框架:
【教学目标】
1.学习“乐猜想、抓要点、借推论、拟计划”的阅读方法,引发阅读整本书的期待。
2.借助阅读策略单,抓住动物、主人公语言、动作等细节,感受尼尔斯变小后心理以及外部世界的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乐猜想、抓要点、借推论、拟计划”的阅读方法,引发阅读整本书的期待。
【教学难点】
借助阅读策略单,抓住动物、主人公语言、动作等细节,感受尼尔斯变小后心理以及外部世界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刮刮乐游戏“看图片,猜书名”。
2.看来同学们读过不少外国名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书中主人公的脚步,一起去发现更广阔的名著世界!
【评析:课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盘点自己所读的外国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奏响了愉悦的序曲】
一、乐猜想,引期待
(一)读题目,谈猜想
1.引入揭题。前几节课我们领略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外国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另一部享譽世界的外国作品,请齐读课题。
2.猜想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猜想呢?
3.揭示任务。带着这份好奇,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去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并习得一定的阅读方法吧!
(二)知作者,说猜想
1.知作者。这样一本有趣的书,作者是谁呢?(出示作者简介)
2.说猜想。看了介绍,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猜想?
3.小结方法。了解作家与写作背景,并展开猜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文章的内容与价值。
(三)看目录,敢猜想
过渡:透过目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1.看目录,猜角色
书中有主人公尼尔斯、老鹰高尔果、雄鹅莫顿等等,能猜到他们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吗?
2.看目录,猜地图
(1)人们把这本书叫做《塞尔玛拉格洛芙的旅行日志》,听到这,你们心中的瑞典是怎么样的?说说看。
(2)请也跟随小主人公的足迹作一趟瑞典之旅吧!((课件出示旅行线路图及自然风光图,并对此进行介绍。)
3.看目录,猜情节
(1)猜想激趣。根据目录,你对哪一章节最感兴趣呢?请大胆猜一猜,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
(3)共猜章节。听说“白鹤之舞”这一章节也很有趣呢!大胆猜一猜吧!
(4)猜想验证。书中的情节和你们猜想的一样吗?赶快去看看这个故事的梗概吧。
(5)猜想小结。原来鹤之舞表演大会可不仅仅只有鹤的舞蹈,还汇聚了其他的表演嘉宾,真有趣。
4.明方法,引期待
同学们,刚才在读题目,知作者,看目录的环节中,经历了有趣的猜想之旅,这样有趣的阅读方式能促使我们不断地翻页。(板书:乐猜想,引期待)
【评析:猜想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吴老师从题目、作者、目录三方面逐一引领学生经历读中猜、猜中读的阅读之旅。
上课伊始,老师以书名为首,通过猜想,唤起学生对故事的好奇;作为一部外国文学名著,时代比较久远,且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吴老师在教学时适度地引入作者的介绍,引导学生重视作者和写作背景及文学创作的不易,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最后从目录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其蕴藏的故事要素,即角色、地点、情节。并结合书中内容验证猜想。这一环节,学生既习得猜想验证的阅读方法,又引发读整本书的渴望】
二、抓要点,知内容
(一)聚焦“导读”,明确任务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看一看阅读提示当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2.出示导读提示:读读下面这个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自主探究,梳理要点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单。(出示自学单)
(三)反馈交流,归纳要点
要点: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他的外界发生的变化:被鹅、鸡嘲笑,被猫捉弄,被牛教训;而自身的变化:能听懂动物说话,变小、变弱。
(四)借助导图,感知内容
我们发现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其外界与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篇2926字的长课文,围绕导读提示中的问题,聚焦一个“变”字,梳理归纳了上述几个要点,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抓要点,知内容)
【评析:对于一篇长篇阅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有一定困难。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围绕导读提示中的问题,聚焦一个“变”字,梳理归纳了几个要点,并通过形象直观的导图,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效提高学生感知和概括的能力】
三、借推论,悟形象
过渡:我们了解了节选内容,现在细细品读,运用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即抓住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一)浅层推论,由今观昔
1.任务驱动,回读情节
尼尔斯变成小后,他的外界发生了变化,你觉得文中哪一个情节印象特别深刻呢?请默读课文,完成阅读策略单。
2.交流分享,点拨引导
(1)重点品读牛的语言描写。
品读要点:母牛五个“你过来”的反复语言描写,表现出牛对尼尔斯的谴责、控诉。
(2)重点品读猫的动作描写。
品读要点:从猫的“跃、扑、摔、跳、按、张”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猫对尼尔斯极为愤怒。
3.运用推论,由今观昔
(1)同学们,读着这些印象深刻情节,品读动物们的细节,你得出什么结论?
(2)推论小结。是的,以前尼尔斯对待动物们的态度很恶劣,如今他变小了,大家才会一致嘲笑、讽刺,甚至谴责、威胁他。
4.小结方法,形成共识
同学们抓住了印象深刻的情节,品读细节,了解尼尔斯外界的变化,并在推论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这可是阅读名著的好方法。(板书:借推论,悟形象)
(二)深层推论,悟心理变化
1.回读情节,小组探究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深层次去探究尼尔斯自身的变化。在这一部分中,你又觉得哪个情节同样让你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呢?请继续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策略单。
2.小组汇报,点拨补充
(1)尼尔斯变小,相机引入“变形”的艺术手段。
(2)尼尔斯的心理经历怎样的变化?怎么会有这变化?(不敢相信→愤怒→羞愧→垂头丧气。)
(3)从尼尔斯自身的变化,你又得出什么结论?(从一个可以主宰动物命运的小男孩,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他的心理经历了很大的起伏)
3.小结方法,形成能力
品读细节进行合理推论,这种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形象。
【评析:通过设计“阅读策略单”,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感悟到尼尔斯变成小人后,动物们对他的嘲笑、讽刺,甚至威胁、谴责,学生通过由今观昔,由果溯因的推论,进一步感悟尼尔斯变成小人之前的调皮捣蛋。在感受尼尔斯自身变化的环节,同样运用推论的方法,感悟他的心理的起伏变化。以上教学环节充分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不仅化解难点,还习得品读细节及合理推论去深刻感受人物形象的这一阅读方法,有效地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力】
四、拟计划,促阅读
(一)设疑激趣,引入方法
1. 设疑激趣。尼尔斯骑鹅离家后究竟会遇见哪些有趣的事?他经历过巨大起伏的内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太多好奇与期待,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整本书的阅读吧。
2. 引入方法。说到整本书的阅读,给大家带来一个阅读小锦囊,就是学会规划整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规划?(阅读时間、阅读话题、阅读成果)。(板书:拟计划,促阅读)
(1)时间规划,读有效率
如在每周四的阅读课上,我们可以共读章节。此外,我们也可以自主安排阅读时间与进度。
(2)话题规划,读有目的
我们可以带着阅读目的去阅读,读后进行交流。想想看,可以交流哪些话题呢?
预设1:从尼尔斯的成长之旅,感受其变化。
预设2: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预设3:交流瑞典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
(3)成果规划,读有所得
①善读者,笔墨留痕。我们可以留下哪些阅读痕迹呢?
②链接“读书吧”的阅读笔记。
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有多样化的阅读成果,如,尝试写旅行日志,画人物图谱;当阅读结束,绘制飞行路线图、写读后感等。(展示阅读笔记供学生欣赏)
(二)填写巡视,交流完善(出示计划表)
(三)回顾方法,延伸课外
今天,我们一起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里,与《骑鹅旅行记》节选相遇,我们在猜想中满怀着期待;在阅读中读懂了内容;在推理中感知了人物形象,并制定了阅读规划表。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阅读方法开启整本书的阅读之旅吧!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学习这节课后,吴老师设疑激趣,如,尼尔斯骑鹅离家后究竟会遇见哪些有趣的事?他内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悬念,自然而然将学生引领“这一篇”走向“这一本”的阅读中。且老师还设计了“阅读计划表”,引导学生从“阅读时间、话题交流、成果展示”三方面做好规划,并链接“快乐读书吧”多种读书笔记的阅读方法,这不仅整合了教学内容,还能引导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作好整本书阅读的规划。当学生读完整本书后,开展丰富有趣的读书交流及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评析:抓住课堂中运用的“乐猜想,引期待;抓要点,知内容;借推论,悟形象;拟计划,促阅读。”这四种阅读方法进行板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体现本课的教学环节,突显教学重难点,又是有效地落实阅读《骑鹅旅行记》所要掌握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其它类似外国名著的阅读中,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责任编辑: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