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下“文化”的种子,待“蒲公英”健康成长

2022-05-23陈淑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文化

陈淑娴

【摘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德育工作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大内容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和要求,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一、班级特色文化基本理念

班级特色文化是“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成员、家长等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物质、精神氛围、文化制度等元素,逐步在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成员所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和学习环境的总和。”

二、基于SCI班级识别形象系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形象识别系统CIS是指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在此年龄阶段的心智发展规律,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好自己的班级内部的各项布置,学生成长发展品质活动,班级特色课程等,并将其通过学生的行为以及日常的各项活动,向学校,家长,社会公众主动的展示与传播。

CIS班级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课程识别和班级公约五部分组成。建立班级形象识别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班级,学校,社会的活动,传达班级理念、班级学生个性特长,树立班级形象,班级形象的建立过程本质上就是具有个性特长学生的培养过程。

(一)理念识别

理念识别主要是班级目标和定位,班级价值观念和文化系统,班级个性与内涵,班级理念,班级使命,是班级核心宗旨和价值观的体现。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情,而不同的学情就是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目标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班级的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建立后,班级里面就体现了整个班在一个学习周期最核心的目标和价值观。

根据本班学生年龄较小,自主独立意识不够强,再加上一年级时曾多次更换班主任导致班级情况较为混乱,孩子们之间凝聚力,团结协作能力有待加强的情况,最终确定把“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作为班级的核心精神,也希望我们班的孩子可以像蒲公英一样独立自主,只需要借助我们老师一点力量,就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自由飞翔。同样,班级以“蒲公英”作为榜样,也是我希望这些未来充满着无限美好可能的孩子们,能如同蒲公英一般美好、灿烂、坚持、独立和正能量。

(二)视觉识别

视觉识别是建立在班级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基础上的,为了更好地将班级理念和班级行为传达给外界,为建立良好的班级形象而专门设计的班级班徽,班旗,班名,专用字体,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色彩,班歌等的总和,是班级形象和外观的展现。

以班名为例,二年级的孩子心理已趋向稳定,并且显示除了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产生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面对这类现象,根据二年级上学期所学习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中对于蒲公英的描述:蒲公英是一种朴素但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其本身有自由、坚强、团结等寓意,而3是一个班级的代表数字,在阿拉伯数字中,3具有“孑然一身的旅行者”的含义。可最终确定本班的班名为“蒲公英3班”是不一样的,这个班集体的名字,象征着我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家,作为象征着团结的蒲公英,我们并不孤独!我们有家长的呵护,有同学的陪伴,有老师的引领,有学校的关爱!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相互扶持,坚强独立,自由生长,共同进步!也希望我们班的 孩子们都能像蒲公英一样,拥有很强的团结协作、独立自主的精神,只要我们轻轻一推,就可以让他们乘风起航。

在设计班徽时,考虑到二年级的孩子性格较为活泼,因此班徽的整体颜色定为代表温暖和积极的粉与黄。在班徽的正中间有印有代表三班的三朵高矮不一的蒲公英,这也是在寓意这我们蒲公英三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代表团结的環形中有“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训时刻激励着孩子们。

班服以天空的蓝色为底色,胸前是在阳光照耀下飘扬着的蒲公英,而身后则是在一个洁白的星球上面盛开着两朵蒲公英,一位宇航员静静地坐着着白色的星球上,守候着那一朵仍未盛开的花骨朵。这就像我们老师,一直在孩子们的身边默默地守护着,静待花开。

在班级的布置上,首先是要确定粉黄为班级的整体色调,用粉色底,黄色字把“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训印在讲台的正上方,可以起到最直观的提醒作用。同时,结合教室内部的各项布置以及各学科的特点,可以在班内分模块进行设置,合理利用教室的每一块地方:设置“植物角”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设立“阅读排行榜”和“读书角”来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并且给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开辟“卫生角”来放置清洁工具使得教室更加整洁有序;设立“回音墙”给班上孩子提供一个匿名留言的地方,增加了解他们的机会;设立“班级风采展示栏”张贴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照片,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地方;设立“名言墙”,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组名组训和目标,为他们自己指明努力的方向;设立“班级特色课程”,使其与班名班级文化相辅相成;最后充分利用教室外墙做孩子们的学习园地,分享学习的知识。

班歌也是一个班集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也要与班级内涵相匹配。我们班的班歌是《我想要飞》,这首歌,是在全班同学一起听过之后确定下来的。其中有两句歌词大家都很喜欢:“我来到一片田野上,张开手臂想要飞翔,我要像蒲公英一样,风一吹就找到他的梦想......我想要飞,飞的更高更远,我想离开,离开你的肩膀,我要找到,找到一个自由快乐相随的地方。”作为一名老师,我相信我们的期待和家长们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飞翔,能够健康成长,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引领方向,并且给予他们飞翔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三)行为识别

行为识别是指在班级里面基础上形成的以实践班级理念及规范班级学生行为,并形成对外活动一体化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称。行为识别主要是班级对于纪律,学习,情感的规定,他代表班级的执行力和规范性,也就是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就是“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达到行为识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理念识别的动态表现和形式。02268ECD-DAD8-4907-A172-11582674779C

二年级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别较大,并且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情绪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当中我特别注重民主。班干部以自愿为原则报名,由全班同学共同投票选举产生,这样子孩子们才会特别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同时在日常的教学里,我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性,尊重孩子们的思想和选择,鼓励孩子们可以积极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孩子们能够大方勇敢,敢说敢做,能够像蒲公英一样独立自主,团结向上。我相信,通过班内的培养,民主选举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建立班级在课堂、课外、宿舍,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榜样,通过不断地纠正和表扬的过程,以达到提升班级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区大家统一制定了以下几条规定:

1.收纳规范,每晚晚修后整理抽屉,抽屉内书本统一对齐靠左,其他学习用具靠右。2.课堂规范,课间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举手才能发言。3.课间不可以追逐打闹,尤其是下雨天。4.遵守班规及学校的各项规定。同时,还会利用在校时间,在班内举办“小小表演家”、“词语竞赛”等活动,提升班级内部的竞争意识和团结意识,增加家长对于孩子在校生活的了解和参与。

由于住宿学校的特殊性,为了方便家长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孩子们的在校和学习情况,除了平日里会经常用微信与家长沟通之外,还会充分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于学生每日的表现进行加减分,例如:上课积极举手加一分,作业全对加两分,欠交作业扣一分等,家长即使没有每天见到孩子,都能清晰了解孩子每天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且会以周和月为单位,根据班级优化大师的总分情况,对部分孩子进行表彰,以此来激励他们。

(四)课程识别

班级特色课程体系指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文化的构建要求而设计的相应课程体系,是班级文化的展示平台以及班级文化的优化手段。班级特色课程的体系确定来源非常广泛,大部分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特色课程来源于班名,班名再确定是班主任,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班级特色课程。2.班级特色课程的建立源于班主任的学科属性。3.班级特色课程源于班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班级特色课程是班级理念和班级行为的一种内化手段,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结合本班学生具体情况,设置了以“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意识,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激励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具体班级课程计划如下:

1.九月份的主题是团结,“以友之名,团结集体”,通过“小组合作”、“我是班级小明星”等活动,使得新同学可以迅速融入班集体,同学们可以快速消除一个假期不见的陌生感,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

2.十月份的主题是积极,“以学之名,积极探索”,通过“认识我名字的意义”、“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同学间自由学习等形式,在班级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

3.十一月的主题是有(友)爱,“以爱之名,呵护生命”,通过“护蛋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细心照料、友爱关心周围人,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不易,感悟亲情的可贵。

4.十二月的主题是向上,“以识之名,乐观向上”,通过活动,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在班集体营造一种乐观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励自己努力拼搏,为期末实现目标而奋斗。

希望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班级特色课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独立、团结、积极。

(五)公约识别

公约识别基于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教育部门的指导文件和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特点,在广泛征求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用于班级学生行为纠偏和强化学生正面行为的规范总和。本班班级公约的建立,是遵循教育部于2020年12月29日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定试行文件里的各项规定。该规定明确规定了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一种教育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法。

因此,针对私立学校需要寄宿的具体情况,本班的班级公约识别分别从生活区、教学区和回家后三个方面来和学生们进行约定。

在生活区,则分在就餐、洗漱、休息、活动等方面做了具体约定;在教学区,则是在课前、课中、课间、作业、个人行为规范及卫生等方面做了详细约定;在家里则是从尊重长辈、周末作业、限制电子产品、做家务等方面做了详尽约定。那既然有各类具体的行为规范,也肯定有相关的奖惩措施。奖励措施包括且不限于班级优化大师加分、颁发表扬信、奖励小零食、减少一样家庭作业、做一日小班干等;而惩戒措施则包括但不限于班级优化大师扣分、加入班级清洁、写时间说明书并检讨、抄写课内必背古诗词或日积月累等。为了班级公约能够在班级里更好地实行,因此班级公约的制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先提出相关条例,再由全体同学一条条进行修改或者投票表决,接着得到全体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并在公约后面签署自己的名字,最后才能完全制定好班级公约,并把它彩印出来,张贴在班级最显眼位置。

在班级公约实行的过程当中,全班同学都是监督者,大家都有权力监督他人的行为,一但发现有违反行为规范的行动,则在第一时间上报班长,先由班长进行登记,再由学生自己选择严格按照公约方式进行惩戒,并会开具“通知单”给老师签名,等惩戒结束后,通知单会由学生带回家给家长。若有严重的违规行为,则由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或可约家长回校面谈。于此其中,班干部一定要带头认真遵守本班版规,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视同仁。

三、小结

班级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持久战。而班级特色文化,则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班级的不同特点,用爱陪伴孩子们成长。我的蒲公英三班也正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在不断的建设中逐渐完善。满怀着信心,我种下“文化”的种子,待“蒲公英”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心怡.文化彰显魅力,促进学生成长——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1(10):95.

[2]陆月珍.文化建设让班级活起来[J].中小学班主任,2021(23):31-33.

[3]李幸,吴美华. 中小学德育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論文集(五).2021:754-758.

(责任编辑:梁慧婵)02268ECD-DAD8-4907-A172-11582674779C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谁远谁近?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