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22-05-23王玉帅郭旭亮丁琪李见春张劲王秀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药剂学药学专业知识

王玉帅 郭旭亮 丁琪 李见春 张劲 王秀

[摘           要]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药剂学作为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培养药学类专业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拟结合药剂学课程特点,针对药剂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药剂学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药剂学;思政教育;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52-03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德育育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有效途径[1]。《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加强医德素质和能力培养,把道德教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医药类高等院校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适应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有效推进医药类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对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卫生事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制剂和药物的吸收、分配、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综合应用科学[2]。药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点分散,要求实践能力强。教材内容复杂,理论性内容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占比较高。学生在开始学习时普遍感到很难理解。学生难以掌握学习主线,知识点理解困难,记忆不深刻,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状[3]。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在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药剂学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抽象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与实际生产和临床需求密切相关。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注重与案例教学的结合,避免死板说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上的认同感。本研究拟围绕制剂研究热点和代表性药物收集典型人物或实例,设计教学思想政治案例,引入课堂,将思想政治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实现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职业道德塑造和社会责任的培养。通过采用“学生课堂评价+教师同行评价+督导+学生座谈会”等多维评价模式,了解课程建设和学生反馈的效果,随时调整思想政治课程实施方案。结合课程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修订课程大纲,将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写入我院药学教学大纲,为药剂学融合思政教育提供示范,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具有高度政治素养、人文修养及职业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专业药师人才。

一、药剂学课程思政改革及其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大多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展,而一些药剂学等专业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三年级,当他们在集中学习这些专业课知识时,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走过场,专业课才是学习的重点,思想政治课对未来的择业就业或继续深造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從教师层面来看,部分专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太宏观、空泛,对大学生只是起简单的引导作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起不了太大作用。因此,不管是从学生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高的问题。

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对社会有价值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及临床药学等相关工作,肩负着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和责任。作为药学生,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治病救人的前提,首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治病救人的使命,所以更应该恪守医德,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药剂学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药剂人才。

二、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

(一)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文献调研制订实施方案,并结合教研室多年的授课经验,开展集体备课修订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元素写入教学大纲。同时,在集体备课中授课教师间相互探讨,就如何在课堂上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巧妙融合进行交流探讨,一方面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不反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反复修订完善药剂学教学大纲。

(二)专题模块教学

药剂学核心教学内容是剂型和制剂。制剂按给药形态、给药途径以及药物传递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给药制剂。同时,药剂学知识点较散、理论性较强,由于教学学时有限,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将药剂学课程内容分成几条主线,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研室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并关联度高的教学内容,将药物制剂基本理论融入各个相关剂型中讲解,形成绪论、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皮肤及黏膜递药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六个模块,并对每个专题模块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元素。

(三)案例分析式教学

在药剂学专业课程中深化思政改革,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就是案例分析。药剂专业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思政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醒学生药剂设计、质量控制、投入的过程中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也会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同时,典型思政案例的引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进一步取得创新突破、推动我国药剂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教学形式上多采用学习小组、案例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分析案例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深化专业知识认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案例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现实中的案例,学生互动探讨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给予学生警示(如文末表1所示)。

(四)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思政案例,引发从简单的案例认知到对新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线下利用课堂教学围绕案例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开展案例讨论,对案例情景及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案例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发表观点和见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采用“学生课堂评价+教师同行互评+督导”等多维评价模式了解课程建设效果,利用学习通、e会学等线上智能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设计。同时,定期开展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及时有效地调整思政课程实施方案。

三、结语

药剂学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药剂学旨在培养在药剂制剂、检验、质量控制與分析方面具有完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的药剂师[4]。药剂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高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5]。为此,教师根据药剂学本科专业的教育中实践经验分析出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我们在改进教学方法中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方向。

本研究将药剂学课程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合理的整合,以解决药剂学知识点分散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药剂学课程,进而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同时,对药剂学课程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将课程思政与药剂学进行融合,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剂学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本研究为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示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朱俊平,刘洋,梁慧慧,等.试论药学专业药剂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231.

[3]杨群,张锴.基于PBL和SRT的药剂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228-230.

[4]张小飞,果秋婷.深化本科药剂学的课程思政改革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7):107-108.

[5]姚凌云,冯涛,孙敏.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1,48(18):219-220.

编辑 郑晓燕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猜你喜欢

药剂学药学专业知识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药剂学教学方法探索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