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2-05-23彭平李芳芳林霄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职业

彭平 李芳芳 林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职业指导中的一门应用课程,既强调职业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培养。通过激发学生个体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等相关能力。

当前各大高校的该门课程设置,主要参考西方的生涯发展相关理论,包括:职业生涯的选择理论、职业锚理论、生涯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缺少本土化的职业理论支持。所以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西方文化所倡导的价值中立、自由主义等理念明显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随着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基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强调自我个性决定职业选择,重视求职技能的锻炼,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实践,轻思政”的知识传授模式和价值引领方式,对爱国守法、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内容涉及不多,价值引领较为缺乏。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虽然在学生刚入学时进行开设,但低年级学生对其认识不够充分,加上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亲和力不强、师资力量有限等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使得学生们对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问题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汪恭敬等人研究发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二战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慢就业、不就业现象频出,是其职业生涯规划混乱所折射出的一个缩影。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是一种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各类其他课程内容,努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的课程思政工程建设正在不断全面有序推进。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大多数学校新生入学时的必修课程,其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角色转变、目标设立、路径规划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传授的知识点和技能主要包括自我认知、环境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决策等内容,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更是素质和价值观的培养,而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在其中能够起到指引和导向作用,有效避免培养出以追求经济利益至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思政元素与职业规划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会担当,把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国家发展进行高度融合,积极将个人梦想实现融入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中,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土化的重要手段。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分析

笔者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授,结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分析该门课程内部隐含的各类思政映射点,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力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切实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

1.知识点结合探索

在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时,要充分明确知识教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三者间的关系;课程设计应努力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将思政内涵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自然匹配、有效融合。

(1)职业生涯规划概论:该部分教学要求有明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理解生涯、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初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思政映射点包括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的统一、国内外理论变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心理测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团体辅导。

(2)兴趣探索:教学要求理解兴趣与职业生涯的关系;掌握澄清职业兴趣的方法;树立“重兴趣而不唯兴趣”的规划理念。思政映射点包括自我探索与发现、科学理解量表结果、理性分析自身特点、工匠精神、奥运精神。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小组分享、团体辅导。

(3)性格探索:教学要求理解性格、气质的涵义;理解性格的形成、发展及其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树立性格与职业发展最佳匹配的理念。思政映射点包括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心理测验、团体活动。

(4)能力探索:教学要求理解能力、技能的含义以及技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掌握能力探索的方法。思政映射点包括科学定位、艰苦奋斗精神、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心理测验。

(5)价值观探索:教学要求理解职业价值观的涵义;掌握澄清职业价值观的方法;树立价值选择坚守与妥协的理念。思政映射点包括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职业理想教育。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小组活动、心理测验、案例分析。

(6)职业探索:教学要求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趋势;掌握探索工作世界策略与方法。思政映射点包括国家发展战略方针与政策、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调研。

(7)职业决策:教学要求理解职业决策的含义、意义与风格类型;运用职业决策原则和方法进行科学决策;树立科学的职业决策理念。思政映射点包括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底线思维。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练习。

(8)生涯行动:教学要求理解职业生涯行动方案制定流程和原则;掌握职业规划书的撰写方法。思政映射点包括时代精神、职业道德,目标制定与修正。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榜样示范。

2.教学方法改进实踐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理念的真正落实。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中,教学方法改进包括以下内容:一、灵活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探索更多的教学平台,包括“三微一端”等途径,拓展学习平台和学习手段。单一的理论讲授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多种新型教学平台、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应结合当代技术发展,利用好已有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比如开设职业生涯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定期向大学生推送最新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优秀榜样人物事迹分享、生涯人物专访记录、职业岗位体验分享等。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对象。因此,在课程设计环节,增加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互动程度,将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利用校企合作、优秀校友进校园等,加强学生现实体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仅仅停留在学习的“知”的层面,如何深入到“行”的层面,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更多给予学生参与体验和具体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四、及时关注时事政治,把握新时代学生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让知识教授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高校就业类、职业规划类课程与世界形势、国家经济发展等内容密切相关。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就业困难提供必要帮扶已成为各大部门工作重点,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的基础教育引导和就业观念的转变则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更多社会形势、经济趋势,鼓励更多毕业生深入基层,进入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行业等国家需要的地方进行就业与创业。五、设置多种反馈与评价体系,及时了解课程效果和问题,并有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跟踪和考察。考察角度可以从两对象着手:一为学生,二为教师。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性质和开设目的,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应以过程性考察与结果考察相结合为重点;针对教师的考核则应包括主观和客观层面,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的全方位评价等多种角度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全面的评估该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和问题,以便进行课程优化和调整。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探索总结

根据课堂教学后的个人反思,结合学生们的教学反馈和评价,就“课程思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具体实践有以下总结:

1.需针对课程定位进行再度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培养课、专业核心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大内容,要充分挖掘该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思政资源,努力实现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均应作相应调整,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趋势,立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主题,努力开发本土化的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和实践体系,为培养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青年提供有力支持。

2.善于利用第二课堂作为课堂延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等手段进行知识教授和技能锻炼以外,也要充分开拓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这一广袤阵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大家:“要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人的意义和幸福应在社会生活中寻求”。人是社会性的个体,只有在集体与合作中,才能促进彼此更好的成长。突破日常课程教学外,可以探索更多的小组、团队等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比如开展“生涯活动周”、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特色实践等,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对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把握,同时促使学生们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学习团结协作,培养个人具备更为优秀的道德品质。

3.课程顺利改革还需更多有效保障。“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大思政背景下,该理念的落实需学校从上到下各层级的齐心协力。通常情况下,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学生工作队伍。但是师资力量薄弱、且受专业背景、授课经验、行业经历以及学生工作内容繁杂、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使课程实施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因此构建多层次的教师发展体系,加强该门课程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建设迫在眉睫。学校应制定该类课程的教师专业化培养计划,不断精进教师的授课技巧、政策把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等。另外,校企协作育人也是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落地生根的重要机制。适当引入校外导师,亲身分享前线岗位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通过进入相关企业、岗位進行实际操练,将有助于他们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实践能力,在做中学,同时也在学中做,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自私的、有限的、可怜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新时代的大学青年们,即将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和崇高任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培养、指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下一个百年目标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进步青年。

(本文系2021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社科类项目“基于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Z2021038。)

(彭平,三江学院法商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职业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