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做“时代伯渎人” 赋能学生终身发展

2022-05-23李金富谢立君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员生命课程

李金富 谢立君

千年伯渎,源远流长。在伯渎文化的影响下,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无锡市新城中学孕育而生。学校以“信诚”为校训,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提高办学品位。学校是首批“无锡市新优质学校”,是老百姓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近日学校现任校长王超先生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分享了学校在“时代伯渎人”精神的感召下,在党建品牌建设、生命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王校长您好!我们知道新城中学是在伯渎文化影响下孕育而生的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在伯渎文化感召下的发展情况。

王校长:勾吴古都,泰伯故里,文脉绵延,风物繁华。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吴,怀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带领吴地先民在这里挥下了开凿中国运河的第一撬,用汗水和勇气凿就了中国第一河。从此,美丽的伯渎河蜿蜒穿过新吴大地,伯渎人努力耕作,勤于实践,使这里有了稻香,有了麦浪,从此不再荒芜荆蛮。学校依托吴地深厚的伯渎文化,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教育资源,进一步明确“伯渎人”理想中国梦、情操高尚人、学识与时进、爱心润学子的四有内涵,涵养“伯渎人”同行、课堂、协作、共享的四有品质,通过伯渎文化更好地凝聚我们的力量,不断跨越全新的台阶,继承和发扬“伯渎人”的无私、诚孝、勤奋、创新的精神底蕴,培育现代“四有”伯渎人的精神品质。

新城中学毗邻伯渎河,枕河而立。学校成立于2008年,目前全校一共有教师210人,学生近3000人。在伯渎文化的影响之下,新城人以“敢为人先,成就生命”为目标,奋力实践,不断突破,勇于超越,实现师德生命和教育生命的双翼齐飞。学校有“江苏省百名好青年”“无锡市最美教师”等榜样“排头兵”,还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育“主力军”。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2名,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共83人,占专任教师的45%。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教师积极进取,每年均有教师加入骨干队伍,实现骨干层次的不断提升。

笔者:学校的“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引领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请您介绍具体内容。

王校长:为了不断提高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总支围绕“‘五心工程,为党旗增辉”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班子当好“排头兵”,党员提升“精气神”,榜样扛起“先锋旗”,通过“初心、廉心、匠心、润心、暖心”五心工程,使党员在思想上走在前列,行动上干在实处,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从而建设一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党员队伍。

1.“初心工程——红心跟党走”,进一步打好党员信念底色。学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上主题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现场式宣讲教育和沉浸式体验教育,使党员教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熏陶,感悟爱国主义情怀。党总支注重引导党员教师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力量,表彰了年度校级优秀党员,签订了《党员双向承诺书》,激励广大党员教师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立足岗位,争优创先。

2.“廉心工程——清风塑风范”,进一步塑造清风廉政品格。学校党总支成员带头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总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清风廉“莲”》主题沙画创作活动,以品“莲”学“廉”为主线,带动党员教师用廉洁文化浸润心灵,提高修养。

3.“匠心工程——学高为师表”,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水准。学校党总支始终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为发挥党员教师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党总支向全体党员发出了“我为党旗争光彩”业务大比拼活动的号召。

4.“润心工程——教育润心泽”,进一步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春风化雨润无声。第一支部、第二支部认真开展了“三联系”活动,即每个党员联系结对一个班级、一名党外群众、一名学困生。

5.“暖心工程——奉献凝力量”,进一步推行志愿者服务。奉献他人留余香。学校继续开展好“信诚益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我校党员已全部注册“文明新吴”志愿者,以党小组为单位每月开展校内外志愿者服务。由于党建工作成绩突出,学校的“‘五心工程,为党旗增辉”党建项目被评为第三批无锡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新城中学党总支被评为无锡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二党支部被评为新吴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笔者:学校是无锡市生命教育课程基地,请问学校选择这一主题进行课程开发,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王校长: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认真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提出的一个课程开发项目。学校旨在通过生命课程教育,实现学生悦纳自己、诚以待人、敬畏生命、乐享自然的成长目标。

1.彰显学校文化内涵品质。生命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少年强则中国强。生命教育课程又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好地映照出了学校的“信诚”校训,体现了学校并进“两线”,落实“三化”的课程理念,升华了“劳动光荣”的思想,使校园文化更丰富更精彩,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彰显师生活动人本特征。从认识生命到热爱生命,再到敬畏生命,这是人的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而生命课程的开发,让人的生命在发展中再上新台阶,即富有时代特色的台阶。借助生命课程中心建设这个平台,使师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人,实现从主体向主人的跃升,进而促进师生的教与学回歸生命的本真。这一跃升较为充分地表现在生命课程活动案例,以及生命体验性实践活动中,使生命得到感受、理解和尊重,不断地促进学生阳光地成长和发展。

3.彰显因地制宜本土特征。生命课程作为学校项目课程,其源在学校,其根在本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适当融汇地方资源,是生命课程开发的要义。我们开阔视野,在大量汲取新城中学校本资源的同时,主动挖掘、利用厚重的伯渎文化资源,借以延展生命教育的时空维度、渗透力度和实际效度。这样,生命课程基地就有了浓浓的本土气息,利于其生根、发展、壮大。

笔者:我们了解到,新城中学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区域影响力,成为了学校亮丽的“名片”,那么学校是如何在求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学生“智·信”成长的呢?

王校长: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进五育并举,整合各类生命教育资源的系统工程。我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

首先,我们依托教育资源,建构生命课程。学校以四项目标为引领,发掘并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建构课程框架,开发体现学校教育特色、激发学生“智·信”成长,促进五育融合发展的生命课程。

其次,我们依托社会自源,组织实践活动。学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使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实践活动,架起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活、生命与社会间的桥梁,深刻地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开展了伯渎护颜行动,组织学生开展伯渎河风光带环保护颜服务劳动。我们开展了“春耕秋收”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种植水稻,秋天收成后磨制成米粉,学做青白团子。学生在“百草园”内种植艾草,收成后晒干制成香囊,进行义卖或是赠予家人。另外,还有“我爱我家”社区服务活动,“我的未来不是梦”高新区企业参观访问活动,“坊文化知多少”研访活动等等。

第三,依托经典文化,践行阅读延伸。学校以“智?信”成长为中心,以生命主题为半径,绘制阅读同心圆。借助丰富而深广的阅读经历,用经典的思想熏陶学生,用前人的智慧启迪学生,用典型的榜样引领学生,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生命更有意义。例如我们开展了“读家书”活动,围绕《傅雷家书》展开阅读,通过读家书、品家书、论家书、写家书,感知内容之美,感受文字之雅,感悟教子之道,感怀情感之真。

第四,依托社团活动,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利用课程中心资源,开发多项活动课程。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固定场所、固定课时、固定导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报名。我校还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邀请他们来当社团导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团活动,丰富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下面我重点介绍几项有代表性的活动课程。

(1)健康生活课程。以三减三健、平衡膳食、科学健身、传染病防治、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以AR互动投影、智能体重测试等体验式教育为主,让师生在互动体验中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

(2)心理辅导课程。组织游戏活动、拓展训练、专题培训、小型讲座、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的辅导课程,指导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3)青春期教育课程。初中学生逐步迈入青春期的大门,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从身体机能、性别知识等方面,借助课程中心资源,让学生了解自己进入青春期后的身体变化,并进行私密化学习。

(4)生命救护课程。学校特别设立红十字会教育室,开展红十字会宣传,提供专业的自救、互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博爱人道之心。

(5)消防安全课程。我校借助课程中心资源,对学生进行消防科普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基本火灾常识,掌握防火逃生技能,增加消防安全意识,远离火灾威胁,全力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

(6)综合减灾课程。我校借助课程中心综合减灾主题教育室资源,以防震知识、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为主要内容,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学生掌握应对灾害危险的技能技巧。

(7)创意沙画课程。沙画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其独有的艺术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校将沙画教学引入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沙画课程将沙画与文学、绘画、音乐、数字技术、舞蹈等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艺术性的理解。

(8)草木染课程。课程以传统民间艺术为根基,立足教材,深挖内涵,组织学生研究蓝印花布的历史价值,传承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创新蓝印花布的表现方式。尝试使用“苏木”“栀子果”等植物染料扎染的方式,并指导学生利用染色后的布料创意轉化为人偶服饰,实现了草木染作品二次创造的转变。草木染课程进一步培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守正出新,做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通过系统的生命教育,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了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培养阳光少年,奠基幸福人生。

笔者:谢谢王校长百忙之中的交流与分享。新城中学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开拓创新,不断奋斗,形成和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实现了学校的内涵提升和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我们相信新城中学的明天会更好!

◆本期访谈嘉宾小传

王超,男,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系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无锡市新城中学校长、书记。

王超校长始终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的思想,主持多个省市级重点课题,尤其是《基于小情境的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更是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创出了一片新天地。教学之余,他笔耕不辍,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和省级教育主流刊物上发表。

“每一名老师都要弘扬敬业爱生之心、筑牢理想信念之心、抓实教学改革之心、激发课程建设之心,实现师德生命与教育生命的双翼齐飞。”这是王超校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他坚持将“四心”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助力教师不断在教育场域中注入生命能量 实现教师队伍的持续成长,学校内涵的不断提升,最终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党员生命课程
我是党员向我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党员标准是什么?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