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整合路径探析

2022-05-23朱辉航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生命教育小学美术

朱辉航

摘要: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術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能够使教学更加科学、生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美术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命教育;方法策略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谛。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加强了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基础阶段,各方面尚未发育成熟,思想和心理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美术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将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意义

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有较强的联系,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将思想、情感诉诸于视觉,让学生直观地欣赏美,获得深刻的认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美术作品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美术学习,在作品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并展开想象,只有发挥创作,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生命,在学习中获得心灵和智慧的启迪,在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1]。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美术鉴赏课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在作品欣赏中感受生命,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鉴赏课中。作品欣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展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体会作品中蕴含着生命力,并围绕作品进行讨论。例如,在《快乐的小鸟天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小鸟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小鸟的外形、基本结构和动态特征,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会运用制作鸟形玩偶的同时,形成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读懂作品的内涵,在欣赏基础上进行实践创作,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在美的熏陶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许多优秀的作品中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生命意义,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的作品,提出问题:通过欣赏作品,你获得了什么感受?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评析,从生命的教育理解、欣赏作品的内涵,产生浓厚的情感,深化学习体验。

(二)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活化课堂中

在美术教育中,只有让学生切身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表现生命,不仅要在视觉上感知生命,还要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美术包含了色彩、形状、线条、明暗、空间、质感等要素,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原理,在创作中表现美,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造型中表现,在创作中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意义,加深对生命的认知[2]。例如,在《重复与变形的游戏》的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用绘画软件进行重复、变形的编辑操作,掌握图形的变形处理技术,将表现形式与绘画作品相结合,让学生感知艺术的情感。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带领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生活,观察校园中的人物,了解人物动态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并将这些素材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计算机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观察、讨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情境画的创作,在创作中感受人物的生命。在创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构思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思路,进行情感因指导,让学生在美术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生命的美好,强化美术与教育的融合。

(三)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合作化课堂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具有感性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生命,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获得生命教育体验。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命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会关注自我,关心他人,关注社会自然,理解生命的意义。如在《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父亲》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呈现的生命意识。这幅画用浓厚的油彩描绘了“父亲”这一形象,笔触细腻,丰富泽润、严谨地刻画出了在普通农民的形象,而以金黄色为背景,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能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劳动者身上蕴含的生命力。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劳动者,以美术的方式展现劳动者的特点,学会关心劳动者,感知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利用美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印象,围绕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学会尊敬劳动者。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社会活动,如开展“辛勤的劳动者”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相互合作,走进社会,观察社会中的劳动者,再以劳动为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在创作中感受美,体会生命的意义。

(四)多学科融合渗透生命教育

美术教师要沟通各学科,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多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美术相结合,引导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认识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服饰和造型特点,并开展创作活动,创建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作品的主题、形状、色彩、构图和造型等方面辨别人物的善、恶、忠、奸等角色,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从美术的角度感受古代传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热爱生命。为了深化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如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美术作业,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设计美术作品,在美术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建多元化课堂模式,在美术教材、生活实际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将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等内容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欣赏生命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罗杏璇. 小学高段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整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70.

[2] 卢丹.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44.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生命教育小学美术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