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如何渗透课堂思政
2022-05-23石福奎
石福奎
摘要: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有两大特点:记忆量大、理解抽象,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学习难点。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对必修科目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利,所以高中政治就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积极渗透课堂思政,培养学生的政治感知能力,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下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如何渗透课堂思政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政治;课堂思政
前言:课堂思政指的是在课堂上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式的形式,将课程标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课堂思政已经成为每一科目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结合课堂思政,不仅能够培养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高考模式,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一、课堂思政的含义及价值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在高中政治落实课堂思政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建设思政课,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让课堂变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政治课来说,落实课堂思政,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外,还能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许多高中政治教师认为课堂思政应当是在政治课程基础上进行延伸,其实这并不完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立足于政治知识内容,然后贯彻课堂思政模式,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政治知识架构,使学生通过完成高中阶段政治课程的学习,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二、新高考背景对高中政治带来的改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制定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自此,高考改革正式揭开面纱[2]。高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问题,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考试制度,也是当今普遍存在的社会教育问题。素质教育对于我国教育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而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和多样性。传统的高考模式过于教条,而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这些“教条”将被打破。高中成为了培养综合型、全面型人才的平台和场所,未来社会上必然会涌现出一批更加全面、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会成为推动我们国家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力量。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取消之前的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这对于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高考改革不仅仅是对高考选课模式带来的改变,更影响着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就政治课堂而言,由于政治课程有着一定的枯燥性和逻辑性,通常不会成为学生首要选择的课程,但政治课程对于高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又是不可替代的。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改变课堂环境,全面渗透课堂思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愿意、主动选择政治课程学习。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教育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高中政治课堂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这也就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难度更大,深度更强。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而高中生正处在政治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教师要积极渗透课堂思政,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中生正确价值观念与政治观念的形成,完善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全面促进高中生为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完善课堂知识架构
在当今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有着更加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必修课程。针对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许多学生认为政治知识架构比较复杂且,难度较大,因此,政治会成为学生较为排斥的课程。但是政治课程对于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完善课堂知识架构,让学生对政治课程有正确的认知,全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高中阶段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会逐渐成为一个有哲学思维、有经济头脑、有政治远见、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会生活的人,这也凸显了政治课程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全面贯彻课堂思政,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模块进行规范的整理,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做到“心系天下风云变幻、关心国家制度政策、关注民生冷暖疾苦、丰富社会阅历”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反思,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3]。”高中政治课堂学习能够帮助高中生完善自身的道德法则,使自身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原则的人。但是高中生毕竟不像成年人有着较强的自律能力,所以课堂气氛会往往会成为影响他们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善传统枯燥的学习氛围,积极渗透课堂思政,帮助学生建立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高中课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传统政治课程的看法和观念,还能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政治世界,对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提高学习质量有着很好地帮助作用。教师可以积极融入当今流行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比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让学生改变对政治课程的固有思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政治课堂也可以非常有趣、非常精彩。
结论:总而言之,在当今新高考的背景下,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来说可谓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要全面贯彻课堂思政,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學目标。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课堂知识架构,改变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明确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核心素养,促进高中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89):139-141.
[2]刘艳丽.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路径[J].天津教育,2021(29):106-107.
[3]邱铃.新高考制度下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路径[J].高考,20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