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枣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2-05-23刘永红李湘衡
刘永红 李湘衡
衡阳历来是枣的适宜栽培地区,是湖南省枣的集中分布区和重点发展区。衡阳枣具有品质风味佳、成熟期早等独特优势,市场前景日渐看涨,特别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品种、政策等多方促进衡阳市枣业发展刻不容缓。
发展现状
产业布局。近年来,衡阳市枣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枣热”,全市发展南方鲜食枣枣树种植面积达6666.67公顷,枣树成为衡阳市经济林建设中的优选树种。目前,衡阳市已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红枣示范良种基地,并不断引进全国各地的名特优枣品种,不少品种引种成功,获大力推广。
种质资源现状。衡阳市具有丰富的枣品种资源,现拥有品种30余个,传统优良品种有10多个。除开发地方特色优良品种——祁东中秋酥脆枣外,衡阳市近几年先后从山东、山西、浙江、河南等省引进了义乌大枣、河南大枣、梨枣、沾化冬枣、苹果冬枣、芒果冬枣、大雪枣及观赏枣等20多个品种。其中,中秋酥脆枣、沾化冬枣、苹果冬枣已被授予省级良种。目前衡阳市主要推广的鲜食枣品种有祁东中秋酥脆枣、沾化冬枣和“云桥”牌南方冬枣。沾化冬枣为早熟种,皮薄、肉质细腻酥脆、风味甜浓,在南方枣中品质最佳。苹果冬枣则为大果优质晚熟品种,果大、外形美观、形似苹果。这两个南方优质鲜食枣品种皆因品质佳、经济效益高、适于南方栽培,在湖南、贵州、江西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
枣副产品产业发展。衡阳枣业以鲜食枣为主,目前也有少量企业进行副产品加工。主要有干枣、枣酒系列产品。湖南玖一玉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珠晖区茶山坳镇建有一座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工厂,主要产品有枣酒、枣茶、枣醋、枣饮料等,其中3种产品申报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已初审合格,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祁东新丰果业公司在黄土铺镇兴建17.1公顷祁东酥脆枣枣酒生产线。此外,大部分林农都会自主地进行枣产品加工处理,晒干枣,发酵酿造枣酒,极大地缓解了鲜食枣上市的压力。
发展优势
目前,衡阳市枣产业发展势头很足,林农种植积极性很高,枣业发展速度,基地建设规模、种枣技术、枣产品质量等都在逐年提高,这主要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政府重视。祁东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枣业发展的3个文件,成立了县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副调研员、县农办主任、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财政、发改、移民、农业、林业、水务、农开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枣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资金扶持。祁东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枣种植户采取以下奖励扶持政策:一是凡种植0.07公顷以上的,无偿提供枣苗;二是规模连片种植3.33公顷以上的,配套灌溉设施建设;三是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发放技术资料;四是每年奖励一定数量的优秀种植户,每户奖金1000元。2014年3月,县政府下文对农技推广队伍未解决财政拨款的工作人员,凡连片种植枣树6.67公顷以上的,经考察属实,给予解决财政拨款。
示范带动。祁东新丰果业公司2011年在风石堰镇资冲、读书、上坪等三个村,创办了祁东酥脆枣科技种植示范基地40公顷,该基地建设标准高,栽培方法先进,枣果产量高、品质优,30多位种植户近两年均获得不菲的收入,到该基地参觀的群众络绎不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各乡镇也创办了3.33公顷以上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枣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祁东县中秋酥脆枣推广示范项目获得2012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种植示范基地6.67公顷,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班两期,并组织发放相关技术资料,提升科学管理,加强栽培设施建设。
湖南玖一玉泉科技事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合作方法,在全省各市州推广南方冬枣基地达4000公顷以上。其中公司自建的666.67公顷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冬枣农业标准示范项目(已验收)。这些基地不仅致富了一方百姓,而且为建立6.67万公顷南方大型鲜食枣生产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南方玉泉冬枣不仅在省内各市州得到普遍推广,还在广东、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自治州)广泛布点。此外,公司还会进行栽培示范、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祁东县银桥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2月,现有合作社示范基地80公顷,育苗基地19.2公顷,大小农机具、加工设备共168台(套),其中自动选果机6台,储藏保鲜库10所。种植面积达1440公顷,成员遍布23个乡镇,辐射289个行政村,是祁东县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做强云桥冬枣产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对云桥冬枣种植、收购、加工、贮运、销售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销售,对合作社成员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经营体系。
雁峰区富强果业专业合作社在岳屏镇斯林村和山田村承包紫色页岩荒山林地66.67公顷,目前已经种植祁东中秋酥脆枣1万株,集水产养殖、乌鸡养殖于一体,该合作社联合另外4家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申报了国家级合作社。该合作社基地管理水平高,投入大,紫色土改造种植比较成功。枣业种植结合农家乐综合开发的形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衡阳市枣业种植公司、合作社共有30多家,很好地带动了全市枣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
虽然,衡阳市的鲜食枣发展声势浩大,南方鲜食枣已经逐渐成为林农致富的首选,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枣树种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枣树栽培技术标准、管理水平不一,林农的认识不充分等,目前衡阳的枣业发展还是面临了不少严重的考验。
前期投入大,影响枣业发展。近年来,消费者对鲜食枣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高品质的鲜食枣比本地传统枣的栽培、管护技术要求更高。除此之外,枣产业还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增加、苗木嫁接技术难度大、苗木费用较高的困境。加上枣对水要求高,林地灌溉不方便的地方必须修建灌溉设施,导致枣树的种植和管护投入成本较大。一般情况下,枣树从种植到投产需投入52500元/公顷,而枣树进入盛产期要3~5年,进入盛产期后,每年需要在施肥、环割、防病虫等上花费大量管护费。因此,很多枣种植专业户前期干劲足,但到最后都面临资金瓶颈。
种枣风险较大,影响枣农积极性。枣树坐果率与花期天气关系密切,而枣树主要种植在丘陵地带,面积大,立地条件差,没有很好的措施改变“靠天吃饭”这一种植业的大难题。开花期一旦遇上刮风下雨,将严重影响枣树的授粉,降低成果率,造成减产,有的年份甚至颗粒无收。
管理水平欠缺。由于枣树种植的立地条件不一样,配方施肥的要求也不一样,加上林农的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棗树都达不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主要表现为栽植地选择不当、坡度大、土地过于贫瘠、严重缺水肥、栽植成活率不高、生长不旺盛,不能按时进入盛果期或者盛果期没有环割、水肥不到位、病虫防治不及时、没有修枝整形等,严重影响枣树的品质和产量。
发展对策
政府增加投入,鼓励种植枣树。一是把国土平整、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项目资金与枣业发展整合起来,加大枣树栽植资金扶植,减轻林农负担,激发种枣积极性。二是完善林权抵押和山地流转制度。林农可以通过林地贷款缓解枣树种植的压力,通过山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枣园,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基地。三是完善枣业发展保险机制,减轻枣农的风险。四是建立枣业发展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对枣业种植专业户和枣业公司进行苗木补助和灌溉设施建设支持。
加强引导和技术服务。一是建议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孵化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产学研结合,培育更加优良的品种,通过企业提供技术、资金、苗木,鼓励林农种植枣树,同时由企业进行枣果收购,减去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鉴于目前衡阳市枣业飞速发展与枣业技术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建议市林业部门成立枣业协会,以联系分散的枣农,组织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枣业发展信息平台,为枣农解决难题和困难。三是进行技术攻关,由市林业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就中秋酥脆枣落果、裂果问题,进行品种改良、水肥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提高品质,树立品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枣产量、枣品质、枣效益。规范管理,规范用药,统一标准,对绿色无公害优质枣果的生产、贮藏保鲜及产品包装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树立品牌形象,打造衡阳市南方鲜食枣的品牌效应。
完善销售,延伸产业链。由于衡阳市枣产业主要以鲜食枣为主,而鲜食枣上市时间比较短,除了在产品保鲜贮藏方面要进行技术攻关之外,一定要疏通销售渠道,完善销售网络。一要与水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大型加工厂进行长期合作,建立销售网络;二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进行点对点的营销服务;三要抓紧研究早、中、晚熟品种,缓解鲜食枣上市压力。另一方面要建立枣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满足百姓对枣产品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干红枣加工外,还要在酿造工艺和枣果生物制药方面进行突破。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做到鲜食枣和枣加工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