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人物称呼
2022-05-23何玉龙
何玉龙
一、大王、君
夏、商、周时,只有天子才可以称王。到了春秋末期,周王室日益衰微,政令已经不能行于天下了,于是各国诸侯的君主纷纷称起“王”来。文中“秦王”,就是指当时尚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大王”是当时对一国之主的尊称,而“大”则指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战国时,人们往往用“大王”或“君王”来尊称一国之主。“君”是古代对各级具有土地者的一种统称,常常用于称呼一般的第三者。文中尽管安陵君自称其祖先为“先王”,但秦王就是不以“王”或“君王”来称呼安陵君,其蔑视之意是十分明显的。从“大王”与“君”这两个称呼语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到底是谁轻视了谁。秦王采用贼喊捉贼的惯技,先发制人,倒打一耙,硬赖安陵君轻视了他,那不过是要为他公开吞并安陵找一个借口罢了。
二、公、先生
“公”,古代相互称呼或上呼下时用。唐雎受命出使来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开始以“公”称呼唐雎,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而“先生”则是古时人们对长者、父兄、老师等的一种尊称。唐雎英勇机智,沉着应战,连连挫败了秦王的奸计。最后利剑在手,表示要与秦王同归于尽,这时,秦王才知道唐雎是不好惹的,故慌忙改称唐雎“先生”,“长跪”在唐雎的利剑之下,认输谢罪。由“公”变为称“先生”的过程,不仅仅暴露了秦王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也有力地揭露了秦王的狡诈无耻。
三、天子、寡人
“天子”是古代对帝王的称谓,但在夏商周三代时,“天子”这个称呼只适用于最高统治者,即“君天下曰天子”。秦王恫吓唐雎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他说的所谓“天子”自然包括了他自己。这一方面是想抬高自己的身价,更主要的还是想借此吓倒唐雎,以达到吞并安陵的目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诸侯对下自称时用,开始还有点谦逊的味道,后来则成了习惯用语。秦王一心想自称天子,处处以天子自居,但口里却又偏以“寡人”自称,这就足见秦王不仅狂妄,而且虚伪。
四、布衣、庸夫、士
唐雎在跟秦王辩论是天子之怒厉害,还是布衣之怒厉害的时候,先后用到了“布衣”“庸夫”“士”三个名词。粗略一看,三者的区别似乎不大,但细细体味,实则大有讲究。“布衣”指平民百姓。布在古代指麻织品,那时平民不准穿丝织品,只能穿麻布衣服,所以后來“布衣”一词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庸”,平常,愚昧不高明。“庸夫”指那些没有能耐,愚昧无知的人。“士”则不同,他们是低级贵族,一般有文化,有的还有一定的技能,因而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常常依附于显贵,充当门人、食客。“布衣”“庸夫”“士”这三个称呼所包含的褒贬色彩,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唐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选用,有力地驳斥了秦王的偏见,打击了秦王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临危不惧、沉着机智。
(摘自《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11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