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基因,扎根古越文化
2022-05-23孟琴
【摘要】乡土情怀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乡土课程,是一门依托本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而生发的课程。文章围绕校园乡土课程“越课程群”的建设与开展,阐述乡土课程立足本土历史、地理、文化资源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乡土课程;古越文化;“越课程群”;思政
作者简介:孟琴(1971—),女,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绍兴历代以来贤人集聚、名家辈出,两千多年的古越文化闪烁着熠熠光辉。进入新时期,古越文化的精神内涵正成为当下绍兴乃至浙江快速发展的奥秘。乡土课程该被赋予怎样的新意,承载怎样的思政使命?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学校”)开发的“越课程群”为例,探究乡土课程如何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体现本土区域特色,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力求让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向学校文化功能构建和整体教育方面拓展延伸。
一、整体架构,系统设计,夯实思政实践基础
新课程改革赋予乡土课程特殊的时代内涵。因此,乡土课程的建设者必须对本土资源进行精心挑选、正确取舍、系统设计和整体统筹,以凸显思政内涵。
学校的乡土情怀课程——“越课程群”是学校党委为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怀以及推动“五星三名学校建设”,依托古越丰厚的人文资源而开发的课程。课程总共分为三个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乡土情怀课程序列,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一)模块一:“越地”实践课程——随时有物华
“越地”实践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掌握生活常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在绍兴菜中“识”文化
学校开发了越餐饮文化教材《绍兴味道绍兴菜》,教材深入研究文人墨客、名士的風雅轶事,突出本地饮食文化、乡土民俗、人文景观特色。这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家乡情怀的熏陶。
2.在生态园里“识”农务
学校的办学精神为“博学厚德·海纳百川”,强调学生的均衡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以上精神和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致力于“芃芃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课程开发,以“亲近自然、感知生长,体验农耕、探索科学,体悟文化、涵育心灵”为导向。学校建设了三大“芃芃实践教育基地”,分别是拥有150余种绿植的“校园植物营”,包含蔬菜地、畜禽养殖区、数字气象台、玻璃温室暖房在内的六百多平方米的“芃芃农艺园”和三百多平方米的“越味厨艺坊”。
教师们给树木挂上铭牌,标明植物的基本信息,在花坛里挂上植物二维码,在厨艺坊内外装饰有关绍兴传统建筑、民风民俗、传统菜肴、烹饪方法的墙画、诗词。美术教师充分利用花团锦簇的校园开展写生教学活动,利用植物元素设计纸艺灯,用烘烤好的饼干进行创意拼图等。语文教师带着学生逛校园、赏美景、学诗句、写文章。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效果非常好。学生们漫步校园,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收获关于植物、绍兴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越地”劳动实践,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育美,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在烹饪课中“品”越菜
绍兴饮食文化可谓底蕴深厚。从了解绍兴食俗,挖掘绍兴菜系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学校开设了以下课程。浓香味美古越风:学习烹制梅干菜焖肉、西施豆腐、绍十景、越州小炒等绍兴特色菜;点点心意古越情:学习制作麻团、喉口馒头、艾饺等绍兴传统小吃;醇厚悠长古越韵:学习做豆腐、磨豆浆等传统饮食制作工艺。
(二)模块二:“越韵”吟诵课程——到处皆诗境
1.课程创生的教育价值
绍兴本土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为学校开展“越韵”吟诵课程提供了文化支撑,学校从“古越资源”出发,把诗文经典吟诵活动与“知我绍兴、识我先祖、亲我家乡、爱我中华”紧密结合起来,从课程中衍生出新的思政价值。
在开展“越韵”吟诵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止参与诵读活动,还参与了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本地的文化遗址等,体现出了课程“本土化”的优越性。学生通过开展活动,做好“五个一”:参观一处绍兴文化遗址;访问一位了解遗址的长者;收集一组与遗址相关的古诗文经典;参与一次与遗址相关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习写一篇与活动相关的作文。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拓展了知识,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将“越韵”诵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便成了校本经典诵读教学的一大亮点。班组的小队实践活动十分丰富,如402班若耶小队到绍兴平水江水库感受若耶溪源头风光,考察越王勾践最早建都平阳的史迹,诵读历代诗人赞美若耶溪美丽风光的诗篇,如南朝王藉的《入若耶溪》、唐朝李绅的《若耶溪》、宋朝王安石的《若耶溪归兴》等。除小队活动外,也有班组的寻访诵读活动,如501班考察了位于鉴湖边上的陆游故居遗址、快阁和陆游墓,吟诵陆游相关诗词,突破了过去了解陆游仅限于沈园的局限。604班的学生甚至远赴绍兴新昌县儒岙等古镇寻访“唐诗之路”,开展诵读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有关“唐诗之路”的诗篇活动。
2.课程彰显的多元形式
学校汇编《经典诵读·品味越韵》校本教材,每周开展一节校本经典诗文拓展课程(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辐射语文学科教学,与“绍兴本土经典诗文教学”无缝衔接;高效整合地方课程“三看绍兴”,渗透社团活动,开设越韵歌吟、童谣吟诵、方言存盘、经典诗社等活动;结合微型课程——每天5分钟越吟欣赏课程,一周一赏的班级“诗园”赏析,一季一讲的“凭海临风”诗文讲座,一年一会的“品越韵·咏乡情”诗文诵读节会。
(三)模块三:“越味”采风课程——风骨显峻节
“越味采风课程”使学生在自然环境考察、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转变了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得以丰富,乡土情怀得以培育。
1.节庆传承,扩散“越味”
绍兴节庆作为当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符号,是历史的投影,充满了人文精神的烙印。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越味”浓厚的资源,配合世界合唱节、兰亭书法节、中国黄酒节、鲁迅文化艺术节、公祭大禹等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积极创新、传承文明的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多姿多彩。
2.挖掘热点,引发“越味”
从兰亭书法节到绍兴世合赛、水上马拉松、“越马”……各式各样的活动给千年古越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活动立足于生活,紧贴时代脉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学生用新闻人的敏锐嗅觉捕捉发生在越州大地上的热点时事,用艺术家的眼光加以整理,挖掘其中的“越味”,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建设,丰富载体,凸显思政内涵
乡土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课程育人价值,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乡土课程的四大主题
学校乡土课程的四大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知识”“人与艺术”“人与社会”。课程主题可以是文化主题、历史主题,也可以是自然主题、科技主题,还可以是社会主题。
【案例1】例如,学校组织的“民族的脊梁”活动就是红色研学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了绍兴本地丰富的人物、历史、景物、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设计研学路线:1.鲁迅故里→蔡元培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周恩来纪念馆;2.吼山烈士陵园→后堡抗日纪念堂。寻访越地红色足迹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总结研学成果,形式不拘,可以是写研学杂记、随笔,制作成PPT,也可以是制作小视频、电子相册,或是制作研学小报、研学导航图等,请学生至少选择一种完成,并在班队课中进行“民族的脊梁红色研学成果”交流活动。
(二)乡土课程的四大资源
学校乡土课程的四大资源为“个人资源”“民间资源”“地域资源”“博物馆资源”。乡土课程积极发掘了绍兴本地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民间艺术、风土人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涵盖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
在资源利用上,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周边有王阳明故居、蔡元培故居、大通学堂、名人馆、刘宗周故居、黄酒博物馆……可谓资源荟萃。学校通过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校内、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乡土课程中体验、内化、感悟和发现。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体现了思政理念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本土导向,还使“本土化”策略的实施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意义:既符合小学生“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教学“感同身受”的整体效应;既追求了“课程资源”的本土立场,又优化了“思政育人”的教育策略。
(三)乡土课程的四种学习方式
“书本学习”“行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特色活动学习”是乡土课程的四种学习模式。“越课程群”在学习方式上与国家课程形成互补,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实践思政育人的价值定位,凸显了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实地考察和问题探究,体验了实践活动带来的收获与成长。
【案例2】例如,学校教师在执教乡土思政课《桥乡桥韵》时,充分利用水乡学生从小在小桥流水的环境中长大,对桥的感情和认知程度较高的学情,通过校本教材《诵读经典·品味越韵》中《绍兴城里十洞桥》等童谣、典故、诗文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桥的诗词和故事的掌握程度,奠定思政活动有效开展的情感基础。此后,教师组织开展以“寻桥·赏桥·诵桥·护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组成了多个小组:寻桥——绍兴桥的历史故事探寻小组、赏桥——绍兴古桥的建筑结构研究小组、诵桥——绍兴桥的诗文诵读小组、护桥——绍兴桥的开发保护小组,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同时,学生编写了关于绍兴古桥的诗集,对本土经典诗文进行了再演绎;表演了诗文当中的故事;朗诵了关于绍兴桥的古诗词,并对本土经典诗文进行再创造;编写了《桥韵绍兴》的诗歌“寻得古桥踏青来,百度芳菲万古传。悠悠河水赏古桥,低吟斑斓千座桥,越州护桥古真情,青石板路沁芬芳”。最后,学生总结绍兴古桥的保护开发情况,撰写调查报告,为绍兴古桥申遗出一份力。四种学习方式融合的特色学习活动,使乡土思政课程变得生动而有趣起来。
(四)乡土课程的四种课程模式
乡土课程的课程模式为:认识—体验—实践—创新。“越课程群”具有实践性、体验性、集体性、生活性、社會性等特征,体现了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特点。
【案例3】以《寻找绍兴老街》一课为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强调“做”“参观”“考察”“调查”“探究”,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在课前要求学生们组建团队,去探访一处传统历史建筑,并做好观察和图文记录。美术课上学生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装订成《绍兴老街》图册并给图册取名、配序,配文字说明等,完成图册制作。班队活动课中,学生们分组为家乡的老街进行宣传推广活动,写宣传片的推荐词,做老街旅游攻略,办展览感受老街的生活场景、风俗习惯和风情文化等。教师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强化了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的互动感受,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独特认识和见解。
在上述的项目课程中,“思政”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灌输”,不再是课堂中单一的学科学习,也不再是“与我无关”的“说教”,而是沉浸式的项目研究,是身体力行的活动实践,是多学科融合的成果。多样化的活动使古越文化资源中内在的人文因素、情感因素等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校在建设“越课程群”乡土课程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学校高墙之内,而是立足于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创设更为宽阔的育人环境,积极进行课程育人的方向性把握、整体性构建、学科性渗透与本土化实践,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厚植家国基因,扎根古越文化。
【参考文献】
[1]郭春飞.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J].现代教学,2013(Z2):119-120.
[2]宋世云.发挥地方课程育人价值 丰富立德树人实践途径[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4):78-80.
[3]张瞳光,童建军,赵刘磊.高校企业管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中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02):17-20.
[4]洪伟,李娟.大情怀的“无边界”课程构建——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J].人民教育,2019(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