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名著导读有效性教学策略
2022-05-23郭育华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具体形象的有效载体,是引导初中生由具体形象鉴赏过渡到抽象鉴赏的有效手段,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与名著相关的数字化影视资源引入名著导读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让学生既能解读经典的语言文字,又能欣赏名著内在的魅力,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影视资源;初中名著;导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大田县课题“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TKTZ-2013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育华(1974—),男,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四中学。
教师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详细地品读情节、人物、語言主题。阅读名著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从名著中感受人生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健全自己的人格,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这是阅读名著的魅力所在。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有效的课堂学习、大量的课外阅读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感悟。名著导读恰恰是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因此上好名著导读课显得极其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味地向学生强调阅读书目,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读”,而忽略了教师的“导”,即缺乏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们阅读名著就像蜻蜓点水,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将名著的“导”和“读”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领略名著的魅力。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名著导读中“导”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达到预期效果,语文教师在导读时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名著相关材料,制定有效的导读教学方案,做到导得明了、导得合理、导得精巧,让学生爱读名著、会读名著、读懂名著。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单靠教师的口头表达和板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名著导读教学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优秀的语言材料,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增强语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思维的发展过程——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且初中生的阅读量较少、阅读面较窄。多媒体技术是具体形象的有效载体,是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鉴赏过渡到抽象鉴赏的有效手段,具有直观、形象、快捷、高效、信息容量大的优势,能够引导初中生有效地阅读名著,提升初中名著导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名著导读教学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5名农村初中学生中,很喜欢看课外读物的有27人,一般喜欢的有50人,二者共77人,占总数的73.3%,表明课外阅读深受学生欢迎。此外,学生喜欢阅读神话故事类书籍、童话故事类书籍、漫画类书籍的占85.7%,而喜欢阅读经典名著只有14.3%,仅有15人。这可能是因为名著所展现的内容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一些名著的表达方式与初中生的表达方式有所差异,初中生较难理解,导致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名著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选择合适的关于名著的数字化影视资源,将其引入名著导读教学中。数字化影视资源能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直观的形象,让经典名著可看、可听、可感、可悟,更容易吸引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西游记》的名著导读课上,笔者在对七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西游记》这本小说篇幅较长,夹杂文言和方言俚语,感觉难以理解,觉得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大闹天宫”这一精彩片段的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中对应的章节,与学生一起比较原著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语言差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导入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名著中的情节、人物等方面设计竞赛题,让学生在竞赛中积累名著知识,由点到面,通过对名著中一个个知识点的串联,让学生对原著有一个整体感知,从而激起学生深入阅读名著的欲望。例如,在开展《西游记》导读教学时,教师将孙悟空称号变化的相关视频剪辑出来让学生观看,组织讲故事比赛,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的相关情节,并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指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由点到面地理清基本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把握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学习其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英勇无畏的品质,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品质。导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专题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能强化学生对原著的整体感知,大大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二)通过大量优秀影片的片段导看,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目前,许多名著已被拍成影视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导读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精彩的情节片段,在导读课上让学生观看,并且巧妙地创设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详细品读名著的兴趣。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导读为例,课本选编的是《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笔者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后,引导学生精读精思:
(1)孙行者为什么直接敢上前叫牛大哥开门?之前孙行者与牛大哥有何交情?
(2)罗刹女为什么“怒发心头”?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去原著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精读名著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导读的需要选择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巧设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结果的欲望,激发学生详细品读名著的兴趣。
又如,在《水浒传》的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等相关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中与武松有关的情节,分析武松最后的结局。教师通过影视作品导看,能让初中生将名著中复杂的情节串联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积极性。
(三)改编演绎名著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师可以开展名著改编演绎系列活动,组织学生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或将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小剧本自主演绎,又或者将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制作成动画、短视频等,以点带面,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并熟悉名著内容,在活动中汲取阅读的力量。在导读《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范进、胡屠户、娘子及母亲的神态变化和心理活动,要求学生写的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身份,然后挑选出描写得最恰当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自主選择喜欢的角色,将这段内容排演成一个小话剧。笔者将演出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在班级群里,家长们纷纷赞扬学生的表现,学生们获得肯定后,兴致高涨。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儒林外史》,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演绎了多个故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导初中生改编演绎名著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欣赏名著片段,提高阅读能力
名著原著的文字可以带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对名著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学生如果没有阅读名著原著,就无法了解名著中原本的人物、情节等,会受到影视作品内容的影响。同时,各种名著的简明本、辅导材料等降低了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一个起点,教师应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尽可能多的名著原著片段,直至阅读完全文,从中汲取原著的精华,掌握阅读原著的方法。
(一)独立阅读,反复想象,提高欣赏水平
学生的阅读行为具有其个性,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教师应增强学生阅读名著原著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原著才是本源。读原著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要读多遍,读更多的原著。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独立思考,感受名著独特的魅力。但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读完整本名著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选取名著片段,引导学生从独立阅读名著片段到阅读全文,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联想和想象,提高对名著的欣赏水平。
(二)改写、补写名著片段,探究问题,进一步感悟原著的精妙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组织学生阅读原著、改写原著、品味原著,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原著,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原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引导学生把自己改写的片段与原著比较,分析原著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或亮点;引导学生把自己改写的文章和同学的文章进行对比,与同学展开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体会原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笔者在教完《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片段后,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段,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然后对比原著与改写稿的异同,体会原著之精彩。又如,笔者在导读“智取生辰纲”后,组织学生尝试补写原文暗线的内容,即晁盖、吴用等人如何筹划智取生辰纲;再回到原著,结合影视片段让学生进行两者的比对,体会原著的精妙。
三、利用多媒体区分异同,培养学生鉴赏名著的能力
对于许多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观看过。这些影视作品来源于原著,二者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原著,对比相关的影视作品,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认真加以区分,可逐步提高鉴赏原著的能力。
阅读原著时,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语言文字,构建新的场景、新的人物群像,从而在大脑中形成独特的印象;而观看影视作品时,看的是影像,听的是声音,欣赏的是影视编导的创作结果。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由影视编导们根据自身的艺术见解对原著的再创作,这些影视作品呈现的是影视编导们对原著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是影视编导们的艺术理想的表现,而非原著本身的简单再现。同时,受时间的限制,编导们必须对原著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并高度浓缩原著的内容。这就会与原著内容有诸多差异,况且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不一定能用影像或声音来表达,而影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效果也是文字所不能比拟的,二者各有优势。教师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中精彩的情节片段,对比二者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环境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提炼原著的主旨,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阅读原著的本领,不断培养学生鉴赏名著的能力。
例如,比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著文本与影视作品,影片中增加了有关郑屠杀猪、杀狗的镜头,目的是形象直观地表现郑屠心狠手辣的个性,也为后面鲁提辖三拳将郑屠打死的情节做铺垫,凸显鲁提辖的勇猛,及其容不得半点恶的个性。通过对影片与原著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有的学生指出了影视作品的不足之处:影片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片段虽然也很精彩,但是远不及原著的文字描述。并且,学生了解到影视作品是导演对原著的解读,包含了导演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名著是有影响力的作品,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的深层思考和感悟。教师要将影视作品与原著相结合,让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提高鉴赏名著的能力。
综上,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与名著相关的影视资源,能够让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导”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联想与想象,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名著的本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名著语言文字信息的习惯;让学生既能解读经典的语言文字,又能领略原著的内在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徐荣霞.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3):211-212.
[3]蓝岳翠.放飞想象的翅膀 走进古诗的殿堂[J].新课程导学,2011(31):5-6,10.
[4]马欣欣.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其应对策略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