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教育信息化新时空中的教师成长
2022-05-23
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
K-12教育网创始人、总编,原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成员
网名“蓉子”,广州市为明学校副校长兼教科研中心主任,首批广东计算机学科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
网名“Being”,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 赵洪啸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陶笛艺术研究所所长,首倡“音乐自由教学法”
》 王鹏远
北大附中数学退休教师,北京大学国培计划项目课程教学开发特聘专家
》 焦建利
華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教育技术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潘华东
深圳市南山区教科院教育技术与创新部副部长,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专家,校园No.1网络竞技大赛发起人
》 曾惠
初中地理特级教师,南粤优秀地理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标兵
桑新民: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历史性变革。近30年来信息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回顾20多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诞生、成长的新一代教师的身影和风貌,他们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弄潮儿”,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信息化新时空孕育的新型教师有哪些特点?他们成长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这些都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时代话题。今天我们邀请到9位在信息化潮流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在“对话”中聆听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所思所想,及其对未来的展望。我们的话题要从当年互联网上最早一批教师发烧友的精神家园“K-12教育网”谈起。
话题一:源头活水的启示
王珏:K-12教育网(http://www.k12.com.cn)建立于199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中最早的一批网络发烧友像找到家一样很快聚集到K-12教育网旗下。为满足彼此交流的需要,2000年K-12教育网开办了“教育社区”,并迅速发展成规模庞大的教育虚拟社区。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成功的秘诀在于:在网络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凝聚和培养新一代教师,为他们创建精神家园。针对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第一代教师的特点和需要,K-12教育社区设置了各学科教学版块,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和综合类的“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等。“版主”从活跃的高水平网友中产生,他们在引导论坛创新发展、维护论坛秩序中脱颖而出。版主付出的大量心血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完全靠内在的追求、强烈的责任感和网友们的点赞、拥戴维系,这是互联网新时空中选拔培养人才的一种特殊机制!现在回头来看,他们获得了最珍贵的回报:超高速的个人成长!这是为互联网造就的新一代教师专门设立的一种无形的“颁奖台”,正是这批超功利的“获奖”教师,成就了K-12教育社区当年的辉煌。
钟和军:K-12网站是我教师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94年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中学计算机教师。那时中国互联网刚起步,我游荡于各网站或论坛之中,K-12网站一诞生就吸引了我,因为和教学关系密切,我成为论坛的常客,发帖量、回复量都惹人注目,很快受邀担任版主。当时学校工作确实很忙,要上课、辅导学生竞赛、做课件、做网站、做研究,晚上回到宿舍,一边备课,一边吃饭,一边管理论坛,我把在工作中的思考、阅读、经验分享到论坛上,使我获得了年轻教师在本校难以获得的尊重、影响力和地位,由此激发了在校内外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随着论坛网友人数的激增,网站又陆续开设“班主任论坛”“信息技术论坛”“社会教育论坛”,我还兼任了信息技术论坛首任版主。我们在论坛上组织了许多著名的网络辩论活动,如“教育如何培养人”“差异就是资源”等。当时网上的朋友只知网名,从未谋面,2002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网络主题探究教学研讨会,对个人教育网站、网络教学案例等进行了表彰,许多早已熟悉的网友第一次见面,被誉为教育论坛的“十大版主”欢聚一堂,彻夜恳谈。2002-2004年,我应邀参加新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在广东省第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中我有幸跟随导师桑新民教授提升了科研水平,“蓉子”让我越来越自信、从容地面对诸多挑战,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信息时代肩负的重担和使命。
柳栋:大约在1998年前后,互联网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爱学习的教师开始到网上搜索信息,了解教育发展动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学与教的实践。网上的教师发烧友中弥散着一种热切、期待的气氛,他们在跨时空交流中共同探索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相知相识,成为知己。K-12网站和论坛社区是这些教师聚集的地方,潘华东、曾惠、李轶弢等老师都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他们成为各学科的“版主”,并开展了跨学科交流,如中学数理互动学习、中小学任务驱动式信息技术教学、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基于WebQuest和MiniQuest平台的探究学习、农村小学跨地域跨文化交流、游戏化学习等,我的“惟存教育”也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者。这些新理念、新资源在网上传播之快,对课堂创新影响之深刻,是任何线下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都无法比拟的。这让大家异常兴奋,上网的教师队伍迅速扩大,他们当中多数都是各学科教学骨干或教学新锐,大家从学科教学信息化应用入手,形成了不同专业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恪守了“教育规律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逻辑”这一原则,并用自己的创新学习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行不言之教。那时这些老师都非常年轻,现在都已是各地区各学校的领军人物,担起了引领一方发展的责任。
赵洪啸:1997年我在珠海华夏学校开始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进行备课和资源整合,并从境外网站以及当时能找到的音乐教育资源库以及软件包中拆解、整合了近万个素材资源制作成带有超级链接关联的网页,用于自我学习以及拓展音乐教学。2000年我调入上海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学校,此时国内网上音乐教育资源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夜以继日地在K12、网易、亿唐等网站上传个人主页,命名为“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与全国音乐教师共享共创资源。2002年开始,个人主页空间已不能满足网站空间及流量需要,于是我自费购买了独立的服务器并出资委托“浦东信息港”托管,同时申请了国际域名www.hongxiao.com,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网站,实现了资源(静态网页,包括视频、图文、课件)、交流(论坛)、教研三大板块的整合。至2010年论坛社区注册会员超过10万,论坛交流帖超过30万,网站创设128个大小栏目,版主37名(全部是音乐教师志愿者),这些版主目前大多已成长为当地骨干教师、校长、教研员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网站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团队,免费为社会服务。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我们创建了洪啸音乐工作站、洪啸音乐课堂公众号和数十个微信群并注册了B站、抖音、视频号等不同平台。新冠疫情爆发后,我们还启动了“洪啸园丁计划”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公益培训。
桑新民:在K-12网友群体中大多数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教师,但有一位充满活力的老教师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来听听他的故事。
王鹏远:我是1960年走上中学教师工作岗位的,前30年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1990年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林建祥和朱万森教授引进Mathetool数学课件开发工具创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实验室,让我撰写脚本,结果我设计的课件意外获奖,由此开启了我后半生从CAI到网络课程教学的创新之旅。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海淀区五所学校参加的CAI课题组,北京大学的林建祥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元老钟善基教授是指导专家,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在高端融合的新起点。当时对数学教学该不该用计算机有争论,我认为数学CAI不能停留在课件演示上,应借助计算机创设“微世界”,让学生在人机交互的学习活动中突破难点。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我们开发了“数列的极限”课件,学生可以个性化地自学,自由输入数据进行实验,结果历来认为抽象难懂的极限概念变得容易理解,锻炼了数学思维,取得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1994年我们在《数学通报》上发表了《从教学软件“数列的极限引发的思考”》,引起广泛关注,由此萌发了数学实验思路,我为此撰写了论文《数学实验室与数学教学》,并在深圳《特区教育》杂志1997年第一期发表。1995年,中心副主任唐玲和北师大潘懋德教授引进几何画板,给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发展机遇,1999年我编写出版了《如何用几何画板教数学》,2000年出版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育》,后来经林先生介绍我认识了张景中院士,2001年我在北大附中退休后全身心地主持和参与推广张院士的“超级画板”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项目,2005年出版了《超级画板与数学新课程》。2010年应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之邀,我撰写了《数学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研究》一书,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今我已步入耄耋之年,最深刻的感悟是:信息技术只有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扎根课堂,真正促进教学创新。这是新一代数学教师必须练就的硬功夫,我愿把在这方面积累的资源留给年轻人。
桑新民:以上几位老师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多年前最早“触网”的教师们的生动、感人的精神风貌,这是一片清澈的源头活水,我个人从中受到的启示是:①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老师是善于学习、对新事物敏感、敢闯敢干的老师;②善于向自己学科前沿的专家包括相关学科专家学习交流的老师能抓住更多的机遇;③源于兴趣、追求自我实现的超功利学习、创作动机是最有生命活力的,也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④自发的非行政命令、俱乐部式的网络组织形式,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也最能持久,更具有凝聚力。
话题二:在创新中成长的魄力与定力
焦建利:我原来的专业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因为进入陕西师范大学电教系教心理学,自然要关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没想到被这美妙世界深深迷住了,从学多媒体创作,到建个人网站,收集发布教育动态,结识了一批网络上最早的教育发烧友。2001年,我调到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并在职跟桑新民教授读博士,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亲密无间的团队文化强烈吸引和感染了我。我去时正赶上举办全国第一个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桑教授让我当班主任,这对我来说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这个班原来名为“中学计算机教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桑教授提议改成“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教育部师范司的批准,学员们将此戏称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黄埔一期”。我们针对这样的培训目标设计了《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多媒体与网络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与中学校园网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文化与教师素养》六門课程,辅以选修课、专家讲座、技术沙龙,通过集中听课、分组协作、任务驱动、网络互动等学习方式,指导学员在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三个维度同步提升;走访名校是“国家班”的另一特色,在培正、石门中学领略岭南教育的历史传统,访深圳高级中学、南山小学领略特区教育的创新精神,在珠海六中考察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开创的信息化实验基地,这些活动让我和学员对广东基础教育有了一个整体和深入的了解,这种全新的培训模式让我终身受益,也和“国家班”学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2年桑教授组织创建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GDAEE),让我担任副理事长,这是凝聚广东信息化精英教师的重要平台,通过每届年会、平时小型研讨会、深入到学校的工作坊,我们在技术融合与创新应用上不断开拓前进。2003年我应邀作为国内咨询专家参加了欧盟-中国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与国内外顶级教育专家一起指导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学习资源中心建设等工作,足迹踏遍甘肃各类乡村学校,既开拓了全球化视野,也更深刻地领略了中国复杂的教育国情。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增强学习、慕课、混合式学习、极简教育技术等方面,坚持20年个人学术博客“教育技术自留地”(jiaojianli.com),并探索抖音、微信公众号、Bilibili等新媒体的教育创新应用,融入全球教育科技实践社群。我最深切的感悟是:教育创新不仅要有魄力,更要有百折不挠的定力。
汪晓东:2001年9月我在华南师范大学访学,全程参与了“中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工作。这个班是“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唯一的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选拔了43名优秀计算机教师,培训班由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桑新民教授策划、主持,班主任是焦建利教授,3个月集中培训,9个月返本校实践、研修,最后集中总结和论文答辩(《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11日第3版有专题报道)。“国家班”第一课是组织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在学员心中确立“信息技术教育黄埔一期”的目标和使命。培训班安排了教育、科技、文化各相关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报告,还请潘华东、曾惠、李轶弢等在广东教育信息化中涌现的新一代优秀教师做报告或当助教,桑老师还特别强调教学相长、能者为师。“国家班”学员中人才济济:班长李冬梅是北大附中计算机名师、天津耀华中学陈晓明是技术发烧友的偶像、海南杜同选是20年前中学教师中罕见的计算机硕士、厦门一中庄岩被誉为“大哥大”、山东师大附中苏秀强是网红教师中都知道的“森林大帝”、哈尔滨的黄冶斌则成为全班公认的摄影家……学员特长的展现和创造潜能的激发,成为“国家班”最诱人的团队文化。“黄埔一期”结束后,未来中心把培训对象扩展到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先后承办了三期广东省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班,并于2002年创办了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使这种全新的教师研修活动常态化,为广东省搭建了用信息化推动课程整合和教师成长的新舞台。这次培训班是我人生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据此完成了硕士论文并成为未来中心一员,同时在职跟桑教授攻读博士,参与了此后的各类培训和网络教育专委会各项工作,与信息化培养的新一代中小学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桑老师戏称我为“教师培训专业户”,其实我明白,他是要让我在向优秀教师学习中,成为“不断超越自我的终身学习者”。
潘华东:我原是高中化学教师,1992年开始对计算机着迷,用电脑备课、学数据库用于班级管理等,1995年跟李克东教授学多媒体教学课件,1997年跟桑新民教授学教育哲学、未来教育,1998年开始创建化学网站和教学资源库,名为“先得”(先到先得、共建共享),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教授、何克抗教授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并成为K-12教育网的第一批“版主”。2000年到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跟随桑教授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学到两个本事:一是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教育,二是实现了个人的两个超越(超越化学教师、超越中学教师,树立“大教育”观)。此后调到顺德教育局创建信息中心,投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2003年后一直在深圳南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工作。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有三件事我自认为最有意义也最感兴趣:研究虚拟教研,让老师教得轻松高效;研究装备效益,让区域信息化求真务实;研究学习技术,让学生的学习健康快乐。我创建了“南山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主攻方向是如何让学习“离苦得乐”。我走遍全国,系统收集研究了开发学生潜能的各种“多元智力测量技术”,以此为基础创造了从“校园吉尼斯”到“校园No.1”的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认识和展现最好的自我,得到越来越多学生、教师、家长的欢迎和支持。在大量学生潜能开发的成功案例和数据基础上,我提炼出十项基础学习能力,并对其中六项制订了简易的训练与考级标准。从2018年起,每年在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网络夏令营”进行“学习能力考级”试点,目前正聚焦于其中的三项“核心学习力”培养,开展“百日筑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基于以上研究,从2012年起,我陆续开发了《学习技术》《学习潜能发掘技术》《团队教学实践》《学与教工具导览》等系列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曾惠蘋:我199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95年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我大开眼界,但当时适合地理教学的资源太少,我开始大量收集素材,生动的数字化课程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我的地理课。幸运的是,1996年得到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高度评价和悉心指导,我开始建立自己的地理素材库和课件库,1999年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在1999年底,我和学生一起创办了“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通过盟员制把全国在网上研究地理教学的优秀教师团结起来,加盟的成员有1000多人,访问量超500万。2001年我到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中心跟桑新民教授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其间正赶上全国首届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班”,桑教授让我们几位一线教师参加“指导教师组”并全程参加学习。首门《学习论》课程对我影响最大,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创新中实现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的结合?怎样变“消费式”学习为“产出式”学习?这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问题,成为我后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桑教授还专门与我研究了地理资源网站更新换代的思路,建议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型。回校后,我组织学生创建了开放型“地理家园”网站,提供主页模板和空间让会员轻松建立自己的特色主页,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地理家园”环境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选学习进度、内容,建立学习主页和个人资源,研究感兴趣的专题。2003-2005年我外出学习总计三个月左右,不需要老师代课,学生在我的网站上学得很好,我在美国、加拿大考察时,远程看他们上课,跨时空指导,分享在美国收集和拍摄的地理资源,效果甚至比现场上课更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中,我经历的困难和曲折是难以想象的,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更是局外人难以体会到的,这始终是激励我在学习创新中快速成长的内在动力。
话题三:开创未来之路的智慧和艺术
桑新民: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前无古人的探索创新之路,从以上几位教师讲述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线教师在自己学科课堂中产生的优秀教学资源,是“原生态”的,最具原创性,充满生命活力。实践中创生的优质教学资源只有在开放共建共享的快速迭代中,才能越来越丰富完善,也才能减少低层次重复性开发的误区。这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專家指导、校企合作、用户评价、政府采购的资源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而且需要不断提升教学平台、云端和终端设备尤其是教学资源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要深入总结、反思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破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等弊端,提高培训的实效。
桑新民:当前,教育正面临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艰难攀升的严峻挑战,作为普通教师中的第一代信息化创业者,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思、诠释一下这条路哪些是走得对的,哪些走了弯路,今后的路怎么走得更好。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大话题”,又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真问题”,更是每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王鹏远: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扑面而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深刻影响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教师,但会淘汰照本宣科、因循守旧的平庸教师,呼唤钟情于教育、具有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善于在反思性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的高素质教师。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无论技术怎么进步,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都是比技术更重要的看家本领;其次要研究学习科学、教学艺术,洞悉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还要不断跟踪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将其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是最具创造性的职业,教学生涯只有稍纵即逝的几十年,把每一天的备课、上课都当作自己学习、创新的机会,我们的教学生涯就会充满乐趣,获得教师特有的幸福感。
王珏: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深化发展,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书育人的“融合”并不理想。教学对象是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人的思维、创造、想象能力和道德品质、审美气质,这并非“信息处理”能胜任的,关键还是要靠教师水平和素养的提升。对于教师来说,信息技术只不过是众多教学手段、要素之一,比信息技术更重要的因素很多,如教师对学科知识、对人类思维规律、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等。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最大的挑战,是需要教师教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向提升与内在融合,创生人机结合的教书育人系统。这显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教育信息化步履艰难的很多瓶颈来自于管理和评价。“教育管理信息化”必须打好三个攻坚战:如何突破管理系统的“信息孤岛”,减少用户的大量重复、低效工作;面对与日俱增的“大数据”,如何统一数据规范,在智能化数据挖掘中让“数据”生成资源,产生价值;加快管理向服务的转型,突破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的管理体制,在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中创建扁平化、集约化的管理服务新模式。
桑新民:每当谈到未来,很多人总觉得未来很遥远。现实与未来确实是有边界的,但这个边界如果用时间的尺度衡量,可以变得无限小,因为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在经历着从现实向未来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现实中每一步选择,都立刻影响着你未来的命运,关键时刻如果走错一步,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现实的选择中,不仅要有超前意识,更要有各种防范未来风险的举措和思想准备。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师的选拔培养必须面向未来,成功的秘诀在于:优秀教师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在反思性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这正是开创未来的教育智慧和艺术。知识和技术都是可以教的,智慧和艺术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完全要靠每个人的悟性和灵性,是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练之后,把个体有限的经验、感悟融入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中,把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一个动态发展、曲折前进的整体来把握,才能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领略艺术化生活与人生之妙谛。人生苦短,每位教师的教学生涯和经历、阅历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把一代又一代名师的经验薪火相传,在继承与创新中发扬光大。希望今天的“对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接力棒”传递,把数字化生存教育时空中最早一批创业教师的经验教训贡献给历史,传承给年轻教师,让新老教师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教育使命,共同开创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未来之路。
回顾随笔
广东教育信息化的难忘往事
刘达中
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时代初露端倪。“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广东顺势而为,及时制定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4字指导方针和12条举措,编写教材,培训教师,装备学校,并以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南山区为先行先试实验区,将全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稳步扎实开展起来。香港回归后,信息技术教育成为粤港交流合作重点项目,双方共同以佛山市南海区为实验基地,探索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途径,并在粤港两地共同举办运用信息技术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现场观摩研讨,共同举办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巡展。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2000年年初,教育部在广东佛山市召开了信息技术教育交流研讨会。
促使广东信息技术教育上新台阶的契机,是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动员大会,各省主管基础教育的厅长、基教处长、电教馆长和教研室主任都参加了大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主旨报告中传达了十五届五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陈部长在报告中还深刻阐述了“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并作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重要部署。在陈部长报告后,紧接着由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桑教授回顾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学习方式的三次变革,从哲学的视角、时代的高度,深入而生动地揭示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使命,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阐述了如何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桑教授鞭辟入里的论述,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会议期间,广东代表不失时机地与桑教授共同擘画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新蓝图。回广东后,桑教授结合广东实际情况,作了专题报告。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迈上了内涵发展新台阶。
我从教师、编辑进入教育行政服务岗位后,深深感到夯实理论根基、拓展战略视野、提升决策水平极端重要,迫使我抓紧各种机会求教于政界学界精英。许多专家学者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与桑新民教授二十几年越来越密切的交往中,我们共谋教育创新大业,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情不断加深,成为终生挚友。桑教授1997年9月从北京师范大学调入华南师范大学,在电教系创建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智库。中心在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通过“城域网”的建设,协助广东信息技术教育从珠三角向粤东、西、北推进,从城市向乡村推进,从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推进。中心在培育信息技术教育人才中,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2001年10月,中心承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被誉称为“黄埔一期”),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优秀计算机教师参加了培训。尔后,中心又举办了省级培训班。培训班学员都成为培育信息技术新人才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值得庆幸的是,2002年9月,在桑教授倡议下,广东教育学会首创网络教育专委会,桑教授为首任理事长,核心成员有焦建利教授(2004年接任中心主任,去年接任专委会理事长)、张伟春(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主管信息技术教育副局长)、潘华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创办“先得化学教育网”)、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正高级教师)、曾惠(佛山市顺德区特级教师,曾创建“地理家园网”)等信息技术教育精英,凝聚了全省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2004年,桑教授调到南京大学后,仍经常回粤组织专委会活动和出席学会重要活动。桑教授主编的《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学习能力培养》(全国首批精品课程教材)、论文《学习究竟是什么?》(2005年《新华文摘》第11期列为封面重要文章加以转载),焦建利教授主译的《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论著,为专委会活动指导性读物,省教育学会也把这些读物推荐给广大会员,在活动、阅读中,感受网络技术无远弗届的巨大力量,开阔了会员的信息化视野。网络教育专委会除了自身系列性活动外,也为学会历届校长论坛和学术年会奉献大量优质论文,并携手学会和其他53个专委会开展各项活动,使学会的“学术性、服务性、群众性和公益性”不断提升高度,在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道上留下了长长的深深的脚印。
未来并不遥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时每刻都在实现着从现实向未来的转变。有没有超越眼前功利和烦恼的目标追求、价值导向,人生的道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正确的未来观做指导,我深信,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美好!
劉达中:原国家督学、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广东教育学会会长,现为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编审。曾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四大走向》《基础教育为人力资源强国奠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广东教育信息化工程构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抓住机遇,永立潮头,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