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2022-05-22沈莹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初中音乐

沈莹媛

摘要: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在音乐中的体现,是我们珍贵的民族艺术文化瑰宝。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聆听民族器乐的音色之美、感知民族器乐的意趣之美、品味民族器乐的意境之美,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理解力、审美力,滋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民族器乐  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充分彰显了音乐学科提升学生爱国情怀的课程价值。初中阶段是构建和完善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是培养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现如今信息传播途径众多,学生能接触到的大量音乐资源良莠不齐,一些流行性的音乐资源缺乏文化厚度,对学生的延展性成长毫无助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判断力,因此这一时期教师的选择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民族器乐在悠悠岁月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乐曲,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散发着民族精神的独特气质。在音乐教育普及的今天,让学生了解并领略民族乐器的美妙之处,将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千年民乐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借力于民族器乐,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民乐世界,滋养学生音乐素养的。

一、聆听民乐之声,赏音色美

我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富,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乐器多达1200多种,并且每一种乐器中又非常讲究音色变化,弹奏方法极为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聆听、直观欣赏,要素分析,模仿参与来感知丰富多彩的音色和独特、多样化的表现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音色的审美能力。

[课例一]《彝族舞曲》教学片段

此首作品以彝族音乐为素材创作出的,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的琵琶独奏曲。在课堂中笔者在课堂中从演奏技法如何与彝族舞曲相结合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赏析。作品B乐段赏析

1.整体聆听,感受作品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B乐段有几次情绪的变化?从哪些音乐要素上进行了变化?

生总结:有多次情绪对比,B段是一个多段体结构。

2.分段对比聆听,小组合作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将琵琶的演奏技法与彝族舞蹈的各种情绪巧妙结合的。

教师小结: 琵琶不同的手法表现出体现出的不同情绪

3.模仿参与,感受体验不同的演奏技法,如男生听到主题c时可模拟琵琶中的扫弦动作;女生听到主题b时可以模拟琵琶轮指的动作等。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有着多变的演奏形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学生在音乐情绪的对比感知,音色的深入探究,演奏技法的模拟表现中,深刻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

二、感知民乐之趣 ,赏意趣美

中国打击乐是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合奏形式,主要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以及各种打法来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它不仅能模仿自然界的很多音响效果,还有演奏者精彩形象的表演,极具生活情趣。教师可以根据作品中所展现的生动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创造,让学生能够在演示、实践等音乐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享受到美的愉悦,从而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及创造性思维力。

[课例二]《老鼠娶亲》教学片段

《老鼠娶亲》一曲属于绛州鼓乐,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享有“中国第一鼓乐的美誉”,作品极具生活情趣。

1.聆听“老鼠出动”思考打击乐如何刻画老鼠形象。

2.聆听“娶亲路上”,对比聆听,感受各种乐器的力度、速度、节奏的变化所塑造出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即兴创编“抱头鼠窜”,发揮学生群体优势,调动全体学生合作参与,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本节课,笔者以诙谐幽默的老鼠形象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创作和表现,来感受鼓乐丰富的表现力。作品节奏丰富,内容短小幽默滑稽,给人愉悦之情。打击乐器虽无法奏出如歌的旋律,但能在节奏、音色、音响上开辟广大的创作天地,学生能在活动的参与中领略到中国打击乐所独具的东方神韵,并且透过有趣的民俗故事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三、品味民乐之境 ,赏意境美

我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吸收了西方管弦乐队的组织形式,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器乐合奏的独特风格。音响效果更加丰满恢弘,在韵律风格上能更好地体现民族音乐的神韵。在一些反映自然情境的作品中,教师可以使用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乐曲内容情节化、画面化,调动学生积极的进行情感体验、情感参与,情感发挥,在弹性环境中建立对音乐美感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品味其中的意境与诗情。

[案例三]《春江花月夜》教学片断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部画面感极强的优秀作品,乐曲以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优美流畅的旋律展现了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用含蓄的手法将隽永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安排:

1.聆听“江楼钟鼓”想象画面—春江月夜。结合诗句,感受传统文化与古典音乐丰富的艺术内涵,情中寓意,借景抒情。

2.聆听“欸乃归舟”想象画面—月夜渔归。结合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流动的画面,以及民族管乐队辉煌的交响效果。

3.对比各段的收尾,了解换头合尾的传统音乐创作手法。谈一谈乐曲之美,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

《春江花月夜》充分展现了管弦乐对不同的乐器的融合协调能力。在本节课,笔者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诗词、与标题结合欣赏,探索不同乐器的融合、音乐要素等与画面呈现的关系,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从而体会乐曲的情境美。学生能在情境的创设中深刻地领略到音乐的神奇韵味,在均衡、平稳的音乐结构中感受到“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悠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积淀了五千年古国文明的中国民乐,旋律婉转清雅,底蕴深沉厚重,它见证着华夏世代的变迁,传颂着中华人民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多措并举,引领学生品鉴民乐的音色之美、意趣之美、意境之美,更好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品鉴中得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之音乐,理解中华民族之文化,领略中华民族音乐之韵味,让民乐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初探》选自《艺术教育》2019年3月

【2]《民族器乐的历史发展与现代教学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2

[3]《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传统民族器乐曲中的文学性因素与音乐欣赏》选自《人民音乐》第431期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初中音乐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