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变万化的味觉

2022-05-22徐斯佳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2年5期
关键词:味蕾味觉嗅觉

徐斯佳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看看窗外的天气,穿上柔软的衣服,听着家人的问候,品尝温热的早餐……这些日复一日的寻常体验,其实都来自我们的各种感觉。今天,我们不妨聊一聊味觉。

味觉是对化学刺激的感受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大国,各种食材都能被“打造”得有声有色。但我们很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吃。有些东西虽然可以吃,但是它们并不算食物,也不能给我们带来营养,如木屑、碎纸;而有些东西我们知道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会乱吃,比如药品和变质的饭菜等。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能区分得这么清楚?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我们拥有味觉。

与基于物理刺激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温感等)不同,味觉是一种基于物质的化学刺激的感觉。味道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有5种:甜、咸、酸、苦和鲜。它们往往代表了一类特定的化学信息。比如:甜味通常代表碳水化合物,这是一类快速补充人体能量的重要物质,因此甜味给我们一种安全、有益的印象;咸味通常来自食盐(氯化钠),它們可参与调节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和水液代谢,但摄入过量会对身体有害;酸味有助于我们判断食物的新鲜或成熟度,也有提神的作用;强烈的苦味往往是有毒物质的标志,我们的身体对其自然抵触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但也有一些能对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的苦味物质,如咖啡因和巧克力中的植物多酚;而鲜味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它常与营养关系密切,很受我们的欢迎。

负责味觉的主要器官是舌头。我们照镜子时,可以看到舌头上的一些颗粒状的突起,那就是“舌乳头”。人类有4种舌乳头,其中3种包含关键的味道接收器——味蕾。每个人的体内大约分布着10000个味蕾,除了舌头,上颚、咽部、食道上段等处也有少量分布。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内含有能被不同味道分别激活的味觉受体。

我们进食时,带有味道的物质会被唾液溶解,与味蕾中的味觉受体接触,并产生神经冲动。不同味道所激发的信号也不同。比如咸味,大量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激活味觉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产生相应的脉冲;而酸味食物含有高浓度的氢离子,会激活另一条质子通道,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而信号经由负责味觉的颅神经(包括面神经和舌咽神经)一路传送至大脑,最终在相应的区域形成对味道的感觉,即“味觉”。然后,大脑会发布指令,促进唾液及胃液中消化酶的分泌,帮助对食物的消化利用。

味觉和嗅觉的关系密切

我们常提及“气味”一词,可见嗅觉和味觉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以化学信号为基础,且鼻腔和口腔在生理构造上邻近互通。

单一的基本味,可能仅靠我们舌头上的味蕾就能辨识。但对于更复杂的味道(比如螺蛳粉的酸臭鲜爽),就需要味觉和嗅觉两者配合,在大脑不同区域进行信息整合才能确定。

很多人觉得榴梿、螺蛳粉等是气味奇怪的食物,而为什么有些人却对其直呼“真香”?因为一种由味觉和嗅觉共同合作的奇妙机制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人们享受榴梿、螺蛳粉时,气味分子不仅从鼻腔进入,被嗅觉感受器接受,也会从口腔进入,并从后方扩散到鼻腔。这种“走后门+双管齐下”的方式,令口味与气味信息同时被传入大脑。大脑会对不同来源的神经冲动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味觉和嗅觉上都没有明显的危险信号,大脑就可能会接受这些气味奇怪的食物,甚至为其加上美味的标签。

味觉与嗅觉的配合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物质。我们常说良药苦口,要“捏着鼻子喝下去”,就是因为有了嗅觉信号的协同判断,味觉上让人抵触的物质会更加让我们难以接受。所以,一些面向幼儿的药物会在口味和气味上同时改良,用“友好”的水果味来削弱幼儿对药的恐惧。

当然,如果没有嗅觉的辅助,味觉也会“不灵”。比如,我们在捂住鼻子的情况下去品尝一颗酸酸甜甜的糖,要快速辨别出它究竟是橘子味还是草莓味,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你不妨试一试。

因为关系密切,嗅觉和味觉也常“同病相怜”。比如,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会同时出现味觉障碍和嗅觉障碍。而在治疗上,用薄荷、柠檬精油等物质刺激患者的嗅觉,往往能得到两者的同时改善。

味觉会离你而去吗

正常情况下,味觉细胞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平均周期为2星期。它们不断地衰老、脱落,被新生细胞替换。这就是为什么舌头如此娇嫩,即便被烫伤,过几天也就没事了。但影响味觉的不仅是舌头,神经、大脑损伤等都可能导致患者的味觉功能的部分丧失。常见原因包括:高龄、神经系统肿瘤、放化疗、毒物损伤、病毒感染等。

2020年,美国一则新闻报道了一位19岁的姑娘玛琳在做网络直播时,突然发现手中的咖啡变得寡淡无味,很快她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当时她没有发烧流涕,味觉丧失是她的首发症状。病毒对神经的损伤是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失去味觉、嗅觉的主要原因。

完全的味觉丧失其实是很罕见的,部分味觉丧失的患者往往只能(或者不能)感受某种特定的味道。由于味觉障碍很少直接危害生命,一些病情发展较缓慢、程度较轻的症状,经常缺乏必要的医疗关注。患者除了不能正常享受食物和饮品,其消化系统无法正常协调之外,味觉障碍也会干扰患者识别潜在危险的化学物质,而且味觉丧失往往提示某些严重的疾病,忽视这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关于味觉其实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谜团,例如:在高频的细胞更新下,味觉系统是如何精准“交接班”,保证功能稳定的?另外,科学家发现:当人们想着辛酸的故事,或是看到他人嫌恶的表情时,大脑会体验到“苦”的反应。那么,味觉是否也可以治疗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呢?

千变万化的味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却也被环境、经历不断重塑,因而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它生命力旺盛也敏感脆弱,值得我们用心感受与呵护。

(摘自《科学画报》202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味蕾味觉嗅觉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味蕾大作战
退化的“味蕾”
超强嗅觉
味蕾贵州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八月,跟着味蕾去旅行!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