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缩城市的理论解读

2022-05-21权逸群

智能城市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人口现象

权逸群

(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210018)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获得极大的增长。但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单边下行,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调整为“6%以上”,低于高速发展时期每年10%以上的增速。受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变化、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社会老龄化加速到来等问题的综合影响,各地城市的发展模式开始“减速换挡”,进入“新常态”。

增长型发展依然是社会主流,但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以人口减少、经济活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收缩迹象。研究表明,2000—2010年,180个城市出现以人口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1];2012—2017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29.20%的城市出现收缩现象[2]。在规划工作领域,收缩城市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城市发展理论角度对“收缩城市”现象进行研究与解读,帮助相关人员正确认识收缩城市。

1 城市收缩概述

1988年,“收缩城市”由德国学者提出,用来形容德国马格德堡等地的经济下滑和人口减少以及城市外围区域空心化、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等社会问题。收缩城市狭义上指人口流失的城市或地区。根据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有学者将收缩城市分为穿孔型和圈饼型,分别描述发生在城市各处的社区没落、房屋空置以及由郊区化引起的城市中心区没落、城市空心化现象。“收缩城市”的判定标准因各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同而存在区域性差异,判断要素主要集中于人口流失、经济活力下降、和用地缩减。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CIRN)以人口不少于10万人的城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2年以上的人口减少为标准,强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国家发改委主要以城市区域常住人口连续3年下降作为标准。“城市收缩”现象的产生原因具有地方特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五大湖地区郊区化蔓延,出现后工业化时期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速放缓、人口流失[3]。20世纪80年代,英国利物浦因制造业活力下降,市区人口外迁,失业率攀升至18%[4]。受低生育率现象影响,西欧国家城市人口数减少。

2 国内城市收缩现象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放缓,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依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行政区划进行常住人口流失情况分析。张学良等[5]根据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判断中国26.7%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和37.2%的县市(区)处于人口流失状态,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张京祥等[6]预测,沿海地区的空心村、大规模的纯工业区、空置的保障性住区等地区,未来将首先面临城市收缩情境,需要做好准备,研究应对策略。

即将面临或正处于收缩状态的城市类型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核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和偏远欠发达城市。

东北、华北等地主要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随着国家去工业化、去产能发展,经济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更加自由。大城市对人口和投资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劳动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选择向经济增长态势更好的沿海地区迁移。

在增长性的人口流入城市中,出现城市内部人口流动与局部欠发达现象。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就业市场失去吸引力,工厂周边的公共资源无法满足需求,使流入人口不稳定。长三角、珠三角的部分制造业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对生产线进行机械化升级,使人工需求降低,导致大型工业区出现流动人口流出、房价租金下跌、中心区活力下降等现象[7]。

3 相关理论解读

3.1 城市发展的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指生物体从诞生发展到壮年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研究对象具有从产生、发展到成熟、衰亡的演变过程。经过不断发展,生命周期与阶段性进化发展的解释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等领域[8]。霍伊特最早提出城市发展的周期理论。在城市中,生命周期增加循环属性,城市等人类聚居地在衰亡后,部分可以进入重生阶段,开始下一轮发展循环。城市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不同,有学者将城市生命周期划分为春、夏、秋、冬4个阶段,分别对应村庄、城镇、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衰落的城市[9];也有学者将生命周期拉伸至整个人类聚落文明,以工业革命阶段的城市为兴盛期,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环境污染、经济低迷的城市为衰败期[10]。

研究者多认为,目前我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储备不足的资源型城市处于循环周期末端,需要及时找到转型途径,以新的发展模式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缺少公共资源导致的城市收缩和由快速增长造成的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均未尊重城市发展周期的规律和时序。前者发展迟滞,资源未及时跟进,后者城市空间扩展超前,均导致城市的社会资源、人口结构与空间增长等几个要素间的节奏不匹配,引起经济发展放缓和社会活力降低。城市发展的周期理论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但对探索城市发展的具体路径缺少方法论。

3.2 邻里生命周期与邻里再生

邻里单位将居住区视为一个单元,内部应配备教育、医疗、娱乐等各项服务设施,形成较独立的系统。邻里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邻里单位类似细胞,具有生命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发展阶段等特征,包括发展期、稳定期、过滤期、活力下降期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学领域对人为加速社区消失的行为发出质疑,提出活力下降之后社区并非注定消亡,会产生新的发展机遇,催生“邻里再生”的城市更新策略,提倡在合适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社区的本地力量解决本土问题[11]。

邻里生命周期理论与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类似,但将尺度缩小到城市内部的社区尺度,关注社区更新与城市复兴工作,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为复兴城市收缩产生的衰败社区提供指导,进一步引导学者关注社区的健康运行,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3.3 城市发展循环阶段理论

20世纪末,有学者提出“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概念。荷兰学者克拉森等结合城市发展周期理论,在研究大量欧洲城市发展变化资料后,着眼于现代城市提出“城市发展阶段模型”,也称城市空间周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城市的中心区与外围区域的人口相对变化规律,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详细细分为八种类型。城市发展循环阶段理论有利于了解和掌握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文献[12]的插图绘制理论模型。

城市发展循环阶段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发展循环阶段理论模型

城市收缩是发展循环中的必经阶段,是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导致的城市中心区人口流失与城市活力下降,但中心区在未来又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被重新开发,迎来人口再次向中心区集聚的“再城市化”。但再城市化缺少具体城市实例,是学者为补完模型主观增添的,并非“自然”的城市发展过程。

有学者对城市发展循环理论提出驳论,认为集中出现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现象不是特定的发展时期,而是与城市化同时出现的现象,应以集聚扩散理论进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集聚与扩散同时发生,共同作用于城市。城市中人口、生产、资本等各类要素在不同城市空间发生集聚或扩散状态的流动。某些片区要素流失后还未进行补充,城市收缩是片区功能转换与结构调整的暂时状态[12]。

3.4 其他角度的解读

部分学者将城市的收缩现象视为城市中资本循环的空间体现,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增长性的,若无法实现增长就会失去投资动力,面临失败[13]。理论可以解释城市中部分街区的收缩现象,针对城市过分乐观地冒进发展、缺少资源持续跟进、入驻率偏低的新区,随着后续追加投资、调拨资源,新区会重新焕发生机。

城市收缩相关理论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收缩相关理论总结

4 结语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历史进程中单向线性发展,发展轨迹呈现规律性的同时也充满偶然和不确定性。传统规划范式在城市持续增长时期逐渐形成,在新发展阶段不再适用。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可能出现的收缩城市现象为规划工作带来新挑战。

在不同理论解释中,虽然理论的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将城市收缩现象视作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应了解并接受城市可能出现的增长停滞甚至降低,摆脱传统范式带来的思维惯性,抛开发展等同于增长的刻板印象,科学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针对出现收缩的城市,重新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在识别判断城市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突破增长的单向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思路,积极面对城市收缩,制定更加切合城市实际状态的政策和措施,采取适宜的措施,为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引领城市空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城市收缩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系统化现象。从成因角度分析,城市收缩是城市“发展势能”的弱化导致的结果,会随政策机遇、招商投资、外部压力等实时变化。理论对城市收缩以及其他发展状态大部分处于解释和描述层面,为了切实解决和改善城市收缩现象,重新激活收缩片区,需针对具体城市分析问题,结合宏观背景与时代发展背景,从社区与片区层级入手,量身制定激活再生策略,改变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回归规划工作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出发点,平稳过渡,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人口现象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