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力咳胶囊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研究
2022-05-21尹志洋
尹志洋
(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肺气肿表型发病机制复杂,此类患者的肺组织过度膨胀、充气,且肺弹性下降,常出现呼吸性肺泡破坏,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症状,不利于预后[1]。因此,对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措施十分必要。目前,临床治疗COPD以综合措施为主,包括氧疗、无创通气等非药物措施及祛痰、抗感染等药物措施,虽然可控制患者症状,但治疗效果仍未达预期[2]。气道黏液高分泌、氧化应激是COPD肺气肿发生及发展关键因素,在病情稳定期注重祛痰、抗氧化治疗对延缓病情具有积极意义[3]。羧甲司坦可有效稀释炎症导致的分泌物,近年多用于COPD治疗中[4]。从中医角度分析,COPD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治疗关键在于生痰化饮[5]。肺力咳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止咳平喘、降气祛痰等功效,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6]。目前关于羧甲司坦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COPD肺气肿表型效果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研究二者联合用于COPD肺气肿表型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86例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81220),且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86例患者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9.21±3.27)岁;COPD病程:<5年28例、5~10年44例、>10年14例;入院时肺功能分级[7]:Ⅱ级40例、Ⅲ级46例。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COPD符合2018年诊疗指南[8]中稳定期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胸部CT等检查确诊为肺气肿表型:患者以咳嗽、胸闷、活动后气喘为主,伴胸廓畸形;②患者获得至少3个月随访结果;③患者依从性好,精神正常,可独立完成相关问卷调查;④肝肾功能均正常。
1.2.2 排除标准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②合并其他肺部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对本次使用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心脏瓣膜疾病;⑥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分组 根据门诊单双号分组,单号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双号患者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9.11±3.24)岁;COPD病程:<5年13例、5~10年24例、>10年6例;入院时肺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2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9.30±3.22)岁;COPD病程:<5年15例、5~10年20例、>10年8例;入院时肺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如镇咳、补液、化痰、支气管扩张等药物干预,及氧疗、无创通气等非药物干预手段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片治疗,0.5 g/次,3次/d,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其中羧甲司坦用药方式同对照组,肺力咳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3~4粒/次,3次/d,治疗3个月。
1.5 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下述指标。
1.5.1 综合症状 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9]评估患者综合症状情况,该问卷共包括8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总分0~40分,总分越低,症状越轻。
1.5.2 肺功能 采用德国耶格提供的MS-IOS型肺功能仪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穿舒适衣服,避免衣物过紧,指导患者垂直站立,测量身高、体重、吸烟指数等生理参数,系统可根据各项参数值算出各种预计参数;指导患者平稳呼吸后快速、用力、深长吸气及呼气,测得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等参数值。
1.5.3 血清学指标 采集患者空腹外周肘静脉血3 ml,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的TG-16W型离心机以3 000 r/min速率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血清,置于冰冻环境下保存;通过美国R&D提供的试剂盒,规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水平。
1.5.4 不良反应 记录并比较两组头晕、恶心、腹泻、皮疹等发生情况(均根据患者用药后临床表现判断)。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采用χ2检验;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组内比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症状比较 治疗前,两组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AT评分比较[M(P25~P7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FEV1和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L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APN和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恶心,1例腹泻,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对照组患者中,1例出现腹泻,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道炎症反应、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等均是COPD肺气肿表型发病重要因素,稳定期患者仍存在咳嗽、胸闷等症状,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程度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0]。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炎等是常规综合治疗常用措施,虽然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经研究发现,其治疗总有效率仍未达到临床预期[11]。在此基础上,仍需寻求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肺功能下降与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存在密切联系。从此方面入手寻求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可能有一定获益。羧甲司坦是常见的一种祛痰药物,具有祛痰、抗氧化等作用,作为羟自由基有效清除剂,能够诱导IL-8释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IL-8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由基对肺造成的损伤[12]。羧甲司坦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患者中,可降低痰液黏稠性,且该药物口服后吸收较快,安全性高[13]。研究报道,羧甲司坦应用于COPD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14]。随着中医不断发展,中成药不断被用于COPD治疗中。中医认为,COPD属于“痰饮”“咳嗽”等范畴,痰瘀、脏虚是主要病机,治疗需以镇咳化痰为主[15]。肺力咳是由黄芩、前胡、百部等制成的中成药,可止咳平喘、顺气祛痰[16]。但目前关于肺力咳与羧甲司坦联合治疗COPD肺气肿表型的价值鲜见报道,仍需证实。
APN是反映COPD患者炎症状况的新型指标,可介导IL-8、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在气道表达,参与气道炎症损伤[17]。IL-17作为一种炎性因子,也参与COPD气道慢性炎症反应,通过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过程促进肺气肿发生及发展[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观察组血清APN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FEV1和FVC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肺力咳与羧甲司坦联合治疗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更利于改善患者综合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羧甲司坦可促进低黏度唾液黏蛋白分泌,降低痰液黏滞性,有助于痰液咳出,同时可通过黏蛋白中双硫链互换作用,促进黏液弹性恢复正常,进而提高黏膜纤毛清除率,减轻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肺功能[19]。同时羧甲司坦还可实现抗炎目的。此外,肺力咳胶囊药物配方具有通气祛痰、止咳平喘等作用,可抗菌、调节机体免疫,增强肺功能[20]。研究表明,肺力咳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成分,不仅可抗菌、抑制炎症反应,还可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进而改善患者症状及肺功能[21]。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但因受观察时间、研究纳入、排除标准限制等,本研究结果仍有局限,关于药物安全性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肺力咳胶囊联合羧甲司坦治疗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可改善患者综合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肺功能,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