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纪录片《九零后》民族记忆叙事
2022-05-21刘畅
刘 畅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自1895年首部电影《火车进站》诞生以来,电影艺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形式、题材、剧情等可以将电影划分为许多类型与流派,纪录电影在电影艺术中属于一个极为特殊的类别,是电影诞生的最初形态,也凭借着“真实艺术”的独特感染力在电影界长时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纪录片将展现真实作为核心与目标,围绕真实的人物与事件展开,运用写实主义手法记录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并能够以其真实特质吸引观众,引发其思考。凭借纪录片记录真实特性与观众对其的认识,记录片对历史与现实的影像符号化呈现成为集体记忆构建的重要内容形式,具有民族记忆的叙事功能,影响着观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并进一步激发与凝聚起人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尤其是历史类纪录片,在讲述民族的兴衰、发展的过程中将全民族的根源与命运联系在一起,讲述的辉煌与磨难构建起民族记忆框架,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纪录片再现某特殊的过去事件或者历史节点时,需要坚守真实,准确反映历史的真实样貌,因此多通过对遗迹、文物、历史影音资料、亲历或相关人的口述等拍摄来实现。口述历史纪录片一方面能够从多元角度不断弥补缺失的历史真相、重现历史记忆,另一方面能在讲述者的口述过程中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群体的历史参与事实,肯定其历史意义,因而在民族记忆叙事中口述历史纪录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口述历史纪录片《九零后》为主要对象,分析影片与十六位年过九十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对话中回味历史发展、凝聚民族情感的民族记忆叙事的特征。
一、多元视角:个体力量在民族记忆上的绽放
由于时间与事件的发展具有单向不可逆性,历史类纪录片在真实展现某一历史时间的场景之时,无法采用其他记录片的拍摄制作手法进行跟拍式的真实记录,而是需要借助该历史时间内所留下的真实印记来搭建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得以在此场景中描绘已经成为历史的人与事,完成对集体记忆的部分书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受限于史料的缺乏与制作水平的不足,部分历史类纪录片多从现有的重大历史事件记载与预设认知出发,将散落的历史碎片杂糅其中,拼凑成一部空洞而抽象的历史想象,未能真正走向记忆核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对于历史的批判性理论与创新思想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后,激发起对历史类纪录片中历史真实的进一步强调与平民视角的追求,“细节表现”“口述历史”和“情景再现”三种思路也成为“新纪录片运动”积极倡导的叙事新模式。
口述历史以记忆回顾、记忆讲述形式为主,在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讲述中还原已经不复存在的现场情景,并且在描绘抽象“历史的现场”的同时还蕴含着探索与发现的特点,能够在具体事件的讲述和描绘中挖掘出许多缺失或者被遗忘的细节,其作用与效果范围能够一定程度上包含另外两种叙事思路,并且口述历史的叙事模式还具有独特的记忆讲述意义。在传统追求广与全的“宏大叙事”之中,普通人物的个体话语很少能够参与其中,更是缺席于对历史与记忆的叙事。新历史主义思潮给口述历史所带来的变化则是一定程度上将历史的“讲述权利”交给了个体,民族记忆的书写方式也出现了视角上的重大转变。每个个体从自身的立场与角度出发讲述他们具有故事性的人生片段,在亲身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对话之中转化为历史细节碎片,又以个体的社会关系将碎片进行历史性粘贴,展现个体之于民族记忆的力量。
电影《九零后》以口述历史为主要形式,展开在战乱中关于西南联大的民族记忆叙事,以杨振宁、许渊冲等十六位西南联大校友的口述历史为主线,构建他们认识视角中西南联大于战乱与贫穷中保留民族希望火种的历史场景与民族记忆。讲述亲眼目睹校园毁于炮火后,一个女生跳到台上高声唱起《松花江上》;徒步横穿湘黔滇三省西迁至昆明,完成教育史上的伟大“长征”;在漫天炮火中紧紧护住珍贵的书籍“跑警报”;瓢泼大雨倾泻在教室的铁皮屋顶上轰隆作响,学生老师被迫听雨声赏雨景;饭堂里混合老鼠屎、谷糠等杂质的“八宝饭”;以及在艰苦岁月中同学之间的玩笑打趣、读书争论,对“中兴业,须人杰”的坚定信念与振兴梦想。讲述者们无法忘怀在他们面前身首异处的同胞、炮火中沦陷的国土、艰苦作乐的师生,以及在学成后前赴后继建设中国的伟大理想,从个体的多元视角出发,再现历史、共筑民族记忆。
二、情感连接:群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
历史记忆的展现是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核心,由讲述者将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历史记忆在细节化的话语描述之间逐渐拼接起来,将讲述者作为一种连接历史记忆与当下社会的媒介,在其带有情感色彩的历史现场回顾中,增强观众对历史记忆的现场感。这种对历史记忆讲述由于口述者存在着身份、立场、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又具备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与身份偏向性,从讲述者个人的历史记忆开始便存在着情感色彩,融入了个性化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未来志向等内容。作为历史记忆的人形见证,口述者在回顾记忆、描述记忆之时,也在不断重新书写和建构历史记忆,诸多环节中都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建构色彩。
在实际作品中,口述历史纪录片并非从单一视角出发进行历史记忆回顾,实际上它提供的是人类自我生存的镜子,镜子内映射的是拥有一定共同群体身份意义的个体,在真实讲述的基础上增添了同一群体身份的情感内容。群体并非是一种由外部客观条件完全决定的社会概念,而与主观意识构建紧密相连,本质上是观念的认同,外在的、稳定的客观特征是群体用于表示主观认同的工具。对历史记忆的共同认知与情感将讲述者们联系起来,共同形成了具有历史记忆认同身份的群体,在述说历程中重建人际关系,也重建历史景象、还原历史现场的情感氛围。尤其是涉及历史大趋势下群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话题时,群体身份背后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意识认同等内核的强烈作用使得情感连接更为明显。
《九零后》的讲述者们从外部身份上来看同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学子,从主观认同来看,则同为对西南联大背后的历史怀有深厚认同情感的群体,在讲述横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回忆之时,仍洋溢着少年时期的意气与不屈傲骨。讲述者们讲述了他们亲眼见证的忧患,无情的炮火炸毁了人民的家园,也让民族命运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他们成为在乱世中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却仍旧抱有对知识的热忱与向往的一群流离少年,在战乱中不放弃对学校与知识的坚守,辗转多地只为守护着课堂的一方天地,战争与贫穷让他们的求学生活变得无比艰难,但在讲述者们的历史记忆叙述中,却饱含苦中作乐、越挫越勇的坚定意志,炮火声中三校合并、战争白热化后的举步维艰、四散西迁的无限感慨,联大学习生活的青葱岁月让他们无法忘怀,也铸就了联大学子“中兴业,须人杰”的目标。认识与情感的认同让他们紧密地连接成一个群体,又将群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投入到读书救国的事业中去,以热血爱国情怀为底色,投身民族建设、挽救国家民族命运,刻苦勤勉共筑中华辉煌。
三、跨维对话:民族记忆中接续复兴使命与担当
口述历史的历史探索与记忆回顾主要是通过对讲述者表达的记述来实现的,重建讲述者人生的特殊历史阶段,并将这一部分并入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或者特殊事件的记忆中。口述访谈方法因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其他特性,能够有效连接特殊历史阶段与现代,因而在实践的运用中使用频率较高,口述历史纪录片也多采用口述访谈这种对话形式,深入到“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统一的维度,获得将个体、群体放置到国家、民族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精神维度解读的可能,并且从讲述者丰富的情感、重建后的历史面貌中洞见现实维度下的记忆价值。
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对话拥有双重维度。一层是口述访谈的现实对话维度,即访问者与讲述者之间的对话,访问者根据影片的叙事安排、节奏安排、表达角度与历史搭建脉络等内容向受访者发问,讲述者则根据自身的经验与认识进行回答,在来往之间不断深入与细节化对话所涉及的内容与议题,挖掘更深一层的意蕴内涵;第二层则是讲述者的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对话,讲述者站在现实回顾过往,将现实社会对其的影响浸入记忆的回顾与阐述之中,现实与历史在关于回忆的对话中得以重新连接,并获得新的审视角度。
《九零后》以口述访谈这种对话形式来进行民族记忆的叙事重建,在对十六位老人的访谈中实现跨维对话,以回顾民族记忆为媒介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民族复兴使命与担当。第一层是影片访问者与西南联大学子的对话,讲述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光景以及从西南联大走出的少年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景与情;第二层则是讲述者立足于当下,以中国社会现阶段的目光审视过往,昔日在西南联大的少年时光已经远去,但是联大对学子的影响却刻进了他们的骨血之中,激励他们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使命,在对话中让讲述者进一步认识自己、发觉自己的价值,也肯定了这段再难遇见的巅峰学术历史泽被后世的伟大意义。除此之外,影片还增加了新一层的维度,西南联大学子在影片中与访问者对话、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同时,还通过屏幕外的新媒体渠道,与新时代的90后、00后隔空对话,共谈理想价值、社会责任,点亮新时代托举起青年发展,而青年也不负时代的社会新主题,在记忆讲述中传递国家民族复兴的使命与担当,为民族记忆叙事增添时代意义。
《九零后》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向观众展示烽火战乱中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讲述在“中兴业,须人杰”精神激励下成为国之栋梁的联大学子们战火纷飞、群星闪耀的青春记忆。特殊的民族记忆承载着他们对家国安稳、民族复兴的热血抱负,发扬“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怀振兴中华之理想,坚守中国教育事业,并在中国繁荣的今日不忘这段特殊的民族记忆。电影从景、情、忆中探索历史留下的不朽精神,传承跨越世纪的国家民族复兴使命,并且在时代发展之中重建历史、社会、精神的联系,将昔日的青春热血与理想价值传递给当代少年,在“弦歌壮古今”的希冀中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框架下的特色社会建构,发挥民族记忆叙事于时代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