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功
2022-05-21于瑞乾
关键词:纪录片;细节;真实性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数量与日俱增,这种客观真实的纪录与再现,对意识形态的宣传及历史文化的传播具有深刻且长远的影响。以人民或社会为主题创作的纪录片客观、生动地再现了在党中央领导下的社会发展历程及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展现了社会和谐、包容的时代形象。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纪录片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中华大地的美丽风光,体现了中国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绿水青山的思想。
《人间世》以医疗视角探究了人与生命的关系;《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基层脱贫工作中的具体实施细节及中国人克服困难、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人生第一次》从人生中选取了12个关键的第一次,勾勒出一幅新时代下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航拍中国》从航拍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题材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中都包含着大量的细节的运用。
细节在提升纪录片艺术水平的同时具有突出主题的表达、还原了矛盾与冲突、丰富了被摄主体形象、提供多个记忆点的作用。在纪录片中,被摄主体并非仅仅展现着自身的形象,往往还代表着在当前时空环境下,一类或一个地区人文地理环境与状态。最常见的问题在于,被摄主体日常的生活大多都是平淡的,在拍摄过程中,就需要细节的加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纪录片变得有意义、有意思。
现今新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也逐渐由电视媒介向互联网媒介转移,为了适应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基本特点,纪录片的时长基本维持在每集40分钟左右,紧凑的时长为纪录片的主题表达增加了新的难度。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可以通过台词或戏劇化的结构直白地点明主题,只能以隐晦、含蓄的方式传递主题。因此,最常用的方式便是通过声音或画面细节引导受众,由受众接收到细节信息之后去联想,丰满纪录片的“血”与“肉”,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
有源音乐作为对真实性影响最小的音乐类别之一,经常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中。受众可以通过被摄主体所在环境的有源音乐类型及节奏,分辨拍摄出主题的大致感情色彩、地方特色或环境氛围。《山路弯弯》中有一段虎峪村第一书记谈永刚的妻子赵文霞和其他村民一同在“旧街虎峪采摘节”进行演奏葫芦丝的画面,这段欢快的“有源音乐”充分地表达了因脱贫攻坚工作逐渐走向更好生活的村民们欢快的心情,将真实性与被摄主体的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实现利用声音细节突出主题的目的。
在纪录片里通常将情绪音乐放置在结尾,使情绪音乐不参与叙事,以片段回顾的方式实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融合,突出纪录片主题。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每集结尾,通过情绪音乐将多位主人公生活的细节串联,对于整部纪录片进行回顾,在实现情感升华的过程中将主题突出。
对白是人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在纪录片中占据主体地位,主要是由被摄主体有意义的语言所构成,对白的细节化选取是突出纪录片主题最为直观的方式之一。在《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中第一篇《从赵家洼到广惠园》中,两位脱贫老夫妇在刚搬进的新家里一边看电视里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画面一边进行的一段日常对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见习主席和以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了,瘦了些了。”“习主席瘦了,咱是吃肉(胖)了。”短短三句日常的对话不仅仅反映出人民对于主席的关心和爱戴,而且也展现出人民群众对于扶贫工作的肯定和认同。正是这种生活化的对白,才能达到以最为朴素的方式将纪录片的主题得以展现、内涵得以升华。
在纪录片中,拍摄对象通常具有典型性特征,即被摄主体的身份、性格可以代表一类人。但典型性人物不等于类型化人物,被摄主体也应展现自身的个性,其个性的体现就需要从细节出发,捕捉被摄主体在面对不同情况下的真实反应。细节的刻画搭建起了受众与被摄主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桥梁,丰满了人物形象。展现特定时代下,某一地区的人文社会情况,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与社会性。
例如《工作队里的年轻人》在人物的选择方面就较为考究——在贫困户这个人物的选择方面,选取的是天生塘村贫困户张天良。张天良他在是否同意异地搬迁中犹豫不决,时而同意,时而反悔,最终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与扶贫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同意了异地搬迁的政策。在此过程中,近景及特写的使用,将张天良犹豫、矛盾的情绪完整地展现给受众。在扶贫工作者的选择方面选取的是李梅这个典型性人物,她在家里出现变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这种人性的光辉和伟大正是众多扶贫工作者的缩影,也体现了扶贫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矛盾是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纪录片“客观”“真实”的性质,叙述式的画面占据着纪录片的主体部分,不同于故事片和专题片可以通过创作者有意的编排将矛盾突出,激发受众的同理心,引起情感共鸣。在纪录片中,细节成为展现矛盾主要方式,成为受众情绪的激发点。
纪录片《从赵家洼到广惠园》中,当贫困户搬到县里的楼房里时,几个中年人用钥匙试了几次才将防盗门彻底打开。这个特写镜头拍摄时晃动明显,构图不规整,但意义重大。一方面体现了贫困户在此之前很少使用这种楼房里的防盗门,如今正是由于脱贫工作的开展才使他们住上了城里的楼房;另一方面也表达着贫困户内心的喜悦之情,从大山中贫瘠的村庄到城镇中舒适的楼房,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给予贫困户的帮助,这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幸福感也使得他们在开门锁时几次才打开。虽然这个镜头晃动,画面的光线因为在走廊中明暗不均甚至现场环境噪音很大,却向受众展现了贫困户们激动的情绪,突出了之前的贫困与现今富裕之间的矛盾。
剪辑的过程是创作者直接对素材进行整合、拼接的过程,蒙太奇的不恰当使用,会直接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因此在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剪辑过程,应当遵守两个原则体现人文社会纪录片的真实性,即不干预、不介入原则及尊重故事发展时间线原则。
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剪辑过程,是由创作者进行的最为主观化的创作过程。此时也是对真实性影响多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德鲁提出了直接电影的概念,里考克将其拍摄者称为“墙上的一只苍蝇”,其原因在于直接电影的摄像师需遵循的是“旁观者”的工作原则,即少干预、少介入,强调纪录片应再现被摄对象的现实生活。
苏联导演库里肖夫通过“库里肖夫实验”验证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并列组合可以使其产生新的含义——蒙太奇,导演在对素材进行剪辑时,通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思想融入到纪录片中,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纪录片偏离其真实的发展走向,而“直接电影”在剪辑上就需尽可能减少这种剪辑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在剪辑方面需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发展,客观地再现摄影师的见闻,从而达到使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这就要求创作者掌握大量的蒙太奇剪辑技巧并予以回避。
人文社会纪录片应当遵循真实电影的基本观念,后期剪辑尽可能少地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在剪辑过程中,除要进行对比阐述的部分外,尽可能地遵循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剪辑素材注重细节,还原纪录片的真实性。同时因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在剪辑时依照分镜头脚本进行串联,需要根据每位主人公故事发生的时间进行选择性地使用。违背时间顺序的细节的都将直接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因此剪輯过程需要将每一个事件点的不同机位素材进行整合,再将依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研究被摄主体的人物性格,将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摘取出来,再进行组合。纪录片在剪辑前应先整理素材清单,包括时间线、画面内容、机位景别、运动方式等信息,防止出现逻辑上的混乱。
在纪录片大发展的时代语境下,相较于纪录片产出数量,更应重视纪录片拍摄理论总结以及提升纪录片质量。现今纪录片理论已基本成熟,但由于过于重视拍摄创新,追求故事性、戏剧性,致使其本质的特性——真实性有所下降。因此更应重视纪录片中的细节运用。
在这个受众用“放大镜”看影视作品的时代,倒逼着纪录片创作者要更加注重创作细节。从声音到画面再到剪辑,文章中的细节处处包含着创作者对真实的理解与细节的处理,只有处理好细节与真实性的关系,才能推动人文社会纪录片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远,李莉.人物纪录片的观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11):5-9.
[2]王国平.人物纪录片表现什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6):43-45.
[3]张华新.纪录片细节的叙事分析[J].电影评介,2011(3):9-11.
[4]杨淑云.浅谈纪录片中细节的作用[J].当代电视,2014:46-45.
[5]王欢.浅析纪录片的叙事特征[J].新闻研究,2017(1):158.
[6]祖力胡马尔·艾尔肯.人物纪录片的细节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62-72.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于瑞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