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设计和功能

2022-05-21朱琰唐攀郭敬东杨菲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标准化小麦区域

朱琰 唐攀 郭敬东 杨菲

小麦是世界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各类粮食作物中均居首位。目前,世界1/3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食的,小麦在中国占据世界上17.10%的产量(见图1)和16.04%的消费量(见图2)。

由此可见,小麦之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作为农业大国,提高农业生產水平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更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因此,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农业科技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一、平台建设的意义

农业科技化程度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权重指标,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业现代化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而言,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还是较低的。因此,加速农业发展,构建小麦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以“标准化+互联网+小麦生产”模式建立的小麦标准及应用服务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了标准化服务,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实现能够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有关政策。构建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立完善的小麦标准体系,推动小麦标准的实施应用,促进小麦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小麦标准化水平,为小麦生产、管理、经营等建立绿色、优质、高效农业提供服务,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麦全产业链用户的有效沟通桥梁。

二、平台设计与实现

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平台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易于升级和维护,由于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和ActiveX技术,使通用浏览器实现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

基于云平台设计开发,有效调用物理资源,实现对用户的按需访问,既可以保证高质量服务,又可以促进资源成本最小化,实现小麦平台服务管理的标准化、实时化、规范化。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开发,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有利于大型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平台功能扩展的方便性以及数据运行的高效性。

三、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

平台采用模块设计方案,在对调研结果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内容。我们创新采用“标准化+互联网+小麦生产”的模式,搭建起小麦标准及应用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为多部门跨区域联合开展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小麦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小麦生产提供标准化服务。其中包括小麦标准建设服务、小麦标准数据库、小麦种子数据库、小麦专家数据库、小麦产品追溯数据库,以及小麦市场销售、农机具销售、小麦关键指标验证、小麦标准培训服务及小麦品牌推广服务等业务应用,成为小麦标准及应用服务的综合性平台(见图3)。

四、平台的功能

(一)小麦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小麦产业标准化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标准体系不完备,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建立健全小麦标准化体系已势在必行。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能够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要求,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起草相关标准,构建完善、科学、适用的小麦标准体系。推进小麦标准体系建设,是打造服务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需要,也是加速小麦产业发展、建设农村现代化的基础。通过标准化服务平台,可以提高小麦农户生产效率,使农业科技服务更加便捷,对于加快小麦产业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小麦关键指标验证

相关部门联合各省市标准化及农业部门,集聚高等院校、小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技术优势,选取有关小麦国家标准中的关键指标,开展小麦标准关键指标的验证服务工作。

面向有验证需求的各类主体,围绕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确证、标准实施效果评估验证等服务内容,提供小麦关键指标验证服务。利用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可以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等方式,提供相关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标准的关键指标验证服务,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标准验证服务,为小麦标准研制和修订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提高标准供给水平,保障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小麦标准数据库

相关部门依托河南省现有标准数据库系统,整理、创建小麦标准数据库,收集小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重点贸易国或地区小麦法规标准。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小麦标准信息平台,是农户进行科学种植和决策的前提。小麦标准数据库是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技术依据。

(四)小麦标准化示范推广

相关部门推动小麦标准化示范区模范带动作用。围绕小麦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小麦质量、打造小麦品牌、提高小麦种植效率及生产效益为目标,为国家级、省级小麦示范区建设提供指导服务,为推行小麦标准化的生产进行示范引领。持续开展小麦标准化示范创建,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创建现代小麦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标准制定、组织实施与跟踪评估的一体化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五)开展小麦标准化培训

相关部门结合小麦标准化生产实际,围绕小麦标准化生产建设示范推广工作重点,通过平台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学技术。实时更新内容、形式多样化的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促进种植户和科技有机衔接,引导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步入标准化生产轨道。同时对小麦主产区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有关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小麦加工龙头企业的工作人员及农民开展小麦标准化生产规程编写、标准宣传贯彻、质量管理等培训服务,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技能。

(六)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以国家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作为连接的纽带,相关部门及时将先进的小麦生产技术转化为标准,通过平台进行积极推广,促进小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小麦产业科技化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七)品牌评价与宣传推广

相关部门积极发挥品牌产品的带动作用,创建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重点小麦生产示范区及小麦品牌,探索小麦品牌的评价标准,开展小麦的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小麦标准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本区域小麦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八)建立小麦产品追溯标准

随着国家对产品追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立农业重要产品小麦追溯标准体系的要求也日益凸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平台用户提供高质量、快速的追溯服务,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制定小麦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可以促进小麦生产者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拓展小麦产品的发展空間。

(九)建立小麦种子数据库

小麦种子数据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建立小麦种子数据库,包括国家推荐、各省市的农业主管部门推荐、不同年份的小麦种子信息,小麦种子的参数信息、种子站或种子销售单位信息,小麦种子信息查询等,能有效促进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乡镇、农民等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从源头上提升小麦产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十)健全小麦农机具系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2022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按照小麦农机品牌、用途、商家,建立华北区小麦农机信息平台,农机销售商能够发布小麦农机具参数资料、产品细节、农机具照片、规格、服务承诺及农机具价格等。通过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将小麦农机具的销售、租赁及购买、租用融合,有效促进小麦标准化生产,为小麦种植农户提供实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十一)整合小麦市场化信息

通过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起各省市小麦的价格信息、供求信息、种植信息、业界动态、国内外市场趋势等小麦产品相关的市场化信息,为小麦示范区的生产、销售及小麦种植农户、平台企业用户服务。

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是整合各类标准及相关信息的场所。通过平台可以实现买卖双方的良性互动,满足各类客户的信息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性功能。

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是加快农业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小麦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的建立,为农业领域的各级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项目,加速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可以说,农业科技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在推进的平台建设是小麦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小麦全产业链的标准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促使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加速小麦产业科技化的实现。

(责任编辑    任瑞芳)

猜你喜欢

标准化小麦区域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分割区域
小麦,你好
擦桌子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