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2022-05-20高建光
高建光
(山东省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山东 泰安 271000)
1 引言
随着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的增强,人群密集区域均已安装固定消防设施,如高层建筑、居民住宅、商场等,从灭火救援的角度分析,固定消防设施在此环节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应用固定消防设施有利于在火灾事故发生初期及时遏制火势。通过对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可知,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固定消防设施功能作用的发挥,如何在灭火救援中正确应用固定消防设施,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2 固定消防设施基本内容
灭火设施、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以及防排烟设施是灭火救援中较为常见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固定消防设施的正确应用不仅有利于遏制火灾现场火情加重,也能为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提供良好的灭火条件,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灾事故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火灾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
3 灭火救援中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
3.1 灭火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因使用操作便捷性,使室内外消防栓系统成为灭火救援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灭火设施。区域内供水系统与附近安装的消防栓系统相互连接,为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提供水源,并保证水源的及时、充足供应;通常情况下,建筑室内结构中有为室内消防栓设置专门安装位置,配以明显警示标语,为室内火灾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灭火作业提供便利,遏制火势蔓延。通过对室内消防栓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流水不畅等情况,与前期输水管道设计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因而对室内灭火救援作业高效开展有较大的影响。室外消防栓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频率高于前者。其中,消防车参与灭火救援作业时,所需水源均由室外消防栓提供,为持续性灭火提供基础保障,相较于室内消防栓,室外消防栓的水压要高于前者,能充分满足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作业,可以创造良好的灭火条件[1]。此外,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也是较为常见的灭火设施,因这一类灭火设施数量在大部分区域内安装数量不多,在灭火救援中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3.2 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以消防火灾烟感联网报警系统为例,该系统是现实生活中应用频率较高的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因内部系统采用“互联网+火灾防控”监测模式,一旦室内烟雾浓度达到既定报警限值,系统中的探测器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灭火救援。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另外,通过对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可知,线路、开关信号等部位均存在相对严重的故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的应用效果,一般系统报警装置失灵,将无法预测火灾事故,为第一时间开展灭火救援带来诸多阻碍,难以保证人员生的命安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问题,做好相应的维修工作,尽可能规避上述情况再次出现。消防火灾烟感联网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消防火灾烟感联网报警系统
3.3 防排烟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相较于前两种固定消防设施,从年平均使用率来看,灭火救援中应用防排烟设施的频率远低于前者。一般情况下,火灾事故发生后,建筑结构通风处被烧毁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室内火苗与外部空气充分接触,大量烟雾从火灾现场排出,在无任何隔挡物阻碍前提下,可达到自然排烟的效果;当火灾事故在建筑地下室或者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内发生时,需要用到防排烟设施。即使防排烟设施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极为密闭的空间中发生火灾时,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在现场消防救援中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重视防排烟设施的正确安装和使用,制定完善的火灾预防措施,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为例,基于烟囱效应,且无防排烟设施安装前提下,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内部楼梯间、电梯井以及管道井等均会成为助力火势蔓延的途径。按照人员疏散流程对高层建筑内部防火区进行划分,第一、第二、第三安全地带分别是走廊、楼梯间前室以及疏散楼梯。若想有效遏制建筑内部火势,快速安全疏散人员,必须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的楼梯间与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与合用前室等疏散通道均要安装独立防排烟设施[2]。防排烟设施中较为常见的有3种,分别是自然排烟、机械排烟以及机械加压送风排烟。国家针对高层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虽然给予了明确规定,但针对高层建筑内部防火分区空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计算方法相对模糊。因影响正压送风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均有不同,继而计算结果也有较大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基于现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计算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高层建筑内部某一层发生火灾时,建筑内部的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正压送风系统压力分布从室内走廊至防烟楼梯间呈递增趋势,防烟楼梯间实测压力值在40~50 Pa,前室实测压力值在25~30 Pa;将建筑内部上下一层防火门同时打开后,火灾事故发生楼层的门洞处风速≥0.7 m/s。计算机械加压送风量时,需要考虑高层建筑是否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确保计算理论依据选用准确。通过收集与整合相关数据,得出送风量Ly为:
式中,ΔP为高层建筑内部门窗压差值,加压部位取值25~50 Pa;b为指数,上下层及火灾发生本层门缝取值为2,窗缝取值为1.6;f为门窗缝隙漏风面积。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以及消防电梯等部位均安装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此时系统门处于开启状态,在一定风速条件下,门洞处所需风量Lv为:
式中,F为上下层及火灾发生本层的所有门开启面积;v为门洞处平均风速,取值0.6~1.0 m/s;a为背压系数;b为漏风附加率;n为门同时开启的计算数量,根据高层建筑层数进行取值[3]。
上述分别以压差法与风速法的计算理论依据进行加压送风量计算,通过分析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结果的差值,对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的泄压阀开启面积加以确定。竖向机械加压送风管道设置在独立管道井内,如图2所示。
图2 竖向机械加压送风管道设置在独立管道井内
4 如何在灭火救援中充分发挥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价值
4.1 健全与完善现有灭火救援方案体系
引发火灾事故的因素较多,传统的灭火救援方案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应重点加强对固定消防设施功能的认识,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结合目前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现状,充分发挥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地应用优势,将其与移动灭火设施有机结合,为构建高效的消防救援体系提供基础保障,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就消防救援部门而言,应注重对消防人员使用各种类型消防设施的培训,让消防人员对固定消防设施与移动灭火设施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操作规范,在灭火救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4.2 加大监管固定消防设施力度
通过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可知,由于有关部门缺少对各区域内固定消防设施的监管,使得固定消防设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高效开展灭火救援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固定消防设施功能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固定消防设施的监管力度,根据不同区域固定消防设施的布置情况制订相应的质检与维修计划,切实做到全方位监管固定消防设施。例如,在检查过程中,应确认固定消防设施位置是否设计合理,在灭火救援中应用是否能够覆盖更大的灭火范围;配备专业消防设施维修人员负责区域内各单位、企业内部固定消防设施安装情况,确认消防供水管道是否顺畅、确认火灾探测系统报警装置是否灵敏等,检查过程中做好相应记录,针对不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企业,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文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对其进行再次检查,从根本上保障固定消防设施监管到位,减少火灾事故。
除此之外,在监管固定消防设施过程中,有关部门也要做好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总消防安全控制平台,对城市各区域开展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立即启动火灾救援应急预案,统筹协调部署现场灭火救援,确保灭火救援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中,要先明确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再重点加强对固定消防设施管控,结合目前固定消防设施实际应用现状,完善现有应用方案,定期开展针对固定消防设施应用实践演练活动,提升固定消防设施使用率同时,为高效率开展灭火救援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