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漳近海角突仿对虾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2-05-20徐春燕庄之栋

关键词:体长水深对虾

刘 勇,马 超,徐春燕,庄之栋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13)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由于过度捕捞、近岸污染及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影响,我国近海底层、近底层鱼类资源逐渐衰退,甲壳类资源却随着桁杆拖网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开发利用。角突仿对虾Parapenaeopsis cornuta,俗名九虾、剑虾、角额仿对虾、扬额仿对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仿对虾属,暖水性中小型虾类,一般生活于水深40 m 以内的近岸浅海,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国外分布在日本、印尼、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印度[1-3]。目前对角突仿对虾的研究报道并不多,黄美珍[4-5]对角突仿对虾的食性特征和营养级进行了研究;徐琰[6]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对角突仿对虾与其他仿对虾属种类的亲缘关系做了研究。但关于角突仿对虾资源状况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2018 年10 月(秋季)和2019年4 月(春季)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厦门和漳州近海角突仿对虾资源状况和数量分布以及群体组成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及有效保护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自2018 年10 月(秋季)和2019 年4 月(春季)在厦漳近海(118°0′-119°0′ E,24°0′-24°30' N)开展的2 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每航次设置18 个站位(ST01~ST18,图1),水深范围12~60 m,考虑到水深分布将站位分成2 块,ST01-ST09 为西部近岸水域,平均水深26.2 m,ST10-ST18 为东部深水海域,平均水深46 m。每站拖曳时间1 h,平均拖速为2.5 kn。调查船“闽龙渔62 678”号,主机功率110 kW、吨位107 t,调查网具为桁杆拖网,扫海宽度为27 m,网囊网目尺寸为3.0 cm。调查按照《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C/T 9403-2012)[7]进行。

图1 调查站位Fig.1 Map of survey stations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本文角突仿对虾生物学资料,来自两个航次收集的样本共340 ind.,其中春季229 ind.,秋季111 ind.。测定项目有体长、体重,并对春季航次的样品测定了性别、雌性性腺成熟度和摄食等级等。测定方法、雌性性腺成熟度及摄食强度的判定均按照《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C/T 9403-2012)[7]进行。测定数据按季节进行统计和分析,体长精确到1 mm,分布以10 mm 为一组,体质量精确到0.1 g,分布以1.0 g 为一组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处理在Excel 2007 和SPSS 19.0 中进行。资源密度分布图用Surfer 和Photoshop 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量分布

2.1.1 季节变化

角突仿对虾的数量分布状况,用单位时间的渔获量(即渔获率)或资源密度指数来表示[8],它反映了不同调查站位角突仿对虾资源的相对数量,也反映了不同季节的数量变化情况。根据2018 年10 月(秋季)和2019 年4 月(春季)桁杆拖网调查资料,厦漳近海角突仿对虾全年平均渔获率为234.4 g·h-1,以春季较高,为250.6 g·h-1,秋季较低,为218.1 g·h-1,季节差异不显著(P=0.751>0.05)(表1)。不同海域比较,东部深水海域年平均渔获率为300.9 g·h-1,总体上高于西部近岸水域的167.8 g·h-1,但从季节来看,春季是西部高于东部,秋季是东部高于西部。

表1 厦漳近海角突仿对虾渔获率季节变化(g·h-1)Tab.1 Seasonal variation of catch rate of P.cornuta in Xiamen and Zhangzhou coastal waters(g·h-1)

从水深分布看,角突仿对虾主要分布在40~60 m 水深海域,其渔获量占2 个航次总渔获量的54.79%,其次是20~40 m 水深海域,占40.59%,而20 m 以浅海域分布较少,仅占4.62%。其中春季以20~40 m 水深海域分布最多,秋季以40~60 m 水深海域最多(表2)。

表2 水深对角突仿对虾数量分布的影响Tab.2 Influence of water depth on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P.cornuta

2.1.2 时空分布

春季,调查海域角突仿对虾出现于17 个站位,仅ST13 站未有渔获,出现频率为94.44%,累计渔获4 511.4 g、809 ind.。出现站渔获率范围为12.7~730.9 g·h-1,以ST14 站最高,其次是ST06 站,ST15、ST16、ST17 和ST18 等站较低,都在30 g·h-1以下(图2)。全海区平均渔获率为250.6 g·h-1,占游泳动物总渔获率的1.68%,占虾类的6.71%。

秋季,调查海域角突仿对虾出现于14 个站位,ST06、ST09、ST11 和ST12 站未有渔获,出现频率为77.78%,累计渔获1 308.4 g、239 ind.。出现站渔获率范围为5.4~1 287.6 g·h-1,以ST18 站最高,其次是ST16 站,ST14、ST15、ST16、ST17 和ST18 等站普遍较高,都在300 g·h-1以上(图2)。全海区平均渔获率为218.1 g·h-1,占游泳动物总渔获率的1.33%,占虾类的4.30%。

图2 厦漳近海角突仿对虾渔获率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P.cornuta in Xiamen and Zhangzhou coastal waters

2.2 群体生物学特性

2.2.1 群体结构组成

调查海域角突仿对虾体长范围为45~115 mm,平均体长为77.6 mm,体长优势组为60~90 mm,占总尾数的77.94%;体质量范围为1.0~17.7 g,平均体质量为5.8 g,体质量优势组为3.0~7.0g,占总尾数的60.00%(表3、图3、图4)。其中角突仿对虾春季平均体长为77.4 mm,秋季平均体长为78.1 mm,春秋季差异不显著(P=0.645>0.05);春季平均体质量为6.0 g,秋季平均体质量为5.5 g,春秋季差异不显著(P=0.151>0.05)。春秋季体长优势组都是60~90 mm,体质量优势组都是3.0~7.0 g,各自的占比也相差不大(表3)。

表3 厦漳近海角突仿对虾群体结构组成Tab.3 Composition of P.cornuta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Xiamen and Zhangzhou coastal waters

图3 角突仿对虾体长组成Fig.3 Body length composition of P.cornuta

图4 角突仿对虾体质量组成Fig.4 Body weight composition of P.cornuta

将调查海域角突仿对虾体长和体质量,采用幂函数回归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出角突仿对虾体长(L)和体质量(W)的关系式为:W=1.644×10-5L2.919(R2=0.903,n=340)。

2.2.2 性比及雌性性腺成熟度

对调查海域春季角突仿对虾229 ind.样品进行生物学测定,其中雌性135 ind.,雄性94 ind.,分别占58.95%和41.05%,雌雄性别比例为1:0.70。对其中的110 ind.角突仿对虾雌性个体进行性腺成熟度鉴定,结果Ⅰ期有15 ind.,占测定尾数的13.64%,Ⅱ期有50 ind.,占45.45%,Ⅲ期有36 ind.,占32.73%,Ⅳ期有9 ind.,占8.18%,以Ⅱ期个体居多,Ⅲ期次之。

2.2.3 摄食等级

对调查海域春季角突仿对虾191 ind.样品进行摄食等级分析,结果显示各等级均有出现,但以1~2 级为主,合占测定尾数的85.34%,其中摄食等级1 级所占比例最高为50.79%,而空胃亦有出现,该海域角突仿对虾的平均摄食等级为1.47,各等级个体所占比例如图6。

图5 角突仿对虾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length and weight of P.cornuta

图6 角突仿对虾摄食等级Fig.6 Feeding intensity of P.cornuta

3 讨论

角突仿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沿岸浅海,常和哈氏仿对虾P.hardwickii、亨氏仿对虾P.hungerfordi 混栖[3],我国台湾省海域亦有分布[9]。有研究[10]认为福建及以南海区分布的角突仿对虾(该文称角额仿对虾)不会进入浙江海区,这与福建海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关。但近年有调查显示,2018 年夏季在浙江三门近岸海域有出现角突仿对虾[11],很可能与夏季水温较高,其分布往北扩散有关。角突仿对虾在厦漳近海季节性站位出现频率在77.78%~94.44%之间,分布范围较广,从西部近岸水域到东部较深海域都有分布。角突仿对虾数量分布呈春季西高东低,秋季西低东高的特征,很可能与水温变化相关。随着春季水温逐渐增高,角突仿对虾部分群体向西部近岸水域洄游,在此产卵、索饵,调查海域西部数量分布较高;秋季水温逐渐下降,又向东部深水区洄游,在此越冬、索饵,调查海域东部数量分布较高。福建海区虾类一般都有随季节、海况和本身发育生理变化作深浅和南北短距离移动的习性[12]。蔡尔西等[13]在研究厦门港湾及福建南部海域同为仿对虾属的哈氏仿对虾(该文称长额仿对虾)数量季节分布时,也指出冬季虾群明显地向外海移动,当春季水温回升时,虾群向近岸、内湾浅水区做生殖索饵洄游。

角突仿对虾常与哈氏仿对虾等混栖,但数量远不及哈氏仿对虾,主要为桁杆拖网捕捞,近岸张网、底拖网作业渔获物中也有一定数量[14-17]。根据闽南渔场2010 年桁杆拖网作业周年渔获物分析显示[14],角突仿对虾月出现频率达88.9%,几乎每月都可渔获,但周年渔获物中的质量比例和尾数比例却均不及1%。本次调查所处的厦漳海域也是闽南渔场的一部分,春季角突仿对虾占游泳动物总质量和总尾数的比例分别为1.68%和2.88%,秋季占比分别为1.33%和1.66%。厦漳海域角突仿对虾全年平均渔获率为234.4 g·h-1,春季高于秋季。表明近年来,福建海区特别是闽南渔场角突仿对虾仍有一定渔获量,资源状况尚可。

调查海域春、秋季角突仿对虾的体长范围及体长优势组几乎无差别,但春季群体中却出现多个体质量较秋季大的个体,最大值为17.7 g。很可能是春季(4 月)调查渔获中出现了性腺发育成熟、准备产卵的个体,而秋季(10 月)渔获中产卵期接近尾声,大多数个体已经产完卵,或加入了本年度新出生的个体,虽然体长也快速增长,但还远没有达到性成熟阶段,性腺发育较小,怀卵量不高,所以个体较春季小,秋季渔获中未出现13 g 以上个体。有研究表明,福建海区虾类的产卵时间一般自春末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季,长达半年或半年以上,如闽南渔场哈氏仿对虾存在明显的世代更替现象,一年世代更新一次,新、老世代的更替于8 月间进行,部分个体自5 月份开始性成熟排卵,一直延续到12 月份[18]。角突仿对虾的产卵期是否和哈氏仿对虾一样,期待更多调查资料加以证实。若以性成熟度达Ⅲ期作为开始性成熟的标志,春季(4 月)角突仿对虾开始及已经性成熟的个体合占40.91%,还没到大批产卵的日期,5 月1 日正好是福建省虾拖网作业伏季休渔开始的日子,这对角突仿对虾产卵群体是一个很好的保护。

致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林建伟助理研究员在水深等值线作图中提供了帮助,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体长水深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斗 虾
可爱的对虾
趣图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免疫增强剂和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水缸的宽度,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