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役运动员职业发展需求与就业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2-05-20宋秋喜郑会青刘耀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职业培训职业技能

宋秋喜 郑会青 刘耀辉 张 弘

(1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省体育局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11; 3 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开展,无论是在项目的设置还是运动员的数量上都飞跃发展,但无论什么项目,处在金字塔尖的运动员毕竟少之又少,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受运动生涯时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只能作为塔座而很难登上塔尖,这其中不乏很多高水平运动员。如何使运动员的管理工作形成科学发展回路,使得后备人才队伍与退役安置顺畅,着力消除退役运动员积压现象,让运动员顺利转型,走入社会,这也是整个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1 退役运动员职业发展途径分析

1.1 政策性安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方式基本上属于政策性安置,由于当时处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初期,运动员数量少,绝大多数退役运动员通过国家政策性安置的方式基本能够解决再就业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举国体制下优秀运动员、优势项目涌现,运动员的队伍日益庞大,随之而来的退役运动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的人事制度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或者不能很好的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当年有奥运会或者全运会,当年退役运动员的数量则会呈现明显的增长,这是由于有些运动员完成了奥运会或者全运会的比赛任务后到达了退役年龄,或者由于伤病困扰,或者由于成绩不理想难以维持到下一届奥运会或者全运会等原因,选择退役。总体来看,传统的政策性安置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退役运动员安置的需要。

1.2 出国就业。选择在退役之后出国的运动员,基本上是我国优势项目的运动员,比如乒乓球项目。我国的乒乓球项目在国际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数量众多,很多乒乓球运动员即使没有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骄人的名次,但也同样拥有一流的实力,从而在退役之后会被国外邀请做教练或者陪练,因此,乒乓球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会选择出国,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另外,其他传统优势项目的运动员也有退役后出国的例子,以河北省为例,武术套路项目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项目,该项目的有些运动员也会在退役之后自主出国就业或者被邀请出国做教练。据调查,河北省退役运动员选择出国的比例在10%左右,出国是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渠道之一。

1.3 留队任教练。取得过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如获得过奥运会或全运会奖牌,或者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过较好名次,会在退役后留在运动队任教练。以河北省为例,跨栏名将史冬鹏、铅球名将李梅菊、三级跳名将吴冀等,都在退役之后转为教练员,继续在体育事业中贡献力量。

1.4 进入高校学习。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的高校会招一些在役的运动员,定期来运动队授课,或者运动员前往高校集中上课,在运动员完成学业并考试合格之后获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在运动员退役之后可以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或者自主择业。还有一部分运动员,由于在役期间年龄尚小不能进入高校学习等原因,会选择在退役之后进入高校学习。

1.5 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是当前退役运动员的主要安置方式。以河北省为例,近年来,自主择业的运动员占退役运动员数量的一半以上,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的人事档案会在省体育局下属的专业人才中心代理,经过就业培训、发放津贴等方式,指导、帮助退役运动员就业。

2 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与退役运动员安置相关的保障政策不完善。运动员由于从小进入专业队训练,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在当前就业队伍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尽管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在不断提升与完善,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于缓解就业安置难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2.2 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目前的退役运动员培训大多是由政府部门主办,面向优秀运动员而设立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涯过渡的指导、综合职业素质培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信息咨询等方面,但受条件制约,不能覆盖所有的退役运动员,这也是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中的短板所在。

2.3 部分运动员自我定位不恰当。由于运动员从小进入运动队训练,对国家的依赖性强,在就业安置中缺乏积极主动意识。另外,退役运动员离开了竞技赛场的争金夺银,尤其是取得过成绩的优秀运动员在役期间国家给予了高规格和待遇,在退役之后,无形之中会感觉自身价值下降,在心理上难免产生落差,不能在就业转型过程中对自身恰当定位,对新岗位的期待值太高,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不顺畅的窘境。

2.4 退役运动员学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有统计表明,在我国优秀退役运动员队伍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只有两成左右,而这些学历大多数是通过运动员现役期间“挂靠”的方式来取得的。虽然取得了文凭,与普通大学生学历的含金量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当面临自主择业时,尤其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退役运动员很难占据优势地位,这也是影响运动员就业的因素之一。

3 解决运动员职业发展需求的路径建议

3.1 加强就业指导,形成就业安置体系。探索实践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实习就业推荐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指导是前提,职业培训是主体,实习就业推荐是目的。

3.2 建立就业安置信息库,及时掌握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诉求和安置去向。建立能够实现动态可实时查询运动员状态的信息库,时间从运动员一入队开始,到停训后的职业转换过渡期,再到退役后稳定就业,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指导分析报告、职业培训意向、职业培训经历、实习就业意向等数据。

3.3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运动员转型培训。组织举办职业培训班,帮助退役运动员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强化学习、掌握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由体育人顺利转型为社会职场人,平稳就业。职业培训主要分为通用职业技能和专项职业技能两类。通用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要帮助运动员学会掌握通用的基本职业知识和技能,着重通过讲解和模拟练习,帮助退役运动员能够达到基本的职业水准,使之进入社会求职发展不再有明显的“短板”。以河北省为例,在每年7、8 月份集中举办通用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便于上学的运动员利用暑假参训。平均每年可培训70 多人,相对于每年110 人的退役运动员,除退役即可直接就业的30~40 人外,综合职业素质培训班的参训率基本达到了全员参加,全覆盖。

3.4 积极对接,加大就业推荐力度。做好与运动员的对接,了解其就业意向,引导他们优先选择体育类职业就业,个人符合招聘条件的可直接推荐,不符合条件的登记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以客观招聘信息为依据,保证就业推荐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日常推荐的方式主要是从运动员职业发展系统了解其就业意向,引导他们优先选择体育类职业就业,同时为他们查看或讲解体育行业招聘最多的职业是什么。集中推荐的方式主要是筛选招聘信息,制成展板集中展出,并指导运动员投递简历与招聘单位联系。另外,还可以集中安排招聘单位到培训地,举办现场双向选择招聘会,现场签订劳动合同或实习就业意向协议。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职业培训职业技能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