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安全吗
2022-05-20兰希
兰希
疫苗接种其实就是一种在人体或是动物体内接种疫苗制剂的技术,可让受种者获取抵抗某一种疾病或是与疫苗病原相似的免疫力,通过免疫系统辨识外来物,达到筛选、制造抗体,产生对抗相应病原或是类似病原的抗体,让受种者对该类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从疫苗接种角度分析,疫苗是帮助人类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猩红热、百日咳等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保障人类身心健康、降低传染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但有部分人会提出疑问——接种疫苗安全吗?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科普。
疫苗是针对某一类疾病或是某一种疾病研究出的预防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某一类或是某一种疾病则具有相似的特性,会对人类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社会和谐、优生优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碍与影响。
针对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包含百日咳、乙型肝炎、水痘、麻疹、猩红热等,这些疾病发作后多伴有典型且强烈的症状,会导致患者产生明显身体不适症状。若不能有效消除这些症状,则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乙型肝炎为例,患者发病后不仅具有一系列典型症状,还要面对亲朋好友及周围邻居的异常眼光,心理及生理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再者,乙肝对症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若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低下现象,则难以保证用药效果,甚至会提升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在接種乙肝疫苗后,患者发生乙型肝炎的几率非常低,其导致的严重后果可以得到有效预防。
针对致残率较高的疾病:部分疫苗对应的疾病病情严重、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可升高儿童的小儿麻痹症发生率。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无法有效根治的疾病,致残率极高。
针对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部分疫苗对应的是狂犬病、天花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可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相较于成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被外界病毒、细菌攻击,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及造成的危害更大。但儿童在接种相应疫苗后,其体内有相应病菌的抗体形成,可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为儿童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撑。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其充分保留病原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这一特性。机体和这种不具备伤害性的病原菌进行接触,免疫系统会自行启动,产生相应保护物质,比如活性生理物质、免疫激素和特殊抗体等。若机体再一次和这种病原菌进行接触,免疫系统会主动结合原有记忆,创造更多保护物质达到阻止病原菌侵入、预防病原菌伤害的目的。
但是,很多家长发现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烧、皮肤过敏、硬结形成、恶心呕吐、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对疫苗产生错误认知,认为接种疫苗并不安全,甚至会为了预防疫苗不良反应,拒绝儿童继续接种。其实,这种想法与行为均是错误的!疫苗具备一定的药物特性,经化学干预制作而成,这类医疗物品确实存在少许不良反应,但从长远来看,其临床获益远高于临床风险。接种疫苗的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药物耐受能力更低,在发生药物不耐受或是药物化学反应后,身体上必然有不良反应发生,比如局部疼痛以及硬结形成。但不良反应只要早期确诊并应对,且规避不良行为,基本不会给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