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带“圈”起舞
2022-05-20赖镇桃
赖镇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屡试不中的孟郊,46岁终于进士及第,得意之情难禁,于是挥笔写下这样一句。
只是,同样在春天“放榜”的经济成绩单,西安的表现就不及孟郊如意了。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10688.28亿元,压线过万亿;甚至万亿俱乐部的“后起之秀”东莞,都实现了对西安的赶超。
4.1%的经济增速,低于陕西省2.4个百分点,更在全国50强城市中垫底,仅比末位昆明稍好一点。反映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固定资产投资,西安失分严重,比2020年下降11.6%,抛开地产业的传导,工业投资也下降了15.8%。
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西安继续承压。2.8%的增速,远不及全省5.1%的平均水平,工业投资、社消都出现疲软态势。
但不久前,这座“西北一哥”刚赢得了国家都市圈的逐鹿战。武汉、郑州还在苦苦角力,西安就已率先突围,拿下第五个“出圈”名额。
这种“矛盾”的现状,原因在哪里?
建筑队在西安施工,总是异常艰难。不是难在征地,也不是卡在项目审批,而是每次开工,施工现场最后都可能变成考古现场。
咸阳机场扩建,挖开地基却发现3500多座古墓。贯穿南北中轴线的地铁2号线,出土的古墓、器物,从西汉王侯将相到明代朱氏藩王,一应俱全。
但“地上没开盘,地下住满了”,对开发商来说却是噩梦,项目开发遇上文物勘探,为了不损毁文物,只能停工等考古结束,最后延误交楼日期,被业主投诉、资金回笼慢,都是地产商的苦与泪。
国之大统,守正居中。西安,正位于传统中华大地的几何中心,对内资源调配,对外联通四夷诸藩,这样区位都最为经济、便利。凤鸣岐山,周武王定都镐京开建都先河后,秦王在此一统中原、大雁塔下汉武帝为张骞壮行、盛唐万国来朝聚于长安。“东有罗马,西有西安”,一时流传甚广。
但都城的鼎盛,在明清被按下了暂停键。经济重心的转移,也推动了政治中心的变迁。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唯秦地号为险固”,但西安不再承担都城的地位,而被赋予“安定西北”之责,修城墙筑工事,防外敌入侵。清朝延续这一定位,当时驻西安的川陕总督辖区最大、统兵最多。
西安的战略地位,也就由此拐了弯。
建国后,国内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为尽快建成工业化强国,中国接受苏联156個项目的援建,既包括煤炭、电力等民用工业,也包括兵器、航空等国防军用工业。这100多个项目中,西安就占了17项,是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交通大学也从上海搬迁到西安,为国防工业提供科研支持。原本的“西北第一城”,再回大国C位,成为国之重器的制造基地。
之后的“三线建设”,进一步夯实西安的工业基础。大批迁建、新建军工项目放到了内陆,陕西省渐形成了兵器、航天、航空、电子、机械和核工业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单是西安,就集中了全省60%的军工企业和90%的科研院所。
即使到今天,西安都还是中国的兵器工业重镇、航空航天大市。据《陕西日报》的报道,西安市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综合评价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位,拥有全国近1/3的航天科研生产力量,近1/4的航空专业人才与高精尖设备。
神舟飞船80%的零件在西安研究制造,轰-6、飞豹、空警-2000,运-20以及长征系列所有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都是在西安下线。
而且,这还是全国为数不多会在马路上“堵飞机”的城市。
号称“中国航空城”的阎良区正位于西安,日常包揽飞机的设计、制造、试飞、研究,平常大飞机需要转运,穿城而过并非罕事。2018年,运-20静力试验机在阎良“过马路”时,地方的社交媒体还笑称“阎良又堵飞机了”。
201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西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当时已经入选“国中”的,除了郑州以外,清一色是经济十强城市。靠托管西咸新区才得以短时间做大体量的西安,仅排第24位,突然跻身九大塔尖城市之列,出乎不少人意料。但实际上,判断一个城市的实力、能级,并不能只看账面上的GDP数据。
按理说,手握一众科研院所、军工“家底深厚”的西安,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只是,从经济的表现看,西安还没有将这样的“先发优势”发挥到极致。
先看西安的产业结构。2021年,西安三产的比重为2.89∶33.54∶63.57,“强工业”式微。时间再往前拨,2020年,西安工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18%,对比周边省会城市,济南的这一比例为23%,武汉约为28%,郑州还超过了30%。
实际上,西安制造业比重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上世纪70年代,西安还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市,41个工业大类中,西安就布局了36个,二产占比基本稳定在60%左右。但改革开放后,西安经历了二产到三产的换挡,制造业的占比逐步从五成多降到三成多。
早前,西安市政府的领导留言板上,还有市民反映:“西安的旅游理念近几年搞得虽然可以,但是感觉太过花里胡哨,在经济领域实业发展不是很好。”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不言而喻,GDP前20的城市中,制造业强市占大半。
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任保平就曾表示,西安过早地进入“去工业化”阶段,尚未“真正工业化”,就“去工业化”,导致城市发展缺乏“硬实力”支撑。
西安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有限,西安“重仓”的第三产业也偏传统。金融、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鲜有本地龙头,三产的产值基本靠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房屋中介等中低端行业贡献。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还做过全国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排名,西安的依赖度等级被列在“超高”一档。
再看科技转化。西安的“双一流”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在全国都位于第一梯队,而且西安22所理工类院校,数量更是领跑全国。
本是一张壮大科技军团的“好牌”,奈何现实骨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地方经济“技术含量”的重要指标,尽管西安近年已在发力追赶,从2017年的1800多家,猛增至2020年底的5000多家,但也依然低于苏州、东莞、佛山等普通地级市。
社会研发支出的构成,或许能解释一部分原因。2020年,西安的研发投入强度达5.17%,放眼全国,都可谓一骑绝尘。但如此高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市内的省部属、军工科研单位和高校,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还不到五成,再看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投入的占比普遍接近八成。
方方正正,既可用来形容这座十三朝古都的骨骼外形,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气质。光明网曾有报道,从科研机构走出的创业团队,通常会选择“小而美”的路线,或者带着成果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转化。
西安的主政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2017年,时任西安主要领导就曾发出尖锐“十问”,反思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会落后于许多兄弟省会城市。
危机感的倒逼下,近几年,西安已在快速补短板。先是依托基础优势,立下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发展主轴,再一一从招商引资、人才招引、科技转化等方面补短板。
说到城市间的“抢人大战“,西安可以说是鼻祖,2018年推落户新政,全国大学生只要学生证和身份证,就能在线落户。市场化程度不高,就招引华为、三星、英飞凌、吉利、阿里等龙头落户,同时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做大电子信息、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
这一系列的努力,也已反映在经济数据里。2021年,西安的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6%,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6.6%。
人,也是“用脚投票”的微观主体。4月初,西安公布人口數据,2021年末常住人口1316.30万人,人口增量达20.3万,仅次于武汉、成都、杭州,抢人力度全国第四。
现在有一种观点,评估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仅去观察它的各项指标已经不够,而要看到它背后的都市圈。换言之,城市间的竞争,正演变成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对决。
3月21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这也意味着西安成为继南京、成都、福州、长株潭之后,第五个落地的国家级都市圈。按照陕西省的“十四五”规划,西安都市圈“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核心,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接下来,西安将要和这些城市“打配合战”。
其实,西安和周边城市的一体化,早已在路上。2009年,国务院批复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大西安为中心,宝鸡为副中心,辖陕西和甘肃65个区县,借“抱团”的方式做强西部门户。2018年,在原有关天经济区的基础上,国务院又批准了《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的“朋友圈”拓展到了山西。
最受瞩目的,还是被视为西安都市圈“龙骨”的西咸一体化。西安、咸阳的“双城记”,始于2002年,其间经常夹杂着两市合并的声音,到2011年,陕西组建西咸新区,为西安的城市发展提供更大腹地支撑,也作为西咸一体化的“开路先锋”。
但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西安都市圈,也还有不少功课要补。首先是都市圈的整体实力,五大国家级都市圈里,西安都市圈这个“新贵”,经济总量处于末位。
有关都市圈的协同,西安也要继续“修炼”。即使是关系最为紧密的西咸一体化,都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才理顺行政合作机制。西咸新区处在两市共管阶段时,都还存在西安、咸阳各自管回所辖区域的情况。
产业同质、缺少分工,是西安都市圈成员间的普遍现状。传统装备、汽车制造业,基本各市都有布局,但陷于配套率低之困。产业的同质,不仅难以形成产业链的跨区域配置,还容易导致地方的零和博弈、保护主义。
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强大的中心城市尤为关键,有“高峰”才能对周边形成溢出,而非成员纷纷忌惮的虹吸。西安在都市圈中的首位度达到35.9%,显然已经达到强中心的水平。
但要提升都市圈的整体能级,摆在西安面前的首要问题还在于,如何理顺内部成员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梯次、位置。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