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在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2022-05-20叶赛琴
叶赛琴
摘要: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在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输液的肺炎患儿抽取其中60例,其中30例接受住院护理,设作对照组,30例接受家庭护理,设作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73.3%比较,其中观察组开展家庭护理后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家庭护理在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可用于临床。
关键词:家庭护理;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护理;
肺炎是肺部为性反应性疾病,也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加强对肺炎的防治,能有效控制死亡率。由于病房床位紧张,住院不方便等因素影响,病情许可基础上,很多患儿都是在医院门诊输液,但输液后会回家休养。在家长看护下,才能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1]。可见,家庭护理对于肺炎患儿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价值。家长只有开展正确的家庭护理,才能提高患儿护理适应性,加强医护人员和患儿的联系,实现院内护理的有效延伸,对患儿疾病康复产生积极影响[2]。为探讨家庭护理的有效性,与常规护理对比,效果各项数据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肺炎患儿60例,通过电脑抽签方式完成资料分组,每组取其中30例。对照组:男女比20:10;最小2岁,最大16岁,平均(10.05±0.26);观察组:男女比18:12;最小3岁,最大17岁,平均(10.36±0.28);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纳排标准
入选对象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中对肺炎的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表现出发热、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测外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发现明显增加。排除先天疾病,结核病及严重肝肾疾病的患儿。
1.3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我院门诊接受门诊输液治疗。其中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时上报医生,及时对治疗方案调整。对家长讲解疾病知识,输液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同时安抚患儿情绪,使患儿可以配合完成输液治疗,减少意外和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配合家庭护理,内容如下。
(1)家长定时带患儿到门诊输液,派专人负责全程监测患儿的用药、输液情况,建立联系卡,在患儿回家后,护理人员以电话与家长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实现护患间良好的互动,及时掌握患儿的变化。
(2)舒适环境。护理人员指导家长尽量少带患儿到人群密集场所,家中休养时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但要避免对流风,防止患儿病情加重。多带患儿晒太阳,紫外线杀菌效果利于患儿康复。
(3)充足休息。护理人员指导家长,对于年龄过小的患儿,家长对患儿的喂奶、喂药或换尿布等操作要集中开展,减少对患儿休息和睡眠的打扰。将患者摆放侧卧位,能减轻对肺底血液循环的影响,利于患儿肺功能恢复。
(4)合理饮食。护理人员指导家长要为患儿选择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多摄入高热量的、高维生素类食物,例如:奶、蛋、豆制品及瘦肉等。注意限制过多含脂肪食物的摄入,忌食糖分过高,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助热生痰。每餐保持八分饱,能避免对膈肌上抬和正常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年龄小患儿的喂食、喂药等操作,保持斜坡位,避免发生窒息。注意为患儿多补充水分,能及时补充因腹泻、发热等造成的体液流失。
(5)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家长要注意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发现有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口唇发青、发绀,表明患儿病情发生明显的改变,要及时联系医生,及时送院抢救。如果患儿体温在38.5℃以上,则要进行物理降温,避免出现高热惊厥。家长可以冰袋对患儿前额进行冷敷,擦拭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对体温变化进行记录,擦拭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患儿受凉。患儿降温过程中会有大量出汗,及时为患者擦拭汗液,更换衣被,保持患儿皮肤的干燥。可以生理盐水对患儿漱口,口腔维持清洁和湿润状态,避免有细菌的滋生。家长要按时、按点、按量为患儿喂药,输液前尽量不要空腹,避免对静脉穿刺造成影响,也能降低过敏发生率。
(6)维持呼吸通畅。患儿痰液过多或过于黏稠,及时清理,避免痰液堵塞气道。家长可以棉签对患儿的口腔、鼻腔进行清理,叩背,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将患者改变体位,忌平卧体位,避免痰液将气道堵塞而引起窒息。
1.4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3]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肺啰音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值;改善:症状得到控制,咳嗽减轻,肺啰音存在;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湿啰音及咳嗽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SPSS22.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中数据分析。
3 讨论
患儿肺炎临床治療多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输液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控制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时为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发现患儿病情变化要及时联系医生。有研究证明[4],家庭环境更利于患儿的康复,在家中休养,在熟悉环境下,能明显减轻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家中休养更安静,更舒适,利于患儿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过多精力、体力消耗,也能有效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发生[5]。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在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晓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1):3491-3493.
[2]顾海云,蔡金秀,王丽.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监督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7):88-90.
[3]张新玲,何英芝.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家庭护理模式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03):92-93.
[4]夏宁川,王体春,陈坤.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在支气管肺炎管理实施中的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6):599-602.
[5]赵宏,钟春霞,宋霞梅,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NICU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3):285-289.